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战的脚步

bookmark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大战的脚步

夏,五月,甲午,荧惑犯太微垣左执法。

《晋书·天文志》:“东曰左执法,廷尉之象也;西曰右执法,御史大夫之象也。执法,所以举刺凶奸者也。”

荧惑犯左右执法,星占认为这是朝廷官员举刺凶奸不力,在控制犯罪、谋反方面有大疏漏,故而天象示警。

是日,左皮室统军耶律张家奴出兔耳山西征。

两万大军沿着浑河西进,三日之后,于歇驴谷遭遇鞑靼大军。

耶律张家奴命选锋五将登歇驴岭,候骑言前方鞑靼囤岭下者甚众,且有车阵勾连,估计是李夔的解活军。

张家奴遣先前被俘获的阻卜百夫长阿丁零下岭,与李夔说明厉害,声言宋辽两国乃兄弟之邦,如今李夔离宋千里,亲率大军与辽国作战,这违背了宋辽间的友好协议。

如李夔坚持挡路,他必将回去告诉辽皇,遣使告发于宋廷。

李夔似乎真的被唬住了,于是解开车阵,套马上辕,准备让出山谷。

大军准备行动之际,必然就会有些混乱,张家奴此时却突然翻脸,率领所部骑军向岭下混乱的车营发起冲锋。

一时间解活军内惊呼四起,军士们纷纷抛弃车辆朝山谷后遁逃。

就在张家奴以为得计,眼看将要冲入已经解散得四分五裂的车阵时,座下骏马突然一个趔趄,紧跟着摔倒在地,发出阵阵悲嘶,却无论如何都也爬不起来。

张家奴摔了个七荤八素,待到爬起身来,却发现自家无数的选锋骑军也和他一样,而且只要是摔倒过的战马,全都在地上痛苦地翻滚、挣扎、嘶鸣。

而那些有幸能够冲进车阵空隙当中的军士,却也被从车中射出的弩箭一一放倒。

原来看似混乱的厢车里边,还藏着弩手!

张家奴惊得心胆皆散,他不知道李夔用了什么法子,能让自己的战马折断前蹄,地面上却几乎看不出有什么陷阱的痕迹。

然而马儿只要闯到阵前,几乎都难逃折足的命运,此等近乎妖术的遭遇,让本就迷信非常的辽军惊乱交加。

看似散乱的车阵之后,李夔很快就重新集结了部队,手持车军特有的长矛,组成矛阵,翻身朝张家奴摔得极度混乱的前锋压了过来。

“中计了——撤!快撤!”耶律张家奴拔出长刀,疯狂指挥自己的骑军后撤。

不过山坡上的骑军还在不断地冲下来,根本刹不住势头。

顺坡冲锋一时爽,要逆着坡逃回去,可就难了。

李夔从大宋定制的车用长矛,长度达到了一丈六尺。

矛头是三棱长刃,又细又尖,长达两尺,其实就是神机铳刺刀的翻版。

后面是用苏油在泾渭黄河沿岸广植的枣树、白蜡树做成的长柄。

柄后还有一个用于配重的铁锤,如此长矛的重心就非常靠后,持握起来没有坠头之感,方便刺击。

如林的枪阵掠过车阵后平倒下来,紧跟着队阵中响起有节奏的金属哨声,队伍渐渐变得密集而整齐,朝着前方人仰马翻的辽军杀去。

无数被马匹压在身下,或者逃跑速度稍慢的辽军,根本没法与矛阵相抗,腰刀徒劳地挥舞两下,就被长长的三棱矛刃捅入身体,轻骑的皮甲抵挡不住凶猛的三刃矛,人如同被扎破的水袋一般鲜血狂涌。

山上辽军见势不妙,纷纷冲下来接应。

就在此时,李夔的车阵中又响起三声号炮,接着半空之上,爆出了三团红云。

后方山谷当中鼓声大振,两支鞑靼骑军呼喊着杀了出来,他们似乎也非常害怕车阵,离得远远地饶了两个半圆,向溃逃的辽军冲了过来。

只能说这一仗耶律张家奴将诈败之计演绎得非常完美,好在双方接触时间比较短暂,辽人只折损了因马匹受伤而无法奔逃的上千前锋,剩下的全都朝着来路逃了回去。

李夔遣斥候远远地吊着他们,而主力开始打扫战场。

乌古部头领于羽厥和敌烈部头领拔里古纵马来到枪阵之前,下马拜倒:“军师神威,带着俺们又打了个大胜仗!”

李夔摇头:“这就是一场小接触而已,不算什么大胜。将那些伤马杀了,别让它们多受痛苦。”

羽厥还有些不明白辽人的战马为何奔到车营之前便会纷纷折足,待到李夔将他领至一匹伤马边上,拨开地上的青草,羽厥这才发现草间有一个粗如拳头,深如小臂的小坑。

再拨开几处草地,原来整个车营面山的一侧,全是这样的小坑,密密麻麻不计其数。

羽厥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难怪太尉要求进攻时骑军需远离车阵一弩之地,这尼玛也太歹毒了……

这样的陷阱区是专门对付骑兵的死地,马儿在奔跑的过程中,一旦蹄子踩进这样的小坑里,巨大的动能瞬间就会将马足折断。

李夔能够在一夜之间变出这么多陷马洞,却是靠了一件工具——螺旋钻。

因为要修理维护,所以大宋每架厢车上,都有一套配套工具。

而车队停歇的时候,车长也会取出工具箱里的螺旋钻,在地上钻出小洞,再撑上支架固定厢车,将车连接成牢不可破的车寨。

之后在寨子中搭帐篷支支架,也要用到这样的工具,非常的快速高效。

这些都是沈括动的脑筋。

李夔也是非常灵活的人,一日见到军士们用螺旋钻钻洞,便动了心思,命他们每天驻扎,在车阵外头也顺便钻出一些洞来,防备敌人以骑军偷袭。

不过这项规矩立了很久,到今天才第一次开张,真有倒霉的猎物撞到陷阱里边来。

……

三日之后,逃到兔耳山的张家奴没有等来李夔,却等来了耶律延禧的使臣。

原来李夔并没有如张家奴预期的那般落入圈套,鞑靼车军经过勒德山后,没有进围北面的兔耳山,而是选择了另一个犄角,南面的永安山!

不是张家奴的表演不到位,但是决定成败的,在细节。

虽然他败退的那个镜头表演得很真实,但是却忽略了太多的铺垫。

在李夔这样心细如发的人眼中,事情处处都透着不合理。

首先辽军与自己一方的接触与脱离,进行得过于迅速,导致陷阱阵的战果过小。

其次是从歇驴谷追到勒德山,沿途竟然不见有任何辽人援军接应。

还有,也没有见到任何安营扎寨的痕迹。

没有援军,说明其是孤军;没有扎寨,就说明没有带辎重。

谁给张家奴这么大的胆?

似乎他早就料定自己带领的辽军,后续的所有行动?

这不就成了刻意为之?

李夔绝不相信张家奴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所谓事有反常即为妖,这乌龟探头般的行动,其意图实在可疑,刻意为之的概率更大。

其实李夔已经定好了此次进攻的策略,那就是草原民族最擅长的围点打援。

这一点与耶律延禧的预判倒是一样。

但是两个犄角里边选择哪一个来进攻,李夔倒是无所谓,兵家见机行事,乃是日常。

因为张家奴这番表现反让李夔对进军兔耳山产生了疑虑,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南下围困萧谢佛留镇守的永安山。

不但围而不打,还放任萧谢佛留的信使逃出包围,去宁州求救。

耶律延禧收到军报之后,既惋惜又高兴。

惋惜的是李夔太过于狡猾,没有落入他事先安排的陷阱;

高兴的是李夔的举动,也没有带给自己太大的麻烦。

因为李夔到底是出击了,仍然是顿兵于一个山头之下,企图先破掉辽军犄角之势。

这一点还是符合自己预判的。

现在需要简单调整一下部署,锤子还是自己,不过耶律张家奴与萧谢佛留的任务得来一个交换。

铁砧交由萧谢佛留来承担,而换成耶律张家奴抄劫鞑靼人后路。

一场大战的脚步,在双方的“默契”配合下,渐渐接近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粮道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五百二十二章 横有横的资本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传身教第七百一十章 为君之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举措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乐的赵煦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刘猢狲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动员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问题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辈可议完本感言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九百四十八章 审理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辽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对策第二十七章 定价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念书第二百一十八章 张天选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尧臣去世第一百零三章 鳝鱼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动小猎铳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腊月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八百八十六章 砗磲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国寺第五十九章 河帮雏形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四百七十四章 论政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场第九百三十六章 远虑纤图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争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贺礼第八百七十三章 矿区第三百四十章 奏对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转般仓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抛弃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宁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刚崖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矿藏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肃州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举措第九百一十六章 守会安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二章 嘴炮堂哥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张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华东心脏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算账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兴洛仓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四十九章 蜂窝煤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还是知客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十章 讲究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苏油的家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开幕式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矿藏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宫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陈慥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君臣对话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书》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战第四十一章 铁锅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会打仗第一千三百章 评价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宁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骑刀第六百二十三章 瑶族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节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运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游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会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会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四百三十九章 还乡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潜在产能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杀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