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

六百三十三章佞人

不过如今山高皇帝远,苏油也管不到那里去,麦收之后,就该准备二期移民工程和冬耕了。

还有麦种,稗种,苜蓿种子的挑选,也是重活。

然后就该剪羊毛,挑拣好羊,屠宰肥牛肥羊,准备过冬了。

夏人如今彻底不敢再跳了,遣使进马,求赎《大藏经》,赵顼大方了一回,“诏赐之而还其马。”

王韶在熙河也暂时消停了下来,陕西和永兴军路,今年又是大丰收。

光一个延州,就括地万五千九百馀顷,招汉、蕃弓箭手四千九百馀人骑,团作八指挥。

权发遣延州赵禼,以此封吏部员外郎,锡银、绢三百匹、两。

这只是一个开头,其余陕西官员,升职的不在少数。

苏油今天带着石薇和扁罐,来到龙首村,试验一种新型农具——耧车。

这玩意儿其实很早很早前就有了,到如今已经使用了一千多年。

“耧车”,又叫“耧犁”、“耙耧”。是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发明。

耧车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使用最普遍的,就是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小犁,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用一根木棍控制麦斗缝隙的出料速度。同时摇动耧把,让种子均匀地落入土地中。耧车经过的时候顺便完成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

当然苏油是不会仅满足于复原传统农耕技术的,后世的条播机结构虽然还是传统的大结构,可比这个复杂得多,一般由机架、牵引或悬挂装置、种子箱、排种器、传动装置、输种管、开沟器、划行器、行走轮和覆土镇压装置等组成。

其中影响播种质量的主要是排种装置和开沟器。常用的排种器有槽轮式、离心式、磨盘式等类型。开沟器有锄铲式、靴式、滑刀式、单圆盘式和双圆盘式等类型。

经过试验,苏油采用了槽轮式,开沟器也不是简单的犁,而改用了锄铲。

然后通过齿轮组,实现了牵引联动,并且在耧车两侧加装了行走轮,这样人可以站在车上,一边指挥耕牛前进,一边播种,节省一个人力。

经过改良后的耧车,宽度比原来增加了一倍,速度比原来快,使用了铁架,但是为了降低成本,非结构性的地方比如麦斗之类,还是使用了木材,重量更轻,也更牢固,播种更加均匀,一日能够耕种五顷!

以冯老汉家为例,一家三丁,如今共有耕地四百五十亩,一半苜蓿一半麦子,苜蓿地不用翻,剩下的麦地,苏油用两架耧车,一天就把全家人需要辛辛苦苦近一个月的事情干完了!

对于农人来说,这东西就是神器!

对于那些拥有数百顷上千顷地的上户来说,这玩意儿更是救了命了。

陕北二期开发,各地下户比去年可就踊跃太多了。就连苏油都没有想到,才短短两年,人口问题,就成了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瓶颈!

到处都缺人,土地,工矿,修路,水利……

所以苏油也只能在机械上打主意。

商州胄案,又一次赚了个盆满钵满,苏油也不敢再继续抽走上三等户手下的人力,这帮子人可都是手眼通天,要是抽人抽到让他们吃亏,自己在陕西可就不好混了。

于是苏油只好给中央打报告,继续实行精兵减政的策略,并且要求重启屯田务,让李若愚重新提举,带领建设兵团使用机械进行大规模耕作。

陕西户等结构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下三等户依次抬等,客户逐步变成自耕农,负担越来越小,而税源越来越多。

常平仓,李师中已经囤足了十五万大军五年所需;狼渡原,军马数量已经达到七万;经过优选的四部骑军,已经不再是十人一马的空头编制,而是实打实的兵强马壮。

就在苏油准备让种谔重走当年失败的路线,收服啰兀城和抚宁堡,巩固边防全取横山,威胁西夏夏州的时候,一切戛然而止。

冬,十月,戊寅,知华州吕大防言:“少华山前阜头谷山岭摧陷,陷居民六社,凡数百户。”

华山发生了山崩!

地动天变,这是必须有人出来负责的。

这口锅苏油不背,那就得赵顼来背,于是苏油主动上表,去职,请求朝廷处置。

原因还不好找,因为陕西这两年的政绩和战绩,那是硬邦邦的什么毛病没有。

最后苏油还是给自己找到了一条罪过,年龄太轻,权力太大,最恐怖的时候,一人独揽大宋十分之一面积的军政大权,麾下蕃汉正军义勇三十万,占大宋军力四分之一,德能不称,以致上苍示警。

……

朝堂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邓绾,曾布,以及刚刚丁忧完毕的吕惠卿,认为应当立即召回苏油,另行委派职务。

文彦博坚决反对,认为华山崩塌,和之前河北的蝗灾,是上苍在警示皇帝和宰相,是新法苛毒,政务紊乱造成的。

张商英则弹劾文彦博庇博州亲戚,失入死罪,及纵院吏任远犯法十二事,于是文彦博、吴充、蔡挺并上印求去。

赵顼很痛苦,他知道这里边最无辜的是苏油,真要惩处他,心中充满了罪恶感,甚至有一种背叛了战友的可耻心理。

王安石也很痛苦,一是他本来就不畏天命,二是他不知道会不会因此将苏油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府邸中,王安石和吕惠卿正在讨论这个问题。

吕惠卿劝解道:“相公,之前我就劝过你召回苏明润,如今既是机会,也是天意。”

王安石说道:“华岳崩摧,与人事何干?苏明润在陕西政绩如此突出,本当封赏才是。”

“他既是蜀中的经济人才,又是陕西的军政干员,我在想,三司,枢密,给他寻个地方。”

吕惠卿连忙阻止:“使不得,说句不好听的,苏明润,非相公能驭。”

“他在陕西的举措,一直与中书乖谬,用貌合神离,阳奉阴违来形容,那是恰如其分。”

说完幽幽地道:“相公,枢密院文公,就是最好的例子,苏明润要进了枢密院,文公怕是如虎添翼。”

“计司就更不行了,苏明润一直得张方平,赵抃看重,当年在胄案,是高使相,洪江的臂助。”

“这些都是计司出来的干臣,所以苏明润在三司的根底,那是深厚无比。”

“他要是进了计司,计司上下,还能听邓文约,曾子宣的管束?更别提吕望之这样的小辈儿了。”

“新法的重要口岸,一为农,一为财,所以苏明润,两处皆去不得。”

“如今正好有这件事情,不如就以此为契机,将之召回,先与陕西司马,富弼之辈隔离,再问问陛下的意思,如何?”

王安石也觉得吕惠卿说得有理,不说别的,市易法苏明润可是上书坚决反对的,他要去了三司,一定会阻挠这项法令的施行。

就在这时候,室外传出了王安国的笛声。

这笛子一听就是按十二平均律新定的诸音,绵绵泊泊,柔续不绝。

王安石正自烦乱,不由得走到门口:“平甫,放此郑声如何?”

王安国应声接口:“大哥,远此佞人如何?”

这是个典故,出自出自《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

其原因就是“郑声淫,佞人殆。”

兄弟俩以此相问答,风雅固然风雅,室内的吕惠卿,却一下子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画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九十四章 去势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两封信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锅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抢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骑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八百二十三章 来使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试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张与王二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一百五十七章 斗智不斗力第六百四十章 赐第第七百六十一章 聊上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还是知客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传身教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刘奉世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目的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爱读书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们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胜利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长刀,一手宝钞第一千零六章 刨笔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老头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侦查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枪舞第九百零五章 人民战争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矿藏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惧第二百一十一章 托请第三百零六章 转运判官第七百八十八章 王安石的局面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仪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谏第一百一十二章 卖痴呆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经略六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铜矿第八百章 内奸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卧云堂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艰难第二章 嘴炮堂哥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驳侄儿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弹劾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灾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开张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点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四百一十三章 劝降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议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给脸不要脸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灵州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变迁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话第二百六十一章 欧阳修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领思路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图说话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旧城改造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摆事实第五章 血旺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刘奉世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七百一十四章 名妓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发展纲要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实验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垄断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第二百二十四章 诗会第九章 风投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光禄寺的老头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贤妃第七十六章 在藜将军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岂止于此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机车第二百三十二章 苏伯纯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遗嘱第四百九十五章 挂绫查账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习惯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见章惇第九百九十二章 当家长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苏获释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归来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