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仓舒转世

第十六章仓舒转世

程文应说道:“这些可都是神童啊。虽然聪明,可性格呢?苏油不但聪明,性格沉稳冷静,温文尔雅,也不像个孩子。”

程夫人扑哧一笑:“父亲,远的不说,就说我大宋,如今朝堂之上便可举三位——蔡景蕃,晏同叔,司马君实。”

“蔡景蕃三岁得中进士,五岁以秘书省正字伴读东宫。如今年纪未过四十,已经稳拿了三十多年的俸禄。”

“晏相公七岁就能做文章,十一岁举童子试,见考题是自己之前做过的,便请官家另考。其后伴读,谆谆劝诫,绝不不为当今代笔写诗,这些都是有记载的。”

“再说司马君实,五岁立志读《春秋》,每日余学之外,夜里自加时辰攻读,至七岁而贯通。又有砸缸救人之智,图画传于京洛,虽海屿边城,亦知其事。”

“这些神童,都是少年老成,年岁聪幼,可说话行事皆如成人。他们的事迹,性格,少年成就,不比小油更加神奇?”

“而且你又被骗了,这弟弟在乡里,可不是像你说的那样。”

“他在乡里,是可龙里,石家村一帮孩童的智囊。去年四月撺掇着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在河里捞了好多鱼苗,说那叫‘舀水花’,然后将鱼苗放进田塘里边,声称今年满村都能吃上鱼。”

“父亲你说,小孩子玩水,那是多危险的事情?”

“还有果树,祠堂前后,有几株好柑橘,几株好茶树,也被他领着孩子们,将柑橘枝给剪了,说这叫矮化,可以控制柑橘树的高度,以后摘起来方便。”

“剪下来的枝条,经他撺掇,孩子们把自家的柑橘树砍断细枝,用良树的枝条接上去,说那叫‘嫁接’,以后那些柑橘树,也会结出祠堂后边柑橘树那样的甜果。”

“茶树则被他剪成三五寸长的小枝,说是可以在沙子上插出根来,变成新茶树,父亲,农事我是不懂,您认为这些法子可行吗?”

程文应说道:“可行什么可行,简直就是瞎胡闹!哎呀那可就糟了,那几棵树可是老世兄的心肝宝贝!”

程夫人笑道:“正是,听说事发之后,各家娃子都被拉去跪了祠堂,老叔勃然大怒,要施家法。”

程文应胖脸上肉抖了两抖,又无可奈何地嘘了口气:“收拾一顿也好,这也实在太调皮了。”

程夫人忍俊不禁:“哪里这么好收拾,结果老叔被这孩子三言两语拿住了,说他不公,要是那些柑橘树能活,他们这顿打不是白挨了?祖宗也不可能跳出来反打老叔一顿。”

“气得老叔当时便将黄荆棍子摆在祖宗牌位前,又加了两根,只等上月看结果,要是果树不活,那就处罚加倍。”

程文应担心地问道:“那结果如何?”

程夫人笑道:“奇就奇在这里,结果那些柑橘树还真如小弟所说,都活了,茶树枝也活了一大批。老叔只好将祖宗牌位前的黄荆棍子请下两支来烧了,剩下一支留着,说要是结出的柑橘不甜的话,照打!”

程文应哈哈大笑:“老世兄这就是不讲理了,这不是欺负小孩吗?过了,过了啊!”

程夫人也觉得好笑,说道:“结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知道他因何进城吗?”

程文应说道:“他说是来求明允给个表字,还有就是进学的章程。”

程夫人笑道:“可漏了一桩,他偷偷伙同石家小娘子,把别人家里四口小猪偷偷阉了,闯下祸事,老叔让他进城躲避呢!”

程文应大惊:“这是女孩能做得的事情?这会伤了石家小娘子的名声的!”

程夫人点头道:“是啊,这事情老叔处理起来很麻烦,”

说完又道:“父亲,你相信‘宿慧’吗?”

程文应说道:“就是有小孩生到世间,还记着上一世的经历记忆?”

程夫人蹙着眉头:“子瞻小时候,常常告诉我他的梦境,在梦里他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水乡大城里。那里人文风雅,物候常新,有一个大湖。”

“大湖边有长堤,长堤上是古柳,而他,则是城郊一座寺庙里的僧人。”

“梦中他就在那样一座城市里宁静地生活。到现在他都喜欢亲近僧人道士。眉山周边的道观寺庙,都被他拜访遍了。”

程文应问道:“你是怀疑,苏油也和子瞻一样?”

程夫人想了想说道:“小堂弟如此聪慧,如此性格,对物性如此通透,对食物如此挑剔,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历史上的神童。”

程文应问道:“谁?”

程夫人说道:“三国曹仓舒,陈寿曾称赞他:‘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三国志》说‘冲每见当刑者,辄探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及勤劳之吏,以过误触罪,常为太祖陈说,宜宽宥之。辨察仁爱,与性俱生。’”

“小堂弟所做的那些调皮事,一岁之后再看,其实也是为了周济乡里。曹冲为了救马鞍被老鼠咬坏而获罪的小吏,曾经剪坏自己的衣服来劝说魏王。两者性格做法,也是绝似。”

“曹冲六岁称象,小堂弟五岁通《九章》,明算术,两者都是契明数理,还可致用之人。”

“《魏书》说曹仓舒‘容貌姿美,有殊于众。’父亲,小堂弟他相貌如何?”

程文应说道:“哎哟给你这一说倒是真像!苏油他虽然年纪还小,但是长得还挺漂亮的,就是乡下孩子,晒得有些黑。”

程夫人拿起桌上的卡尺看了看,浮想联翩:“真想见一见他啊,想来这小堂弟,上一世当是此等人物。”

这时伺月过来禀告:“太老爷,夫人,史家庄子有人求见。”

程文应说道:“哟,应该是八娘有什么事情吧,她和苏油今早去得史家陶坊来着。赶紧叫进来。”

来人是个农夫,进来说道:“太老爷夫人安,二十七娘让小的给两位送来一番吃食。”

没一会厨子进来了,端来两个炭盆,将两坛汤头吊上,按农夫指点,烫了一碗牛杂,一碗牛肝摆上桌,又端出一盘芥末蒜泥毛肚摆上。

程夫人和程文应面面相觑,农夫言道:“这是小少爷在庄子上料理的吃食,二十七娘尝了说好,除了史家,还让给城里纱縠行,书坊各送一份。”

程文应试着尝了一筷子,叹气道:“这孩子,你说他前世要不是锦衣玉食之流,这也没人能信啊……”

程夫人笑道:“牛肝鲜嫩,牛肚爽脆,味道也很香醇,这孩子还真会在嘴上补偿自己。”

农夫在旁边陪笑道:“小少爷说了,这食材本身低贱至极,贵人们或者不会常吃,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泥腿子,码头上来往的客商脚夫,就是一项功德了。”

程文应说道:“哦?这又是怎么说?”

农夫说道:“小少爷说,这汤里加了药包,除了压制内脏的异味,让它变得香醇之外,还有一桩好处就是驱风散寒,开胃健脾。可以低价在码头销售,让所有人都吃得起。”

“这可是肉食油荤啊,可不是功德吗?我们家二十七娘和贵府少夫人,已经准备把这事情做起来。”

程文应叹气道:“难得,实在是难得,小油此议,比孔北海四岁让梨,心境更高一层。女儿,这孩子的培养,恐怕你要多操一份心思,兴旺家族,靠的终是人才。”

程夫人对程文应肃然道:“父亲,我之前一直有个担心。曹仓舒虽然智识有余,然年寿不永。小堂弟能想到用这平日里废弃之物造福世人,这份仁德,定能感应上苍,征享寿福。”

程文应说道:“你这当嫂嫂的,可得多费心。天分是一方面,精进是另一方面。”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会第三百一十章 战斗打响第一千四百章 决议第两百零二章 烧白第一百八十九章 养屁股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还钱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谋主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亲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龙雀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见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后第九十七章 划时代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谏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议政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习惯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习题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师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图录》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业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难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马,一样打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风华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爷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鹤军(为本书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荡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与饶州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曙生病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图说话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势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潜在产能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视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见面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兰交会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十二章 牛杂可是好东西第二百八十章 写文章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东川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诚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十章 讲究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仪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铁壳船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二百八十二章 看榜第二百八十八章 报道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八百零四章 老朋友见面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计划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师叔祖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大胜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认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优待第一百五十四章 陈慥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四百三十四章 请假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辈可议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宝钞显灵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关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见章惇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会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质良才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发展纲要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二百一十章 眼镜第九百八十三章 赵孝奕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苍狼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谋第三百一十六章 灵柴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发事件第四百七十五章 谁改变谁第九百五十三章 谢表第一百三十章 惨相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尚书第二百五十九章 学区房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绕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张叔夜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