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监国

大宋的效率在商人的带动下变得十分迅速,原本臃肿懒散的制度随着商人的加入完全改变,商人提倡的就是效率,尤其是和战争有关的事情就更加不敢懈怠。

大宋国内所有被分摊到差遣的商贾飞快的运转起来。

嘿!

他们这些商贾居然也能为北伐贡献力量,这要是传出去了,可就不光是钱的事情,也能拍着胸口的对街坊四邻说一句:“老子也是参与过北伐的,也帮助朝廷对付过辽狗!”

在赵祯率领大军攻破飞狐城的时候,两府便开始向天下行文,宣读赵祯的檄文,以及皇帝御驾亲征的事情,一时间无论是大宋的州府还是乡间,都能听到百姓们激动的话语。

这次大宋对辽朝的北伐多数人充满了希望,因为此时的大宋已经完全不同,不再是那个任由辽人欺凌到头上而不敢反抗的大宋了,大宋的商贾行走天下,大宋的百姓健康富足,朝中更是有许多栋梁之臣辅佐,大宋能有不胜的可能吗?

东京城已经开始戒严,辽朝的都亭驿却安静异常,仿佛他们还没收到消息一般,往日无人敢靠近的大门紧紧关上,没有一丝动静从中传出,整个都亭驿都龟缩在了起来。

但和都亭驿相反的却是宫中的两府以及各部官员,整个大宋朝廷已经疯了,许多官员在得知皇帝御驾亲征后在大庆殿上好久没有动作,如木雕一般站了半个时辰才如炸了锅似得开始激动的交头接耳,此时没有皇帝在御座上,自然也没了约束。

殿中的御史中丞也懒得去招人嫌,反正两府相公自己都在交头接耳,又有什么理由怪罪下面的人呢?身为御史中丞的他们原本就比较无聊,还不如乘机听听八卦消息。

哒哒的脚步声响起,随着脚步声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射到大殿之上,年幼的太子在皇后娘娘的搀扶下向皇帝的御座慢慢前进,一举一动是那么的符合帝王礼数,雍容大气。

小小年纪能如此懂规矩不得不让朝臣们暗自叹服。

庞籍丁谓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皇后娘娘这是在履行官家的圣旨,打算让太子监国了啊!

待年幼的赵旭坐上御座的时候,满朝文武齐齐拜下:“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恭请殿下监国!”

这都是赵祯圣旨上留下的旨意,一旦大宋北伐暴露,就必须让赵旭监国,这是在向外人宣告,即便大宋皇帝有什么意外,也会有皇太子登基称帝,太子赵旭如今就是大宋的国本!

让朝臣们奇怪的是,作为皇后的王语嫣并未在太子身后的椅子上坐下,也没有所谓的垂帘听政,就在朝臣们奇怪的时候,庞籍开口道:“众臣公接旨!”

直到庞籍念完赵祯留下的圣旨众人才回过神来,不可思议的望着御座上的赵旭,官家的意思是不打算让皇后垂帘听政了,可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如何能担当得起监国的重任?

面对众人的交头接耳,王语嫣不满的望了一眼殿中的御史中丞道:“大殿之中如此吵闹成何体统?!予尊崇官家旨意,绝不做垂帘听政之事!

但诸位臣公记住,此时乃我大宋最为万急之时,官家对外征伐,全华夏故地,完大宋金瓯,诸位理当按部就班,两府相公主持朝政,而各部官员各司其职,往日里的过错予不再追究,但谁要是在官家御驾亲征的时候懈怠,休怪予不念旧情!”

年轻的皇后第一次在士人面前露出这强硬的一面,此时众人觉得站在他们前面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不是那个被官家养在宫中的花瓶,而是一个真真正正母仪天下的巾帼!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露出一丝无礼,皇后此时展露出的天家气场之强大,让他们比自觉的上前,恭恭敬敬的躬身行礼道:“臣等谨尊陛下旨意,尊皇后娘娘钧旨!鞠躬尽瘁……”

王语嫣笑了笑,瞬间又变回原本雍容的模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就不要说了,官家常说朝臣们保重身体才是最重要,这样才能为我大宋长久操劳嘞!旭儿还小,坐在这里监国不过是看着诸位相公和朝臣们如何处理政事而已,尔等可要好好教他!官家北伐之时尔等操持好国务便也是我大宋的有功之臣!”

朝臣们恭恭谨谨的回答道:“臣等遵皇后娘娘钧旨,不敢懈怠!”

王语嫣点了点头对赵旭道:“如此甚好,本宫就不再这里耽误诸位上朝了,旭儿以师徒之礼向诸位相公请教,不得怠慢。”

赵旭微微颔首道:“旭儿谨遵母后钧旨!”

自从赵祯离开东京城后,朝臣们就基本上没见到天家的出现,一直都是按照原先的态势,以庞籍丁谓吕夷简等人为首的两府三司为主,朝政倒是按部就班没有差错,现在猛然得知官家御驾亲征去了,众人便更加小心精神,这段时间谁要是有所差错,必然会受到两府的严厉惩处。

年幼的太子赵旭正襟危坐的在御座上坐好,朝堂中的文臣武将以君臣之礼参拜,也只有在太子监国其间他才能享受这种礼仪,否则便是逾越。

在三才的引导下,两府相公不断的上奏,赵旭仔细的聆听,他只有监国之权,听便是他的主要任务,其实这就相当是他在学习朝政是如何进行的,储君都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听,当年赵祯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其实如今大宋即便没有皇帝在也能照样运行,这主要归功于从汉唐流传下来的合理制度,即便大宋的相权被瓜分了,但主要是为了防止相权一家独大而已,君权在这个时代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年幼的赵旭不断的听取两府相公和朝臣的上奏,并且同意他们的方案,因为他不能做出任何决定,只是代表天家监督朝廷的运行,冗长的政事并没有让赵旭昏昏欲睡,反而愈发的有精神,慢慢的他开始时不时的发问,态度仁和向朝臣们请教,这让朝中的文武百官赞叹不以。

有礼有节的孩子谁不喜欢?更何况他们现在有能力把太子储君培养成将来的明主……

第两千一百一十八章弥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恶魔出现第三百零五章战争带来的财富第两千一百八十六章阶级矛盾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后荣耀第两千零六十章看不见的敌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两千四百零二章血战玛儿敢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杀人诛心第四百零二章双管齐下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两千一百八十一章“执剑人”第五百一十章孙宅的夜,静悄悄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国皇帝第六百六十八章迁都之谋第七十七章杨府小衙内杨怀玉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亲闺女啊!三百七十九章萧惠的恐惧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鹤的“毒计”第三百二十八章蚕食倭国第六百第二十章颠倒黑白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与毕世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轮回第九百一十九章无解的天子,不甘的凤凰第八百零二章最后一根稻草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项人来了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败!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战养战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霉的刘从德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东京汴梁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让自己恐惧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军抵达第两千三百零五章仁青东“求学”第两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两千二百二十六章敌人还是朋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价值第两千四百四十五章赵祯的阴谋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换来制度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万能的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与突围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围猎第两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担忧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击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么是天威?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归,难归……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巩第七百六十章倭国使者的请求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鸽带来的惊天猛料第两千六百零二章犹大的悲哀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该上路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筑墙,建高塔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驻军第两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爷”从不公平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节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话第两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两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亚之战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军事学院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疯子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连脸皮都舍去了!第五百六十二章回归正朔第两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堑”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择佳木而栖第六百三十三章计将安出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鹤起舞,家燕筑巢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与塞尔柱第两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势力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二百一十章仁民爱物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学问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战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两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线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无不可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扑买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群“狼”第两千两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与统治第两千五百六十六章抵达阿母城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三百六十七章“无辜”的赵允让第两千五百一十一章衮冕之下的皇帝第两千一百八十六章阶级矛盾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亲闺女啊!第四百七十三章枕边大事第两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种子第九百三十五章贺兰雪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宫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鸽带来的惊天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