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岛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四峰岛

扁罐和椅子如今经过陈昭明、苏小妹、石富、苏油、石薇等人的努力培养,已经具备了一肚子的学问。

后世十八世纪的西方有一个职业比较符合他们现在的状态——博物学家。

现在的他们,已经具备了“博物学家”的雏形。

航海是个大工程,名义上,左旋螺号的船长是赵孝奕,但是其实是扁罐。

宣布任务之后,扁罐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船上的各种差事进行明确的分工,订立工种,然后分派轮班任务,建立紧急条制,让本来井井有条的船务变得更加合理,不但井井有条,船员们还有了很多空闲的时间。

这些时间里,扁罐安排了学习任务,早上有体锻,然后理工学院背景的船员,包括他自己,要向水手学习实务操作,比如上桅,修帆,瞭望,系缆,掌舵。

甚至还有捕鱼,清洗甲板……

而水手们,这要跟学员学习识字、数学,测量,航海记录,旗语,灯语等一系列比较复杂的船务,还包括了器械保养,操炮,操铳,甚至锅炉机床维护维修等一系列的技术。

晚上还有无数的游戏,比如象棋、五子棋、跳棋,最受水手欢迎的,当然是扑克牌……

长期不上岸,会让人的心理出问题ꓹ 但是在赵大忽悠的洗脑和扁罐童鞋的周密安排下,船员们过得异常充实。

人在空虚是心理才会出毛病。

左旋螺号是理工试验船ꓹ 船上配备了各种观测设备,各种资料,甚至还有一样最新式的东西——航海钟。

这是赵宗佑委托石富定制的。

在航海钟上ꓹ 因为苏油的知识盲区,导致走了小小的弯路。

最早的航海钟设计得比较大ꓹ 因为通过汴京大钟楼的设计,大家都认为ꓹ 钟的个体越大ꓹ 带来的误差越小,也就是说,越精准。

为了抵御海浪的波动对钟摆的影响,赵宗佑和石富在钟摆控制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直到元丰三年赵顼准备在大朝会装逼,要求石富设计能够彰显大宋富丽堂皇,能够摆放在紫宸殿的座钟,以及军方提出可随军携带的时钟的需求后ꓹ 钟表小型化的设计工作才算是提上了日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富又逐渐给小钟加上了游丝ꓹ 陀飞轮ꓹ 芝麻链等一系列特殊装置ꓹ 摆脱了钟摆的束缚。

最后得到的小钟ꓹ 如宣房口泄洪用到的那一座,精准程度已经能够达到三天误差一秒。

之后那种钟被赵宗佑搬上了海船ꓹ 发现竟然比航海大钟精准得多。

研究其原理ꓹ 原来高频往复的陀飞轮结构ꓹ 其稳定性远超传统钟摆,即便在海浪中也可以保持精准!

这一发现给石富彻底打开了思路ꓹ 既然在海上都能保持精准,那在马背上呢?在人身上呢?

钟表还可以继续变小!

不过这些是另一个课题了,现在左旋螺上的这口航海钟,安装在陀螺仪上,能够提供精准的时间指示。

航海之所以需要时钟,主要是可以用于计算船只所在的经度。

纬度很简单,六分仪对准北极星,得到的夹角就是。

经度就比较麻烦了。

钟表出来之前,需要星图,使用月相观测,也就是天钟法,来确定经度。

有了时钟之后,则可以通过时差计算经度,这就是后世常用的时钟法。

在这次航海中,扁罐和椅子就要使用两种测量方法,每天在航海图上标示自己的经纬度,确定船只经过的航线。

时钟法的弊病就是累积误差,月相天钟法的弊病就是测量误差。

船上的理工狗们还要经常进行学科讨论,开诸葛亮会,研究观测和计算的改进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这条船上的生活不但不枯燥,还真有点“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海上学院”的味道。

扁罐继承了父亲的谨慎,对气象观测非常重视,一到阴霾天气,锅炉就要点火,保持炉压。

一旦出现风暴雷雨的前兆,立即落帆启动锅炉,朝东南方向逃窜,以避开风暴和巨浪的侵袭。

这一招很怂,但是非常有效,左旋螺号的优势就是这个。

几次下来,龙海生等人对赵船长的能耐佩服得五体投地。

船底下,在日本外海被当地人称为“黑潮”的暖流,让顺风顺水的左旋螺号飞快地向东北方向航行,不过在经过北纬四十度区域的时候,黑潮与另一股北下的冷水中和之后,方向改向了正东,洋流速度变得缓慢了下来。

为了获得更高的航速,扁罐将船只继续向东北方向航行了数日,以期利用强劲的西风。

不过气候变得比出发时寒冷了一些,明明是夏天,船员们全都穿回了春衣,夜晚还要加一件绒衣。

扁罐和椅子站在船头,扁罐看着理工学院的哥哥们将装有温度计铁网兜放到海水当中,对椅子说道:“不能再往北了,风太大。”

就在这时,桅杆顶部瞭望哨上,三娘子的儿子,此次航海的二副龙午兴奋地挥着手:“陆地——前面有陆地——”

元丰七年五月二十日,在航行近一月零十八天后,左旋螺号发现了一处无人岛屿。

准确地说,是群岛。

在第一座岛屿上,理工小组发现了四座高耸的火山。

航海日志里,扁罐将之命名为“四峰群岛”。

这里完全是一派史前世界的景象,很多岛屿,整座岛就是一座火山,岛上没有树木,只有底部的青草和上部的雪峰。

岛上的居民是海鸟和海豹,在悬崖和礁石上密密麻麻,见到从左旋螺号放下来的科考小艇也毫不害怕。

大海豹们还抬起胖胖的头颅,好奇地打量着从未见过的两足兽们。

龙海生对船头身着抱肚板甲,头戴钢盔,手持神机铳的扁罐怂恿道:“少爷,来一铳?”

扁罐笑道:“倒是不用了,不过地方可以记录下来,看——”

几头巨大的鲸鱼,从水面下拱起背脊,将呼吸孔露出来,向天空中喷射出高高的水柱,完成了一次呼吸之后,又再次沉了下去。

龙海生笑道:“只可惜咱们不是捕鲸船,要不然啊,这利市可发大了!”

扁罐说道:“海生哥你不知道吗?发现岛屿也是可以换钱的,杭州市舶司出资收购!”

龙海生划着长桨“切”了一声:“四通那帮奸商,一份最有价值的航海图才给一百贯,那里及得上自家发现一个鲸场,常年不断的来财?”

喂!扁罐童鞋大为不忿,指着和尚骂秃驴不好吧?!

又听龙海生接着说道:“不过没用,就是船长不卖,大副二副却也不忌惮,迟早都是人家四通和市舶司的,还不如早卖早得钱,这鲸场啊,留不在手里的!”

小船划进一个湾子,龙海生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少爷少爷!好东西啊!”

海湾里突出的礁石上,停满了成群的小动物,那是成百上千的海獭群。

龙海生激动得脸都红了:“这是最上等的皮子!一只獭皮帽子,在高丽辽国能换一匹好马的!我得天啦这里有多少……这是,这是钱窝啊……”

扁罐却打了个寒噤:“不行,我们走错路了!”

“啊?啥意思?”海生有些懵逼,之前不是你一直信心满满要利用西风吗?

扁罐说道:“海生哥你没发现吗?现在风越来越大,雾越来越多,海水已经变得太凉……我们得改向东南航行了。”

海生明显舍不得这一湾子的钱:“少爷,好不容易来到岛子,要不我们沿着岛子继续朝东北摸过去?这些海图卖给四通,可都是钱啊!”

扁罐说道:“这一湾子的海獭也就两千不到,辽国马如今五贯一匹。就算全做成皮筒子,也超不过万贯,在汴京城都换不到一套宅院……”

“嗨!”海生这才反应过来:“跟你们汴京城的小少爷就说不着!”

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释马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群英第二百三十二章 苏伯纯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纲要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关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穷处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势不由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献策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贪官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训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贺新年)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课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风向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不难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断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们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八百八十六章 砗磲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为止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谍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钱可通神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会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一百三十七章 风筝诗第七百零八章 老酒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发展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鹤军(为本书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六百四十二章 见解第三百九十章 被吓和吓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锅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二百八十六章 为国考试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贴第二百一十五章 铂金第二百四十章 鳜鱼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发展计划第四十一章 铁锅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动员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辽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课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画第九百七十七章 思想问题才是大问题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关第六百四十二章 见解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收关第七百章 乌龙第五百七十七章 经略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节奏乱了第六十章 仿宋体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蔡确的下场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苏油的背锅侠第四十章 生计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弹劾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国第五百一十四章 护送第三百四十八章 军靴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群英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经济学第八百五十章 大鱼第十九章 苏家第八百五十六章 建设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潜归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两口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九百零三章 专业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范镇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议第九百九十章 汤泉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七患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爷爷第六百六十一章 苏油是好同志第六百七十八章 金姐儿第八百八十四章 议定第五百二十七章 赵郡李家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种珍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与政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乱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汤第八百一十章 联军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胫转运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军事之外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苏酿酒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学纪念册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赢家第四百五十五章 乐于县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兰交会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宫中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弹劾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