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话

第四百二十四章平话

腊月二十七,汴京城,会仙茶楼。

今天是治平元年最后一天生意,打烊之后,就要歇业了。

茶楼里人山人海,除了最前边三排雅座,后方密密麻麻都是人头,连过道中都站得满满当当。

雅座前头,有一张方桌,一把椅子,一块惊堂木。

时辰一到,一个老头从幕后走了出来,对着众人拱手,然后落座。

将惊堂木一敲:“老少爷们儿都到得不少,今日是《战渭北》最后一回,这书要不说完,估摸着大年三十儿都有上老头家捅门的……”

人丛中都爆发出一阵哄笑。

老头说道:“闲话少叙,来了啊——虏氛凭凌!”

说完将惊堂木“啪”地一敲。

熟悉这段的观众立刻接口:“汉塞前!”

“将军喟老!”“泾渠边!”

“草间萎马!”“抟枯髅!”

“日下饥鹰!”“挂腐涎!”

观众的吼声越来越大,最后几乎要掀翻屋瓦。

“檄羽交驰!”“绥北气!”

“万生衰朽!”“渭南烟!”

“追春捷报!”“销残雪!”

“敢信人间——”

老头在这里皮了一下,嘴里边拖着长音,手里惊堂木转啊转啊,就是不落下。

众人都憋着一口气准备喊出最后三个字呢,结果这下全憋在了肚子里。

长音似乎永远不停,一个憋得面红耳赤的胖子终于忍不住了,“噗”的一声喷了出来。

所有人都忍不住了,齐声换气,接着哄堂大笑。

老头才收了尾音,一拍惊堂木:“敢信人间——换少年!”

哄笑声中,老头的声音似乎有种魔力,每个字都清清楚楚地送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好——”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叫好声,既为了这提气的诗歌,也为了老头这手无人能及的功夫。

老头却翻着白眼:“每回开书,都要把小苏探花这诗来一回,有意思吗?”

所有人都在起哄:“有意思——”

老头一脸的无奈:“得,大家伙儿爱这么听,老头就只得这么说,谁叫大家赏赐这嚼谷呢?一会儿散场,就拜托诸位了。”

说完一拍惊堂木:“讲故事不能瞎说捏造,这本平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就是当朝当今发生的真事儿。”

“老头有个不争气的徒弟,叫尹常卖,在渭州码头混一份嚼谷,每日里将渭州发生的桩桩件件,写成信函,交付给商号的邮车送至家中。”

“与朝堂奏报不同,事无巨细,虽说啰嗦,也算周翔。”

“老儿因此敷叙成一段平话,名叫《战渭北》,单说半年来这场大战!”

众人又是齐声叫好。

老头说道:“在座不少生面孔,还有几位襕衫士子。想来是今科赴解的举子。因此还得交代几句,让新到的客人知道个梗概。”

“话说我朝庆历七年,天降下一位神童,落到了大宋天府之国,巴蜀西南。”

“神童姓苏名油字明润,三岁能言,五岁成诗。到了五岁半,已能收揽数十孤童,教其自立。仁宗金口亲许的仁性天生,种种神奇,自不敷述。”

“单说神童长到十四岁,惯熟经史,精通礼义;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乃我大宋一等一的人才!嘉佑六年进京赴考,仁宗皇帝拔为三名榜眼,大家因其年纪尚小,呼为小苏探花。与他相比,不瞒各位,老头这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

老头继续说道:“小苏探花治了一届夔州,料军理民,那是政通人和,汉夷两悦。因西事紧急,朝廷升他做了枢密副都承旨,转帅渭州。”

“小苏探花来到渭州,只见旱涝频仍民不聊生,不由得闷闷不乐,一日在泾河边散步,得见一座破庙……”

说完声音转低:“小苏探花用折扇轻轻扫去庙匾上的蛛尘……哎呀!”

这声哎呀清亮突然,被吓着的不是一个两个,一位商贾一口茶碰到了前头人的背上,忙不迭的道歉擦拭。

观众一惊之后,不由得轰然笑开:“咦——”嘘声四起。

老头呵呵一笑:“这个跟老头没关系啊,要怪大家怪小苏探花去,他当时就是这样叫的。”

众人起哄得更来劲了:“咦——”

老头一拍惊堂木:“这一看不要紧,看出一桩四百年前的公案!原来庙上的牌匾,竟然有五个大字——泾河龙王庙!”

“为何说是公案呢?原来当年唐朝太宗年间,因为袁守诚能够算出泾河水族的位置,泾河龙王深感愤怒,化作白衣秀士,去长安城寻袁守诚的麻烦,让他推算明日降雨的时间点数,并放言如若算错,便要赶他出城去。”

“结果天庭突降圣旨,要求龙王明日降雨,时间点数与袁守诚推算的分毫不差!”

“泾河龙王不愿服输,私改了下雨的时辰点数,因而触犯了天条。”

“袁守诚让他寻唐皇李世民求助,唐皇承诺救他,但最终仍被人界天官魏征梦斩。”

“龙王死后,魂魄一直纠缠唐皇,最后拉着唐皇的魂魄去了阴司对质。”

“阴司偏袒唐皇,放其还阳,龙王的魂魄因此怨怼,每每在泾河兴风作浪,导致水旱不时。”

“小苏探花也是星君降世,掐指一算便知因由,于是填了青词上表天君,免了龙王的罪过,使其回归正位,并为之重修廊庙,再塑金身。”

“因此今年的泾原,果然是风调雨顺。牛羊满圏,稻麦满仓。官家朝廷又施了恩典,赦去渭州的钱粮,老百姓眼看着就要过上好日子。”

“列位,说来也是我大宋倒霉,摊着个不靠谱的邻居——夏国。”

“夏国国主年纪与小苏探花一般,可这人品,那就是两般了。”

“和自家表弟媳偷情不说,为了王位,表弟媳卖夫求荣,浪荡子弑母杀舅。最后这奸夫做了国王,**做了王后!列位,幸好大家都是宋人,要是西夏人啦,这屋子就不能待了——骚气!”

市井小民哪管别的,就觉得这种嘴炮抗敌的话语格外解气,不由得喝彩叫好。

尹老常继续说道:“这样的两口子,加上这样的坏心眼,见到邻居过得好了,不思如探花郎那般开渠劝稼,举业兴商,施仁守义,理政安民,满脑门子来回就只有一个字——抢!”

“于是夏主点了七万精锐大军,铁鹞子步跋子泼喜军一起上阵,只待渭州麦熟,便要入寇!”

“这才引出了龙驹朝大宋,五小闹天都两套故事。”

“小苏探花虽然是文官,但是治军也是不凡,带着义勇厢军抵抗,之后才有飞军夺五关,石门斩二将,水洛擒副帅三折话本。”

“小苏探花虽然智计高绝,可毕竟是文官,两万厢军与七万夏军精锐角力,那是寡不敌众。于是连失五关,被夏人逼近渭州,困于了囤安寨!”

“上回书我们就说到了这里,今天接续《战渭北》最后一回——”

说完惊堂木一拍:“探花郎受困囤安寨,石娘子破阵六盘山!”

“好——”观众疯狂叫好,采声远远传到了巷尾。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请客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园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百七十六章 陈希亮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说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三十七章 羽毛纹的花钢第七百三十七章 两首词第三十八章 侧跳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课第三百九十四章 变化中的渭州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亲第八百八十六章 砗磲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妈护井团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刘猢狲第七章 病根第九百五十三章 谢表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八百一十六章 决战在即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处第四百九十三章 纲要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大罪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话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拍桌子而已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图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烂的世界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零二章 热闹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谣第一千零二章 热闹第三百七十七章 诚意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情报第五百八十四章 游说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学区房第四百三十七章 很尴尬吧?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贺兰石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发展路线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输法的弊端第五十二章 卖鱼搭档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四百九十章 经济影响力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妆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税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汤第二百二十八章 对与错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献策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问询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心理疏导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韩琦墓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二章 嘴炮堂哥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为止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药性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奖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幽云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见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调防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遗嘱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窑第六百二十六章 开梅山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标杆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苏亭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体罚第六十一章 曲榷协议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难为易第九百一十四章 瓮城战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无双国士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难为易第五百二十二章 横有横的资本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应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颗米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试行第五十七章 瓷码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职责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门第七百零一章 蛮干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号窟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奖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培养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第二百六十九章 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