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经略

第五百七十七章经略

赵顼说道:“说吧。”

苏油正色道:“此次战役,庆州知州李复圭,军报前后非常矛盾,举措同样非常矛盾。”

“之前奏报夏人不过数千,已遣众将平之;其后有言众将不力畏战,斩之以定军心;其后又说遣军大破夏人三寨,杀敌千人;可紧跟着又说夏军大盛,求朝廷支援。”

“如今情报已明,夏军梁永能部,军力明明三万!李复圭明显是之前贪功燥进,事后杀将掩过,接着杀良冒功,进而挑起边事,企图掩盖先前的罪行!直到事情闹到不可收拾,方才求告朝廷!”

“陛下,臣请一命,遣内使随行,与臣共同查核此事,如其不法,即斩之于军前,以慰衔冤死节之魂,以励同仇敌忾之心!”

赵顼有些惊讶:“那内使往命之后……”

苏油说道:“臣年轻智拙,举止恐失,需要监督提醒。内使完命之后,臣即请为监军!”

“准!”赵顼更不犹豫,甚至害怕王安石文彦博阻止,赶紧先答应下来。

李复圭是王安石的人,王安石赶紧说道:“复圭临事敏决,称健吏,与人交不以利害避。然轻率躁急,无威重,喜以语侵人,故不为士林行伍所喜。然之前转运河北,多有政声,纵有小过,刑亦不上大夫,如其罪属实,也当宽免一二。”

苏油说道:“参政,这是军事,不是政事。军事,当以军法论之。”

“李复圭到底有没有犯法,还没有实据,但是如果铁证如山,不容抵赖,那之前两千将士枉死,难道就这样轻轻放过?”

“在我心里,他们为国效力,与苏油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直面强酋锋镝,比苏油更应当获得尊敬。”

“前朝庞相公酷虐将士,士大夫还歌颂其事,仁爱之心何在?军士就不是人了?”

“唐末之乱,固乃武人制衡失常之弊,我朝拨乱反正,是当然之理,却不是要矫枉过正,不是要歧视他们。”

“皇宋风气,歧蔑武人,故百姓皆以从军为耻。混忘了宣祖,太祖,太宗,皆出身于行伍!”

“担心其作乱,便要使通文字,晓忠义,恢弘志向,以气节相尚!夫子说有教无类,士大夫可以,军人为什么不可以?!”

“军中严申十七禁五十四斩,苏油治渭之时,早与军民有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以吾身先当军法。”

“如油犯之,亦当斩首传边,以儆效尤。不以士大夫有别。”

“故而军民勠力,才能以寡击众,赢得渭州大捷。”

“所以,如果苏油领边,则此事必查;如果查之有实,则此人必斩!”

“至于是不是还要派苏油去西北,请中书,枢密,陛下祥虑。”

说完恭恭敬敬站到一边。

没有人敢开口,就算王安石,文彦博这样的大佬,皇帝都敢喷的人,也不敢开口。

苏油说的句句在理,边州知州,转运使,按道理就该以军人,将领来要求。

如今边州,本来就有不少是军人在担任职务,如果区别对待,必定会导致军心散漫,忠诚降低。

可如今苏油提出这条,那士大夫的特权,就受到了侵犯。

要是别人提出来,众人还能反驳,可苏油提出来了,就符合他任性天生的标配评价,更符合蜀学代言人“合情合理”的一贯主张,而且这娃如今也是大宋的一根道德标杆,私德上如司马光王安石一样无懈可击。

人家可是自己先做到了,然后才来要求你。这和伪君子自己霉猫烂灶,还要大言炎炎侈谈道德,不是一路货色。

枢密院白虎堂上,安静的针落可闻。

王安石苦笑一下,赵顼肯定是愿意照此办理的,自己背锅的时候到了。

轻咳了一声:“臣以为,还是派苏油任职妥当。”

赵顼松了一口气,李复圭,可是王安石推荐的,他是担心王安石的情绪,才不敢开口:“既然如此,那就派王中正监军,军器监监军一职,由李宪顶上。”

说完从身边的皮包里取出一件物事:“明润,这个给你防身。”

靠!镀金手铳!苏油不免翻了下白眼:“陛下!这东西没必要随身携带!平时锁保险柜里就好!”

赵顼还不好意思了一下:“这不是来枢密院议事吗,太皇太后不让着军服,带件不显眼的军器总还是可以的嘛,而且我也没填弹……”

王安石和吕惠卿对视了一眼,苏油对赵顼的影响力,远比他们预估的还要大!

吕惠卿非常满意,有了军器监在手,他在变法派中的实力,立刻和二三梯队拉开了一个很大的距离。

章惇和苏油关系一直很好,曾布如今被称为“护法沙门”,吕惠卿其实完全没想到,苏油会建议赵顼由他来接任。

这把,赚大了!

夜里,王家父子在私聊。

王雱表示了自己的担忧:“父亲,吕吉甫推荐苏油按陕,苏油推荐吕吉甫掌军器监,这中间……”

按照谁受益谁就是阴谋家的原则,他认为吕惠卿可能不太干净。

王安石却不以为意:“你认为去陕西是好差事,值得苏明润用军器监来交换?”

王雱顿时语塞。

王安石叹气道:“雱儿,为父对你寄望甚重,眼界胸襟,还是要开阔一点。”

王雱点头称是,然后说道:“苏明润此举,终是打击了父亲的威望,李复圭……”

王安石说道:“如果要是他真的陷害将士,杀良冒功,那是为父看错了他,也是他自寻死路。苏明润说得对,边州知州,就该按将领来要求。”

王雱不以为然:“那还有谁愿意当这个知州?”

王安石想了想:“那就改河北,陕西两年一任,如何?”

王雱说道:“如此苏明润两年后返京,又需提升。到时他才二十五岁。”

王安石说道:“怎么可能,为保全计,亦不能行此,明润也必不会领升迁之命。”

王雱说道:“如此,则朝廷名不正言不顺,是薄待功臣。纵然苏明润无语,群臣岂无为其张目者?”

王安石沉吟一阵:“雱儿,你还是对苏明润成见过深。”

王雱心中对苏油岂止成见过深,简直是恨之彻骨。

尤其是獐与鹿,目不能辨而气息可分,苏神童不但直接一脚将王神童踩死在地上,还得了个性情宽厚,不以智傲人,为他人掩过的名声。

与之相反,王神童气量狭小,恩将仇报,在士林中开始兴起公议,此仇更是不共戴天。

然而这等心思,王雱绝不敢与王安石坦白,诚恳地说道:“经此一事,孩儿已痛改前非,不是对明润有成见,而是出于父亲刚刚所说的保全之心。”

“他毕竟太年轻,不如让韩绛转运两路,苏明润专意经略安抚,或者让其各另一路,如此也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

“父亲别忘了,蔡挺还在陕西任职,当年与苏明润的同级,如今与苏明润差距太大,久不迁转,沦为下僚,难免心生怨怼。”

王安石想了想:“这也是实情,可今日在枢密院,中书,陛下,都已经同意了。”

王雱说道:“苏明润光风霁月,这是为了国家着想,想来不会异议的。如此,李复圭或可保全。”

王雱最后这话,反而画蛇添足了,王安石沉吟良久:“不行,还是要尊重明润的意思,明日我再问问吧……”

加更一章,祝大家节日快乐,祝祖国繁荣昌盛。

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训小辈儿第三十九章 弃儿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七百零一章 蛮干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八百零一章 情报分析第三百七十七章 诚意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笔收入第八十九章 茭白第四百八十章 货物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击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九百四十章 再见吕惠卿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苏获释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四百八十四章 谅祚之死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园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战而胜第四百六十七章 彻底失控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梦中诗第八百零二章 出兵第九十九章 温度计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种师道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战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台球第一百三十二章 苛政酷毒,犹胜猛虎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授官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经济课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说辞第七百五十七章 笔名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龙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与政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战略调整第四十九章 蜂窝煤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报第一百五十章 变化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见司马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旧城改造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妖师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总得讲道理吧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确第七百九十章 交通规划第五十五章 老军第七百一十九章 举措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梦中诗第七百九十一章 吕惠卿贬官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马蜂窝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金明池聊天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击手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诞生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吴家庄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说说外官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师叔祖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语及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养成第一千六百章 代笔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会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益交换第四百一十八章 义勇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医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点点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证据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梁第二百九十三章 辽人临观第五十七章 瓷码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问询第八百三十九章 宝马第三百二十三章 劝解第九百七十八章 军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横有横的资本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还钱第六百五十五章 反问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击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军政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六百一十四章 检查组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第四十五章 张天师第四百七十六章 谁也改变不了谁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辩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战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贞第八百零一章 情报分析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禅师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兰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