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开炮

甲申,宰相韩琦加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进封卫国公;

曾公亮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

枢密使张昪、参知政事欧阳修赵槩并加户部侍郎;

枢密副使胡宿、吴奎并加给事中。

新领导核心班子成立。

乙酉,作受命宝,命欧阳修篆,其文曰“皇帝恭膺天命之宝。”

所有官员,进一等。苏油因此成了直宝文阁,朝散郎,赐银鱼袋,云骑尉,知夔州军州事,兼夔州路转运判官。

宝文阁是仁宗经常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如今是收藏仁宗文字,御书的地方。现在还未设学士,侍讲之类。直阁为外州监臣贴职,正七品,给苏油非常合适。

发诸路卒四万六千七百八十人,修奉山陵。

丁亥,吸取仁宗的教训,早立储嗣。

赵曙以皇子、右千牛卫将军仲鍼为安州观察使、光国公;右内率府副率仲纠为和州防御使、乐安郡公;仲恪为博州防御使、大宁郡公。

癸巳,权三司使蔡襄奏大行山陵一用永定制度。

永定陵是宋真宗赵恒的陵墓,比较宏大,这与赵祯遗诏中厉行节俭不符。

群臣纷纷上言,表示反对。

同修起居注郑獬上言:“今国用空乏,财赋不给,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窃惟先帝节俭爱民,出于天性,无珠玉奇丽之好,无犬马游观之乐,服御至於澣濯,器玩极于朴陋,此天下所共知也。今山陵制度,乃取乾兴最盛之时为准,独不伤先帝节俭之德乎!”

嘴炮堂哥如今是礼院编纂,对宰相韩琦开炮了,说他如华元之不臣,一炮打得“琦为变色。”

这里有个典故。

《春秋左氏传?成公二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

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

春秋大义,臣子的职责,在于帮助君主处理复杂的政务,去除君主的困惑,让他成为清明之君。

君主活着的时候,不规劝引导;君主死后,葬礼铺张浪费。这叫“弃君于恶”,与不臣是同等的罪名。

老堂哥这一炮威力的关键在于,华元不臣,是被《春秋》定性了的,偏偏这个人却和韩琦具有极大的可比性。

这娃是春秋是宋国大臣,四朝元老。

曾经在军中分肉羹不公平,自己的司机没分到。

结果打战的时候司机说:“分肉羹的时候你做主,现在轮到我做主了。”直接把车开到敌军之中投降,导致宋军大败。

后来华元被宋国赎了回来,在监督造城墙的时候,老百姓作歌讽刺他:“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意思是“鼓眼睛,大肚子!弃甲回来的大胡子!”

华元命司机回喊:“只要有牛,就有牛皮!犀兕的皮也很多!丢了皮甲,有什么大不了?!”

百姓回应也刁钻:“纵然有皮,涂在皮甲上的丹漆也没有了啊!”

华元只好说:“这帮人嘴多,说不过他们,咱走!”

韩琦读到这里的时候,脑海中绝对会浮现出好水川大败而回时,军人家属攀着马鞍,争问他自家子弟今在何处的那幅场景。

一辈子里最大的伤心事,心理阴影面积大到不可求。

然而还是老堂哥歪靶子机枪的一贯的风格,说事儿三成,人身攻击七成。

……

春耕时节,苏油很忙,忙到连给狐大仙的伙食标准都降了,这些都是在稻田边上,听赶来汇报工作的通判孙修给他说的。

苏油在田坎上牵麻绳,插秧的是梁家的佃客,种稻子是新手,有了这个,才能把秧苗插直。

闻言笑道:“老堂哥果然还是那么犀利。只有一个问题。”

孙修问道:“什么问题?”

苏油说道:“造陵墓的钱需要多少?”

孙修说道:“五十万贯。”

“大行皇帝将遗产分给众臣,价值多少?”

孙修一下醒悟过来:“百万有余!”

苏油说道:“照啊!要是大行皇帝用那笔钱给自己造陵,造两座都有剩!所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当时只有一个司马光仗义直言,群臣装聋作哑一言不发;而今却一个个跳出来找存在感?!”

“既然当时只有一个司马光敢言,如今也就只有一个司马光有资格反对!这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说,自己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别人也做到!”

不过自己是山高地远一小官,虽然如今刚刚名列朝官序列,有了上言的资格,但是却不是那种将凤翔衙前从丰水期调整到枯水期,都要写信给宰相的性格。

几次提起笔来想写点什么,最终还是搁笔而叹。

五月,富弼既除丧,戊午,授枢密使、礼部尚书、同平章事。

夏汛到来了。

夔州型纵帆船,正式下水。

相比长江中下游的巨型宽体吴船,夔州型在载重量上不具备优势。

然而在操控性,灵活性,方便性,速度,安全……

种种方面,甩出吴船几条街去。

第一次首航,苏油要求,夔州号在抵达扬州后,不要急着掉头,在扬州就地招募海航老手,驶出江口,尝试沿着海岸线前往浙江,如果可能,前往广州。

八月庚辰,王珪议上大行皇帝諡曰神文圣武明孝,庙号仁宗。

因为赵曙的一系列表现,导致曹太后的不满,加上宦官谗间,两宫遂成隙。

韩琦,司马光,心都快要操碎了。

太后曾经对韩琦表示对赵曙的不满,韩琦耍赖甩死狗:“臣等只在宫外才见得到官家,内中如何保护,全在太后。太后应该明白,若官家失了照管,太后你也安稳不了。”

太后惊道:“相公这是什么话!我对官家很用心的。”

韩琦说道:“太后照管了,则众人自然照管了。”

反过来理解——众人说赵曙的坏话,那就跟你有关系。

同列吓得缩颈流汗,下来对韩琦说道:“老韩,这样说太过了吧?”

韩琦心里头在日狗:“不这么说不行啊……”

很快又有赵曙在禁中犯过失的事情传出,“众颇惑之”。

韩琦说道:“岂有殿上不曾错了一语,而入宫门即得许多错!不要相信。”

于是传言也稍稍平息。

但是苏油认为,这大概率是真实,恰恰说明,赵曙是在禁中故意如此,轻慢太后,表达自己控制权不足的不满。

九月辛亥,皇子、光国公仲鍼为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淮阳郡王,改赐名顼;

乐安郡公仲纠为明州观察使、祁国公赐名颢;

大宁郡公仲恪为耀州观察使、鄠国公,赐名頵。

左右谗间者,或阴有废立之议。

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贺礼第一百三十七章 风筝诗第七百六十八章 错过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线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百五十五章 伟大的航程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纯臣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学纪念册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八百四十章 断刑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乱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举荐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疯狂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卫仙卿第二百八十四章 琼林宴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试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计划第四百四十章 再见可龙里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五十一章 加油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支持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戏第一百七十六章 陈希亮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六百五十一章 罚铜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疯狂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诗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来了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设计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该打的仗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丧心病狂的山长们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锁院第八十三章 开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拦驾第八百零七章 廷议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谋略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五百八十章 萧关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动员第五百一十章 万货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发展纲要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祸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实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巩第九百五十三章 谢表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马蜂窝第一百五十三章 马屁炸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钊投诚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兰陂第九百七十九章 后勤第一百五十章 变化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谈判第二百一十五章 铂金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办第二百六十一章 欧阳修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见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马屁炸了第三百零六章 转运判官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药局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一章 王晦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宁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二百一十八章 张天选第五百八十章 萧关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苏油的背锅侠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谢罪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宝钞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计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愈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冻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龙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气跑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经济学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四百八十四章 谅祚之死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试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冻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