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职责

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职责

漏勺躬身道:“山海走廊五城,锦州已在我手,再得润州,就占据首尾。其内部迁、来、隰、严四州,已成瓮鳖之势。”

“严州兴城的觉华岛,乃辽东第一大岛,除了冬日最冷一月有冰道与陆地相通外,平日里为海水所隔。”

“那里更靠近北方,可以替北廷节省三百里转运的路途,之后货品从严州转隰州运中京,会再节省两百里;走利州、建州、兴中府去上京,又要替北廷节省四百里。”

“为了更好地帮助辽国,臣以为大宋可以多承担一点运输的义务,将市舶司设立在觉华岛上。”

“一来物资存储在海岛上,不怕陆上来敌的袭扰;二来转运大基地将北移到隰州,远离榆关,更加安全;三来减少陆程,可以替辽国大大减省转输之费。”

“当然,为了有力保障隰、来,迁州增派驻军,是理所必行的。如果辽人觉得不划算,那大宋还可以答应援助辽国,扩建隰潭间的道路,以保障物资畅通。”

山海走廊,是从西南到东北,沿海滨而进的一条狭窄而平坦的走廊,整个走廊上,只有中部的隰州,有一条与走廊方向垂直的小河,从西北方向流过来入海。

这条河叫六股河,沿着河谷朝西北前进,翻过建昌岭,就能抵达潭州。

潭州已经地处大凌河流域,之后道路就好走了,可以沿着大凌河谷前进,往西北是榆州、大定府,往东北是建州、兴中府。

漏勺的意思,就是帮助辽国将建昌岭通道开辟拓宽,以方便物流运输,并以此为代价,交换迁州驻军权。

殿里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如此一来,大宋不但能够扼控辽国中京道山海走廊的南北两端,还在中部也布置下重要的一子,还能够打通从那里前往中京大定府的通途。

当然,如果人家辽人的兵马强大,照样可以沿着这条路从中京打到隰州来,可问题是,大宋不会傻到将物资堆到隰州,而是将之存放到觉华岛上。

只需要部署几艘战舰,大宋就足以保底不输,连偷袭的机会都不给辽人。

章楶就不禁腹诽,司徒老是称呼老子章黑心,看看你自家老二这心肠,不比老章我还要黑?!

这枚毒饵,啊不,如此合理可行,关怀体贴的方案,北廷那帮穷逼,他们现在能够拒绝吗?!

章惇不禁笑了:“原来舍人已有成计,看来判鸿胪寺这个差遣,对舍人来说,还是过于轻松啊……”

……

绍圣二年十月,北方下起了一场大雪。

永和宫偏殿内,改造的地龙通过温暖的热气将地面烘热,让室内温暖如春。

偏殿隔成两间,扁罐正在外间给耶律崇仁讲故事,而文妃在内间,手里拿着一侧《伦理训类》,在认真阅读。

“……文潞公取来水,将之灌入树洞,小球终于从树洞里浮了上来,小伙伴们开心地拿到球,又能够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扁罐在读的是一本彩色绘本,上边是图画,一边是文字,这故事是一套,叫做《历代神童故事集》。

文彦博,九十多了,至今还在待机的当朝人物,也是故事上的最后一个人。

耶律崇仁将书册接过放好:“谢谢师傅。”

扁罐从包包里摸出一个小球:“崇仁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这个是今天的奖励。”

耶律崇仁高兴地接过:“这是文潞公玩过的球吗?”

扁罐笑道:“这个可比文潞公玩过的球更好。你到对面去站好,我们一起玩。”

一大一小便在房间两头开始用脚传球,文妃在内殿听见耶律崇仁开心的笑声,将书放下:“崇仁,王傅有诸多军国大事要处理,你可不要太贪玩,耽误王傅的时间。”

扁罐看了看殿内的座钟:“还有几分钟,没关系的。”

文妃隔着帘幕:“王傅,其实,我也有事请教。”

扁罐这才将球拾起来,交给崇仁让他自己去玩,躬身道:“娘娘言重了,不知娘娘有何询问?”

文妃说道:“辽国崇佛,多言因果性命,宋国崇儒,多言孝悌忠信。”

“《伦理》以孝为众善之始,以亲亲为起点,之后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性命之因却无深究。”

“如此一来,不是佛学比儒学,要更加究竟人性之本原?而以司徒之渊智,又为何只以‘识伦理’为起点,而不深究性命呢?”

扁罐说道:“回娘娘,父亲以为,人的身上,有多重属性。”

“一个人饥知食,寒知衣,这个属性,叫做本能属性,也就是生理;一个人知闻有思,美恶有辩,这是认知属性,也就是心理;至于行忠信孝悌,亲父母,交友朋,使人情而往来,这就是伦理。”

“人所构成的群体,父亲以‘社会’喻之。社会之上,各家为庆贺丰收,齐心合力,各施其责,细观则有法则所依,各领分事。他们都是‘社会之人’。”

“研究解决生理问题的人,叫医家;研究解决心理问题的人,叫僧道;而儒家,其重点不在前两样上,更加注重于人和人共处关系的问题,也就是社会问题。”

“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与他存在最直接关系的人,就是他的父母,故儒家以‘亲亲’为研究人与人关系的起点,是有它的道理的。”

“当然,这是最早的儒家,经过千年发展,从两晋奢言性命玄学,到今日洛学元气之论,已然超越了‘亲亲’这个初儒的研究起点。”

“这是个好现象,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清楚把握大量和少量的区别,以及主要和次要的区别。”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理学的名词了,矛盾。”

“矛盾就是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相冲突相对立,同时还能相转化的两面,类似太极的阴阳。”

“一个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充斥无数大大小小的矛盾,比如你想要请歌吹班子,我想要请说书班子,你想要吃甜,我想要吃咸,这是无法避免的。”

“如何在这么多矛盾共存的情况下,还能让这个社会办得成,办得好,这就是儒家想要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在这诸多矛盾当中,分辨出什么是主要的,急需解决的矛盾,什么是次要的,可以暂缓的矛盾。”

“一个个体的生理、心理,所影响的是他个人;而伦理是人和人的关系,因此影响的会是一群人。”

“解决了一个伦理问题,就解决了一群人的问题。因此父亲认为,从这方面来讲,伦理之学,其重要性要超过性命之学。”

“性命之学不是不好,不重要,但是它应该是在解决社会普遍问题之后;制定好社会法则之后;发展完备伦理之学之后;让人知道如何与他人共处于世之后;保证家庭和谐,国家繁荣,天下太平之后——的锦上添花。”

“因此性命之学,应该由学者们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伦理问题,应该是当政者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每一个人,都会因他们社会职责的不同,而关注和解决不同的问题。”

“君王、宰执、官员,管理国家是他们的责任,因此他们理应关心和学习《伦理》;”

“而通透性命之学,追究生命和人性的本原,那是属于学者们的研究范畴。”

“对于施政者来说,研究性命,只能算作兴趣调剂,要是当做主业孜孜不倦地深入研究,浪费过多的精力甚至国家资源,那这个国家,就危乎殆也!”

“出于这样的目的,父亲的《伦理》,只以‘亲亲’为起点,只为解决’社会问题‘而设,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传身教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论党争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权力的诱惑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谋略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宾图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势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医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战计划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发展计划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贴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门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击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发展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用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势不由人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见第五百三十二章 连消带打第九百六十一章 牡丹诗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会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农事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颗米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师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试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贞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变迁第九百三十三章 刘蛟第一百一十二章 卖痴呆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面粉厂第三百五十四章 断案第一百七十章 快递小哥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术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楼第八百九十八章 苏颂的态度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战役第三百九十二章 谈判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学派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战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圣地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闻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三十八章 侧跳第五百五十七章 水利农田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圣地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旧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图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我亦作不得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人皆有之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奖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凶险第一百五十三章 马屁炸了第五十四章 学习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谈判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园第四百一十五章 战壕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国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海军战术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谏第八百一十章 联军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谋略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击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抛弃了第一千零一十章 苏油的不靠谱第四百三十九章 还乡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二百六十四章 两道菜做六天第三十二章 石通第八百一十章 联军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亡辽第六十九章 雀谱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计划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战计划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变人事的另一种解说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门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二百八十三章 谢恩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临终对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复官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复杂成因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