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四路出兵

接下来,六郡动员百姓修桥铺路,运送粮草。虽然全境动员,可好在节度使府并不扰民,征召百姓不是无偿服役,且并不出本郡本县,不论是修路还是运粮,都是各自接力,且节度使府还会拔出钱粮为工钱。

此举虽让帅府出钱不少,但却深得百姓好评。

百姓们干劲很足,各郡县内的道路接二连三的连接贯通,而后各郡粮草沿着大路输送到辽河边的转运仓城,再由粮船转为水运,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罗成在金山城之西五十里的辽河边平原上,建立起了一座新的军镇,名为铁岭军镇,并让新城第二军向此派驻一个步兵厢四千人马。

此前忠武军在紧邻扶余川的这北面,最大的一个军事要塞就是金山城。金山城修建在铁岭东面山区里的辽河支流泛河边山上,占山扼河,控制着这条河谷通道,十分险要。

不过这座城因为是山城,所以并不算太大,此前新城的第二军驻了一个步兵厢在金城山城,这座山城是第二军防区内仅次于新城这座军城的一座军镇。

而现在,罗成为了进攻扶余川,开始在西边的辽河平原上,修建一座更大的平原城,既为军镇,同时也是粮草转运大仓。

这座新的铁岭军镇,距离辽河二十里,同时也驻在泛河北岸,同时这里还有座大湖,并有几条向北的支流,可谓是水网纵横。

为了守卫这座前哨基地,罗成又在铁岭军镇北面二十里的辽河和支流柴河交汇处,修建了镇北堡。

在镇北堡西面二十里的辽河西岸大台山脚下修建镇西堡。

在镇北堡东面二十里的辽河支流柴河的边上山谷里,修建了柴河堡。

镇北堡北面二十里,辽河与支流沙河交汇之处,于两山之间的狭窄河谷处修建了平顶堡,又在更北面的沙河支流河谷中,修建了北腰堡。

金山军镇、铁岭军镇,两座军镇再配以镇北堡、镇西堡、柴河堡、平顶堡、北腰堡五座堡垒。

两军镇五军堡,在这边足足驻了两厢五团。

依靠着辽河这条重要的水路,军镇堡城的修建速度非常快,夯土为墙,引水为濠。从山上伐木,运到河边,扎成木排,沿河而下,直接运到城堡边。

最北的北腰堡,距离扶余川最南的山城西龙湾山城仅仅只有二十里。

忠武军在这里筑城的时候,直接派了一个骑兵厢越过北腰堡北面的清河,在清河北岸下营。

西龙湾山城里的渊氏兵马,只有几百人,吓的连山城都不敢出,把所有的百姓和牲畜都赶进城,如临大敌,连派出十余骑去向北面扶余城求援。

扶余城城主却正是曾经在罗成手下为俘虏的渊建土,听闻罗成大举派兵北上,又是筑城又是兵临城下的,吓的面无人色。

于是一面派出数十骑向国内城求援,一面派出了两千人马进驻西龙湾山城和东龙潭山城,同时又派出使者前来询问,为何要发兵北上,并在扶余城的境内筑军城堡垒?

面对渊建土的质问,亲自驻守在铁岭军镇的第二军军使赵贵却只是冷笑几声就打发了那位使者。

这样一来,渊建土越发认定隋军是要发兵侵袭,于是不断的派人向国内城的父亲求援。

可等渊太祚派人来辽东城给罗成送了许多美人马匹金银等礼物,想要谈判的时候,罗成表面答应把赵贵撤回来。

可赵贵把第二军驻铁岭镇的兵是撤回来了,但还没等渊氏高兴两天,第一军军使李靖带着更多的兵马进驻接防了铁岭镇和下面的五个堡。

而赵贵从铁岭撤回后,却是沿新城的小辽河河谷,派出两厢兵马越过之前议定好的边界线,向前推进了百里,并也开始在那里修筑城堡。

紧接着,渊氏又接到报告,说辽东城方向,同样有一万隋军沿大梁水河谷向东,越过防线百里,在紧要河谷山区修筑城堡,屯驻兵马。

而后,又有旅顺的罗存孝率兵出旅顺,沿着海岸线推进,并且还有水师在海上随同,他们直接推进到石城附近,也在修路筑城屯兵。

一时间,忠武军兵出四路。

李靖屯兵铁岭,兵锋直指扶川城。

而赵贵屯兵小辽河谷,剑指木底城。

冯孝慈屯兵大梁水河谷,兵锋直指仓岩、国内城。

罗存孝水陆并进,兵逼石城,威胁鸭绿江口。

忠武军四路兵马,各出万人,都是直逼高句丽人的边境山城下二十里左右,在险要之处筑城屯兵。

国内城中,渊太祚不由的紧皱眉头。

担忧已久的事情还是要发生了,一直隐忍,可隋军终究还是发兵来攻。

“我儿盖苏文还在中原,隋人却发大军至,我将如何?”

渊太祚问麾下大臣。

“当趁隋军立足未稳,城堡未完工前,发兵袭击摧毁。否则一旦让他们修好城堡,那么我们就危了。”

以往高句丽能扛住中原历代王朝一次次进攻,靠的就是这些山城堡垒,靠的就是硬拖时间,耗的对方后勤补给接不上,让对方不得不自己撤兵,而他们甚至能在对方撤退时发起反击。

不争一时之雄。

可现在罗成在辽东屯兵三年,兵精粮足,又适应了这里的气候,熟悉了这里的地形。

现在还跟他们来同样的堡垒推进战术,是真正的进可攻退可守。

“大王,现在隋人还未真正发兵,若我们先出兵攻击,这正是授他以柄,到时隋人四路来攻,我朝鲜必亡也。”一位大臣提醒渊太祚。

攻不能攻,可守又难守。

隋军兵出四路,到时谁知道他们要攻哪一路?

他们不可能把兵马四面布防,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兵马无法集中,分开防守,可能要被各个击破。

渊太祚手里还有十万兵马,他还能再动员十万青壮为兵,但这已经是极限了。

而让渊太祚最怕的则是罗成步步推进,筑城屯兵,不断推进,一把剑悬而不发,那才是最可怕的,到时,他不得不四面布防,时刻屯兵等待,牧民无法牧牛羊,农夫无法耕田地,罗成只要这样熬他两三年,他的朝鲜就得崩溃。

犹豫半天之后,渊太祚最后只能不甘心的向扶余、木底、仓岩、石城四路派兵,每路增派一万守军。

同时,开始全国紧急动员,以备忠武军全面入侵。

高句丽人这边的调动,很快也通过间谍斥候传到了罗成这里。

“渊太祚还真是贪心,居然四路都想保,那如此一来,我们接下来倒是轻松了。”

罗成此次出兵,虽发兵四路,可真正的目标只有扶余川,其余三路不过是虚张声势,佯攻作态而已,为的就是牵制高句丽的兵马,想不到效果居然会这么好。

第657章 联郡自保第860章 大秦倾国而战第1080章 永平城下心惶惶第1499章 放手第779章 唐王李渊第378章 一路北逃第431章 暗影卫第1050章 鸟尽弓藏诛功臣第606章 潜龙在渊第224章 小霸王第983章 纵欲伤精脑中风第393章 李代桃僵第925章 山头第314章 还乡团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养之第570章 观音婢第1099章 上将军硬怼监军第22章 帮闲第454章 万里觅封侯第182章 分家立户第1339章 南梁水师第971章 冲天香阵透长安第161章 夜宴第771章 公主窦红线第876章 没讨价还价第410章 死而复活(为大吾王万赏加更!)第695章 暗夜兵变第41章 秦琼是我表哥第1309章 则天第783章 大败李世民第1270章 许秀才第1515章 安排后事第1401章 镇北王第779章 唐王李渊第616章 斩首夺旗第13章 千里一盏灯,万里烟云罩第1438章 满载而归第814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28章 死士第801章 周公显灵第1530章 直叩宫门第103章 兵临城下第807章 虎口拔牙第925章 山头第1452章 下马第911章 火焚太极宫第967章 典妻生子传宗嗣第14章 傻弟弟第828章 龙兄虎弟第729章 骁果乱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101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74章 你要什么赏赐第927章 将功赎罪第1523章 另做打算第836章 灭世族第817章 三家分魏郑第95章 杀官造反第26章 分地第1305章 都老实点第989章 单皇后垂帘听政第834章 三娘震妒女,罗成夺太原第101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1061章 烧尾宴席惊吐蕃第1313章 朕很高兴,当赏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1508章 弑父夺位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140章 私奔第275章 来迟一步第120章 精兵悍将第649章 死于骄傲第707章 节制天下兵马第1407章 李世民第522章 割据辽东第358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第699章 万事俱备第501章 李氏当有天下第1042章 巧妇难为无米炊第1336章 改旗易帜第913章 必须死第394章 李玄霸第273章 功第63章 爷爷在此第759 红枪会第191章 东阿程咬金第1323章 巡抚第1529章 民心所向第85章 陌刀不出,谁与争锋第961章 胡烽不断接长安第6章 赏识第473章 乱世之枭雄第117章 狗大户第67章 突袭第311章 天使降临第353章 天威第317章 老子反了(感谢书友105万赏!)第1123章 丰岁屯第320章 激怒第1499章 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