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巧妇难为无米炊

“陛下,数十万将士解甲归府,已经陆续散去,只是他们的功勋赏赐却还没有兑现,然则如今府库已空,不知该如何兑现将士们手里的白条。”

尚书左仆射杜如晦在紫宸殿向皇帝奏道。

打仗的时候,顾不得一切,只能全力征召兵马,调动民夫,转运钱粮。如今战事结束了,大秦也打赢了,但善后的事宜却还很麻烦。

出动了几十万士兵,上百万的民夫,将士们要赏赐,民夫们也要工钱,这些都是朝廷战前答应的。

不说犒赏将士们的钱帛,可将士们实打实的功绩,总得兑现吧,那些为国征战而战死他乡,埋骨异地的烈士,总得抚恤家属,还有那些为国杀敌而伤残的残疾士兵,他们多数要退出现役,以后许多人永远都是个残疾人。

朝廷必须给予抚恤。

朝廷对于战死和伤残者的抚恤都有专门的规定,有详细的标准,但是现在问题是,朝廷虽然不想赖账,可却拿不出赏赐来了。

朝廷府库完全打空了。

“朕记得当年杨广被突厥大军围于雁门,他向守城的将士们许以重赏,可是战后却拿不出赏赐来,结果仅授了些空头衔无用勋,最后惹的人人怨恨,甚至弄了一出陇右兵叛乱之事,可以说也是让天下将士寒心,这也为他后来被骁果弑杀埋下了引子。”罗成很清楚,赏罚分明,这是必须的事情。

若是赏罚不公,那么军队也就将失去那股精神气势。

先前朝廷拿不出钱来兑现,于是只好先给所有的将士们记功论赏,然后先发给了一张白条,告诉士兵们,朝廷稍后会给大家兑现。可府库实在空虚,士兵和民夫们手里的白条数额实在是太大了。

“要不,民夫们手里的白条先不兑现,然后许他们每年纳的两税中折抵一成,十年折完,如何?”说这话的是长安府尹长孙无忌,他虽非宰辅,但做为长安的长官,也还是可以参议朝政的。

“不妥。”王子明道。

而皇帝却直接给了自己的这位大舅子一个幼稚的评语。

“朝廷颁布两税法之初,已经言明,摊丁入亩,丁役折钱入亩,百姓不再承担免费的瑶役杂役等,若有役相征,百姓虽得服役,但朝廷得折钱雇佣。如今这制度才推行几年,朝廷现在却又要反悔吗?那朝廷的信用何在?”

“陛下,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再说也是让他们折抵税钱了。”长孙辩道。

皇帝却摇头道,“折抵税钱,除非是一次性折掉,但许多百姓手里的白条数目不小,他们有些人为朝廷这次大战服役了数月之久,折钱得有几千钱,这还没算上朝廷为了表彰激励他们,而另许的赏。”

上百万的民夫,手里都持有白条,少的几百钱,多的有几千甚至是十几千,积少成多,若都折抵两税,那么朝廷今年得损失极大的税赋。而朝廷推行两税制后,税收是分为了三层,三之一留郡县,以充做衙门经费,包括地方官吏们的俸禄。另三之一则缴道,用以道三司衙门分派,也是用做道三司衙门的办公经费、官吏俸禄,以及用做一些修桥铺路的费用,甚至是预留救灾等用。

最后的三分之一,才是上缴到朝廷民部,存入太府寺和司农寺的,这笔税赋则是用做供养三衙军队、皇室宫廷用度、朝廷百官俸禄等等。

钱都是有数的,朝廷的两税基本上是固定的,并不是量出为入,也不是量入为出。一亩地的地税和摊入其中的丁税、役钱都是固定死的,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什么变化。而户税有所变化,但也不会有多大的增减。

若是上百万民夫的白条折抵两税,那意味着朝廷的地方郡县、道、中央朝廷都要损失大量的收入,尤其是地方郡县,他们可能连官吏薪水都发不出。

而长孙无忌说分十年折,那就意味着朝廷欺骗那些民夫们,毕竟这是工钱和赏钱,你折税都已经过份了,还分十年折?

这样弄,下次有事,谁还愿意为朝廷积极出力?

这次的胜利,那也是靠着这百万民夫们的积极响应出力,才成功的。若真要如杨广征辽东一样,大家都千方百计的逃避,甚至砍手砍脚来避役,那这朝廷也就离天下沸反不远了。

“朕先前已经下诏,免去了全天下百姓今年的地税,后来又下诏,免除关陇河朔河东山南剑南河南淮南等道的户税。但免赋税归免赋税,承诺过的赏赐和雇工钱,还是得付。”

新任的民部尚书是崔君肃,皇帝崔妃的父亲,这位虽然也是宦海老吏,但也是巧妇难为无粮之炊,“陛下,国库确实空虚,就算今年秋后的两税缴入也是杯水车薪,更别说今年陛下仁慈,给全天下免除一年地税,又给大半天下免除了户税,今秋两税,也只能收取部份地方的户税而已,根本没有多少。”

皇帝皱起眉头。

“那今年的盐茶酒税矿专税呢,今年的市舶税呢,今年的工商税呢。”

“陛下,先前因战事吃紧,朝廷急于用钱,于是早已经提前把今年的所有专卖税、工商税和市舶税都征过了。”

税已经征过了,钱也早用完了。

“陛下,朝廷已经发不出俸禄了。”崔君肃提醒皇帝,他都恨不得辞去这个尚书之职。刚开始得授民部尚书之职,加平章事衔,拜政事堂宰相,还让他兴奋万分,高兴好一阵子,可现在面对着空空如也的府库,他是愁的头发都要搔光了。

朝廷这边已经发不出百官俸禄,那边北衙禁军和内衙亲军数十万将士的军饷也发不出了。而还有那么多民工和将士们的欠条没兑现。

情况已经非常危及了,虽说大家也能理解一点,可如果朝廷迟迟不能兑现白条,再不能按时给北衙和内衙军发饷,可是会出事的。

毕竟北衙和内衙的兵,不比南衙的兵,南衙的兵是府兵,家里还有地可种。而北衙内衙的兵是募兵,是不授田而吃饷的,一家子人全靠这点饷粮。

“朕的内库呢,民没钱了吗?”皇帝问。

第43章 及时雨王薄第693章 夺印举兵第780章 称臣借兵第62章 私放要犯第344章 瞒天过海第962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987章 秘不发丧藏玄机第1535章 出宫第1300章 有罪第1354章 战争财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623章 卷土重来第1342章 两手硬第1452章 下马第957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第1055章 铤而走险只为利第1284章 诸侯联军第1497章 骑士归来第1277章 猛士第877章 天子守国门第817章 三家分魏郑第1484章 驾崩第1374章 狮子之城第1320章 天上掉粮食第481章 楚帝第1261章 我本华夏第829章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第1509章 夜宴宋王第361章 昏招迭出第692章 迁都南京第286章 浴火重生第268章 战争迷雾第1451章 刺猬第566章 两京十三道第1495章 永镇西域第645章 一夜暴富第59章 身披明光甲,扬威罗成名!第1265章 张士贵第546章 惊雷第411章 长子罗长卿(为青翼追光盟主五万赏加更!)第551章 熬鹰第100章 夜未央第807章 虎口拔牙第328章 危险期第1399章 倭国银山第759 红枪会第1104章 镜花水月第771章 公主窦红线第1335章 马知县第328章 危险期第472章 东都危第1285章 撤退第94章 三衙总班头第1040章 大秦创业起居注第87章 狂妄第842章 天家无情第755章 降服第568章 赐号忠武军第1091章 铁骑踏破叛军营第398章 拔矢啖睛独眼龙第1378章 敌营十九年第1047章 引咎辞职挂冠去第602章 罗成的疯狂(第四更!)第1275章 如狼似虎第1489章 顽抗第1243章 行刺第404章 天子之怒第1113章 长安张超第1054章 白衣暮登天子堂第315章 罗门女将第542章 刺杀罗成第1011章 只听调令不听宣第893章 抛弃第1281章 再破一城第931章 开元氏族志第1476章 太子旅贲第1022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1475章 最后一个反王第1097章 日落开疆五百里第228章 上门恶犬第663章 娘子军再起第1480章 调停第691章 削藩第900章 下克上第794章 卫所第301章 雪中送炭第101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568章 赐号忠武军第839章 江山与你何干第710章 五凤第1008章 圣文神武天皇帝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552章 裁军第475章 战荥阳第1029章 朕与将军解战袍第1263章 绿帽王第43章 及时雨王薄第140章 私奔第1109章 会盟第941章 王宝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