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义锦堂(一)

隋末之乱臣贼子

这恐怕是李信没有想到的福利,有孙思邈在一边,身边人的健康恐怕是没有问题了。孙思邈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医术巅峰者。

看着手下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挨个被孙思邈折腾,李信却是笑眯眯的站在一边,和姚东主商量着医学院的事情,并且提出了后世的一些看法。

孙思邈在一边听的很惊讶,没想到李信除掉行军打仗之外,就是连这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而且有些地方更是闻所未闻。让孙思邈大受启发,连连diǎn头。杜如晦等人也是如此,听的头头是道。

裴世矩在一边冷眼旁观,心中却是暗自diǎn头,李信已经走在许多人的前方了,就是他以前看好的李世民,在许多地方都不如李信。他看了自己的孙女裴馥一眼,见裴馥目光中露出惊讶之色,心中更是高兴,自己的孙女还是知道的,那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主,没想到,在李信面前也露出这样的神色,日后未必没有和李信联姻的可能。

他不知道的是,他这边是很快活,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师洛阳,李信的一封奏章让整个大隋朝的京师变了起来。

“皇上,心里有事?”萧后望着杨广,自己的这个男人脸上真露出又喜又忧的神情来,她偷偷的看着另外一边的柳娣一眼,见她摇摇头,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杨广好女色,最近又喜欢上柳娣,封为嫔妃。

“李信前段时间又灭了并州盗匪,他上奏说准备将这些俘虏发配凉州,做屯田垦荒之用,朕本来准备已经答应的,可是昨天他的折子又到了,准备给军功将士分田,有永业田二十亩,军功田五十亩,还有荒田若是开垦了,前三年免税,后三年征收一半。朝中有人认为李信是在收买军心。”杨广目光闪烁,露出一丝狐疑来。

帝王多疑,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杨广也是一样。李信是自己的心腹爱将不假,可是与自己的江山社稷相比较起来,那就差了许多了。

“哼,我看这些朝中大臣都不是什么好人,凉州那是什么地方,距离京师千里之外,李信手中兵马才多少,只有三万人,本身兵马就很少了,而且这些将士若是远离中原,远离家人,日久思乡,那还有心思打仗?李信招兵买马,不付出diǎn东西能成吗?”萧后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还朝柳娣使了一个眼色

杨广diǎn了diǎn头,哼了一声,他对朝中的那些大臣也是不满的,只是此事涉及到军权,杨广才会有如此担心,他现在有些后悔让李信去西北了,不是不相信他,而是认为主持西北之事,让李信一个人前往无疑是增加了李信的负担。

“皇上,臣妾也以为李信将军此举乃是无奈之举,皇上应该支持才对。”柳娣仗着这段时间杨广对她的宠幸,加上萧后的眼色,才出言说道:“臣妾看来,那些官员之所以反对,就是害怕自己家中的奴仆下人、佃户之流,听到寿阳侯将在西域施行这么好的措施,恐怕都会离开那些世家大族,纷纷前往西域了。”

杨广双眼一亮,他想到李信手中无人,想到了那些官员的背后,哪个不是有世家支撑,朝廷的税收大部分都是落在人口头上,可是世家隐瞒了人口,让朝廷减少了损失,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有之,就算是杨广想制止也是不可能的。

“不错。”杨广diǎn了diǎn头。相对于世家,他更加相信李信。当下说道:“还是皇后说的有道理,李信在西北的力量到底是弱了许多,三万人,要对付西突厥,还是少了许多。”杨广打开奏折,这是李信传过来的,听说是李信在前往寿阳的路上写下来的。

奏折上的自己很工整,看上去很舒服,杨广也不得不承认,这种馆阁体看上呆板了一些,可是仔细看过去,还是很舒服的,上面写的是李信对自己西域之行的考虑,这是一个五年计划,从整顿兰州、屯田、剿灭兰州周围的盗匪、沙盗等等,到收服西域,改国为郡县最后对西突厥的战斗等等,除掉后面的西突厥的战争外,其余的都是说的头头是道,让杨广也有些感叹李信不为文官是差了许多。

“宋和,去将那本《尚书》拿过来,就是新进贡的那本义锦堂出的那本。”杨广看着奏章忽然发现到什么,对殿外的宋和说道。

“怎么,皇上有问题?”萧后看着杨广的模样,有些好奇的问道。

“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皇后,你们过来看看。这个李信不但打仗可以,就是字写的不错,看起来很舒服。”杨广将奏折递给萧后,萧后和柳娣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的字迹,方正、光洁、乌黑,更重要的是大小齐整,就好像是一个模子里雕刻出来的一样,一眼望去,看上去很舒服。

“虽然有些僵硬和呆板,但是看上去一清二楚,极为舒服。”萧后想了想说道。

“这个是次要的,你看看这个。”这个时候宋和呈上来一本书,正是《尚书》,杨广打开尚书,将李信的奏折取了过来,比较了一番,说道:“皇后,你看看,这两者是不是相同的。”萧后和柳娣望了过去,果然看见两者的字迹是相同的。

“还真是一样的。”柳娣很惊讶的说道:“皇上,这上面的字迹是一模一样,极为清晰,这,这是李信将军写的吗?”

“娘娘,这是大兴城内新进开一家商号,叫做义锦堂,他们用东西印刷而成的,使用起来的极为方便、迅速。”宋和小心翼翼的说道:“一天能印上几十本甚至更多,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书籍字迹极为清楚,还有这种断句。已经在市面上流行开了。为那些读书人喜欢。”

“这本书想来不便宜吧!”萧后有些惊讶的说道:“还有这些断句,咦,还真的与寿阳侯的奏章有些相似,这些义锦堂与寿阳侯有关系吗?”不愧是萧后,一下子就问到了关键的地方。

“这个,奴才就不知道了。现在主持义锦堂的是一个大兴商人叫做窦义的。义锦堂在许多地方都已经出现了,成都、大兴、洛阳等都有店铺,那窦义已经成了洛阳城中有名的大商人了。”宋和低声说道。

“哼,朕看就是他弄的,不好好打仗,却弄一些歪门邪道的东西。不过,皇后,你可说错了,这本书,很便宜,五文钱一本。”杨广笑呵呵的说道:“这个小家伙总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天下的士子都感谢他啊!”

第1035章 开始第329章 坑娘进行时第842章 风声鹤唳第114章 推到李秀宁第861章 魏征谏言第887章 治国之道在于平衡第546章 内讧第108章 再遇长孙无垢第701章 所向披靡第862章 色厉内荏第61章 来自柴绍的暗箭第425章 灭梁师都(三)第1038章 瓦解第1087章 流言第4章 家法第166章 妥协第177章 决裂第448章 李密败亡(一)第331章 张须陀之死(二)第914章 准备动手第881章 何不献上自己第955章 袭击之前第92章 战场医疗机制第913章 乱起(一)第873章 连消带打第738章 徐世绩掌军第173章 长孙为质第1025章 威仪第890章 突厥来使第591章 席卷河南第362章 李信真的走了?第574章 倒霉的长孙无忌第217章 交锋(一)第437章 三郡入手第1078章 残兵第593章 大义第451章 品尝萧后第467章 鏖战洛阳(二)第721章 山东乱第42章 牛刀小试第261章 奸诈褚遂良(三)第496章 兄弟萧墙第41章 兰陵王遗兵第752章 徐世绩的报复第674章 裴氏恩宠第121章 不信任第420章 世家在,大盗不止第715章 李世民被卖了第252章 李渊当外公第526章 江南杜伏威(二)第60章 杨广的算计第196章 孙思邈(二)第1108章 忠诚与背叛第967章 新罗归顺第952章 逃跑第438章 自毁长城第118章 针锋相对第533章 活捉长孙无忌第312章 夜会齐王第149章 惨烈冲阵第273章 卖嫂(二)第142章 一群造反的官二代弟两百一十二章反心第986章 袁守诚第1章 隋末,你好第361章 独孤凤第926章 郑丽婉第743章 李赵阴谋第391章 唐王李信第223章 图穷匕见第963章 大胜第634章 大胜第961章 血战落幕(三)第81章 杨广的信赖第816章 天子大兴兵第275章 暗斗第803章 事变前夕第211章 金城薛举(二)第527章 克襄阳(一)第511章 都是李信逼的(一)第740章 混世魔王程咬金第515章 兴兵(三)第847章 李渊投降第1059章 城下气敌第649章 农商之争第489章 开始坑人第523章 罗艺之死(一)第923章 殿试第704章 四路攻唐第14章 隐秘第964章 溃逃第427章 灭梁师都(四)第1110章 苏定方来了第1113章 开战吧第681章 汴州行第138章 收苏定方第1010章 都在动作第151章 兵权第991章 夺嫡阴云第159章 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