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宫

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逼宫

如果说种诂能够准确掌握自己手下诸多将领的话,对于苏油,他却有一种不知如何说起的感觉。

如果非要说出个道道,呃,还是初见面是,精细纯那老三样。

所有人都是和当前的敌人在战斗,他却是在和未来的敌人在战斗。

所有人都看到他走出现在的一步,却不知道他的脑海里,已经对后一步甚至后几步,有了充分的预案。

而且还不止一个,一般是三个。

哪怕是十个打一个,他也会想好,胜了如何,败了如何,不胜不败,又该如何……

因此才会在此次出兵之前,不顾所有反对,硬是扣下了最听他和自己招呼的苏烈、王文郁、姚兕三支人马,不尽全力的举动。

果然,在范龙山捅出篓子之后,苏油立刻就能命苏烈和姚兕出击,占领易涿二州这两处本不在“一期计划”内的地方。

底下人都惊讶于司徒的未卜先知,然而种诂知道,这娃是吸取了当年五路平夏时,刘昌祚不听调度,导致整个攻略被全部牵动的深刻教训。

现在命东西两路持重休整,一来是保障后路安全,将已经获得的战果夯实,其实又是在安排下一步的后手了。

……

辽西京道所辖,大同府有两州七县:弘州、德州、大同县、云中、天成、长青、奉义、怀仁、怀安县。

此外还有蔚州,统灵仙、定安、飞狐、灵丘、广陵。

应州,治金城,统浑源、河阳。

朔州,治善阳,统武州、宁远、马邑、神武。

战局发展到现在,朔、应两州已然落入宋人手里,蔚州已经被苏烈和折可适包夹,就连大同府治下西北和西南面诸县也已沦陷。

大同不光是西京道的第一大城,它还有另一个重要性,就是燕京的侧面拱卫。

另一时空的后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就曾经指出过这一点。

“石晋归其地于契丹,宋不能复有,遂基靖康之衅。

女真之亡辽,蒙古之亡金,皆先下大同,燕京不能复固矣。”

这就是这次宋军两把大钳子的厉害之处。

大同除了一百年前曾被宋朝大将杨业攻占三个月,从未如果大宋版图,而这一次,西军在九原、包图、麟府经营了整整十几年,粮秣军需丰足无比,而且种谔种谊是从西北面过来,以云内州为后勤大基地,沿途没有要冲可以给辽人抵御。

西辽立国后,耶律淳不断从大同抽调兵力去前线,争夺中京道,西京方面也没有什么厉害的将领。

几次“大战”,都被西军如摧枯拉朽般击败,太上皇和鲁斡只能坐困大同府,眼睁睁看着两路大军逼近到百里之内。

留守大同府的大将大臣多是汉人,军事归张觉都统,而政事则归于参政左企弓,中间协调军需,则归枢密使李处能。

现在种谔种谊已经兵临北面焦山,折可适折克行兵临南面怀仁,大同府方面失守,几乎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张觉一身硬铠,对身着绛黄袍子的和鲁斡躬身道:“事态已然紧急,城中多有潜通种谔之辈,臣请治之!”

和鲁斡说道:“事态紧急,正同仇敌忾之时,处置间谍是必须的,但是也不能牵连过广。”

张觉说道:“无需牵连过广,只需要一个人的人头。”

“谁?”

“枢密使李处能!”

“什么?!”和鲁斡不禁大惊:“李处温兄弟是皇儿的千斤马骨,虽然官声素来不称,也非潜邸旧臣,但是如此处置也不好吧?李处温现在可还在南京料理大政,得知消息,又会作何反应?”

张觉怒道:“国事多败于此辈之手!如非李处温克扣怨军钱粮衣物,郭药师又如何能以滦平二州献宋,让折可大长驱直入,进据滦河,夺取燕山咽喉?”

“李处能贪渎无能,于军事一窍不通。敌军临境,仓皇无措,千里要地,拱手资敌!”

“如今一再请太上皇东狩析津府,是欲不战而逃!”

“大同若失,则燕京不守。臣已探知,李处能近日与城内富商过往颇密,是欲献大同以为进身之阶,只将太上皇蒙于鼓内!”

“这如何可能?”和鲁斡不禁说道:“李处温兄弟得吾父子厚恩,岂可行此?”

张觉上前一步,甲片的铿锵声在殿内响起:“前日能够卖延禧而从吾皇,今日如何不能卖太上皇与宋,以取高官厚禄?”

“都统要做什么?!”一个清朗的童声在龙椅后响起,紧跟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孩站到了和鲁斡的身边:“张统治!你要逼迫太上吗?”

张觉吓了一大跳,这才意识到自己僭越了,赶忙后退两步:“臣一时激奋,失了仪态,臣有罪。”

“御前奏对,注意进退规矩。”那个孩子看着张觉,夷然不惧:“张统治是大忠臣,不要因此落了奸人口实。”

“是是……”张觉不禁冷汗都下来了:“臣谢过燕王提醒。”

“不如请统治去偏殿稍待,容皇爷爷思量片刻?”

张觉再次躬身:“是,臣忠言逆耳,多亏燕王提醒,臣……先请暂退。”

“就请都统侧厅稍候,不要离开。”那孩子年岁虽不大,却有一种气度,让张觉不敢违拗。

待到张觉躬身退出大殿后,和鲁斡才一把将那孩子抱过来:“大石一身胆色,真乃太祖之裔也!”

那孩子正是耶律大石,如今的西辽太子,被耶律淳封为燕王。

耶律大石对和鲁斡说道:“皇爷爷,不能等了。张觉有跋扈之志。”

“何以见得?”

“刚刚他说李丞相克扣军资,导致怨军背叛,先不论真假,只说父皇那里的消息,相隔七百里外,皇爷爷尚且未知,他如何掌握得这样清楚?”

“这就是他日常蛊惑手底下军士的借口,目的要从李枢密手里夺得大同军权。”

和鲁斡经孙儿提醒,立即也反应了过来,现在军中只知道怨军反叛,但是具体细节谁都不清楚。

大名府这三个月的战局可以说一塌糊涂,朝廷上下怨声载道,枢密使李处能本身贪渎无能,指挥失当,且根基不固,军中早有怨言。

的确就是最好的背锅侠,张觉此举摆明了是拿稳了大同府的舆论,对朝廷发起逼宫。

不过看着自家才九岁的孙儿,和鲁斡也觉得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孙儿自己想出来的?”

耶律大石点头:“其实李枢密就算诸事皆误,但在退军一事上,却是没毛病的。”

“什么意思?”

耶律大石问道:“皇爷爷,大名府现在摆明了守不住,为啥我们还要死守?”

和鲁斡说道:“你父皇在中京征讨,析津府就是大后方,如今宋国攻我大同、析津两处根本之地,一旦失去,我们就成了无本之木。”

耶律大石有些困惑:“可我契丹不是以游牧骑射为本吗?为何不携籍东、西奚人部众,及内外大小王帐,先去奉圣州。之后或由皇爷爷接应父皇,出野狐岭撤往鸳鸯泺,或由父皇接应皇爷爷,出古北口前往围场,都不行吗?为何一定要在中京、大同、析津,与宋人和北廷硬拼?”

这个……和鲁斡不禁沉吟了起来。

李处能之前的意思,是帅大军前往析津府,收缩兵力,在居庸关抵抗种折两路大军,然后与析津府守军一起,死保南京,夺取中京。

如事不可为,大军退过檀州,也有一道之力可以抗衡南北,不失对上京的优势。

但是这一切都是基于“钱粮根本”四个字打转,现在大石提出另一条思路,那就是携裹两府财富,放弃析津与大同,前往鸳鸯泺或者围场,恢复游牧生活,将中京这肉骨头丢给大宋和北廷去争夺。

这样在军事上更加可行,一来大同方面军只需要撤退三百里,行程缩减一半,二来占据野狐岭、断云岭、居庸关险要之地,可供倚仗。

进可支援析津、大定的战事,退可以有力保障耶律淳的退路。

先拿稳了燕山几处险要,之后不管是进是退,都比现在困守待死局面自如得多。

和鲁斡心中惊异莫名,不禁问道:“如今就算要走,那张觉又该如何处置?”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议第七百九十二章 枪榴弹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产量第七百三十九章 恶作剧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顺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三百九十一章 梁屹多埋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战第九十章 孝心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亲第五百一十八章 孙能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八百九十五章 郑州对话第八百七十八章 签字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们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时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来钱的路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苏油是好同志第四百三十七章 很尴尬吧?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课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遗香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运粮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难熬的一夜完本感言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幽云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长刀,一手宝钞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游说天都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辽国农庄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四百四十八章 试射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图录》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难为易第八十三章 开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苏的传闻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伪钞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见沈括第七百八十一章 劝说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第七百九十章 交通规划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晋王少保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是老的辣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灾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腊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复河套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终总结模板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械斗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复盘汉灭匈奴第二十二章 试烧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实法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七百八十章打鱼摸虾甲天下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银币第七百三十八章 谁剽窃谁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三百二十章 驾崩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风云再起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风波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监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驼口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轮训第六百六十一章 苏油是好同志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体智慧第一千零一十章 苏油的不靠谱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员外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来宰相第六章 鸡茸和开水白菜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监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败第四百八十一章 种谔的攻略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胜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气跑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价值洼地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监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为和瞎作为第六十九章 雀谱第四百五十五章 乐于县第一百四十五章 随手功夫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图录》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凉州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