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

声震宫阙,带有极强穿透力的鼓声在东京城中传播,大宋是一个比较开明和宽厚的王朝。

百姓甚至可以敲响登闻鼓向皇帝说明,自己的猪丢了,请皇帝帮自己寻找。

每有冤案发生,宣德门外的登闻鼓总会被奏响,而大宋的皇帝自然也要处理冤案。

但今天这种情况下,登闻鼓被奏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百姓终于忍不住了!心中的怒火被皇帝的一封罪己诏所点燃。

他们的愤怒并非来自罪己诏本身,而是谁上奏让皇帝下罪己诏的?如此自责深切的罪己诏又是出自谁的手笔?

百姓虽然不是无知的,但他们却更容易被人带着走,而带着百姓走的人便是那些读书人,他们有学问,知道朝廷的制度,但却对政治一无所知,这样的读书人认为自己所维护的是正义,是皇权,此乃天道赋予他们的权利。

这就是知识愤青,天真的认为自己的学识与能力相匹配,带着无知的百姓向皇宫进发,为至高无上的君王申冤……但他们忘了,君王至高无上,根本不需要他们的“援助”。

但他们还是来了,并且带着百姓的愤怒和悲伤来了,他们把那些先一步获得官身人堵在了宫墙之内,这是多么让人振奋的事情?

登闻鼓说到底就是一种直诉制度,让有冤屈的百姓直接与君王对话,这一切都是在弥补制度上的缺失,是非常切实有用的东西,原本在宋之前百姓敲击登闻鼓,君王要亲自接见,但在大宋立国之后,登闻鼓便不可随意敲响,非有巨大的冤屈才可敲响,并且由登闻鼓院的官吏记录下来,如若真是有巨大的冤情便要上奏皇帝。

身在宫墙之内的赵祯自然也是听见登闻鼓声的,这登闻鼓也不知是用什么制成,声音极具穿透力,即便是远在禁中后苑的赵祯都能听得清楚,王语嫣等人自然不会例外。

在听到鼓声之后,王语嫣惊讶的从芳草鲜美的地上坐起惊叫道:“这莫不是登闻鼓声?”

杨采薇掸了掸身上的饼子碎屑笑道:“自然是登闻鼓,否则也没有什么东西能从宫外传到这禁中后苑来。这时候谁在击鼓鸣冤?”

三才一路小跑的走来躬身道:“启禀官家,娘娘,奴婢听说这是东京城百姓敲响了登闻鼓,为官家鸣冤……”

王语嫣和杨采薇瞪大了眼睛,而灵儿则是向她的母亲薇拉解释登闻鼓的由来,赵祯微微一笑:“没想到,这登闻鼓不光能为百姓鸣冤,连朕都能用得上,不错,以后登闻鼓的制度要好好改进,朕这个皇帝有时也需要这登闻鼓啊!连百姓都知道为朕鸣冤嘞!”

王语嫣脸色一变:“官家乃是帝王,岂能有人敢冤枉官家,还不是官家自己的事情,东京地动,代州等地的地动虽是巧合,但在朝臣看来便是上天示警,自古帝王哪一位能抗衡上天?大灾面前都要下罪己诏,唯独陛下,自责尤甚,致使百姓不服,误以为朝臣代笔!”

王语嫣就是这一点不好,把赵祯一下子扒的干干净净站在阳光下曝晒,一点阴私也没有,让他尴尬无比,要不是因为孩子们在这里,赵祯定然要恼羞成怒的在她的翘臀上留下点什么……

“你当朕是不知?不就是因为朕打算迁都引起了世家大族的不满,他们的基业很可能一夜之间损失惨重,你王家的损失不在小数吧?”

赵祯的话语如利剑一般刺向王语嫣,而王语嫣脸色微微颤抖最后仰起头来说道:“我王家最大的利益便是我王语嫣,其他的东西都是可以抛弃的!”

此言一出,连赵祯都忍不住被王语嫣的骄傲和自信所折服:“好!好!好!不愧是朕的中宫皇后,能在这个时候和朕站在一起,便是莫大的勇气,如若王家能带头,即便是抛弃了那些带不走的产业,朕亦不会绝情至整个王家于不顾!”

王语嫣微微一笑,点头道:“父亲曾经对我说过,树挪死,人挪活,家中产业也是如此,即便是舍弃东京城的旧业,也要前往析津府,如此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得以开枝散叶!”

赵祯算是被这位商贾岳父给打败了,他本以为王蒙正是绝不会舍下东京城产业的人,谁知他比谁都干脆,甚至比蔡伯俙都要干脆许都,没错,树挪死,人挪活,这大宋国朝也是如此,都城向北而进,定都析津府便是拯救大宋的一剂良药。

对于迁都一事,赵祯早已放出了一点风声,蔡伯俙知道了,夏竦知道了,难道朝中就没有别人知道?那些耳目众多的世家大族以及宗室将门多少也会听到一点风声。

既然迁都势在必行,那封锁消息就是个败笔,不如把消息放出去,让所有问题浮上水面,赵祯亲自一样一样的解决!世家大族之所以被成为世家大族,并不是他们积累了多少财富,而是他们总能跟得上世事的变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原本以为是迁都最大阻力的世家大族,现在发现能如此轻松的搞定,早知如此赵祯也就不用罪己诏让朝臣们妥协,之所以这么做便是打算先把朝臣迁至析津府,然后再慢慢解决和他们联系颇深的世家大族。

现在看来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世家大族的眼睛雪亮着呢!先一步前往析津府,便先一步获得机遇,这样实力重组的机会可不多见……也是他们之间较量的机会。

既然如此,那接下来的事情便简单了,赵祯觉得自己该见见那些被堵在宣德门内的朝廷官员,以及宫门之外愤怒的百姓了,帝王要做的事情便是调整,而不是激化矛盾,之前的罪己诏激化了朝臣与百姓之间的矛盾,这是赵祯故意为止,为的是达到自己的目的。

现在矛盾已经差不多了,应该平息下去,并让朝臣们知道他们谁也阻止不了自己迁都,否则这种矛盾便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连赵祯都觉得自己有些卑鄙,利用百姓的民愤迫使官员在迁都一事上妥协,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即便是帝王之尊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尤其是在大宋,这个诤臣辈出的朝代更是如此,不用些小手段是不行的。

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风!大风!大风!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圣人由谁祭?第两千五百二十四章钱庄的“秘密”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现世报来了第两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厮罗的“存人”战术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时代改变真理不变第五百八十四章风正烈,行军急第两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厮罗的“存人”战术第两千三百四十三章西边的异动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种战争形势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镔铁之心第两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两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则的救赎第两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两千六百二十一章逻辑的重要性第二百九十五章杨采薇的疯狂第两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张王氏第两千一百六十五章圣君的“门道”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亚历克斯第九百七十六章拨云见日,如梦初醒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两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弃第两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与活人第两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执法”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现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飞地就再飞一会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后的底牌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才刚刚开始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贾的吸血能力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价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变就是好事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烟再起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载舟亦能煮粥第八百零二章最后一根稻草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阴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战(中)第两千五百三十四章兴庆府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强大第两千三百五十五章积石关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台之对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厮罗值不值得信任?第两千四百七十九章汉家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装待发第九百一十一章宋辽皇帝的心术第两千五百六十九章东方的神兵利器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无赖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须和朕站在一起!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国天下的大事第两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张王氏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军事学院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并非新气象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百零七章杨贤妃的诱惑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与皇帝第一千二百零六章辽东之贵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与女真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百二十九章人与法第八百九十五章老农贺礼价千金第两千三百一十六章华夏的传承与帝王的传承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础第八百三十四章饿殍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赞普和论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长城,城难修第八十三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东京汴梁第三百七十五章辽朝的担忧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两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圆的?!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杀出个包希仁第六百四十四章禅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变动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现实第两千零六十章看不见的敌人第两千一百四十七章对抗无处不在第两千五百九十二章遥远的“京观”第一千四百六十章辽计(上)第两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两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踪迹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百二十章溜门撬锁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厮罗之叛第两千三百四十八章时代的规则第两千二百六十四章强大的错觉第两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与冷兵第一百二十六章请君入瓮第两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