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窗花剪纸

张太平再回到院子里面的时候范茗已经带着小雪在屋子里面跑前跑后地贴着窗花了。

春节时期许多地区的人们都喜欢在窗子上贴上各式各样剪纸窗花。以前的时候全国各地都有这种习俗爱好,但是延续到现在南方已经很少见到了,只有北方还沿袭着这种风俗习惯。尤其是河北一带,贴窗花的习俗最是盛行,要是那一家过节没有贴窗花人们就会怀疑这家人是否出了什么事请。

这种习俗在南方逐渐地泯没不能不说是南方发展过快的原因所致,当高楼大厦代替了小门木窗,当追求金钱利益的欲望代替了传统的精神与习俗,贴窗花这种带不来什么实际效益还和现代人们快节奏生活之下的审美观相脱节的风俗那里还有延续的土壤。

相比较而言,北方落后一些,广阔的大西北山区很多地方还没有被现代建筑所侵蚀,连带着这种美好的风土人情也还保存着。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和所用的工具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

不过近现代窗花兼职已渐渐形成读力的艺术门类,但由于它们最初源于民间喜庆或民俗活动中的剪贴画,且多贴于农村窗户的白纸上而被称为“窗花”。

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举凡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但最多的是花卉动物、喜庆吉祥纹样,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连年有余”、“贵花祥鸟”等为主体。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曰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范茗正爬上一个凳子站在窗前,旁边小雪拿着两张红的喜庆的窗花为她扶着凳子。

“什么样式的窗花?”张太平走过去问道。

“龙凤吉祥。”小雪将手里面的窗花向上提了提说道。

“龙凤成祥”永远是民间艺术的主题,龙凤造型优美,刻画细致、准确的表达了人们祈福求祥的心理。

张太平看着这两张雕龙刻凤的窗花,上面竟然系知道了可以将凤羽和龙鳞体现出来。线条自然顺畅毫无生涩感,布局大方合理,再加上明暗刀法的运用,将“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体现得淋漓尽致。算得上是很不错的剪纸了,想来应该是木红鱼的杰作。

范茗站在板凳上还是感觉不方便,见到张太平过来了便从凳子上面跳了下来说道:“大哥个子高,大哥来贴吧。”

张太平接过小雪手里面的两张窗花,两张上面的内容一样,都是龙飞凤舞,不过龙和凤所处的位置正好相反,贴在门两边的两个窗子上正好形成对称。

“弄些浆糊过来呀,没有浆糊怎么贴呢?”张太平说道。

范茗吐了吐舌头说道:“啊,浆糊呀,还真忘了。”说完后就跑进了屋子。没一会儿就叫喊着“来了来了。”又端着个小碗返了出来。

小雪从碗里面闻到一股浓重的酸味,好奇地问道:“这个是什么浆糊呀?怎么这么酸?”

“不知道了吧?孤陋寡闻了吧?”范茗带着点得意地朝着小说说道,然后开始给她讲解起来“这个呢是农村常用的浆糊,用面粉和醋和成,农村里面做鞋底、贴窗花、贴对联的时候全用这个,黏姓特别好而且干了之后还不变色。”

小雪笑着说道:“还真是长了见识了。”她之前一直生活在大城市里面,对于农村这些个小智慧当然不了解了。

贴完了两张游龙戏凤的窗花,范茗又从屋子里面拿出来一大堆的剪纸,说道:“还有,还有。”

最上面是两个大大的“福”字,而且还不只是简单的福字,整体以“福”字为框架,在中间缕空的地方还雕刻着一些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看上去既喜庆又格外地美观。福字头朝下倒着,象征着福从天降。

没上还贴着旧年的福字,范茗将其接下来,张太平再将新福字贴上去。

王安石的绝句《元曰》写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曰,总把新桃换旧符。”不正说的是现在的情景吗,新“福”换旧“福”。

换完了福字又是五张“须子”。所谓“须子”(前一个念四声)便是新春之时在门栏上贴着的事物,和门框两边的对联相互照应,也叫做“门须”,叫好比是门的胡须一样垂在门框的上方,在微微的风中还会微微飘荡,很是美观。

关于这个“须子”各地的说法不一致,有的是丝绸做成的吊坠型事物,可以随身佩戴也可以挂在房间里面。而关中一带所说的“须子”就是贴在门框上面的剪纸。

总共五张,“阖家欢乐”四个字再加上一个福字。“阖家欢乐”四个字贴在两边而“福”字贴在中间正好将门框上方贴满。寓示着“五福临门”、“引福人堂’、“天宫赐福”等美好的寓意。

今天才二十八,本来这个“须子”和对联是在大年三十的那天早上一起贴的,现在既然已经将“须子”贴了,所幸将对联也一并贴了。朝着范茗说道:“将对联也取出来贴了吧。”

范茗自然是很乐意了,跑进去取出来早已经准备好的对联,还有两个合拢收缩着的大红灯笼。将对联递给张太平说道:“我把灯笼也取出来了,上面的那两个陈旧了,将这两盏新的唤上吧。”

对联是老爷子写出来的,笔迹苍劲有力,比之现代的那些所谓大家也不遑多让。对联上面的内容到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无非就是迎新春祈平安幸福的意思。

贴好了对联挂灯笼的时候张太平忽然想起来自己在院子外面门口的地方已经弄了个简单的门框了,上面提的名讳是“终南山庄”,这过年的也应该给上面贴一副对联挂两个灯笼。

便朝着范茗问道:“给外面那道门框准备对联和灯笼了吗?”

外面那道门与其说是门还不如说是一个标志而已,家里面自然没有给上面准备这些东西,范茗摇了摇头。

明天是腊月二十九,还有今年最后的一次大集,张太平说道:“明天逛集的时候记得买一些。”

“明天去逛集吗?好呀好呀。”范茗欢呼了一声,然后给小雪讲述农村大集上的热闹和种种趣事。

准备的剪纸不少,在屋子里面的窗上、墙上也都贴满了,整个院子内外顿时显得喜气洋洋,年的味道扑面而来。

最后还剩下一张,这一章和之前的不大一样,雕工生涩且雕刻的事物简单,一看就是个生手雕刻的。

张太平看着范茗说道:“这个是谁的杰作?”

“是我的。”范明说道“这个我贴到我自己的窗户上面去。”

她剪的是一副猴子摘桃的画面,很简单,几条线就能勾勒出来,正适合初学者来练手。

当她贴上这个窗花之后,立即吸引过来了悟空两只小猴子,站在窗前近距离好奇地看着纸上的猴子,看上去带着点兴奋带着点喜欢。就想伸手去揭下来。

第147章 报警第331章 赵清思第378章 叶灵学武第624章 悟空骑阿黄第270章 王朋有点慌了第500章 插茱萸第716章 强悍的大公鸡第420章 杜鹃、牡丹第213章 蒙古风情第625章 出发了,热闹开始了第498章 试马拉轿子第653章 救治第380章 畅销的葡萄第五百九十九章第206章 带她进空间第325章 像小说中的交易会第140章 过完年了第96章 盆景交易会第246章 优美的后院第718章 商量薰衣草的事情第685章 少林寺(3)第145章 不卖第156章 春忙第664章 今年的发展方向第345章 来客第75章 病情反常 离开第667章 范茗要走了第447章 开会第280张 农民第239章 槐花子第12章 林园二第65章 搜刮一空第417章 清晨第681章 认识的人第435章 糖炒栗子第443章 金丝楠木第386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325章 像小说中的交易会第730章 意见统一大会第363章 宝物第92章 雇人编织篱笆第四百七十章第703章 仿制品第五百一十一章第21章 大秦岭第四百二十四章第274章 买小卡车第634章 丫丫滑旱冰第675章 洛阳的菜第156章 春忙第385章 荷塘月色第348章 看病第525章 铲雪第42章 内衣第720章 喝倒了一个第525章 铲雪第89章 茶花第644章 有人来过第285章 偷牛第524章 细腻的情第356章 汤峪温泉第528章 请客第249章 救治兰花第84章 帮忙 、 商量第294章 领回家第292章 小鸡被偷了第477章 空间中开辟水田第266章 两处线索第655章 蔡雅芝的同学聚会第320章 拍卖之初第124章 办年货第61章 剑齿鱼第292章 小鸡被偷了第353章 我是悟空,你是八戒第四百一十六章第472章 笛子第289章 碾麦子第611章 福气第526章 雪地一声吼第92章 雇人编织篱笆第241章 马鞍第73章 黑子之死第489章 挖莲藕第525章 铲雪第210章 款待第578章 毒物的变化第1章 怪病第596章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第565章 选择第711章 便宜买奶牛第476章 来客人了第184章 庄雨第484章 中秋节第665章 练车第342章 以势压人第631章 终于完了第38章 秋收第45章 准备客房第648章 放了第448章 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