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酷吏屈突盖

可是现在的屈突盖,却冷冷地对着段达说道:“段将军,今天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按大隋律,人犯皇甫孝谐,需要先收押监牢,由于他现在身为四品开府将军,本案需要转交刑部与大理寺论处,在人犯入狱期间,还需要先为他医治伤势,此乃我朝律法,绝非本官徇私包庇。你的这个状子,本官已经接下,而你和其他各位证人的证词,本官也已经录下,没有别的事情,你们可以先退了。”

段达把胸衣一扯,露出了青一块紫一块的皮肤,指着自己身上一块块的淤青,愤然道:“屈县令,你可看清楚了,如果你说皇甫孝谐打死的是两个下人,所以想包庇他,那我没话说,可我段达也是堂堂朝廷的上仪同将军,给他在公众场合没来由地这一通打,你也就这么算了?屈突县令,大家都是官场混的,那点心思谁不知道,给他入了狱,不就是给他的老上司王柱国救他的机会吗?又或者是因为这厮的堂兄皇甫孝绪是大理卿,对不对?”

屈突盖脸色一变,“啪”地一拍惊堂木:“段达,这可是在公堂,你是在侮辱本官吗?”

段达虽然和这屈突盖私交不错,但也知道这位和他的哥哥屈突通一样,是个六亲不认的主儿,一较起真来,连天王老子都不认的,前年他的哥哥屈突通,奉杨坚的命令巡察陇右一带的御马场,结果发现马场的官员趁机走私,在御马场里私养了两万多匹自己走私来的马。准备高价出售。杨坚因此大怒。暴怒之下下令将太仆卿慕容悉达以下一千五百多名官员仆役全部处斩。

屈突通却是在杨坚的盛怒之下,犯颜直谏,直陈按大隋律,这些人罪不至死,如果杨坚非要一意孤行,杀掉这些人,那自己宁愿代这千余人一死。这才感动了杨坚,免除了众人的死罪。由兄知弟,这位屈突盖也是个愣起来不要命的主儿,段达给他这样一喝,气势也短了三分,说道:“屈突县令,你可别忘了自己说的话,我和王员外都会跟进这件案子的,若是你真的包庇皇甫孝谐,我们宁可到皇上那里去告御状!”

屈突盖冷冷地说道:“本官做事,向来只按朝廷的律法行事。段将军若是不信,睁大眼睛看好了!”

堂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一个低沉的声音老远就飘了进来:“屈县令可在?”

众人转眼望向堂外,只见一个穿着正三品紫色朝服,身形高大,黑脸长须的五十多岁官员,正带着几十名兵士匆匆而来,相貌与那皇甫孝谐倒是有六七分相近,正是那皇甫孝谐的远房兄长,身为大理寺正的皇甫孝绪。

皇甫孝绪也是由高熲举荐,算是太子一党的铁杆之一,前一阵子猫鬼案时,杨坚考虑到他跟高熲的关系,没有让身为大理正的他出面主审,而是让他的副手,没有什么背景的杨远出来主持审查,皇甫孝谐也从中隐隐地嗅出了些不妙的气息,这几天一直非常安份地呆在衙署内办公。

刚才午时之前,裴世矩匆匆地奔来找他,说是他的弟弟皇甫孝谐在城外射箭场殴伤人命,只怕需要他这个哥哥救护,若是在平时,这种事情皇甫孝绪早就一口应下,只是现在刚出了猫鬼案,他也知道杨坚这几天的情绪一直非常不稳定,本不想涉及其中,便开始犹豫起来。

结果裴世矩摒退左右,对他如此这般地耳语一番,这才让他重新有了底气,二话不说,带上一帮大理寺的衙役,就直奔长安县而来。

屈突盖一见到皇甫孝绪,脸色微微一变,起身向着皇甫孝绪行了个礼:“下官长安县令屈突盖,见过皇甫长官,不知皇甫长官此时驾临,有何指教?”

地上的皇甫孝谐本来已经有气无力地趴着,一看到皇甫孝绪来了,两眼都在放光,跪了起来,连声嚷道:“阿兄救我!”

皇甫孝绪一拂官袖,厉声道:“这里是公堂,没有兄弟,只有人犯和朝廷的大理正!”

他训完了皇甫孝谐后,从怀中掏出一张盖了大理寺官印的公文,递给屈突盖:“本官接到举报,说是今早有开府将军皇甫孝谐,在城外的满记射箭场殴伤人命,按我大隋律令,人犯皇甫孝谐乃是朝廷命官,此案需要移交大理寺与刑部会审,屈县令,公文在此,本官现在是来提人的。”

屈突盖的眉毛微微一动,没有接过公文,沉声道:“皇甫长官,按大隋律法,人犯的直系亲属,应该回避案件,您虽然贵为大理正,但同时也是人犯的亲属,只您一人执大理寺的公文过来提取人犯,怕是不好吧。”

皇甫孝绪的脸色一变:“屈县令,你这是什么意思?是说本官会循私枉法?”

屈突盖毫不示弱地回道:“下官只是秉公办案,要提走人儿可以,请皇甫长官至少带上刑部的公文一起来,或者是由下官派员护送人犯到刑部。”

皇甫孝绪正要发作,只听到外面又传来一个粗浑的声音:“我相信皇甫长官不会循私的。”

众人向后望去,只见王世充面色平静,在几个护卫的伴随下快步走上了堂,先是向着皇甫孝绪行了个礼,又向屈突盖行礼道:“兵部驾部司员外郎,上仪同将军王世充,见过皇甫长官,屈县令。”

屈突盖双眼一亮,坐回了大案后面,惊堂木一拍,皇甫孝绪虽然不快,却也只能向着王世充点了点头,站到一边。

屈突盖沉声道:“王员外,今天的命案乃是在你的场所发生,死者也是你庄中的仆役,你作为重要证人,为何此时才到?”

王世充的脸上现出一丝悲愤:“我得先安排好死去的那两个仆役们的后事,虽然皇甫将军认为不过是打死了两条狗,可是我却认为死的是两个活生生的人,没这么简单的,所以此案,还要请屈县令秉公处理。”

屈突盖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作为苦主的王员外,为何又允许皇甫长官把人犯提走呢?刚才段将军在公堂上直言了一些担忧,你难道一点都不担心?”

王世充微微一笑,看了一眼皇甫孝绪,大声说道:“我相信皇甫长官的人品,再说此事已经传遍整个大兴,只怕就是连皇上也已经知道了,没有谁可以在此案上做手脚的。”

屈突盖沉声道:“本官明白了,既然如此,苦主已无异议,本官这就办理移交手续,皇甫长官,请你办完后续后,把人犯带走,此案就移交大理寺审理了。”

皇甫孝绪的眼中闪过一丝喜色:“理当如此。”他兴冲冲地上前正要办手续,却听到王世充在身后冷冷地说道:“皇甫长官,既然此案移交了大理寺,在下这就跟着您一起回衙署内,顺便也做个人证,录下供词,如何?”

皇甫孝绪的嘴角勾了勾,点了点头。

几个大理寺的士兵扶起了皇甫孝谐,其中有一个偷偷地往皇甫孝谐的手里塞了一个纸团,动作很快,也很隐秘,快得没有人察觉到皇甫孝谐的眼睛一亮,手也不自觉地往袖子里缩了缩。

皇甫孝谐的眼珠子一转,突然高声叫了起来:“长官,我要出恭!”

皇甫孝绪冷冷地说道:“多派两个人,看住人犯,千万别让他跑了!”

进了长安县衙后面的茅房,蹲上了臭气冲天,苍蝇乱飞的茅坑,给剪断了箭杆的皇甫孝谐终于腾出手拿出了那个纸团,只见上面是皇甫孝绪的亲笔手书:“此事牵连甚大,为兄不便出面,一会儿路过王柱国府邸时,你趁机跃出求救,现在只有他才能救你!”

第五十章 新亭论兵第二千四百二十七章 忠奸之辩第十七章 抢功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弓箭压制第九百六十三章 受降使者第五百七十四章 打开心扉(一)第四十七章 唇枪舌剑(一)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瓦岗来使第二千五百八十五章 杜楚客下狱第二千二百八十二章 信仰的力量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李密论兵(34更)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总管第四百一十六章 可汗折腰(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杨广登城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千鼓齐鸣第八百六十五章 薛道衡的悲剧第七百六十三章 名相的挽歌第六百八十五章 货币战争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轻骑驰援(九更)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烈火焚营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裴家的小九九第六十七章 智诓醉鬼第二千五百九十二章 冲冠一怒第二十四章 江南故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与吐蕃的交易第三百二十章 世充现世第二千二百零七章 激烈争辩(一)(九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假仗(一)第二千四百九十三章 勾引与诱惑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将复出第二千五百七十六章 血本无归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发现并摧毁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虽万千人我往矣!第一百四十五章 帐中密商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熲密令第二百八十七章 **郡马(四更)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总管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黎明之前第二千五百二十一章 以身作饵第七百二十六章 寸土不让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禅让制的前世今生(二)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跋扈将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可怕陷阱第八百七十章 巡河大使第八百二十二章 生擒库真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铁骑突击(20更)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洞察敌情(40更)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兴兵除暴第二千四百二十三章 大逃杀第二千四百一十八章 宋金刚退兵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重新勾搭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牢之宴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战前夜(一更)第六百四十一章 夜入大牢第七百九十四章 杨广豪饮第四百四十六章 王世积的末日(一)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不欢而散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受降使者第二百五十六章 名将之后(二更)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过马一刀斩第八百五十二章 阴招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预留后路(54更)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东都解围(31更)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二百零一章 前后夹击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大亮被俘第二百零四章 遇伏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建成亡命第六百七十八章 西梁往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阵中血战(二)第九百九十五章 矢石如雨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以命验刀第四百四十四章 贼咬一口第二千六百二十一章 万无一失?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杜如晦请命第七百二十六章 寸土不让第二千二百七十八章 四国大战夺江都第二千四百四十四章 夸夸其谈(8更)第七百二十六章 寸土不让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不良的预示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奇袭饶阳(27更)第二百零九章 争功(三更)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忠言(一)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阴雄装病第七百八十二章 独门绝技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场同盟(二更)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破寨入营第一百六十三章 当众打脸第二千三百八十四章 我黑过的和我爱过的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玄感重伤(18更)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杨氏祖坟(23更)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虚张声势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刘长恭的逆袭(48更)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席上拉弓第二百九十三章 金城恶虎(二更)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是战是走?第二千五百二十二章 绝代猛将一对一第二千四百八十四章 鸟尽弓藏第五百二十二章 秀才造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