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绝地反击再破国

青海湖南,黄河岸边。

树墩城中,来整站在城中军前检阅。

天近黄昏,全军将士皆已经饱餐,此时披坚执锐,整装待发。

来整手持一杆大槊,站在军前。

“吾率尔等来此驻军月余了,一仗未打。不少将士们早有不满,认为大将军罗嗣业与九万军民被困大非岭数月,我等却勒兵止步不前,不肯救援。”

“我来老六十分佩服西海王,对大将军王更是没有半点私人恩怨。驻军不前,那是因为朝廷有更全面的考虑,此次朝廷调动了数十万大军,征发了近百万民夫,就仅仅是要救援嗣业将军回来吗?不,我们要狠狠的教训那些敢挑衅我大唐的贼子们。”

“这段时间,嗣业将军孤军在大非岭上坚持,程咬金将军在河西敦煌、伊吾大破西突厥军。秦琼将军在伏俟城与西突厥统叶护大战数场,就是尉迟将军也在曼头城与慕容恪叔侄交手几次了,唯有我们,始终在这里空坐。”

“但是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出击了。陛下有旨,枢密院发令,调我军出战。今夜,我军将出城做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等养精蓄锐多时,能否一战?”

数名将军校尉带头高声大喊,“能,能,能!”

来整对这士气很满意,大家伙憋了这么久,连他都无数请令出战,但一直得不到许可,如今终于有军令下达,让他们出击。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现在整个西部的战争局势已经悄然扭转。

之前是西突厥、吐蕃、吐谷浑突然来袭,大举进攻,大秦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本来没有计划要打一场大战的。

但大秦本无意打大战,却并不惧打大战,哪怕吐谷浑之战,因唐俭的私自挑起,与嗣业的不顾军令深入,而导致一开始有些被动。

可体量如此巨大的中原帝国,一旦全力开动战争机器,其潜力是巨大的。

秦琼、尉迟恭、来整各率一军,驻守于青海伏俟城以及曼头城、树墩城,牢牢的稳住了吐谷浑的局势,挡住了西突厥和吐谷浑慕容恪叔侄联军的第一波冲击。

战火被阻在大秦陇右边境之外。

而大秦后方的粮草军械源源不断的转运过来,也使得秦军在吐谷浑彻底站住脚,并利用这段时间构筑了一条坚固的防线。

三大堡垒为支点,然后周边修起十几座堡垒营寨,死死的挡住了敌军进犯秦境的可能。

秦军守住了第一波,接下来自然就是反击。

兵员充足了,粮草充足了,军械充足了,甚至陇右河西诸地,也已经构筑起了第二道防御,补充到位了更多士兵。

这一切完成后,自然就是反击。

北路的程咬金最先奏捷,连打了西突厥几记硬拳,败其北路先锋,又灭其伊吾属国,恢复了隋之伊吾郡,夺取了入西域的北大门,直接威胁到西突厥的汗庭。

再加上铁勒与契丹等草原诸藩也开始调兵西进,迫使射匮可汗不得不把派出的大军,开始回防。

在这种局面下,吐谷浑境内本已经过来的十万西突厥军,已经越来越少。

枢密院及时下令,要想办法拖住西突厥军撤退,不让他们回防增援西域。

秦琼已经主动出击,不再一味坚守伏俟城,数次出击西突厥军,取得了几场不小的胜利,斩敌数千。

现在轮到他们出击了。

养精蓄锐多时,来整这一支还没打过仗,憋的个个嗷嗷叫。

暮色之下,来整率两万四千兵马尽数出击,树墩城只留了一些郡兵辅兵民夫们留守。

一路向西南行军。

西南方向,那是慕容恪慕容安远叔侄的军队,还有慕容恪岳父天柱王的兵马,三人联军十万,之前一直在围攻曼头城,试图拿下这座青海湖南要寨,以彻底切断秦军与大非岭嗣业军的联系。

只是三人拼凑起来的十万大军,实在是很水。

此前西突厥一直攻打伏俟城,帮他们分担了巨大的压力,可他们十万人打尉迟恭的一军两万余人,却怎么也打不下,还折损了不少兵马。

如今伏俟城那边的西突厥军不断抽调撤离,已经转攻为守,甚至守都快守不住了。

已经自称大汗的慕容恪很焦躁不安。

这仗已经打了几个月了,对于游牧为主的吐谷浑人来说,连打几个月的仗,也是吃不消的。

尤其是为了能够早日取胜,慕容恪他们把各自部族能拉上战场的青壮都拉过来了,可几个月都无法取胜,恶果也在显现。

青壮们不能去牧羊,不能去射猎,每日围在秦人城下坐吃山空,牛羊吃了一群又一群,眼看着天气从春入夏,又由夏入秋,还是没有半点结果。

“西突厥人要撤了。”

“他们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撤退?当初我与射匮可汗约定,三家一起攻秦,事成之后,他们得河西朔方,我得陇右,为何现在却要撤退?”慕容恪发怒。

“据说高昌国发生内乱,秦军入高昌,而铁勒军又东来,射匮可汗已经自顾不暇了。”

高昌在伊吾的西北,在西域诸国中实力是很强劲的。

开皇中,高昌向隋称臣归附,引得突厥率兵攻破高昌城,破城后,突厥扶持亲突厥的高昌王子继位,西突厥达头可汗还把女儿嫁给高昌王。

此后高昌一直依附于西突厥,后高昌王干固死,突厥令其子麴伯雅继位,为了控制麴伯雅,突厥令其以突厥习俗,娶其继母达头可汗之女为妻。

麴氏出身于凉州西平,家族世代受儒家文化熏陶影响,麴伯雅更是从小学习汉文化,对于突厥人的收继婚制,娶继母为妻之事难以接受,可迫于西突厥的压力,也只能忍辱服从,可心里却埋下反抗种子。

大业五年,杨广巡视西域,一直暗暗与中原隋朝往来的麴伯雅立即率西域二十七国国王在张掖跪地迎接中原帝王。

杨广对他的臣服也非常高兴,把宇文氏女册封为华容公主,赐婚给了麴伯雅,并赐封他为左光禄大夫、车师太守。

从张掖返回高昌后,麴伯雅立即进行改革,令国人解辫削衽,庶均大化。

当时的西突厥已经是由杨广册封的射匮可汗接替了入中原被扣留的处罗可汗,但就算已经臣服于中原的射匮可汗,也一样不能接受高昌脱离西突厥的控制,于是在大业九年,射匮可汗策动了一场高昌政变,扶立了达头可汗之女与干固所生之子为新国王。

麴伯雅在亲卫护卫下逃离高昌,逃亡中原避难。

直到秦军攻破伊吾,册封莫贺咄为突厥大汗,并派了阿史那大奈为伊吾太守,这位一直流亡中原的高昌国王,才被秦军护送着回到了西域,并派人秘密送他回到高昌国,暗中联络旧臣,最后在伊吾秦军大将薛万彻、阿史那大奈的协助下,一举发动高昌兵变,夺取高昌城。

流亡中原八年的麴伯雅终于复辟成功,再次登上高昌王位。

他也被大秦天子授封为高昌太守,裴行俨率一军两万余人进驻高昌接防,大军威胁焉耆国,距离西突厥汗庭龟兹三弥山,已经很近了。

虽说还有一千余里,但中间仅剩下一个焉耆,骑兵突袭,也就是几天时间而已。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射匮可汗才不得不急召吐谷浑的军队回援,据说射匮可汗甚至已经打算往西北再撤退一千多里,将汗庭多龟兹三弥山迁到石国的千泉去,以避秦军兵锋!

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361章 昏招迭出第462章 玄甲骑第1041章 是非功过盖棺定第388章 后宫第921章 武川一司马第284章 死战第173章 乡党第1469章 五年巡边第196章 歃血为盟、义结兄弟第1274章 许和尚第506章 下江南第333章 风紧扯乎第164章 罪妻补兵第88章 三只母老虎第517章 嫡庶第1502章 欲加之罪第439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81章 窦建德第979章 夜闯宫门救圣驾第552章 裁军第468章 旅顺太守第434章 闭门羹第1479章 雪藏第230章 你等着第39章 西厢小娘子第646章 为谁而战第770章 四面楚歌第896章 斩草除根第1445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1040章 大秦创业起居注第1039章 先捉后放宣天威第982章 生变於肘腋之下第1313章 朕很高兴,当赏第292章 往死里得罪第1388章 象林县男爵第749章 马踏冰河第26章 分地第683章 火烧宇文述第17章 还债第851章 开放式皇宫第275章 来迟一步第480章 杨老二第1028章 金辂驰过凯旋门第1516章 焚书坑巫第179章 百斤大刀第338章 罗成的大杀器第318章 分道扬鏣第466章 逃出五指山第550章 去意已决第433章 群龙聚首第1247章 韦忠贤第784章 亡国为奴第1449章 挖坑第959章 禁中新拜羽林郎第1515章 安排后事第974章 羌管悠悠霜满地第52章 兄弟第536章 玄武门兵变第147章 新县尉发威第681章 忠武军兴兵第794章 卫所第36章 神兵到手第15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10章 虎牢第1384章 建安第651章 虎落平阳第1496章 太子激将第131章 七战七捷(第五更!求订阅!)第51章 反杀第459章 钓大鱼第1261章 我本华夏第307章 游子归来第467章 一雪前耻、地狱归来第367章 减负藏粮第843章 后宫第603章 草原屠夫第486章 摘桃子第1075章 当为万世开太平第816章 王世充降唐第955章 后宫岂可干国政第298章 驱逐第163章 我罗老四又回来了第298章 驱逐第1277章 猛士第142章 福利第1079章 日不落大海贼团第260章 轻薄公子第71章 身体被掏空第953章 风卷红旗冻不翻第622章 东山再起第848章 定杨可汗第1182章 程咬金第1326章 赔本赚吆喝第765章 入关第1424章 败战庭帝国第465章 出云公主第720章 悔婚第1513章 远镇海中第1124章 亭长宇文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