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为君之道

第七百一十章为君之道

“啊?”苏油一翻身,满脸都是惊喜:“真的?”

石薇露出幸福的笑容:“嗯,应该是真的。”

“哎哟!”苏油亲着石薇的脸颊:“这可真是太好了!”

“你小声点,别把扁罐吵醒了。”

苏油重新躺回去:“这下扁罐不寂寞了。”

石薇笑道:“这次希望能给扁罐添个妹妹,他闹着要妹妹。”

苏油点头:“那你就还是在汴京安养,啊不,等孩子生下来,嗯……还是不行,得等孩子满周岁,再来寻我。”

“汴京城有天师府,有石府,有可贞堂,条件什么的都好,这样我就算外放,也能放心。”

“等胎儿稳定,你可以搬到城外的别业去住……对了别去郑州石家庄子,那边煤气太重。”

“秋天去东明,那里有森林,环境优美。等到天再冷一些就去尉氏,那边有汤泉,我给你们设计有水暖系统,住着舒服。”

石薇抚摸着苏油的胸膛:“要不然,你就跟其他人家那样……”

苏油拍了拍石薇:“想多了,你还怕老公我不能照顾不好自己?那些女孩子也就是做做家务,还能干啥?实在不行请妈子不行?你不能有这种想法。”

石薇叹了口气:“蜀国长公主和我很好,我看她贵为天家女儿,在王驸马面前……还那样的小意。”

苏油皱了皱眉头:“别人家的事情,只有别人家的人才明白,但是你要提醒公主一下,不要太过于卑微。”

“王驸马文采风流是没话说的,就是有些过于放旷了,公主宠他宠到没边,那不是爱他,而是害他。”

“事情都要有个底线,如果驸马做过了,就得让他知道错误,纠转回来,而不是一味的纵容。不然越走越远,不但对王晋卿没有一点好处,对夫妻感情没有一点好处,甚至会害了王家。”

石薇点头:“世间终是难得有小油哥哥这样的男子。”

苏油笑道:“你这就是徐公之美了,司马学士,王相公,不都是一样的?对了说到这里,这次怕是又要与王相公同行……”

次日,两制以上官员入朝贺雨。赵顼出示郑侠图疏示辅臣,且责之,众人才知道这几天京中的变故。

吕惠卿、邓绾相与在赵顼身前声泪俱下:“陛下数年以来,忘寝与食,方得成此美政,天下刚刚才蒙受新法的恩惠,如果以郑侠这狂夫之言,罢废殆尽,岂不让人痛心吗!”

曾布奏报,针对翰林学士承旨韩维竭力攻击免行法的弊端,详定行户利害所经过详细调查,现将情况汇报陛下:经过调查,京中认为免行钱不利商贾的,只有糠行。除了他们愿意依照旧例供应官府衙门外,其余各行各业,均愿意用缴纳免行钱的方式,减轻输役负担。

赵顼都傻了,我皇家什么时候需要糠行提供输役?内宫买米糠干啥?曾布你确定不是在逗我?

曾布继续奏报,至于提瓶售浆之人都要加纳免行钱才能贩卖的说法,经过调查,开封府并无此事,执行免行法过程中,并无违法现象。

不过开封府之外的情形,这个需要问吕嘉问,上次市易务调查,我奏请罢免他,结果不了了之。

如果仍然由我调查开封府外免行法的执行情况,可能别人会认为我是报复,因此请陛下另择贤臣。

吕惠卿趁机上奏,各地方田情形复杂,陛下如果一定要调整新法,要不我们先把方田均税法暂缓执行,其余一切先照旧如何?

这是将赵顼当小白忽悠,执行方田的队伍,是赵氏宗室带队;而隐田大户,则主要是士绅。

吕惠卿这是想拿宗室做阀,收买士绅,为自己接下来更进一步做准备。

可惜苏油的坑早就挖在这里等着了,方田一开始,苏油就提醒过赵顼。

反对这项法令的人,必定是地方上的隐田大户。

要占据隐田,必然得有经济实力和官场人脉。

所以他们的身份,昭然若揭。

他们就是士大夫里边的败类,大宋厚养他们给他们体面,却让他们用来无耻犯法嚣张逃税。

如今大宋士风尚算正直,但是不防微杜渐,形成惯例的话,甚至有可能发展成凡士大夫名下田产尽皆免税,然后百姓投效田土以贪图免除税赋,国库最后一分钱收不上来的情况。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以后必然会有大臣奏请罢免方田均税之议,这个大臣是什么群体的代言人,陛下应当心中有个数才是。

于是赵顼在心里给吕惠卿记了一笔小账,诏令新法一切如故。

仅仅要求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赈灾;青苗法、免役法,暂停追索民间罚息。将这些作为新法的改善条款,其实基本全属于慈善事务。

即便力度很小,但是诏书一下达,民间依然欢叫相贺,只能说大宋的百姓太善良了。

不过王安石和苏油的自劾奏章,被赵顼压了下来。

……

大雨过后,慈寿宫外的池子边,王中正指挥着几个小黄门在打捞被雨水冲入池子里边的草叶。

太皇太后与高滔滔坐在凉亭内围棋,没一会儿,赵顼到了。

入夏的天气开始炎热,赵顼穿着一身丝光棉暗龙纹的素色单衣,走得微微冒汗。

太皇太后赶紧叫人送来帕子与赵顼擦汗:“去取凉糕来,与哥儿消消乏。”

高滔滔说道:“如今天气有些难耐,就免了起居吧,不用日日都到眼前来晃一圈。”

赵顼赔笑道:“哪里就难耐了,母亲体恤仁慈,儿子却也当尽自己本份不是?”

高滔滔往棋盘上布了一子:“哥儿现在是有主见的,朝堂毕竟重要。”

侍从端上三个玻璃小碗,碗里是一块水灵灵的凉糕,赵顼取过来熟练地往上浇淋糖浆,一一送到太皇太后和高滔滔面前:“好叫母亲和奶奶知晓,原来免行钱在京中并无私加和滥收,京中流民人数也不过数百,苏明润的法子挺好,如今已经安置在封丘了。”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听哥儿的意思,是还想要苏油留京?”

赵顼说道:“明润建议的密折制度,让外路路判以上官员,均有密奏之权,这建议挺好,不愧为国家干臣。”

高滔滔放下碗:“哥儿啊,你怎么糊涂了?”

赵顼一愣:“母亲何出此言?”

太皇太后说道:“苏明润此番建议,足说明他是纯臣没错,但这件事情,只对开广圣聪有巨大的好处,对宰执之权却是多了一项制衡。”

高滔滔点头:“正是如此,因此待得新相履任之后,首先要对付的是谁?如果苏油不外放,很快就会有媚君邀上的名声传扬出来你信不信?”

太皇太后继续说道:“此事因郑侠而起,因此与王安石和苏油皆有牵连,要是放一个留一个,苏明润就成了卖相权保官位。或者哥儿还是想两个都留?”

赵顼说道:“都留是不可能的,王相公主政,从参政开始,于今已经七年。朝中反对声音如此之大,我想除了新法的执行上出了些问题,在位太久也是巨大的原因——他挡了别人升阶之路。”

高滔滔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哥儿是越来越精通为君之道了。”

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书房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计明白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议政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岂止于此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说第九十章 孝心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头鱼宴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扫荡第三十章 县令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游江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鸡毛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杀鸡第五百六十九章 苏元贞的去向第五百四十一章 军器监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册府元龟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会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绕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说辞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八十八章 娃娃亲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汤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弹劾第五百九十二章 纵横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图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关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历计算器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继任者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书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蔡确的下场第一百四十章 危机与对策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气象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群英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绝仕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爱读书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后第四百九十九章 开幕式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门第四百五十三章 铜矿第八百三十五章 杨曙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见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浑脱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调第八百六十四章 蒲珊第七百一十二章 诗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征的逆袭第八章 肚里有货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龙雀第九百四十二章 启程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军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机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丝马迹第一百八十八章 挨揍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战役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弹劾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妈护井团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六百一十章 事件始末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扫荡第二百五十二章 拴住结婚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穷处第五百七十章 苏轼被弹劾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发户家长第四百三十五章 两宫之意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东胜祖地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后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砻磨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榄球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对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一章 王晦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苏辙上书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谋主第九百六十七章 王珪的推荐第四百一十章 弹劾来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复盘汉灭匈奴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路途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断天都第五百三十章 单舟对敌第五十章 沙金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发现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钊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