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贺兰石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贺兰石

苏油下了马:“你命部将赶着马群去克夷门,那里有上百辆大车,都是给你的。今后你们可以组织商队,拉盐到兴州,发卖之后采购商品,从这里出去卖给鞑靼人,是部族一门不错的生计。”

仁多保忠主动替苏油接过马缰:“我们不会做生意。”

苏油说道:“没关系,到时候我会派遣精通商务的商团前来帮助你们,你们只要保护好他们和货品,负责运输就好了。”

仁多保忠点头:“那样我们能干好。”

苏油笑道:“大和尚和你媳妇相处得还行?”

仁多保忠苦笑:“追英怀着孩子的时候脾气大,不过孩子生下来就好多了。活佛给察哥摩了顶,说他将来会变成草原上的雄鹰。”

苏油点头:“走吧,去看看他们。”

大陷谷是一个巨大的草场,贺兰的大隘口两侧的山上全是茂密的森林,无数清泉从两山流淌下来,滋润过丰美的水草后,汇成一条不大的河流,从克夷门入黄河。

森林中最多的就是鹿,当年元昊颇爱在此围猎。

这里的风景秀美异常,北口不远处,便是一座占地很大的寺院,寺院有两座党项风格的白塔,那里便是双塔寺。

双塔寺的一边,是巨大的夏主行宫,完全拆掉太可惜了,苏油请示了赵顼,赵顼同意让梁追英在这里待产,之后划拨给双塔寺作为庙产,算是赵宋皇室对佛门的捐赠。

这操作可以,比建大相国寺来得划算,大殿作为供奉佛祖的佛殿,就不算违制了,将各处招牌换过就行。

听说赵顼亲笔书写了“敕建大双塔寺”的匾额寄过来,太后和皇后还各赏赐了半副鸾仪的花用,作为修缮庙宇,修建佛像,采购经书所用,目前还在半路上。

司马光还因此上书反对,认为崇佛非国家兴盛之道,夏国败亡,崇佛也是一大原因。

不过太后和赵顼不搭理他,苏油就也不准备搭理他,佛教在夏国的教化作用很大,现在比儒家强多了,只能慢慢来。

今后这里将是宁夏三路最大的一座庙宇,也会成为北方信众心目中的圣地,是苏油准备降服鞑靼的重要武器。

红衣大和尚亲自来到山坡下迎接苏油:“益西威舍果然有大威能,敦煌佛宝重光乃我教盛事,和尚多谢了。”

苏油笑道:“大和尚不要嗔怪我擅开佛窟就好,那些东西还在兴庆府,之后会给你送过来,对了,大和尚精通外语吗?”

“什……什么外语?”

“啊,石窟遗书除了汉文,还有很多吐蕃文、于阗文、龟兹文、突厥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西夏文的经卷,我估计多数都跟佛经有关,就是手里头缺少精通翻译的高人。”

吉多坚赞说道:“没关系,交给我就行,西夏、吐蕃、于阗、回鹘、梵文的我会,别的就算不精通,也能找到精通的僧徒。”

“那就好。”苏油看着山坡上巍峨的行宫:“幸好没拆啊,否则我上哪里给你们找这么好的图书馆去?”

吉多坚赞再次合什:“益西威舍功德无量。”

苏油笑了:“走吧,看看察哥,再请大师带我参观参观。也不知道你感化梁夫人成功没有。”

吉多坚赞也笑了:“益西威舍,你要相信佛法的伟大。”

“从儒家角度来说……”苏油摇头:“我更相信母爱的伟大。”

从马屁股后边解下两个大包裹,交给仁多保忠:“拎着,这些都是给孩子的礼物。”

三人一路上山,苏油进入寺内,发现僧众足有三四百人。

梁追英不在这里。

仁多保忠有些尴尬:“追英怕你要将孩子带走……”

“呵呵呵……”苏油冷笑道:“她想得可真多,要是女孩子倒有可能,毕竟我家漏勺还差个媳妇,熊男娃一个就够了,两个都嫌多。”

“益西威舍果然神通广大,追英一直不让说,你却也知道是男娃?”

“……”

几个月的男娃其实很是挺可爱的,还没有学会调皮。

梁追英神色不错,苏油有一种感觉,在她的心里,这才是她的第一个孩子。

可怜的乾顺……

看着还有些紧张的梁追英,苏油说道:“你该去兴庆府了,屹多埋给你准备了宅子,以后你丈夫进城卖东西,你也得打理账册。”

“规矩还是要讲,这孩子你们可以带到四岁,之后要送到巢节度那里去,由他来给察哥开蒙进学。”

“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也是我最大的让步了。十二岁以后,察哥是留在宁夏还是去汴京,这得看陛下的意思,连我都无法干预。”

梁追英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谢谢益西威舍……”

苏油说道:“日子还长,总有办法的,来吧,先看看我给孩子带来的东西。”

东西很杂,其实也不怎么值钱,就是细棉的内衣、尿布、线袜、棉袄、小棉被、小木碗、地丁胶小软勺、胶管喂药器、小指甲刀、吸鼻器、拨浪鼓之类。

还有两个温度计,一个给孩子测量体温的,一个是测量室温的。

有些梁追英都不会用,还得苏油教她。

现在这些东西在大宋也才流行没几年,不但新奇,还非常好用。

教得差不多了,苏油出门找仁多保忠:“你去问下你的手下,有没有见过一种石头,很细腻,摸着就像察哥的脸,底子是深紫色,上面有豆绿色的点子或者花纹。”

仁多保忠觉得很奇怪:“石头?”

苏油说道:“问问吧,你们经常放羊,尤其是小孩子,应该知道。”

没过多久,仁多保忠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来了:“多吉说他见过,在山后沟里,骑马的话很快的。”

苏油说道:“那我们就去看看。”

党项小孩子基本都会骑马,程岳牵过一匹马来让他带路,不一会就来到了一条山谷。

多吉指着山上叽里呱啦说了几句,苏油大致能听懂,说那石头就在山上。

然后多吉跳下马来,跑到一处崖壁下头,捡起一块石头,有比划着山上叽里呱啦说了几句,意思大概是山上的石头经常滚下来,他手里的那块就是。

苏油招手让他拿着石头回来,接过翻看了一回,搓了搓,然后取下水壶,淋着水又看了一遍,交给张麒,笑道:“小七哥,今年的年货有了。”

张麒接过来摩挲了一回,也笑了:“大先生他们又得闹馋虫了。”

苏油说道:“只可惜没有好工匠,要不找几个西昆的玉工试试?”

如今西域中亚一带的玉雕工艺也非常精湛,在苏油的脚踏式雕刻笔研发出来之前,很多方面甚至还超过大宋。

历史上直到元代,忽必烈才从中亚带回大批的玉雕工匠,让中原雕工更上一层楼,其后直到清代,痕都斯坦玉雕工艺都堪称顶级,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也有记载:“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

苏油手里的石头不是玉石,但是也是好东西。

贺兰石,如今尚名不见经传,但是后世却是与端砚的端石齐名。

贺兰砚除了发墨迅速,不郁结,耐用之外,还有个神奇的特性,那就是如果配上盖子,能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

张麒笑道:“少爷真是在哪里都能寻着宝贝,魔鬼城里能寻着怪石,戈壁滩上能找到玛瑙,这里还能找到砚材。西昆玉工手艺不错,不过都是蛮夷花色,得找李宫使设计才行。”

苏油将那块石头放到包里:“得,这趟就值了。”

然后笑着对小多吉用吐蕃话说道:“谢谢多吉,带我们来,那匹马,你的礼物。”

多吉都不敢相信,这匹马倒是没什么,但是宋人全套的牛皮黄铜马具,在蕃人部落里可是价值不菲。

仁多保忠骂道:“这傻多吉,还不赶紧谢谢贵人!”

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盘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强作解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颁奖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机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图说话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书房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会第八百七十八章 签字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击第五章 血旺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讲道理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挨揍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惨状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释马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复河套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问题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报第一千零六十章 就是骗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红脸白脸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气象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议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战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益交换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清净第五百四十章 国有军工企业的福利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说说外官第九百一十六章 守会安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学问还没丢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来信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帮助辽国(为白银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章 眉山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岳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钊的背景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说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家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宝钞第四百四十二章 婚前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为盟主mercury11加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四百七十四章 论政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诱第六百八十九章 国家预算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动员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纲要第一千五百章 问卷调查第七百五十章 海鲜第六百一十四章 检查组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抚使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七十章 授课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发事件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婚事第八百七十九章 锡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八百二十七章 杀戮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腊月第九百三十二章 旧州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费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献计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八百二十七章 杀戮第八百六十七章 龙牙港第六百五十二章 蔡确的骚操作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第一百五十七章 斗智不斗力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戏第六百七十章 分析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笔收入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龙筋第三百六十章 纲领第三百四十九章 实心任事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钱可通神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赢家第六十七章 制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