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确的料理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政治正确的料理

苏辙说道:“明日我们就起身去尉氏,今年小幺叔怕是要留在京城了。”

苏油点头:“今年情况特殊一点,不回就不回吧,扁罐怕也一样。薇儿带漏勺回去就行了。”

苏轼叹道:“朝廷终未安静……”

“兄长慎言!”苏辙看了看周围,见大家都在欢快地烫火锅,才低声说道:“兄长你怎么还是老样子?这种话也是在这场合闲聊的吗?”

苏油冷笑一声:“就是,外放几年一点长进都没有。”

给苏辙夹了一块牛肉表示奖励:“司马公与你二人交情更厚,他那里,你们得去劝劝,前天还找我聊商周文字和学校,事无巨细都在关心,一天下来,要读几百份奏疏。”

“司马康说他每日要熬夜到子时,我曾以诸葛亮食少事繁相劝,他却说什么死生命也,不管不顾。”

“那种搞法,对身体大不利。”

苏轼叹息:“十五年远离朝堂闭门著述,对朝中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司马公这是要一下将自己十几年的思考用完。”

苏油说道:“国事岂可用急?否则不就成了介甫相公一般?”

苏辙说道:“我们一定劝说司马公,小幺叔放心。”

大家将锅里的午餐肉、酥肉、炸丸子等存货捞得差不多后,苏油一边往锅里下笋、菇,一边对苏轼说道:“听闻辽人的贺登极使,在子瞻手里吃了瘪?”

苏轼吃得渐入佳境,正在疯狂烫毛肚:“呵呵,不是什么大事体。”

辽国这次派遣的贺登极使刘霄是辽国难得的文才,路上就不断用文学刁难引伴,到了汴京,司马光听说这次辽使有些倚才傲慢,正好大苏已经是礼部郎中,便命大苏奉陪。

刘霄以大苏文高,思以文字困之,安排陷阱,让中介官问大苏道:“敢问待制,世间可有绝对?”

大苏故意回答:“应该没有。”

中介官说道:“北地知道一个上联,却是难以对上。”

大苏说道:“敢闻。”

中介官道:“三晋韩赵魏。”

大苏一脸的不好意思:“要是说我能而你们不能,也非所以全大国之体,‘四诗风雅颂‘,天生对也,要不你们先拿去?”

刘霄出使之前,先“遍国中无能属者”,之所以挑出这一个来刁难,是因为他认为天下无人能对上。

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

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不应重复。

而“三晋”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用哪个数目来对,下面跟着的字数,“必犯其上一字”,因此是绝对。

苏轼对上的原因,却原来《诗经》中“雅”之一部,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虽然是四诗,却也只有三部。

刘霄不禁大为叹服:“妙极,不想夫子如此轻易对上了。实在让人钦佩。”

出来与大苏相见,安排宴席。

两人喝酒不一会,苏轼说道:“刚刚又琢磨出来一个——一阵风雷雨,也能对上。”

夹了一筷子菜:“诶,又得一个——两朝兄弟邦。”

等放下筷子:“嗯,还可以对:四德元亨利。”

刘霄都给整蒙了,现在赶紧抓住漏洞问:“《周易》乾卦四德,乃是元亨利贞,怎么夫子漏却一字?”

大苏说道:“最后一字是先皇圣讳,臣子岂能随口念出。”

宋仁宗名叫赵祯,祯、贞同音,属于“圣讳”,故而大苏删去一字是有理由的。

刘霄不服也不行了,拱手道:“夫子才称天下,实伟良也。”

至此乖乖夹上尾巴,不敢闹腾了。

话题转入文事,大家都笑司马公派大苏去对付辽使,的确是有些胜之不武。

苏辙沉吟一阵,也笑道:“辽人无知,我还可以对——七曜日月星。”

这个对也不错,七曜乃日月水火木金土,除了日月,其余都是星,一点没毛病。

苏油也笑:“我也能对——九章勾股弦。”

说完用筷子指着火锅:“还有这里——一锅麻辣烫。”

苏轼不由捧腹:“妙极妙极!不品尝不知道,但凡品尝过,都知道当属此对最佳!哈哈哈哈……一锅麻辣烫,好!”

毫无疑问,麻辣牛油红锅,是迄今为止大宋将香料、食材、烹饪方法结合得最完美,最符合宋人饮食习惯的美食,深得首届品鉴会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而苏家人涮锅谈笑对绝对的故事,也传遍京城。

大家一边取笑辽人孤陋寡闻,一边赞叹苏家人文才真真儿的……啧啧啧,豪横!

火锅后遗症,就是次日苏油上朝,到临散朝时高滔滔问了一句:“司徒近日可是有什么喜事吗?”

苏油愣了一下:“没有啊,拙荆携犬子苏轭去了尉氏,苏轶在每日在后苑将作提举工料,近日家中倒是甚为清净。”

说完想到一点:“太后是想问苏轶的婚事?倒也不急在一时。”

高滔滔说道:“司徒一向清雅,好像从来没有熏香的习惯,今日倒是有些不同。”

嗨!苏油这才反应过来:“这是臣昨日为大苏接风,置办的一道料理叫火锅,因其滋味浓郁,吃过后身上难免带上味道。”

“哦?”

呃,忘了如今宋人对熏香的痴迷程度了,苏油只好躬身:“昨日臣请宜秋门几家邻居一起品尝过,都说不错,这就回去拟进需用器物和料理之法,呈与宫中。”

高滔滔赶紧制止:“司徒三朝元勋,社稷重臣,岂可行此?”

又道:“梁惟简。”

梁惟简赶紧答应:“太皇太后。”

“你随司徒去取来。”

“是。”

这就是解决办法?苏油傻楞在了当场。

我送都不行,你抢才可以,什么毛病?!

苏油的涮肉白锅之前就被几位长公主家偷了去,到现在已经发展出了好多锅底,虽然都是白味,其实味道也不错,例如酸萝卜老鸭锅底,茅草根老鸭锅底,酸菜鱼锅底,豚骨锅底,牛肉高汤锅底,羊肉高汤锅底等等。

考虑到宫里对麻辣香锅的接受程度,苏油将火锅设计成了鸳鸯锅的模式,一红一白,算是买个保险。

还附送了一个番茄牛腩锅底。

春,正月,庚寅朔,朝紫宸殿,诏改元。

大宋进入了元祐元年。

赵煦虽然刚满十一岁,但是在朝会上表现得很好,举止动静都非常得宜,也让官员们非常满意。

朝会由韩缜主持,苏油作为班序最高的文臣,负责宣读第一篇,也就是代表群臣给太皇太后和赵煦歌功颂德,献上祝福的颂表。

苏油太忙,文章是请家中大胡子枪手写的,代价就是一盆新款冷锅鱼。

颂表宣读后还被各大报刊转载,士林公议,小苏探花的这篇颂表,不但文辞华美,还言之有物,展露朝局布新之意,比王珪的“至宝丹”,立意要高出一筹。

朝会因为还在一年丧期以内,因而比较简单,不算大朝。

不过下午百官宴会上,一道小汤锅倒是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此次朝会后赐宴,礼部置办了番茄牛肉丸子小汤锅。

宋承火德,尚赤,燃炉的红色番茄菜式不光光是美味这么简单,还有政治象征意义。

番茄牛肉丸子小汤锅,做法是将玉米段,番茄酱,兰州黄焖牛肉丸子罐头放到一口锅里熬煮,之后加入新鲜土豆片和黄豆芽料理而成。

做法简单,保温,滋味丰足,食材新奇,政治正确,在正旦朝会上立刻得到了百官们的关注。

东胜州的作物经过这一整,让两制上的官员都有了亲身接触,而且番茄、玉黍和土豆的味道非常不错,之后的问题就不再是推广问题,而是物以稀为贵,价格一时半会儿下不来的问题。

加上玉黍和土豆抗旱的特点,京畿三路的官员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大家纷纷到尉氏取经,种植问题已经不用苏油再操心了。

在朝会前还追加了一个任命,静海军节度使,日南郡王赵宗佑,为开府仪同三司。与之前高密郡王宗晟、汉东郡王宗瑗、华原郡王宗愈、安康郡王宗隐、建安郡王宗绰同例。

又因东胜州建城、考证航线、带回大量金银、作物,使节的功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元祐一朝第三个使相。

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复杂性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方略第二十七章 定价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阳关引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质良才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二百四十七章 时疫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收关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钱也不好第七百零六章 商议第七十三章 看破说破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骑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话第七百七十八章 见老乡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医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优待第四百七十四章 论政第九百七十九章 后勤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视第九百九十八章 鱼惊石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伦理》第八百零七章 廷议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见面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征的逆袭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疯狂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谈判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议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伪钞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宝丹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六百零三章 宾化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七患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战的脚步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五百二十章 议河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乐的赵煦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爷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对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潜归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门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闻捷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谍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老汉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机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桨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义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辈可议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炉和高炉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楼第八百九十五章 郑州对话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颗米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钊的背景第二百三十章 冠礼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马彬第三百四十九章 实心任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义之争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苏轼送东西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国县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马彬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潜在产能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习题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庙第七百零六章 商议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驳侄儿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价第十一章 物价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支持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坟场游说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与饶州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驳侄儿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银行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群英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证据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职责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颜部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学员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