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各怀心思

第三百四十四章各怀心思

赵曙如今怎么看苏油怎么开心:“明润只管道来。”

苏油说道:“接下来,川峡四路都转运使的差遣,将非常重要,非熟知蜀务夷情的干臣不可。臣想先问问,何人可任?”

赵曙问韩琦:“相公,你觉得呢?”

与台谏达成妥协,韩琦也轻松了许多:“张安道,赵乐道,宋子京,治蜀皆有清声,臣以为三人皆足胜任,这个由陛下自决即可。”

赵曙想了想:“明润,你是蜀人,三位皆与你有过交集,你认为,何人最好?”

苏油望向张方平,却见张方平微微摆手,于是躬身道:“陛下,蜀人公议,张公善理财,赵公善治吏,宋公善抚民,三人治蜀,各有长能。”

“然今日诸夷归流,实我大宋百年新举,择吏当是首要。”

“为吏宽宏清简,夷汉一视同仁,则边民自安。但理春税秋赋,余皆减免,则民用自足。是取一公之能,而收三公之效。”

“听闻赵公如今正任河北都转运使,去年欲按视大名府库,前宰相贾公知大名,遣其属告之:‘此前监司,从来没有按视贾公库藏的,难道转运使还信不过相爷吗?’赵公说:‘不查大名,则列郡不服。’”

“于是贾公不悦。其后值中枢下文,纠察河北补义勇不足之事,查实官吏当坐徒二年者,多达八百余人。”

“赵公又奏报中枢:‘前已查实,初受诏时,官已多罢,吏多死徙。今官吏多为新至,若皆治,则新至者被罪。请以年底为限,不足再行惩处。’朝廷许之,河北诸吏因此得免。贾公知道后,也自愧服。”

“蜀地边蛮新附,正需要赵公这样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处置的能吏。因此,臣从蜀人和夷人的角度考虑,认为赵公转任川峡四路都转运使更加合适。”

赵曙和韩琦富弼都点头。

苏油却又转身对司马光说道:“司马大谏,请问还有问题吗?”

司马光一时也想不出来不妥:“暂时没有了。”

苏油说道:“嗯,那我有一个问题。”

司马光说道:“是何问题?”

苏油说道:“之前大谏说,去年建议官家备兵选将,而朝廷并无举措。我想问的是,如果有人能够整顿军制,行举将之法,大谏不会反对吧?”

司马光说道:“那是自然。”

苏油又说道:“要是此法得当,可以推行,但那人却是大谏厌弃之人,大谏如何处之?”

司马光不悦道:“明润是轻视于我吗?”

苏油说道:“不敢,那苏油换一个说法。如果此人诸举失当,独有一法可取,那这可取之一法,能保留得下来吗?”

司马光义正言辞地说道:“如若老夫当政,自当保留。如若老夫不当政,也要向宰执建议留之!”

“好!”苏油转头,停了一下,看了看周围诸人:“苏油初次参与朝议,之前见台谏一力反对宰执,还以为我大宋朝堂不和。如今知道台谏的本意,就不再担忧了。”

“陛下,我朝官员迁转过速,人去政息,乃是大弊。张公在三司,则国用充足,张公去三司,则国用匮乏。是何缘故?”

“国策施行,想要见效,或十年,或百年,前政未彰,而后任即废而行新举。一废再废,永无振作之时。”

“眉山四通商号,行新式会计法,效率甚高,于今已十二年,簿册规范,会计制度,也已升级两次。而计司至今仍行老账簿,文案积压,有至七八年不得判议者,这要放在四通商号,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国财政所系,都是如此,何况诸有司?张公于蜀中,转运司行新帐法,极有便利,其法本欲在计司施行,结果未举而去,竟然就能迁延至今。”

“陛下,蜀中十年前是什么样子,如今是什么样子?都说大宋急需振作,以臣之见,先挑几件能做的小事情做起来,慢慢展布,坚持下去,总能见到成效。而不是如庆历年中那般,全面更张,全面废弃,搅扰纷纭,终无一获。”

“事不轻举,举则不移。这就好比拿大车拖运重物,起初起步艰难,进展缓慢;然后渐渐加速,越见轻松;最后不费大力,而奔逸绝尘。”

“如因起步艰难,便换马换车,不行再换,这般换来换去,徒废时日,却劳而无功。”

“俗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一旦定下西南夷改土归流之策,臣请皇宋,三代奉行,百年不易!”

富弼首先赞同:“陛下,朝令暮改,失信于民,的确是施政大忌,明润此言有理。”

韩琦经历过庆历新政的失败:“庆历间事……唉,当真无一善策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明润之言,可取。”

司马光也道:“陛下,苏油前句,比后句更重要,先挑几件能做的小事情做起来,慢慢展布,坚持下去,胜于全面更张,此为至理。”

说自己好话的,不一定是真心为自己好,这个苏油心中清楚得很。

比如韩琦,其实已经不是庆历新政时的韩琦了,甚至就是在庆历新政之时,他与改革核心范仲淹和富弼,也是若即若离。

庆历三年九月,新政开始推行不久,朝廷接到陕西四路军主帅郑戬的奏报,申请在水洛城地区修筑城寨。

范仲淹同意,申报宋仁宗,宋仁宗也同意。

但是,范仲淹和宋仁宗都没有想到,改革三巨头之一的韩琦,在陕西坚决抵制,修建水洛城这件事,成为庆历改革核心分裂的起点。

朝野都有传言,前些年,为了照顾宋仁宗的心情,曹皇后与富弼并不主张强立赵宗实为皇子。

但是为防万一,曹皇后已经准备好了传位诏书,并加盖玉玺,日日揣在怀中。

可是,富弼不久之后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丧,韩琦趁机鼓动百官,逼迫宋仁宗诏告天下,立赵宗实为皇子。

宋仁宗无奈,只得立诏,回宫之后痛哭不已。

而宋英宗即位之后,议定拥立的大功臣韩琦,立刻位列首席。

富弼守丧复出后,按照惯例,宰相丧满应该继续出任宰相,可韩琦却提出:“如此做法,对朝廷来说并非美事。”改判枢密使。

富弼心中憋屈,几次对朋友发牢骚:“朝野上下多把我二人视同姚崇、宋璟,不料我虽有意,彼却无情!”

因此宋仁宗去世之后,富弼一直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而韩琦却捏着“相三朝,立二帝”的名头,几番戏弄曹太后,可谓呼风唤雨,权倾朝野。

富弼是枢密使,陕西刺勇之事,按理说是军事,该富弼正管,然而却是韩琦最先提出,跳得最凶。

结果遭遇司马光的顽强阻击。

司马光呢?从仁宗去世后,便不停的刷自己的存在感,利用自己的道德名声和礼制专家的身份,一而再,再而三地指手画脚,在知谏院的地位影响如日中天。

富弼,也不是省油的灯。

之前对韩琦的陕西政策表示支持,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一旦别有选择,立刻改弦易辙,转而支持苏油,哪怕他仅仅是一个入门级的朝升官。

在这种情形下,韩琦也只好转变态度。

如今他是首相,需要关心的事情太多,陕西只是他对富弼的一次打压,司马光反弹如此激烈,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因此苏油的建议,对他来说也算是脱身良方,他的重点,还是在控制朝堂。

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张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调整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锁院第十八章 小康标准第四百八十七章 鳌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长刀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贤妃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点点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产量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见董非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来信第九百九十六章 种山药的道理第五百零一章 没有盐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术第七百三十八章 谁剽窃谁第九百六十五章 窦四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监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辽人临观第七章 病根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药局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选择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变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学员斥候第四十五章 张天师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书的下面第八百一十一章 吕惠卿的鱼死网破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钊投诚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宾图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争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变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检查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八百二十六章 决战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八百章 内奸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报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桥第三百二十章 驾崩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风气和国格第四百五十九章 苏洵去世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踪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战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临终对话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献计第三百七十七章 诚意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苏颂看药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变化第五百二十二章 横有横的资本第九百四十六章 诗案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图说话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尧臣去世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是老的辣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壶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议政第五百九十四章 温饱线第二百六十一章 欧阳修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龟贼弄潮图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开炮第六百零六章 模范村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终极解决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九百八十三章 赵孝奕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情报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后生可畏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西部大开发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谁是大爷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颗米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们越线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变人事的另一种解说第三百零八章 炽火的开解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锅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铁甲舰第八百八十四章 议定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课第二百六十九章 勋戚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复杂性第九百三十二章 旧州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处第二百一十九章 俩花熊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祸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对策第九十一章 浮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