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O四章 宣抚江南(上)

“皇上此举是受那王黼蛊惑。见官军如此轻易地平定了方腊,王黼便进言皇上,说是些许乱民不足为虑,如今宫用用度紧张,不妨重启花石纲。话说回来,自方腊叛乱之后,宫中确实少了许多进项,听王黼如此一说,皇上岂有不动心之理?”

“什么宫中用度紧张,我看是他王太宰府上用度紧张才是!如此乱弹琴,难道朝堂之上就没人反对?”

“唉!如今朝堂之上,像张邦昌、蔡攸等人尽是与王黼同流合污之徒,他们自然不会反对。而敢于直言的又皆是人轻言微之辈,他们的折子根本不可能直达天听。倒是童太傅开始之时曾激烈反对,甚至当着皇上之面直斥王黼:‘东南人家,饭锅子未稳,复做此邪!’。可后来他却改变主意,根据这几天的观察,他倒不是屈服于王黼,而是想联合蔡太师,将那花石纲控制在自己手里。”

杨帆将这事情理了理,道:“于是这恢复花石纲的决议便定了下来,现在他们反而是在为那提举应奉局的人选而明争暗斗。”

“正是!”

“哈!却不知他们推举的究竟是何人?”杨帆问道,在他隐约的记忆中,这段历史上,恢复了花石纲之后,提举之人仍是朱勔。不过此时朱勔已被自己诛杀,杨帆倒是对新任的人选着有兴趣。

“王黼那边自然是推举朱勔一系之人,这样他用的放心。因此,他举荐的乃是朱勔的父亲朱冲。”

杨帆点点头,朱勔之父朱冲在方腊攻下杭州之时便回到京中为朱家准备后路,故而他一直苟活至今。

“那童太傅那边所举荐的又是何人?”

“大人不妨猜一下。”段智笑着卖了一个关子。

杨帆自嘲地笑笑:“不会是本官吧?”

“正是大人!”

“哈哈!这童太傅倒是会选人,不过本官可没工夫去给他们捞偏门、赚外快。”

“当然了,大人官居二品,他们也不可能让大人单单提举此事。依属下得到的消息来看,童太傅与蔡太师有意让大人宣抚江南,那花石纲之事应该只是兼职。”

“蔡太师?他怎么也掺和进来了?”

“王黼提议恢复花石纲之时,童太傅以东南局势未稳之由加以反对,王黼便进言皇上,说是方腊之祸乃是因东南苛税所致,与这花石纲毫无干系,并暗示皇上,童太傅之前以皇上名义在江南所发的罪己诏,实是大不敬。”

“哦!如此一来,童太傅岂会干休?”

“这是自然,为了对付王黼,童太傅便与蔡太师联系,想将王黼赶下台去,而蔡太师也有起复为相之意,两人故而一拍即合。当然,此时皇上已经决意恢复花石纲,两人也不敢再反对下去。正好北伐所需的钱粮仍无着落,蔡太师与童太傅便提议此去江南之人须得担负起为朝庭筹集北伐之资的任务。故而他两人便想到了大人。”

“筹集北伐之资?这可不是一个好完成的任务。朝庭急着北伐,必不会给我充足的时间来筹办此事。可江南刚刚经历了战乱,莫说是筹集钱粮,两年之内那儿的百姓能自给自足便不错了。”

“是啊,不过蔡太师对大人的财计之能十分推崇,这应该是他举荐大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杨帆笑笑,心底却有些自豪:这蔡京倒是眼毒,作为穿越者,自己掌握着诸多的金手指,赚钱的事情自然不在话下。看看如今的神工集团,几乎垄断了大宋的高端消费品市场,三年,仅仅三年的时间,杨帆已从一个身无分文之人,变成了富可抵国的商业寡头。

“明日童太傅估计会找大人商议此事,不知大人打算如何应对?”

杨帆沉吟片刻,道:“若是去江南的话,自然会遇到诸多的难处。可是,我想我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我去总比找个朱冲之流的贪腐之徒、或是一个不顾百姓生死的酷吏去,要好上许多。”

众人点头称是。

“而且,下一步神工集团会在江南展开一系列的项目,本官到了那边倒是正好照应着。”

“我等也觉得大人应该前去,否则还真保不定江南会再出大乱子。只是正如大人所说,筹集北伐之资恐非易事,不知大人心中可有计策?”

杨帆微微一笑,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心中是有些打算,或许可行。只是皇上那儿不知能不能争取相配套的政策来。”

“这点蔡太师与童太傅应该会帮忙的。”

“但愿吧!如果此事定下来,咱们再细细谋划,制定一个可操作的流程。”

“是!”

众人又谈论了一会最近的朝政,直至亥时时分,才各自散去。

……

翌日,杨帆来到童贯的值房。简单的寒暄之后,童贯却是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朝着叹道:“子航啊,这几日你跑出去躲清闲了,可知这朝堂之上老夫是焦头烂额啊。”

“太傅此话怎讲?”杨帆明右故问地道。

“唉!真是人心难测啊。”童贯叹道,“你说咱们辛辛苦苦在江南平定方腊之乱,虽谈不上是什么不世之功,可也是为朝庭除了心腹大患。咱们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啊,有的人却是看见别人立功,心里就不舒服,总是想方设法地在背后捅人刀子。你说这样的人也配为朝庭宰辅?”

“太傅说得是……王黼,王太宰?”

“唉!可不说是他么。前几日里,他突然向皇上进言,提议恢复那花石纲。可如今什么局势?江南之地刚刚靖平,这花石纲一恢复,万一再激起民变,我等之前的努力岂不前功尽弃?为此,老夫痛心疾首地向皇上建言,万不可此时便恢复那花石纲,可那王太宰居然背后里向皇上说老夫这是贪功专横,打着皇上的名义,收买民心。子航,你说老夫冤不冤?”

童贯语气悲愤、神情哀怨。他平日里贪功诿过、残害忠良、聚敛钱财,坏事没有少干。此次反对赵佶、王黼重启花石纲,可以说是他做的为数不多的好事之一。一个人坏人做久了,好不容易做了一件好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心中至少有点自鸣得意的。可是偏偏这件好事不被主子理解,在他心里自然是觉得自己真是比窦娥还冤的。

杨帆尽管对童贯腹诽不少,而此次反对恢复花石纲,主要原因也是为了他的北伐大计不受干扰。不过此次杨帆也觉得童贯的确是有点冤,见他这副模样,便安慰道:“太傅忠国爱民之心日月可鉴,王太宰……他这是赤裸裸的污蔑!太傅,这王黼简直是欺人太甚,要不要属下找人给他点难堪?”

见杨帆要为自己两肋插刀,童贯抚须欣慰地笑笑,道:“子航随老夫征战疆场,果然豪气倍增。不过呢,这打打杀杀的事情不宜用于朝堂之上。当然呢,老夫也不是好欺负的,这几日我已与蔡太师联手,让朝堂之上的明理之官,上书弹劾王黼侵占国帑、卖官鬻爵、损公肥私,以致国库空虚、宫中用度紧缺,北伐物资匮乏。哼!这王太宰这几年可没少做这样的事情,以前咱们念在同朝为官不易的份上,一直帮衬着他。可如今他不仁,就不能怪老夫不义了!”

杨帆知道蔡京与童贯在朝堂经营多年,门人故生遍布官场,他们这一反击所能动用的力量定然不少,王黼此时定也同样焦头烂额了。

“果然是狗咬狗一嘴毛。”杨帆心道。

“不过,那恢复花石纲之事,皇上已经定夺,老夫也不能反对得过于激烈。唉!悔不该当日替皇上发了那罪己诏,否则也不会被别人抓住把柄不放。当然了,为了保证江南不出乱子,这提举应奉局、置办花石纲之人,不能再像之前朱勔那般肆意妄为。”

杨帆点点头,等着童贯切入今天的正题。

“非但如此,方腊之乱已经耗尽了咱们之前准备北伐的钱粮。可是前几日金国使者刚刚传来消息,金国会于明年大举攻辽。咱们与金国定有盟约,约定同时出击,夹攻辽国。可打仗总得花钱,这北伐的钱粮还未有着落,实在是急煞老夫也,咳咳……”

“太傅忧心国事,还要保重身体才是。”见童贯作出一副心急如焚的样子,杨帆忙假装顺意劝慰道,“这筹集粮草之事,属下愿意为太傅分忧!”

“哈哈,好好!”童贯见杨帆逐渐入其彀,高兴地笑道,“子航真乃安邦之良才,老夫果真没有看走眼。”

杨帆心中暗笑童贯这哄人的技巧,嘴上却也应和道:“太傅大人需要属下去做什么,尽管吩咐,属下定会万死不辞。”

第七章 师徒第三六二章 战和第一九O章 V蝠王第二九七章 奇袭第一九一章 祸水北引第二九一章 涿州降第十七章 授曲第三五九章 黑云压城(下)第四十五章 鸳鸯谱(下)第七十六章 计中计第一七〇章 城头变换大王旗第五十三章 灭魔之策第七十五章 劫营第五十六章 武人如狗第一五四章 入瓮第九十二章 先知的痛苦第二OO章 是非成败转成空第九十七章 奇葩的谍报第一二三章 黑幕初现第二八一章 难题第三六三章 问计第十四章 枢密院第三二一章 燕云会(四)第二六O章 杨帆的小烦恼(下)第三六四章 除患于未然第九十章 猛虎第二十五章 明月楼、胡蝶儿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一八九章 迷惘第一四一章 又见佛跳墙第二一O章 钓鱼执法第二O五章 宣抚江南(下)第六十五章 脉脉此情谁诉(上)第三九一章 认知之外第一二二章 樊楼重装开业第二三一章 猫鼠(四)第一三五章 又入虎穴第八十章 招降第一七二章 思想问题第八十九章 九死一生出使路第三九八章 结党第二五七章 暗渡陈仓(四)第九十三章 献策第二六六章 “偶”遇第二九六章 不简单第二章:任性的皇帝第一百〇一章 斩首(下)第一九二章 决战来临二七一章 论自杀的方式第七十七章 无间道第二三一章 猫鼠(四)第三六三章 问计第二五一章 多大点事第二七六章 归心急第二九三章 遭遇战(上)第三三六章 燕云会(十六)第二六八章 福瑞港第一七〇章 城头变换大王旗第二三四章 “唐僧唠叨”审讯法第二八八章 无头之案(下)第一九六章 空袭第二O一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三七二章 去死吧(上)第一二四章 美男计第一百〇五章 君心第二九O章 郭药师第一六五章 部署第四十三章 东平府第二十二章 李衙内第二九一章 涿州降第二六二章 问罪第九十三章 献策第三O一章 孤军救援第八十二章 大宋的硅谷第一八O章 再泼一盆污水第二十六章 高手第三五五章 经年(上)第六十章 照夜玉狮子第一四十九章 脱困第十九章 难题第二三五章 阻力第三五六章 经年(下)第三五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六十八章 登徒子第三二O 燕云会(三)第七十六章 计中计第二一七章 秘密舰队第二七八章 三十功名尘与土第八十三章 执子之手第二一七章 秘密舰队第二六四章 欠俸第三十五章 越野训练的提议第一八O章 再泼一盆污水第一一七章 天灾?人祸?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一二七章 逃逸第三十一章 逃婚第二五二章 明修栈道(上)第三一七章 真正的较量(六)第三三五章 燕云会(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