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讲解

第五百五十三章讲解

吕惠卿又不同意了:“明润此言大失仁道,百姓得解一分苦楚,那我们辛苦一分,也是应当。”

苏油当然不会给他诋毁自己的机会:“寺判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四五等户得解一分苦楚,那当然是好,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国家经济。”

“我的意思是,等欠收之年一到,等这些人遭遇灾祸还不了欠逋的时候,欠三分与欠四分,追索都是一个时点,都是典房卖女,逃散上吊,这中间区别很大吗?”

“还有,以前所欠的四分,乃是欠富人。无地客户,身无长物,一切仰赖主户。主户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只能将借贷展期,平时不能让他们过得好,这时却也不能让他们去死。否则来年谁帮他们种地?”

“那么我请问相公和参政:常平,广惠二仓,是国家粮库。以此为本的青苗贷,延长贷款期限一次,够用吗?如果不够,那该是几期?欠账未清之前,可以继续借贷吗?如果不能,农户是不是还是得与富户加息借贷?是不是助长兼并?”

“如今的青苗法,其实是剥夺了一二等户放贷的利益,保护了三四等户在青黄不接时被兼并之险,对最底层的,基数最大的四五等户和无地客户,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就算对三四等户来说,在丰年和平年里,的确可以因新法得到抑制兼并的好处,可一旦到了灾年,他们受四五等户和客户联保的拖累,会是什么后果?”

“诸位别忘了,土地兼并,在灾年的烈度,与在平年的烈度,未可同日而语!”

“这等做法,只让兼并在丰平年间,暂缓一时,灾年中会大大降低三四等户的抗风险能力,等于是将平年发生的兼并,转移到了灾年发生,而且为祸更烈,与抑兼并的本意南辕北辙!”

苏油对如今宋人的脾气实在是有些无语,军事是这样,民政还是这样,只看到我几十万大军杀过去,平灭宵小之后如何如何,却没有考虑过,特么万一失败了呢?

长出了一口气,苏油说道:“青苗法设立的本意是好的,想解决‘敛散之法,未得其宜,故爱人之利未溥,以致更出省仓赈贷。’‘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的问题。”

“但是真要如此施展,官府参与逼限,其祸必胜于富户,小户不免复哀求于富家大族,苏油怕是名为抑兼并,乃所以助兼并也。”

“所以不得亏蚀官本的条文,能不能不要出现在律令当中?还有联保一事,法律依据何在?没有法律依据,能不能也不要出现在条令里?”

“至于朝野之议,皆未得其要,故诸公此际尚可驳辩之。但是苏油能想到这么深,别人就一定不会想到?”

“介甫公,你在宁国举措青苗贷,我想问那几年中,宁国是丰,平,抑或荒年?”

“除青苗贷外,是否还有诸如调剂耕牛,农具,组织协作生产等与之配套的措施?”

王安石和吕惠卿面面相觑,章惇一把抓住苏油的手腕:“明润,这些议论,你可还告知过别人?!”

苏油说道:“这就是我请与介甫公相商的原因,今日言语,天下所知者,唯室间四人,即便亲如子瞻子由,我也未曾告知。”

王安石点头表示相信,若非如此,这俩娃怕早就在朝堂上闹开了,不至于成天逮着边角嚷嚷。

吕惠卿如今看不出有任何不满,反而躬身施礼:“明润之能,非惠卿所及,不知可有改良之法?”

知道了苏油的态度,不愿意公开反对,那就当然要继续抓住主导权不放。

你娃,只有改良的资格。

苏油却也没有什么懊恼的神色:“介甫公,中允,子厚大哥,我看近日行文之中,都将贷赈连起来说,那我们今日便分开议议,什么叫贷,什么叫赈。”

“与收印子钱不一样,四通钱庄和皇宋银行的目的,是通过贷款这种方式,将所集中起来的资财投放出去,满足汴京商贾工坊生产扩充,与补充资金之需。”

“在此过程中,促进百业兴盛,同时借由借贷之间的息差,增加银行本身的积累。”

“知道目的,那四通商号在巴蜀杭扬,皇宋银行在汴京,其举措之义就一目了然。”

“首先,银行的贷款,是发放出去用于生产的,而且生产所得的利润,是要大于贷款的利息的,借贷双方皆得利,如此才是一笔好的贷款。”

“因此贷款发放的对象,必须经过贷前审核,对于其生产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规模,所需金额,投资期限,回收风险,都要有详尽的报表,核计合格之后,才予以发放。”

“所以蜀中贷款,主要用于工坊,因为蜀中如今技术先进,产品很受欢迎,银行投资工坊,能保证资金回收。”

“而于杭扬,则主要投资与商贾,以及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工坊,因为这两处商业发达,漕运繁忙,这些是最好的生意。”

“而于河北,陕西,则主要投放与土地开发,畜牧业,以及与军工有关的弓弩,炼铁,兵器等作坊,还有就是承担军费发放,城池修理,也包括了河北的黄河河工和陕西的道路扩建等资金往来之需。”

“而在汴京,则负责官员俸禄发放,同时投资餐饮,图书,香料,首饰,衣帽,车旅,宅邸装潢等消费性行业。”

“这些都是根据各地的特色有所侧重的,但是终归都是一个目的——借贷双方皆得利,繁荣地方的同时厚培资本。”

“反过来,银行渐渐有了极高的信誉和影响力,开始建立起良性循环。”

“所以一句话,贷款是要挣钱的,而且要让别人贷了款也挣钱。”

“只要是贷款,那就必然会有贷款无法收回的风险,而且不良贷款率,会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必须非常慎重。每一类产业的扶持,同样需要非常慎重。没有美好的前景预判,宁愿不贷,也不能贷砸了。”

“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银行希望贷款给盈利能力最强的产业和人群,而这些产业和人群,因为本身能力足够,因此往往具备充足的资本,并不需要贷款。”

“反过来说,最需要资金的那些人,往往又是盈利能力不行的,银行贷款给他们,风险巨大,银行当然不愿意。”

“所以皇宋银行贷款司的职责,就是找寻那些有能力有技术做大做强,能够提升自身盈利能力,但是目前又受到自身资本限制,无法实现扩大生产意图的对象,这部分对象,就是银行最优质的贷款人。”

“还有第二类,就是汴京城的小康之家或者官员,他们一时有急需,比如婚丧嫁娶,购置房屋,增添贵重家私,马车……也可能产生举贷需求,但是因为其家中有资产足可以抵押,每月有俸禄可以分期扣除,因此变成不良贷款的风险极小,还贷也不会影响他们生活,也是非常受银行欢迎的贷款人。”

“因为皇宋银行的目的,不是从社会掠夺财富,而是为社会增加财富,所以除了谨慎,还要尽量扶持。”

“这就是四通钱庄前几年被京中各钱庄质铺嘲笑,说四通钱庄让欠钱的成了大爷的原因。”

“这是经营理念上的区别。但是也是四通能很快树立信誉,赢获口碑,维系良好上下关系,很快发展壮大起来的原因。”

“这样的贷款,在苏油心目中,才称得上真正的贷款,张公的《金融论》中,阐述甚祥。”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亡辽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东川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火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五百零一章 没有盐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骑刀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谭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报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五百二十章 议河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战而胜第四百三十四章 请假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锁院第二百六十八章 万姓大集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战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图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复官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试探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战役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新情况新问题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欧阳发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抛弃了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会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宫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军靴第七十章 授课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二百八十八章 报道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二百一十八章 张天选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马,一样打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计划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计第四百八十章 货物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兰陂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苏酿酒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间府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凉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轰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后手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榄球第七百章 乌龙第八百一十章 联军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颁奖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百一十一章 埋祟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头鱼宴第二百四十七章 时疫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书第九百八十三章 赵孝奕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赵煦的聪明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动员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礼物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弹劾第二百三十三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号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面粉厂第八百七十三章 矿区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后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贺兰石第九百五十九章 进取之时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设计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一千零六十章 就是骗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体罚第四百一十八章 义勇第六十八章 大苏小苏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场第八百七十八章 签字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说说外官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苏酿酒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奖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谈判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仪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对皇帝的要求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会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内库第五十七章 瓷码第三百六十章 纲领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锅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儿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两封信第六百七十章 分析第八百九十五章 郑州对话第四百四十八章 试射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