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凉州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凉州

“真实情况是,兰州当时不是巢先生在镇守,而是他夫人和儿子巢国栋。所以当应理被隔断之后,他们退往凉州,保住休屠泽通道,以期能够收到伪朝诏命,救援兴庆。这是合理的。”

“当然这在事实上导致了兰州的空虚。”

“之后兴庆危急,梁乙埋最后迫不得已,才派家梁去白马强镇整顿本部兵马,之后挥师南下救援兴庆。”

“只不过我们动作太快,从灵州出发,到取兴庆,救秉常,不过三日。”

“别说家梁反应不过来,比家梁更近,路更好走的仁多保忠和小梁后都没反应过来,这又如何说?”

“这是梁氏与梁乙埋不懂军事,盲目指挥,之前忌惮巢谷,迟迟不派他掌握本部军马,其后终于派出去了,但是时间上又被我们打了个错手不及。”

“等到巢谷包围摊粮城后,秉常的遗诏都下去了,巢谷才没有攻打。”

“要不然啊,十万夏军散于漠北,这一战还难打得很。”

“你要是看过伪朝枢密院的命令,就会知道巢先生的一切行动,都是接受了梁乙埋的命令。”

“十万大军始终未能投放战场,这不是巢先生的过失,实在是梁乙埋指挥上的无能。”

嗯,就算命令不全,我现在也给它补全了。

现在那些命令,就成了梁乙埋帅臣无能,累死三军的证据。

也成了家梁顾全大局,苦谏无果,最后变成夏国姜维的证据。

好在这位姜维比以前那位忠君,对君主的命令绝不打折扣,得知幼主尚在,到底是没有自尽,而是留下有用之身扶保幼主,忠肝义胆,感天动地。

至于家梁留在凉州的那些东西,没有人知道,又因为家梁的部队其实一直没有参战,因此也没有暴露。

李宪听苏油这么一说,才道:“那这老小子实在是命好!就这样成了大宋河西节度使!”

苏油说道:“既然能忠于秉常,那就更能忠于陛下,巢谷这种人,要末不降,既然降了,必将为大宋殚精竭智,因此我是很放心的,朝廷也是很放心的。”

“河西以后是我们经营的重点,青唐是如何发达起来的?不就是因为夏人阻绝了通往大宋的贸易道路,让于阗过来的商贾只能去青唐故道,这样发达起来的?”

“现在我们要重开河西道,大力招揽他们走沙、瓜、凉、兰这条唐朝入长安的丝绸之路,让青唐故道无人再走!”

“这是国家进取之道,所以恭喜太尉了,守着兰州这个黄金口岸,足以名利双收啊……”

李宪这才明白了过来:“原来陛下拨付沈存中五十万贯打造兰州黄河铁桥,就是为了这个?”

苏油笑道:“对喽,此次我带两支新军去河西,也是准备给陛下带回来第一批货物……”

部队修整完毕之后,沿着喀罗川,向西北的凉州继续进发。

喀罗川河谷地势平坦,风景秀丽,一边是雪山融化的雪水河流,如今清澈见底。

河谷对面是连绵的雪山,那是青藏高原的最东麓的祁连山脉。

兰州有皇宋银行,苏油在那里采购了大量的牛羊随军,队伍走得更加的慢了。

在卓啰城,苏油还见到了温溪心和蔺逋比。

蔺逋比在这一带的影响还是巨大的,毕竟是董毡嫡子。

董毡如今病势沉重,阿里骨正是忌惮蔺逋比这支越来越壮大的力量,才急召青宜结鬼章返回青唐防守。

而蔺逋比同样没有消停,用这次分得的战利品,大肆挖阿里骨的墙角,如今的卓啰城,已经有了四万户人口,成了一个不小的城市。

苏油对温溪心的眼光还是非常赞赏的,这里以后就是丝路下兰州的前哨驿站,肯定会变得非常繁华,他在这里的势力肯定会越来越大。

告诉了蔺逋比哪怕是母亲有召也千万不能回去,又给他讲了晋文公重耳的故事之后,苏油继续上路,又走了十多天,总算是抵达了凉州。

这里是此次平夏大军最远达到的地方,如今镇守的是大宋火速蹿升起来的第一猛将,刘昌祚。

手下两位也非常悍勇,姚麟、郭成。

不过刘昌祚在苏油跟前乖得跟猫似的,连马都不敢骑,来到苏油马前大礼参拜:“末将刘昌祚,拜见大学士!”

苏油下马,将刘昌祚扶了起来:“现在也是做太尉的人了,不必如此多礼。”

说到两人的关系,那得追溯到很久以前。

当年赵顼命两制以上官员推荐将臣,苏油那时候刚入朝,向赵顼推荐的,就是刘昌祚和高永能。

刘昌祚得知消息后自己都莫名其妙,不知道为啥被苏探花夹袋里将才一大把,为何偏偏看中了不在他夹袋里边的两位。

殊不知苏油当时要的,就是这个“不在夹袋里边”。

种谔取绥州失败后被编管,当时刘昌祚是他的得力手下,也被连累,又是苏油万里之外伸出援手,将他捞了出来。

这就是救命之恩了,受宠若惊的刘昌祚还特意写信跟苏油道谢,苏油回信说你想多了,之前举荐你,是因为你和高永能的确值得举荐;后来救你,那是我认为朝廷编管种五有些不公,出来说句公道话而已。

你五战五胜,完美地执行了主将的命令,就算种五有过错,也不该连累到你的身上。

后来关系就算搭上了,不过刘昌祚也没啥能够给苏油的好处,倒是苏油赔了几千贯,送了刘昌祚一柄斩马刀。

虽然如今民间将刘昌祚捧成大宋第一虎将,但是从此次平夏的功赏就能看出来,军方对刘昌祚其实有些薄责,仅仅升了半级,得知凉州。

不过刘昌祚也认这个账,毕竟因为他自己影响了四十万大军的攻略,这也就是苏油给他擦好了屁股而已,如果军事稍受挫折,他的人头谁都保不住。

再退一万步说,如果不是苏油这样的帅臣,换了谁来,愿意为了手下的冒进调整全军部署?

听说当时高遵裕、李宪的第一建议,就是带新军去先取了刘昌祚的人头再说,还是苏油力排众议,在不利局面中看到了更好的方案,这才保住了这个鲁莽的悍将。

不过如刘昌祚、姚麟这样的军中杀才,指望他们惜命基本上是想多了,苏油只好说道:“今后以指挥大军为主,休要亲自撞阵,你如今禄位已高,你丢了狗命没人在意,不过那是丢了朝廷的面子,知道吗?”

刘昌祚呵呵敷衍:“知道了,现在不会了。”

你不会个屁!看你的样子就知道压根没听进去。

苏油只好看向另外两人:“两位将军苏油也是久仰大名,尤其姚老二,你家大哥当年没少打交道。”

姚麟的大哥就是姚兕,跟王文郁、乞第龙山都是儿女亲家,姚兕是种诂夹袋里边的人,算是当年苏油在西北认识的第一个西军将领。

他们的父亲是战没在和夏人争斗的战场上的,姚兕的营帐当中,桌椅、木碗、床榻,凡是能够看到的地方,都写满了“仇雠未报”的字样。

刘昌祚出环庆大战梁永能,强克青冈峡,就是用的这四个字激励将士们。

所以苏油还得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我们的仇敌,是西夏的统治者,如今梁氏已灭,夏主已亡,国家削平融入了大宋,令先君的大仇,也算在二郎手中亲自得报了。”

“现在巢先生是我大宋西北屏藩,图干部,野利部,也是我大宋的子民。这两支部族没有参与这次战争,因此他们的待遇比别的部族要好一些,你们今后也要精诚合作,明白了吗?”

姚麟点头:“明白了。”

苏油笑道:“那就入城吧,席上我给你们介绍几位新军将领,明日去看看两部首领。李庸呢?”

李庸是苏油派来打前站的,刘昌祚说道:“李庸已先随野利荣绪去休屠泽了,明日大学士就能见到。”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艺和技术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儿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苏酿酒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终总结模板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楼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广州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课第五百零八章 新宫殿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战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六十章 仿宋体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四百四十章 再见可龙里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离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贬第九百四十二章 启程第三百九十九章 抬杠之旅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六百七十章 分析第三十三章 账本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艰难开个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写不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赵顼的家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际遇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检查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四百三十五章 两宫之意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锅第一百九十一章 还是挨打了第八十九章 茭白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谏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二百八十二章 看榜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势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场第六百三十六章 课程第一百七十章 快递小哥第八百零四章 老朋友见面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九百六十八章 窦仕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贺礼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笔收入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七百九十五章 辽国之变第四百零九章 尖厉獠牙第一百五十七章 斗智不斗力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华东心脏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清净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师叔祖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毕观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七十二章 轴承与来信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举第四百九十章 经济影响力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政第八百五十九章 张载逝世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马蜂窝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觐见第二百六十五章 请解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会打仗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梁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继任者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五百二十章 议河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辽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见章惇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王爵酬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养屁股第九百一十章 商议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运改革第六章 鸡茸和开水白菜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实验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该打的仗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四百四十一章 众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书房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计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贪官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见章惇第一章 眉山第三百零八章 炽火的开解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水培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种鄂的方略第一百零八章 无聊第四十章 生计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蕃坊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