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伪钞

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伪钞

麦饼拿过宝钞仔细看了,然后连声称谢。

两百文说多不多,也是自己跟翁翁四五天的伙食,今天是遇到大善人了。

不过麦饼的动作却引起了王寀的主意,轻轻拉了拉苏油的袖子。

苏油也立刻反应了过来:“麦饼这是信不过宝钞?”

麦饼赶紧将宝钞收好:“不瞒大官人,宝钞好是好,但是钱财出入,翁翁说要仔细一些。”

苏油的心思依旧在把玩折刀上,漫不经心地说道:“皇宋宝钞套印反复无比,怎么,害怕收到假的不成?”

麦饼走进屋里,拿出一张百文的宝钞出来:“官人看看这个。”

苏油将宝钞收到手里,心头就是咯噔一下,这纸质就不对。

大宋宝钞的用纸乃是三层压制,中间一层轧了花,那是水印,外面两层如今加用了南海蕉麻、石粉,钞纸和水印铜模的技术,不是一般印坊能够掌握的。

此外就是矿料油墨,这种墨的配方是最高机密,锁在皇宋银行总部保险箱里,大宋能够掌控的人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还有油印技术,电蚀刻的印钞铜辊高达七套,七套都是对应不同的颜色,套印使用的机械,比膛线机床还要精密,铜棍不沾油,还要喷天方胶为主料的胶水亲墨,印好的钞票也要经过喷胶固色。此后还有硅胶干燥。

这一整套的技术,不是如今寻常工坊能够做得出来的。

然而现在自己的手上,竟然有了一张假钞!

假钞制作技术非常粗糙,各色套印存在错位,线条比真钞粗得多,图画也明显不够精致,用了工笔画的颜料,鲜艳程度和正宗的油墨没法相比,为了提高纸张的挺括程度,纸钞用了明矾。

用明矾是宋工笔画的手法,工笔画线条很细,为了防止颜色相互侵染,在作画的底子上要涂抹胶矾,而且每一次着色之后,也要用胶矾固色,防止污染。

这张钞票,明显使用了这样的技术。

虽然苏油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但是对于乡野民间的老百姓来说,涂上点污渍,将之当做一张陈旧钞票使用,也很容易就能蒙混过关。

苏油轻笑一声:“哟?还真有,这人是把画儿当做钱来用了,这画工还过得去的。”

麦饼好气哦:“不知道什么人这么坏!百文够我和翁翁一天饭食了!”

说完有些不好意思:“我说拿出去悄悄用掉,可翁翁不许,说那就是又害了别人,我就收起来了,提醒自己不能再犯这种错。”

苏油点头:“这事儿好玩儿,麦饼我再给你两百文,换下这张假钞,我在朝中也有几个同年,我拿去交给他们看看去。”

老匠人连忙摆手:“这如何使得,官人觉得要有用就只管拿去,要是以假换真,老不才怕是今后都睡不着觉了。”

苏油也不计较,将假钞交给王寀:“也行,过几天可能有公人来盘问,老丈与麦饼照实回答就是,不用害怕。”

老匠人说道:“沈青天开辟出这片场地,让匠户们有了好营生,我们都是感激的,官府这几年都干的人事儿,咱们喜欢得很,肯定有问必答。”

“什么沈青天?”苏油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哦你说的沈括沈存中啊!因为政绩突出,官家宣召他入朝了。”

“官老爷的名讳可不敢瞎叫!”老匠人现在对这和蔼的读书人非常有好感,见他衣着朴素,精熟事情,倒是更像那种受父兄恩荫,却又考举艰难,于是顶着个读书人身份为家族行商的商贾,特意好心提醒:“大名府是大军州,阶级注重得很。”

苏油起身,给老匠人施了一礼,正色道:“老人家说的是,到了一地就要依一地的规矩,受教了。”

“嗐!我就瞎提个醒!”老匠人何曾受过读书人这般礼敬,反倒是一下子局促了起来:“几位的马掌修好了,要是得劲,下回记得还来照顾老不才就行!”

……

回到节度府,苏油已经面色沉重,叫来几个小的:“等不了四十三节度回来了,辅道现在就去行会,了解一下大名府各项生计,尤其是每年运入的煤铁,看看有多少。再取几份样品来。”

王寀应声去了。

苏油又唰唰唰写下几张贴子说道:“子正你持我文书,去都转运司请王运帅,对了,还有转运副使,大名通判,一起叫过来。”

高世则接过贴子,唱了个喏,也去了。

苏油这才对王彦弼说道:“辅之,看看这个。”

王彦弼将之接过,大惊失色:“伪钞?”

苏油说道:“从宝钞问世的那一天起,这东西就迟早会出现,这事情只能交给你,悄悄去查。”

“这个纸张有古怪,是石纸的配方,里边一样有五色麻絮,大宋用这样纸张的地方不多,你明白?”

王彦弼说道:“银行票据,衙门账册。”

苏油那手指轻轻敲击这桌面:“除了来源,还有去向。灯光昏暗,钱财巨大,流动频繁,不易被告发的那些地方,最容易出手。”

王彦弼点头:“那就是勾栏和赌档!”

苏油扭头问程岳:“大名府的毛贼路子你熟不熟?”

程岳双手横抱在胸前,似乎还在赌气:“哼!我还以为老爷用不着我呢!”

苏油制止:“几十岁的人了撒什么娇!你是我节度府教头,这事儿你得管,趁现在大家对你们几位都不熟悉,刚好出去调查,辅之方言气质都不符,正好你俩扮上一扮。”

交代两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打发他们去了,苏油这才从招文袋里边取出折刀,开始给赵煦写密折。

“臣苏油敬问陛下起居康泰:

昨日抵达大名,今日送扁罐他们去登州后,便去城北逛了逛。

大名府地方不错,河北百姓虽然彪悍,但是其实民风质朴,今日在城北孙家铺子换马掌,孙老匠人就是其中的典型……

老匠人有个孙子叫麦饼,祖孙俩凭手艺一天也能够赚三四百文钱,其中饮食就要花掉百文,留下的那点钱财,臣估摸着缴纳了税收,店租,一日最多能留下百文左右。

这样一个小铁匠铺子,一个月收入三贯,一年不过三十多贯,其中衣履就得四五贯,加上三短两不齐的开销,要是想要麦饼读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孙老匠人的手艺不错,他替军中更换马掌,不收工钱只收本钱,然后用废马掌的铁料制作些小刀具小工具发卖,臣看手艺相当不错,就买了一柄鱼刀送与陛下。”

“这手艺叫马齿嵌钢加覆土烧刃,麦饼做的抛光,机械的,孙老匠人还抱怨孙子偷奸耍滑……”

“他们都是好老百姓,但是却被不法之徒骗过,用伪钞跟他们买东西,臣正在暗查此事,事情进展今后会一一详报陛下……”

如此絮絮叨叨写了厚厚一沓子,然后将鱼刀裹在里边,放入密折,锁上锁,叫人发往京城。

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视第八百五十二章 捕象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课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县令第九十四章 去势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算账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踪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阳书院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万人敌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遗嘱第二百八十四章 琼林宴第三百八十章 学问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铁壳船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见司马第八百五十三章 吴哥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调防第一百七十四章 范先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辽人是传统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试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艰难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学派第七十三章 看破说破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见面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杂货铺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八百五十章 大鱼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贴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谏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击第九百零二章 建设兵团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机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七百七十一章 船队第八百九十章 海运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击手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祸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为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谏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财产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巩第一千零一十章 苏油的不靠谱第二百六十二章《上欧阳内翰书》第一百一十四章 商议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轮训第三百一十六章 灵柴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权书第一百四十五章 随手功夫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与教育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四百七十五章 谁改变谁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题第九百一十五章 曹南第一千零一十章 苏油的不靠谱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养成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发户家长第一百八十八章 挨揍第五十九章 河帮雏形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农事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肃州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为止第九百七十八章 军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劝说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宝丹第九百一十九章 诃黎之死第三百零七章 水转大纺车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辽国农庄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七百零九章 下雨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变迁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六百一十九章 打仗打出来的新法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议第七百六十四章 驸马难当(加更,祝大家元旦快乐)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书生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应第七百九十四章 天变应在辽国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锏第五百九十二章 纵横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阳兵工厂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刘猢狲第三百九十九章 抬杠之旅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册府元龟第八十章 观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