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文和武

聊完李辛娘,苏油才问道:“陕西路机宜司最近在搞什么?”

童贯说道:“正要报之国公,夏主遣人传来消息,说是愿意以曲野河南地,换取大宋支持,助他诛除梁氏外戚,掌握大权。”

苏油微微一笑:“驱虎吞狼,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童贯说道:“消息是通过禹藏花麻送来的,他是秉常的妹夫,对梁氏一直不满。”

“夏廷命他剿李文钊,禹藏花麻为了保存实力,反而与之议和。”

“这情况被王处道掌握之后,通过威逼利诱,如今禹藏花麻成了我们在西夏中的重要棋子。”

苏油问道:“穷奇那边呢?”

童贯说道:“穷奇送来消息确是另一套,说是秉常异动的消息梁太后已然知晓,梁氏不会坐以待毙,如今只是引而不发而已。”

“秉常没有机会的,不过,这倒是大宋的机会。”

“西夏在明年肯定会出现乱局,到时候再看机会如何利用。”

苏油只记得历史上五路伐夏大败亏输,至于之前的前戏细节却是不怎么清楚,如今看来,多半就是西夏帝后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才给大宋创造了机会。

不管是不是,机会把握好就行。

想到这里,苏油便问道:“有凭信吗?”

童贯摇头:“才刚刚联络上,不过禹藏花麻说我朝正旦大朝会上,夏主会遣使庆贺,使节是李清,到时候会与我朝秘议此事。”

“王处道已经要求李清携带夏主亲笔书信,并且要求禹藏花麻同意我们的谍报小组接应李清,保证出使成功。”

苏油:“既然穷奇都说了局面在梁太后掌控之中,你们觉得,能成功吗?”

童贯说道:“要是让穷奇负责,促成此事呢?”

苏油看了童贯一眼:“一个穷奇换一个李清?你认为值得?”

童贯说道:“那要是梁太后当真控制了西夏局面……”

苏油说道:“控制不了,我们现在的手段多的是。而且西夏问题,不是梁太后控制一个朝堂就能够解决的,明白了吗?”

童贯对苏油的大局观相当佩服:“那我们是否还要派出小队?”

苏油说道:“这个当然要派,不过要告诉他们保护好自己,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放弃目标。”

“还有,最多只能携带冷兵器和震天雷。”

童贯点头:“明白了。”

苏油说道:“相比这个,我到更关心我们这边,你和王厚、李庸他们相处得还好?王厚干机宜十几年了,经验比你老道得多,该放下身段的时候,要放得下身段。”

童贯笑道:“国公放心,天底下还没有我童贯搞不定的人。”

沙盘推演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结束的,何况苏油还考虑了几种预设,因此更需要花时间。

这几天里还要和老部下们联欢,最后乘坐马车前往渭州。

二十年来道路情况好了不少,陕西的道路甚至可以说是全大宋最好的。

这让苏油想起了后世自卫还击战时的云南,那时云南的道路建设,领先了全国十几年。

渭州,如今已经是大宋西北第一雄城,城墙已经换成水泥,一面还有四个棱堡支撑,周边山上要地建有关塞,霹雳炮和神威大将军炮因为保密还没有装备,但是钢臂弩炮不要钱一样摆在了城头的马面墙体和关塞内。

这样的大城,除了被切断援军和补给,后方五百里被敌军占据,硬攻其实是不可能攻击得下来的。

不过固国不以山川之险,历史上的大城本来也没有多少是被强攻下来的。

渭州南门,陕西路两名大员——范纯粹,吕惠卿,正在大雪中等待苏油的到来。

他们的身后,还有新近到来的转运司掌书记毕仲游。

范纯粹在气节修养上远胜吕惠卿,但是政治才能一般,直到毕仲游到来之后,范纯粹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吕惠卿的动作很多,尤其是在法令之上。当年王安石的新法条文,大多数都是吕惠卿在司农寺里边搞出来的。

这也是吕惠卿被人诟病的地方,苏轼就曾经大张旗鼓地说司农寺制定法令本身就是程序不合法,他不认。

但是不得不说,吕惠卿在新法改革派中的巨大功绩。

范纯粹是保守派,陕西也是保守派和改良派大本营,吕惠卿在这里基础薄弱,但是架不住他点子多。

他的目标,就放在了乡勇和蕃丁上。

陕西义勇和蕃勇敢,乃是正军的重要补充,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大宋西军的第二梯队。

苏油的改良款保甲法,同样利用了这些力量,但是更加偏向认为他们依旧是民力,主要是负责稳定和巩固城乡间的治安。

但是吕惠卿显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陕西义勇和蕃勇敢的战力,比改造之前的汴京上四军只强不弱,这样一支战力被苏油散于乡间,是对大宋人力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因此他建议将保甲法予以真正实施,乡勇和蕃勇敢分春秋二时向州府聚集,校检调阅,一旦有战,也可以俾补战力之不足。

此举遭遇到富弼、司马光、范纯粹的坚决反对,但是吕惠卿是做过参政的人,他手里也是有密匣的,直接跳过转运司,将密奏送到了赵顼的案前。

这就直接让范纯粹和他撕破脸,两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范纯粹立刻上章弹劾吕惠卿好大喜功蔑视上司竭用民力,列举了陕西百姓身上的劳役——治河、造渠、运粮、修城、协防、供输,一年到头就没有休息的时候。吕惠卿纯属胡来,请求朝廷将他调离陕西。

他的意见,和司马光如出一辙,当年司马光针对陕西问题,就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本就不是兵力不足的问题,而是战力不足的问题。

司马光看到了关键,大宋的冗兵问题,在当时的陕西同样存在。

但是他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坚决要求军人专业化,而不要让百姓承担军事任务。

因为对于当时的陕西来说,那是对百姓赤裸裸的压榨和剥削,而且毫无用处。

辛辛苦苦卖命一辈子,就算没有死在战场上,退伍之后也一无所长,下无立锥上无片瓦,沦为难民,死后一张苇席送乱葬堆草草掩埋,一生都没体验过做人的滋味。

他认为守护边疆的任务,就是该有大宋禁军来完成,要是禁军完不成,那就是禁军的锅,那就应该操练,选将,加强战力,让他们能够胜任。

但是这种想法也过于理想化,禁军早已腐化堕落,不拿钱不挪窝,拿了钱出城门就四散奔逃,早已经烂泥糊不上墙了。

苏油到渭州,先是从蜀中调两支土豪部队入陕,让西军看看正经的精锐一个月能拿多少。

然后大力搞土地,搞工业,搞贸易,搞装备,待价而沽。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接下来就是汰裁部队。

以囤安控鹤为模板挑选编练精锐,不合格的放出去当百姓,不再成为军队负担。

而留下来的那些,都是有自信能够吃这碗饭,或者拼了命想吃这碗饭的人。

皇家军事速成班,给西军批量培养出不少懂得新军操典号令的基层军官,即便仅仅将武器替换成了鹤胫弩,骑刀和震天雷,西军之后的优良表现,让朝廷上下振奋异常,甚至反过来推动了大宋的军事改革进程。

第六百三十二章 疯狗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训小辈儿第五百六十二章 斗争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书》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骑兵合成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赢家第五百九十三章 传说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一百八十章 洗脑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九百一十六章 守会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积极防御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谈判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开张第五百零一章 没有盐第三百四十章 奏对第九十一章 浮圆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风华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顺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谁是大爷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场第六百一十四章 检查组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对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送温暖第八百二十六章 决战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视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继任者第二百二十四章 诗会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击手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风向第五百九十三章 传说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关第三百五十五章 镇戎军第九百三十四章 邹时阑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义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体智慧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势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号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七百九十五章 辽国之变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铠第八百二十六章 决战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讨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灾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动员第四百一十章 弹劾来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种谔的攻略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间反间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老头的幸福生活第二百六十四章 两道菜做六天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号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张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马光逝世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六百五十五章 反问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边子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胜利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发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见面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复杂性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战略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决战第四百八十一章 种谔的攻略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是老的辣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领思路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凶险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弹劾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线第六十一章 曲榷协议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阵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饶骨头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辉映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胜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