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册府元龟

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册府元龟

二月,高丽使臣请赐《册府元龟》。

大事。

《册府元龟》,乃后世总结的北宋四大部书之一。

宋四大书,是《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的总称,也称四大类书。

类书,是“资料性书籍”的意思,其中《册府元龟》载史事,《太平御览》载百家,《文苑英华》载文章,《太平广记》载小说。

分别具有历史、百科、文学、志怪的价值意义。

四部书中除《太平广记》为五百卷外,其余三部各一千卷,每一部的编纂,都经历了前后数年时间。

《册府元龟》规模尤为巨大,是其他三部的数倍,因此也被称为宋四大书之首。

其书初名《历代君臣事迹》,从北宋真宗景德二年修到大中祥符六年,整整编写了八年,方才完成。

《册府元龟》的厉害之处,在于广泛取材于正史、实录,而不取笔记和杂史。

交流好书 关注vx公众号 【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 可领现金红包!

这就注定了资料的可信程度和其官方权威性。

成书虽然也是一千卷,但每卷的内容比其余三部丰富太多,主要内容为唐朝、五代的实录史料,也有自上古至五代的相关历史记载。

按人、事、物,分门编纂,以年代为序进行编写,史料广泛,基本概括了十七史。

大类分为帝王、闰位、僭伪、列国君、储宫、宗室、外戚、宰辅、将帅、台省、邦计、宪官、谏诤、词臣、国史、掌礼、学校、刑法、卿监、环卫、铨选、贡举、奉使、内臣、牧守、令长、宫臣、幕府、陪臣、总录、外臣等三十一部,共计一千一百多门,字数近百万字。

部有总序,言其经制。

从这些类名就可以知晓,无论哪个王朝拥有了这部书,基本就可以照猫画虎,构建起一个类似华夏的封建国家管理体系。

因此这部书一直属于官方密档,流传不广,哪怕是想要在可贞堂借阅,都必须是朝廷七品以上官员,且不能离开阅览室。

高丽的这个请求,也立刻就引来了不少朝臣的反对。

这事情是礼部管,比如礼部尚书苏轼,就在大力发对之列。

苏轼列举了好几条理由,首先就是朝廷对高丽太好了。

每次入贡,朝廷从修饰亭馆、组织行市、调发人船,费用都在十万贯以上,而高丽贡献“皆是玩好无用之物”,而所费皆“民之膏血”。

而高丽还是辽国的属国,所得赐予,若不分遗契丹,则契丹不可能听其来贡,因此给高丽好处,就是给辽国好处。显是借寇兵而资盗粮。

还有高丽名为慕义来朝,其实还是为了利益,因为契丹足以制其死命,而我不能。所以不管高丽愿不愿意,其实就是辽国的间谍,今高丽使者所至描画山川形势,窥测虚实,必非善意。

还有,庆历年中,辽国生事,先以中国增置塘泊为理由。

如今辽国虽然恭顺,但是不知道哪天可能又会乱来,现在中国对其藩属国这么好,“桀黠之敌以此藉口,不知朝廷何以答之”?

苏轼表示如果这样做了,则“例愈成熟,虽买千百部,有司不敢复执。则中国书籍山积于高丽,而云布于契丹矣。臣不知此事于中国得为稳便乎”?

“使敌人周知山川险要、边防利害,为患至大”。故而“其人使乞买书籍,其册府元龟、历代史、太学敕式,本部未敢支卖”。

高丽馆伴宋球上书:“先朝盖尝赐之矣,此非中国所秘,不与何以示广大?”

于是苏轼跑去查以前的档案,然后又上书:“臣查得许卖高丽史书编敕故在,然亦禁以熟铁与人使交易,岂是外国都未有熟铁耶?以此推类,谓其已有,反不复禁,此大不可也。”

这就不讲理了。

苏油对此不以为然,文化输出对于后世来说,是大家都明白的问题,绝对有大好处。

不过事情也有阶段性,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也只是后世的东西。

反正苏油所知道的,周边藩国偷大宋的钱,曾经导致大宋东南普遍性的“钱荒”;而文化方面,两个大宋文人的叛逃,就让西夏崛起;而辽国吸收部分华夏制度,行南北之制后,也带来了百年稳定和强盛。

但是苏油认为如今的大宋已经更加接近于后世,故而经济与文化输出,其利弊也同样更加接近于后世,因此大苏的担忧,其实有些多余了。

于是上奏分析了高丽如今的情况,认为高丽和辽国之间如今间隔了一个女直,实际上辽国对高丽的影响已经变得非常薄弱,而鸡林公王颙明显对中国的依赖越加深刻。

以往高丽人帮辽国人购书,那是因为外交和贸易没有分清楚,导致无数唯利是图的商贾在中间浑水摸鱼。

这种情况,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还有大宋如今对辽国也是有理有节,不再怕辽国无理取闹,因此大苏的担心,也不存在了。

反倒是对于王颙的扶持,成了如今大宋对抗高丽国内亲辽派的重要手段,因此赐书其实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既然大宋以华夏文明的捍卫者传播者自居,那么也就理应堂堂正正地让藩属国亲近华夏文明,脱离野蛮气质。

还有大苏引用的敕令大有问题,认为国外虽有熟铁,但朝廷敕命不得售卖熟铁给那些“使臣”,是深思熟虑,却没有考虑到近年来大宋和周边国际贸易的巨大变化。

熟铁,如今可是大宋出口的拳头产品!

这个是苏油开出来的金手指带来的代差。

熟铁就是含碳量极低的纯铁,如今全世界的冶金工艺,得到生铁容易,得到熟铁却困难,冶炼出来的铁料,普遍含碳量太高。

这个减法做起来并不容易,比如日本,就是用团钢法,烧出铁料后凭经验将铁料分拣出高碳和低碳,然后有目的地进行配比,锻打到一处,以此控制含碳量,使之变成精钢。

而大宋以前的诸多铁务,则是通过“炒铁法”,就是通过翻搅铁水,使里边的碳被空气氧化,再通过反复捶打半融铁料,除去炒铁过程中重新生成的铁氧化物而得。

高炉的发明,和到后来电解水工艺的成熟,让吹氧脱碳工艺得以应用,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熟铁,才成为了可能。

最大军事用途就是密布河北的铁丝网。

对于大型钢铁厂来说,熟铁的制备其实并没有什么必要,除了赚钱。

因为说白了,熟铁就是脱碳过度的钢材。

但是对于除如今大宋而外的日本、朝鲜、辽国、南海诸国来说,熟铁,甚至比钢还要金贵。

大宋民间其实也是如此,所以大宋各大钢铁厂、机械厂的另一门大生意,就是将熟铁作为“铁母”,卖给各大铁匠铺子,让他们与自己土法能够得到的生铁一起,锻造钢材,这样可以让他们降低炼钢成本,满足民用的巨大缺口。

所以熟铁的出口,也成为了宋国今年对外贸易的优质产品,利润甚至比丝绸和瓷器还要高。

最终朝廷认可了宋球和苏油的议论,“卒与之”。

辛卯,广南东路转运判官苏轭,在获得刘挚批准之后,开始巡视辖内诸州。

广南东路沿海,有近二十个大大小小的盐场,此外,东部和西部产铅、锡,西北部产铜,全区域范围都产银,大大小小的铅、锡、铜、银工场,也是数十处,此外韶州永通监、惠州阜民监,尚有两处钱务。

大宋如今除了传统湿法炼铜之外,还发展出了湿法炼锌。

一开始天师只是为了去除银中多余的锌和铅,结果被苏油提醒后,化学院发现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反其道而用之,将精矿粉通过热酸得到铁锌溶解液,然后利用针铁矿法除去铁杂质,剩下的溶液用于电解,就能得到纯锌。

这是一种新的金属冶炼门类,利用水厂能够提供的无穷无尽的电力,免却了焙烧还原的艰难。

也就是说,漏勺有能力大力提高广南东路几种金属的产量,所以拉动经济的重要一环——货币的生产和流通,其实在广南东路是不缺条件的。

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冻第二百一十五章 铂金第八十八章 娃娃亲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类学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万人敌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烧曲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后勤到税收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苏亭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七患第一千零五十章 圣旨第四百七十四章 论政第一百八十八章 挨揍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伪钞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绝仕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网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种鄂的方略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场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击升龙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惨败第二百六十八章 万姓大集第九百零二章 建设兵团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场第二百一十章 眼镜第六百一十章 事件始末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辽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养成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个承诺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二百九十二章 马上草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归位第二百一十九章 俩花熊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腊月第三十七章 羽毛纹的花钢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电机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轰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钱也不好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课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军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营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学纪念册第六百零六章 模范村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会第三百零四章 翻译官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爷第二百四十六章 惩罚和教育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梁乙埋的顾忌第八百零一章 情报分析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头鱼宴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机铳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贺新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铂金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鱼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献策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义第二十二章 试烧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铁壳船第四百九十二章 红脸白脸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权力争斗第一百五十八章 东川郡第六十二章 豆花饭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烂的世界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郑州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三百四十八章 军靴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东西皆战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入使线路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问题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运改革第三百四十章 奏对第九百四十八章 审理第九百六十八章 窦仕第四百二十五章 红旗犹带冷梅香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大军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学派第九十一章 浮圆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书》第七百五十七章 笔名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九百四十六章 诗案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想出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时辰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七十二章 轴承与来信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东西大工艺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饶骨头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亡辽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