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杨广中风

辽王杨暕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的担忧与愤怒只是一闪而过,然后心中就充满了激动之情。

隋朝天子杨广三个儿子,两嫡一庶,他杨暕是嫡却非嫡长子,当初元德太子杨昭为太子,他从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但是后来,杨昭死了,就那么突然的死了。他成了皇帝唯一的儿子,而且还是嫡子,不但是他觉得自己必然是皇位继承人,就是朝内朝外所有人,也都觉得将来大隋的天子之位将由他来继承。

从那天起,虽然他还不是太子,可是却已经比太子更让人奉承。无数的人开始主动的向他示好,无论他想要什么,他总能得到。只是有时高兴总是太早,在他觉得他已经是大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皇帝却对他的行为动了怒。

不但处死了一大批他的亲信,还将他幽禁在了宫室之中,不得见天日。原本那时他又以为,这一生他也许将和他的叔叔蜀王杨秀一般,贬为庶人,幽内侍省,不得与妻子相见,只令给少数民族婢女二人驱使,比此凄惨一生。

没料到,皇帝最后居然在立了才八岁的庶子杨杲为太子后,居然对他动了恻隐之心,放他出宫,发去苦寒辽东做了辽王。只是没想到,这个闲散王爷也没做多久,随着陈克复叛乱,他这辽王也就失了封地,只能呆在京都。

如今他一听到那个才八岁多点的太子弟弟居然被突厥人掳去了,他的心中有的不是兄弟之情的难过,而是高兴。他此时心中已经在祈祷,巴不得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太子弟弟最后已经死在了突厥人的手中。如此一来,他就又将是皇帝的唯一儿子,到时不论怎么,这皇位他还是有很大希望继承的。

虽然他在心中千万般的不想去救太子,但是表面上他却是不敢流露出半点心中所想。经过这些年的沉浮,杨暕别的没学会,但是隐藏心思却是已经学会。

握着父亲的手,杨暕点着头道,“父皇但请放心,儿臣马上就率兵去解救母后和太子。不过雁门城中不能没有兵马护卫陛下,所以臣只率崞县所带来的三万兵马追击既可,城中的八千兵马还是留守雁门城中。”

杨广咳嗽几声,目光中闪着激动,“好,好,经历这些年,你果然也成熟了。父皇很高兴,去吧,无论如何,一定要解救出你母后与太子。甚至必要的时候,你可以给始毕许诺,只要他放回你母后与太子,朕可以不再追究他此次南下围攻朕之举动。”

“儿臣遵命!”杨暕对杨广行了礼,马上又和董纯、于俱罗、吐万绪三人将刚进城的三万兵马,又立即集结了起来,开出城外,追击突厥人而去。

不过虽然在杨广的面前,杨暕表现的很积极,可一出了城。他却一路上不停的派出斥候,大军也是走走停停,生怕始毕跑不掉一般。等到了天黑之时,他们更是才只离开了雁门城不到三十里路。此时突厥人早已经快马奔驰北返了一天时间,跑出了数百里了。

“报!”

“陛下,右武卫大将军裴仁基将军率十万兵马赶来护驾,前锋已到城下。”

杨广躺在飞云寺的房间之内,听到这消息也只是点了点头。

“传朕的旨意,着裴仁基从军中抽调所有骑兵,不必进城停留。所有骑兵立即轻骑北上,追击突厥大军。告诉裴仁基,突厥人劫持了皇后与太子,让他必须将皇后与太子救回来。”

虽然之前已经派了杨暕赶云救援,但是杨暕的兵马都是步兵。当初雁门城中的战马,也早就在粮尽时杀尽吃光了,眼下步兵追骑兵,杨广也不抱什么希望。皇后与他多年伉俪情深,无论如何他也不能让皇后被掳去草原。而太子身为一国储君,更是不能落入突厥人之手。

刚刚赶到雁门的右武卫大将军裴仁基,一接到圣旨,更是不敢做丝毫停留,让右骁卫大将军杨义臣率军中七万步兵入雁门见驾,自已经带着两个儿子领三万骑兵北进,追击突厥人而去。

杨义臣虽姓杨,却是后来赐姓,他本姓尉迟,乃是北周时的武将世家。父亲与当初不服杨坚起兵的大将尉迟炯是同族,不过那时他父亲坚定的支持了杨坚,后来入隋后,多有军功,最后战死边关。杨坚就将杨义臣收养在宫中长大,赐姓杨氏,并编入宗氏。隋朝初年,杨义臣一直在边关为将,屡有战功,只不过他和史万史交好,与杨素关系却不好。杨素阴谋害死了史万岁后,杨义臣就入朝为文臣。直到征高句丽时,才再次统兵为将。历史之上,在隋朝末年,他是隋朝镇压农民军的三路朝廷大军的统帅之一,威镇黄河两岸,河北河南、山东的义军被他镇压无数。野史演义之中,靠山王杨林,讲的就是杨义臣。

有了杨义臣统七万大军入雁门城,杨广的一颗心总算是彻底的安定了下来。在身边的禁卫大军死的只剩下了八千人时,身负重伤的杨广更是没有了半点安全感。但是这位自小和自己在宫中长大的兄弟,他却是十分相信的。

入夜之时,杨义臣的河北军接替了雁门城的城防。城中的将士百姓,终于再次吃了热乎的饭菜,能安心的睡上一个好觉。

天刚刚亮,马上又有数支骑兵小队自南而来,飞驰进入雁门城中。

“报!”

“禀奏陛下,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刚刚越过太原边境滹沱水,打的是“李”字大旗。太原留守、唐国公率河东十万援军到了!”斥候大声禀报道。

杨广听了却只是不做声,当初他对李渊的河东兵马是最寄予希望的。只因太原距离雁门最近,可是雁门被围了近一个月,他左等右等就是见不到李渊的援兵到来。如今突厥一撤兵,裴仁基的河北兵都已经到了,李渊的十万河东兵才刚刚进入雁门郡,这让他的心里已经十分的不高兴。

等那斥候离去没有多久,又有一名斥候来报。

“禀奏陛下,“有大批船只沿汾水北上,其前部已经到达雁门边界忻口,据查探,船队所竖旗帜是王字大旗。江淮慰抚大使、江都留守王世充大人率十万淮南军挥师来援。王将军已经先一步下船率卫队赶来,今日就能到雁门。”

杨广一听这消息,心中也是愣了一下。江淮距离雁门那是何其遥远,王世充所统江淮军一直在江淮一带镇压农民叛军,所部不过五万余人。可是现在王世充一接到自己的勤王诏书,居然能在这么快的时间之内,集结征召了十万兵马,跨运河溯黄河入汾水赶到雁门,这份忠心真让杨广一时感万分感慨。

这王世充不过是一胡人,最初也只是他的一名侍卫。他以前也只是觉得王世充十分会办事,每次派给他的任务总能办的妥妥当当,所以才一直不断提拨于他。后来更是将自己常去的江都交给他镇守,没料到他在江淮,却是练起了一支江淮劲旅,打的那些农民叛军灰飞烟灭。

而这次的勤王,却是更让杨广心中觉得日久见人心,板荡见忠臣。王世充以往他眼中的一个有些不太看的起的角色,这次接到诏书之后,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跨越了大半个隋朝,从江淮赶到了河东雁门,这让他无比激动。想比于出身世家大阀,还是皇亲的太原留守李渊的迟迟不到,王世充的表现太让杨广感动了。

躺在那里的杨广,想想如今王世充的官职,觉得自己也是时候给王世充封个国公,加个大将军衔了。如此忠贞之臣不重赏,难道还要去奖赏如李渊这样心思难测的臣子?

那边王世充一到,关中的西京长安留守、右御卫大将军花刀大帅卫文升也率六万关中精锐日夜赶到了楼烦。其余的各官的文武官员,世家豪强也是纷纷募集兵马勤王,或在路上,或已经到了河东,整个中原各处大道山路之上,到处都是一伙伙的兵马。不算那些还没有到的兵马,光只算裴仁基、李渊、王世充、卫文升的兵马,再加上辽王杨暕和雁门城中的剩余兵马,整个雁门一下子就有了四十万大军。虽然这四十万人中,有最近三成以上的兵马都是临时募集的民壮,但是那个数字一样的让人心惊。

风卷云涌,大兵汇集,旌旗如海,长矛如林,横刀胜雪。

三日之后,裴仁基与辽王杨暕六万兵马返回雁门,一无所获,突厥人早已经出了马邑。

大怒的隋朝天子杨广当日在雁门城上,检阅已经赶到的五十万大军。准备尽起五十万大军,立即挥师北上,杀入突厥草原,救回妻儿,屠尽草原的每一个男女。

杨广站在城头之上,看着下面无边无际看不见尽头的大军,心中激荡的无以复加,拨出腰间天子佩剑,杨广大声疾呼,“今日朕在此起誓,有生之年,必彻底屠尽草原突厥的每一个人”

“呛啷”一声,杨广手中的宝剑掉入城头的青石板上,那削金断玉的宝剑在地上发出一阵悦耳的声音。

杨广话说到一半,嘴张着那里,嘴唇颤抖着一张一合,可是好半天就是说不出一个字来。站在杨广身后的王世充一看不对劲,刚抬腿,杨广已经身子一恍,再也站立不稳,直直的往后便倒。

“陛下!!”

王世充眼色最尖,一看杨广身形晃动,已经往前窜了出去,伸出接住了已经倒下的皇帝杨广。

再看杨广,王世充只觉得皇帝一双眼睛不停的注视着他,似有千般话要对他说,可是嘴中却只能发出啊啊的无意义的声音。

“快传御医!”

这个时候其它的大臣也都纷纷的赶过来,扶着皇帝上了软榻,急忙送回了飞云寺之中。

城下五十万大军全都愣了,不知道为何皇帝检阅兵马,话刚说到一半的时候却突然停住了。又站立了一会后,从城中策马出来一将,众人一看那独臂的样子,就知道是之前雁门围城时,屡立军功的左屯卫大将军李世民。

“陛下操劳日久,身体疲惫,现在已经回城歇休。诸位参掌朝政大人们有令,诸军将士暂时解散,由各部将领带回军营,静候军令。”说完命令后,头也不回的又回到了城中。

李世民赶回飞云寺,看到父亲李渊等人正皱着眉头站在皇帝的屋外,不由问道,“父亲,陛下怎么样了?”

李渊拉着李世民走到一边角落,轻叹一声,“御医已经轮流诊断过了,陛下本来就中了箭伤,伤了肺腑。之前又数次带伤上城头鼓励三军守城,后来皇后与太子被突厥人掳去,更是让陛下急怒交加,再加上这近月来的都没有好好休息过,所以陛下身体早就已经劫持不住了。刚才御医们诊治过了,说陛下已经中了风,如今半边身子都不能再动,连话也已经说不了了。”

一听到皇帝居然中风,李世民也是大惊失色,刚刚皇帝还在检阅三军,说要攻入率五十万大军攻入草原,灭了始毕可汗。可这一转眼,自己却倒下了。他有些不相信的道,“陛下之前被困城中,那么艰难,却仍然没事,怎么说中风就中风了?”

李渊叹了一声,轻轻在李世民的耳边道,“刚刚御医说了,陛下如今的状况已经十分凶险,一个不好,有可能就会回天无力。二郎,你现在是陛下身边的左屯卫大将军,负责拱卫陛下,伴在身侧。从现在起,你必须时刻注意陛下身边的情况,切不可轻易离开。陛下要是能过了这一关还好,万一撑不住,只怕这天下世道又要变了。”

李世民站在那里沉默无言,他抬头往皇帝的房间门前看去,只见辽王杨暕正紧紧的守在那里。一旁还有河北军统率非仁基、关陇军统帅卫文升、江淮军统帅王世充,再加上河东军统帅父亲李渊。这中原天下近一半的兵马大将都已经汇聚在此,文臣武将,济济一堂。

第646章 急则生变第154章 免费陪练第278章 叛服不常第791章 宇文成都到了第526章 众人皆反第492章 将计就计第327章 三十万兵第286 收买军心第646章 急则生变第181章 防守反击第634章 射的痛快第372章 全民皆兵第932章 引蛇出动第671章 搞死搞残第516章 刺面明誓第329章 明月出云第820章 大胜第807章 南下的真正目的第357章 踏破铁鞋第404章 清理门户第304章 李陈联盟第434章 幽州双煞第751章 芙蓉出水,激战芦苇荡第140章 十面埋伏第771章 尘埃落定第566章 杀或不杀第611章 许你为后第712章 互抄后路第747章 初夏第273章 尉迟刀店第335章 大义灭亲第95章 重重犒赏第592章 双锤无敌第179章 强捋虎须第360章 凤凰涅盘第647章 冯婠现身第673章 济水雄兵第414章 大好头颅第382章 李靖挂帅第537章 你是何人第45章 酒醉误事第768章 不杀汝,箭不拔!第692章 乱战迷雾第270章 养贼自重第471章 引兵入关第654章 明归暗降第796章 六宫第629章 百万盟军第142章 以柔克刚第869章 谁能挡我第179章 强捋虎须第24章 路半夜营第788章 破军洛阳登极即位,改元大陈神龙元年第349章 凤凰女军第727章 直取洛阳第798章 一战倾国第218章 给个国王第816章 直闯中军第882章 瓜分第714章 一路向西第882章 瓜分第870章 决战四平山第620章 盟津会盟第58章 骁勇果毅第120章 关门打狗第750章 金墉城第698章 一路向东第471章 引兵入关第665章 欲乱情迷第147章 笑到最后第574章 门户之争第491章 河北苏烈第120章 关门打狗第753章 四面出击第442章 一时名将第551章 无摭大会第355章 辽东捷报第338章 步步惊心第869章 谁能挡我第109章 双生公主第548章 河北内乱第44章 李氏兄妹第294章 带兵入京440章 苦短第316章 ‘ 江南会’第942章 渭水之战(二)第908章 生死时速第350章 干票大的第533章 夺仓抢粮第342章 逼上梁山第290章 收纳李阀第786章 清洗军队第68章 有话要说第948章 西进长安(二)第513章 将星殒落第349章 凤凰女军第198章 难兄难弟第38章 隋军再现第801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214章 秘密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