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安禄山屠肠殒命 南霁云啮指乞师

词曰:

逆贼负却君恩重,受报亲生逆种。家贼一时发动,老命无端送。

渠魁虽殄兵还弄,强帅有兵不用。烈士泪如泉涌,断指何知痛?

调寄《胡捣练》

君之尊犹天也,犹父也。而逆天背父,罪不容于死。然使其被戮于王师,伏诛于国法,犹不足为异。唯是逆贼之报,即报之以逆子。臣方背其君,子旋弑其父,既足使人快心,又足使人寒心。天之报恶人,可谓巧于假手矣。乃若身虽未尝为背道之事,然手握重兵,专制一方,却全不以国家土地之存亡为念,只是心怀私虑,防人暗算,忌人成功,坐视孤城危在旦夕。忠臣义士,枵腹而守,奋身而战,力尽神疲,疼心泣血,哀号请救,不啻包胥秦庭之哭,而竟拥兵不发,漠然不关休戚于其心,以致城池失陷,军将丧亡,百姓罹灾,忠良殒命,此其人与乱臣贼子何异,言之可为发指!

且说安禄山自两目既盲之后,性情愈加暴戾,左右供役之人,稍不如意,即痛加鞭挞,或时竟就杀死。他有个贴身伏侍的内监,叫做李猪儿,日夕不离左右,却偏是他日夕要受些鞭挞。更可笑者,那严庄是他极亲信的大臣了,却也常一言不合,便不免于鞭挞。因此内外诸人,都怀怨恨。禄山深居宫禁,文武官将稀得见其面。向已立安庆绪为太子,后有爱妾段氏,生一子,名唤庆恩。禄山因爱其母,并爱其子,意欲废庆绪而立庆恩为嗣。

庆绪因失爱于父,时遭箠楚,心中惊惧,计无所出。乃私召严庄入宫,屏退左右,密与商议,要求一自全之策。严庄这恶贼,是惯劝人反叛的,近又受了禄山鞭挞之苦,忿恨不过。平日见庆绪生性愚呆,易于播弄,常自暗想:“若使他早袭了位,便可凭我专权用事。”今因他来求计,就动了个歹心,要劝他行弑逆之事。却不好即出诸口,且只沉吟不语。庆绪再三请问道:“我目下受父皇的打骂,还不打紧,只恐偏爱了少子,将来或有废立之举。必得先生长策,方可无虑,幸勿吝教。”严庄慨然发叹道:“从来说母爱者子抱,主上既宠幸段妃,自然偏爱那段氏所生之子,将来废位之事,断乎必有。殿下且休想承大位了,只恐还有不测之祸,性命不可保。”庆绪愕然道:“我无罪何至于此?”严庄道:“殿下未曾读书,不知前代的故事。自古立一子废一子,那被废之子,曾有几个保得性命的?总因猜嫌疑忌之下,势必至驱除而后止,岂论你有罪无罪。”庆绪闻言,大骇道:“若如此则奈何?”严庄道:“以父而临其子,惟有逆来顺受而已。”庆绪道:“难道便无可逃避了?”严庄道:“古人有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此不过调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当父母盛怒之时,以大杖加来,或受重伤,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贻父母以不慈之名。不若暂行逃避,所以说大杖则走。今以父而兼君之尊,既起了忍心,欲杀其子,只须发一言,出片纸,便可完事,更无走处,待逃到那里?”庆绪道:“此非先生不能救我!”严庄道:“臣若以直言进谏,必将复遭鞭挞,且恐激恼了,反速其祸,教我如何可以相救!”庆绪道:“我是嫡出之子,苟不能承袭大位,已极可恨,岂肯并丧其身?”严庄道:“殿下若能自免于死亡之祸,便并不致有废立之事矣!”庆绪道:“愿先生早示良策,我必不肯束手待死!”

严庄假意踌躇了半晌,说道:“殿下,你不肯束手待死么?你若束手,则必至于死;若欲不死,却束不得手了。俗谚云: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说便如此说,人极则计生。即如主上与唐朝皇帝,岂不是君臣。况又曾为杨妃义子,也算君臣而兼父子了。只因后来被他逼得慌了,却也不肯束手待死,竟兴动干戈起来,彼遂无如我何,不但免于祸患,且自攻城夺地,正位称尊,大快平生之志。以此推之,可见凡事须随时度势,敢作敢为,方可转祸为福;但不知殿下能从此万无奈何之计,行此万不得已之事否?”庆绪听说低头一想,便道:“先生深为我谋,敢不敬从。”严庄道:“虽然如此,必须假手于一人,此非李猪儿不可,臣当密谕之。”庆绪道:“凡事全仗先生大力扶持,迟恐有变,以速为贵。”严庄应诺,当下辞别出宫,恰好遇见李猪儿于宫门首,遂面约他晚间乘闲到我府中来,有话相商。

至夜李猪儿果至,严庄置酒肴于密室,二人相对小饮。严庄笑问道:“足下日来,又领过几多鞭子了?”李猪儿忿然道:“不要说起,我前后所受鞭子,已不计其数,正不知鞭挞到何日是了?”严庄道:“莫说足下,即如不佞忝为大臣,也常遭鞭挞。太子以储贰之贵,亦屡被鞭挞。圣人云:君使臣以礼。又道:为人父,止于慈。主上恁般作为,岂是待臣子之礼,岂是慈父之道?如今天下尚未定,万一内外人心离散,大事去矣!”李猪儿道:“太子还不知道哩!今主上已久怀废长立幼,废嫡立庶之意,将来还有不可知之事。”严庄道:“太子岂不知之,日间正与我共虑此事。我想太子,为人仁厚,若得他早袭大位,我和你正有好处,不但免于鞭辱而己。怎地画个妙策,强要主上禅位于太子才好。”李猪儿摇手道:“主上如此暴戾

,谁敢进此言,如何勉强得他。”严庄道:“若不然呵,我是大臣,或者还略存些体面,不便屡加挞辱。足下屈为内侍,将来不止于鞭挞,只恐喜怒不常,一时断送了性命。”李猪儿听说,不觉攘臂拍胸道:“人生在世,总是一死,与其无罪无辜,俯首被戮,何如惊天动地做一场,拼得碎尸万段,也还留名后世!”严庄引他说出此言,便抚掌而起,说道:“足下若果能行此大事,决不至于死,倒有分做个佐命的功臣哩!只是你主意已定否?”李猪儿道:“我意已决,但恐非太子之意,他顾着父子之情,怎肯容我胡为?”严庄道:“不瞒你说,我已启过太子了。太子也因失爱于父,怕有祸患。向我说道:‘凡事任你们做去罢。’我因想着足下必与我同心,故特约来相商。”李猪儿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只明夜便当举动。趁他两日因双眸作痛,不与女人同寝,独行于便殿,正好动手。但他常藏利刃于枕畔,明晚先窃去之,可无虑矣!”言毕作别而去。

次日,严庄密与庆绪,约会到黄昏时候。庆绪与严庄各暗带短刀,托言奏事,直入便殿门来,值殿官不敢阻挡。禄山此时已安寝于帏帐之内,不妨李猪儿持刀突入帐中,禄山目盲,不知何人。方欲问时,李猪儿已揭去其被,灯火之下,见禄山袒着大腹。说时迟,那时快,把刀直砍其肚腹。禄山负痛,急伸手去枕畔摸那利刃,却已不见了,乃以手撼帐竿道:“此必是家贼作乱!”口中说话,那肚肠已流出数斗,遂大叫一声,把身子挺了两挺,呜呼哀哉了。时肃宗至德二载正月也。可恨此贼背君为乱,屠戮忠良,虐害百姓,罪恶滔天,今日却被弑而死。乱臣受弑逆之报,天道昭彰。后人有两只《挂枝儿》词说得好,道是:

安禄山,你做张守珪的走狗,犯死刑,姑饶下这驴头。却怎敢持兵强,要学那虎争龙斗,你不是狼子野心肠,人道是猪首龙身兽,到今日作孽的猪龙,也倒死在猪儿手!

安禄山,你负了唐明皇的宠眷,不记得拜母妃,钦赐洗儿钱,怎便把燕代唐,要将江山占。可笑你打家贼的鞭何重,那禁他斫大腹的刀太尖。则见你数斗的肠流,为甚赤心儿没一点!

禄山既被杀,左右侍者方惊骇间,庆绪与严庄早到,手中各持短刀,喝叫不许声张。众人一则平日被禄山打毒,今日正幸其死。二来见庆绪与严庄作主,便都不敢动。严庄令人就床下掘地深数尺,以毡裹其尸而埋之,戒宫中勿漏泄。次早宣言禄山病骤危笃,命传位于庆绪。于是庆绪僭即伪位,密使人将段氏与庆恩缢死,伪尊禄山为太上皇,重加诸将官爵,以悦其心。过了几日,方传禄山死信,命众臣不必入宫哭灵,密起其尸于床下。尸已腐烂,草草成殓,发丧埋葬。严庄见庆绪昏庸,恐人不服,不要他见人。庆绪日以酒色为事,凡禄山所宠的姬侍,都与淫乱。凡大小诸事皆取决于严庄,封他为冯翊王。严庄以庆绪之命,使伪汴州刺史尹子奇引兵十三万攻睢阳城,睢阳太守许远求救于雍邱防御使张巡。

且说张巡在雍邱,那南霁云与雷万春,已投入麾下为郎将。当车驾西幸之时,贼将令狐潮来攻雍邱,张巡率南、雷二人,及诸将佐,悉力拒贼。令狐潮与张巡原系旧同学,因遣使致书,申言夙契,且云:天下存亡未卜,守此孤城何益,不如早降为上。张巡部下有大将六人,亦劝张巡出降。张巡大怒,设天子画像于堂,率众朝拜涕泣,谕以大义,众皆感奋。张巡乃斩来使,并斩劝降六将。于是人心愈坚,拒守既久,城中缺少了箭,张公命作草人千余,蒙以黑衣,乘夜缒下城去。贼兵惊疑,放箭乱射,遂得箭无数。次夜,仍复以草人缒下,贼都大笑,更不为备。张巡乃选壮士五百人,缒将下去,径到贼营;贼出其不意,一时大乱,弃营而奔,杀伤甚众。令狐潮忿怒,亲自督兵攻城。张巡使雷万春登城探视,时万春因传闻得其兄雷海青殉难的消息,十分哀愤,才哭得过,便咬牙切齿的上城来,方举目而望,不防贼兵连发弩箭。雷万春面上连中六矢,仍是挺然立着不动。令狐潮遥望见,疑为木偶人;及见其用手拔箭,流血被面,方询知是雷万春,大为骇异。正是:

草人错认是真,真人反疑为木。笑尔草木皆兵,羡他智勇具足。

少顷,张巡亲自临城,令狐潮望着楼上叫道:“张兄,我见雷将军,知足下军令矣!然如天道何?”张巡说:“足下未识人伦,安知天道?你平日也谈忠说义,今日忠义何在?勿更多言,可即决一胜负。”遂率兵与战,兵皆奋勇争先,生获贼将十四人,斩首八百余级。令狐潮败入陈留,余众屯于沙涡。张巡乘夜袭击,又大破之,奏凯而回。忽探马来报说:“贼将杨朝宗,欲引兵袭取宁陵,断我归路。”张巡乃分兵守雍邱,自引兵将星夜至宁陵,恰直许远亦引兵到来,遂合与贼战,昼夜数十回合,大破杨朝宗之众,斩首数千级。

捷音至行在,肃宗诏以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许远亦加官进秩仍守睢阳。至是尹子奇来攻睢阳,许远国兵少,遣使至张巡处求救。张巡以睢阳要地,不可不坚守,乃自宁陵引兵三千至睢阳,合许远所部兵不过七千人。张巡与南霁云、雷万春等

数将,并力出战,屡次得胜。张巡欲放箭射尹子奇,奈不识其面,乃以篙为矢射去,贼兵疑城中箭已尽,遂将篙矢呈于子奇。于是张巡识其状貌,命南霁云射之,中其左目。正是:

禄山两日俱盲,子奇一目不保。相彼君臣之面,眼睛无乃太少。

自此许远将战守事宜,悉听张巡指挥。张巡真是文武全才,不但善战,又极善谋,行兵不拘古法,随机应变,出奇制胜。其生性忠烈,每临战杀贼,咬牙怒恨,牙齿多碎。却又能于军务倥偬之际,不废吟咏。因登城楼,遥闻笛声,遂作《军中闻笛》诗云:

苕荛试一临,敌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闲言少说。且说许远向于睢阳城中,积军粮百余万石,后被宗藩虢王巨调其半分给他郡,不由许远不肯。因此睢阳城中粮少。到那时渐已告匮,每人日只给米一二合,杂以茶纸树皮为食。贼兵攻城愈急,造为云梯,其状如虹,使勇卒三百立于上,推梯临城,欲便腾入。张巡预知,使人于城墙潜凿三穴,俟梯将近,每穴出一大木,以一木拄定其梯,使不得进,一木上有铁钩挽住其梯,使不得退。一木上置铁笼盛火药,发火焚之,梯即中断,梯上军士都被火烧,跌落地而死。贼兵又作木驴攻城,张巡命镕金汁灌之,登时消铄。凡此拒守之事,俱应机立办,贼服其智,不敢来攻。但于城外列营围困。张巡、许远分城而守,与众同食茶纸,亦不复下城。那时大帅许叔冀在谯郡,贺兰进明在临淮,俱拥兵不救,而临淮与睢阳尤近,张巡乃命南霁云赴临淮借粮,乞师援救。

霁云领命,引三十骑出城突围而走,贼众数万挡之,霁云直冲其众,左射右射,矢无虚发,贼皆披靡,遂出重围至临淮,见贺兰进明涕泣求救。谁知进明素与许叔冀不睦,恐分兵他出,或为所袭。二来又心怀妒忌,不欲许远、张巡成功,竟不肯发兵,亦无粮米相借,说道:“此时睢阳当已失陷,我即发兵借粮,亦无及矣!”霁云道:“睢阳死守待救,大兵速去,必不至于陷。若果已失,我南八男儿,请以死谢大夫。”进明只不允。霁云奋然道:“睢阳与临淮如皮毛之相依,睢阳若陷,即及临淮,岂可不救?”说罢仰天号恸。进明爱其忠勇,意欲留之,乃用温言抚慰,且命设宴款待,奏乐侑洒。霁云大哭道:“仆来时睢阳城中,已不食月余矣,今即欲独食,安能下咽!大夫坐拥强兵,并无分灾救患之意,岂忠臣义士之所为乎?”因发狠自咬下一指,以示进明道:“仆已不能达主将之意,请留此指以示信,归报主将与同死耳!”一时指血泪血,有如泉涌,座客俱为之挥涕。进明决意不救,又度霁云不可留,竟谢遣之。此真千古可恨之事,所以至今张睢阳庙中,铜铸一贺兰进明之像,裸体绑缚,跪于阶下,任人敲打,来泄此恨。后人也有两只《挂枝儿》说得好,正是:

进明呵,你也食唐家禄否?人望你拯灾危,冒险的求救;谁知你拥强兵,竟不能相救。不曾见你兴师去,倒要将他勇士留。可怜那南八男儿也,十指儿只剩九。

进明呵,你不顾千年的唾骂,任南八苦求救,只不听他,眼睁睁看他将指头儿咬下。他当时临去空咬指,我今日说来亦咬牙,好把你睢阳庙里铜人,也尽力的狠敲打!

南霁云自临淮奔至宁陵,与偏将廉坦,引步骑数百,冒围至睢阳城下,与贼力战,砍坏贼营,方得入城门。城中人闻救兵不至,无不号哭,或议弃城而走。张巡、许远婉言晓谕众人道:“睢阳乃江淮保障,若弃之而去,贼必长驱东下,是无江淮也。况我众饥疲,即走亦不能远,徒遭残杀耳!临淮虽不来相救,诸镇岂无一仗义者,不如坚守以待之。但是城中绝粮,何忍留尔众同受饥寒,今任尔众自便,我二人为朝廷守士,义当以身守之,不敢言去也!”众人闻言感激,愿同心竭力,以守此城。茶纸食尽,杀马而食。马食尽,罗雀掘鼠而食;雀鼠亦尽,张巡杀其爱妾,许远烹其家僮,以享士卒。人心愈加衔感,明知必死,终无叛志。

又挨过了数日,军将都羸瘦患病,不能拒守,贼遂登城。张巡西向再拜道:“臣力竭矣!不克全城以报朝廷,死当为厉鬼以杀贼!”今盛京慈仁寺,所塑青魈菩萨,赤发蓝面,口衔巨蛇,如夜叉之状,云即张睢阳自矢所为厉鬼像也。城既破,张、许二公及诸将俱被执。尹子奇将许远解赴雒阳,张巡与南霁云等共三十六人皆遇害。张巡至死,神色如常。万春、霁云俱骂不绝口而死。其余十余人,亦无一肯屈节者。后人有诗赞曰:

张巡先殒固尽忠,许运后亡亦矢节。从死不独有南雷,三十六人同义烈。

睢阳失陷三日之后,河南节度使张镐救兵到来。原来张镐,闻睢阳危急,倍道来援,犹恐不及,先遣飞骑驰檄谯郡太守闾邱晓,使速引本部兵先往。闾邱晓素傲狠,不奉节制,竟不起兵。及张镐至,城已破三日矣。张镐大怒,令武士擒闾邱晓,至军前杖杀之。正是:

恨不移此闾邱杖,并杖临淮狠贺兰。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

第二十九回 隋炀帝两院观花 众夫人同舟游海第六十七回 女贞庵妃主焚修 雷塘墓夫妇殉节第十一回 冒风雪樊建威访朋 乞灵丹单雄信生女第二十二回 驰令箭雄信传名 屈官刑叔宝受责第三十三回 睢阳界触忌被斥 齐州城卜居迎养第八十一回 纵嬖宠洗儿赐钱 惑君王对使剪发第三十七回 孙安祖走说窦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宝第二十九回 隋炀帝两院观花 众夫人同舟游海第十四回 勇秦琼舞锏服三军 贤柳氏收金获一报第四十回 汴堤上绿柳御题赐姓 龙舟内线仙艳色沾恩第七十九回 江采苹恃爱追欢 杨玉环承恩夺宠第九十五回 李乐工吹笛遇仙翁 王供奉听棋谒神女第九十六回 拚百口郭令公报恩 复两京广平王奏绩第八十九回 唐明皇梦中见鬼 雷万春都下寻兄第四十五回 平原县秦叔宝逃生 大海寺唐万仞徇义第九十一回 延秋门君臣奔窜 马嵬驿兄妹伏诛第七十六回 结彩楼嫔御评诗 游灯市帝后行乐第九十回 矢忠贞颜真卿起义 遭妒忌哥舒翰丧师第五十五回 徐世勣一恸成丧礼 唐秦王亲唁服军心第五十二回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 宁夫人惑计走他乡第八十二回 李谪仙应诏答番书 高力士进谗议雅调第七十六回 结彩楼嫔御评诗 游灯市帝后行乐第四十五回 平原县秦叔宝逃生 大海寺唐万仞徇义第五十二回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 宁夫人惑计走他乡第八十七回 雪衣女诵经得度 赤心儿欺主作威第七十六回 结彩楼嫔御评诗 游灯市帝后行乐第七十七回 鸩昏主竟同儿戏 斩逆后大快人心第五十五回 徐世勣一恸成丧礼 唐秦王亲唁服军心第三十七回 孙安祖走说窦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宝第四十四回 宁夫人路途脱陷 罗士信黑夜报仇第十七回 齐国远漫兴立球场 柴郡马挟伴游灯市第五十回 借寇兵义臣灭叛臣 设宫宴曹后辱萧后第五十一回 真命主南牢身陷 奇女子巧计龙飞第七十五回 释情痴夫妇感恩 伸义讨兄弟被戮第四十三回 连巨真设计赚贾柳 张须陀具疏救秦琼第十一回 冒风雪樊建威访朋 乞灵丹单雄信生女第三十回 赌新歌宝儿博宠 观图画萧后思游第七十一回 武才人蓄发还宫 秦郡君建坊邀宠第二回 杨广施谗谋易位 独孤逞妒杀宫妃第二十九回 隋炀帝两院观花 众夫人同舟游海第三十三回 睢阳界触忌被斥 齐州城卜居迎养第九十九回 赦反侧君念臣恩 了前缘人同花谢第七十五回 释情痴夫妇感恩 伸义讨兄弟被戮第七十二回 张昌宗行傩幸太后 冯怀义建节抚硕贞第十二回 皂角林财物露遭殃 顺义村擂台逢敌手第二十六回 窦小姐易服走他乡 许太监空身入虎穴第四十九回 舟中歌词句敌国暂许君臣 马上缔姻缘吴越反成秦晋第八十二回 李谪仙应诏答番书 高力士进谗议雅调第十二回 皂角林财物露遭殃 顺义村擂台逢敌手第四十五回 平原县秦叔宝逃生 大海寺唐万仞徇义第九十七回 达奚女钟情续旧好 采苹妃全躯返故宫第三十七回 孙安祖走说窦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宝第十四回 勇秦琼舞锏服三军 贤柳氏收金获一报第五十五回 徐世勣一恸成丧礼 唐秦王亲唁服军心第九十九回 赦反侧君念臣恩 了前缘人同花谢第五十一回 真命主南牢身陷 奇女子巧计龙飞第五十三回 梦周公王世充绝魏 弃徐勣李玄邃归唐第五十二回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 宁夫人惑计走他乡第四十回 汴堤上绿柳御题赐姓 龙舟内线仙艳色沾恩第三十九回 陈隋两主说幽情 张尹二妃重贬谪第九十回 矢忠贞颜真卿起义 遭妒忌哥舒翰丧师第三十五回 乐水夕大士奇观 清夜游昭君泪塞第九十八回 遗锦袜老妪获钱 听雨铃乐工度曲第四十二回 贪赏银詹气先丧命 施绝计单雄信无家第八十二回 李谪仙应诏答番书 高力士进谗议雅调第十四回 勇秦琼舞锏服三军 贤柳氏收金获一报第七十五回 释情痴夫妇感恩 伸义讨兄弟被戮第七十八回 慈上皇难庇恶公主 生张说不及死姚崇第六十三回 王世充忘恩复叛 秦怀玉剪寇建功第三回 逞雄心李靖诉西岳 造谶语张衡危李渊第五十四回 释前仇程咬金见母受恩 践死誓王伯当为友捐躯第十一回 冒风雪樊建威访朋 乞灵丹单雄信生女第八回 三义坊当锏受腌臜 二贤庄卖马识豪杰第三十九回 陈隋两主说幽情 张尹二妃重贬谪第四十七回 看琼花乐尽隋终 殉死节香销烈见第三十六回 观文殿虞世南草诏 爱莲亭袁宝儿轻生第六十八回 成后志怨女出宫 证前盟阴司定案第六十四回 小秦王宫门挂带 宇文妃龙案解诗第二十五回 李玄邃关节全知己 柴嗣昌请托浼赃官第六十一回 花又兰忍爱守身 窦线娘飞章弄美第五回 秦叔宝途次救唐公 窦夫人寺中生世子第九十三回 凝碧池雷海青殉节 普施寺王摩诘吟诗第十三回 张公谨仗义全朋友 秦叔宝带罪见姑娘第五回 秦叔宝途次救唐公 窦夫人寺中生世子第三十三回 睢阳界触忌被斥 齐州城卜居迎养第九十回 矢忠贞颜真卿起义 遭妒忌哥舒翰丧师第三十二回 狄去邪入深穴 皇甫君击大鼠第四十回 汴堤上绿柳御题赐姓 龙舟内线仙艳色沾恩第十七回 齐国远漫兴立球场 柴郡马挟伴游灯市第七十回 隋萧后遗梓归坟 武媚娘披缁入寺第十三回 张公谨仗义全朋友 秦叔宝带罪见姑娘第八十七回 雪衣女诵经得度 赤心儿欺主作威第六十三回 王世充忘恩复叛 秦怀玉剪寇建功第四十九回 舟中歌词句敌国暂许君臣 马上缔姻缘吴越反成秦晋第三十七回 孙安祖走说窦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宝第七十回 隋萧后遗梓归坟 武媚娘披缁入寺第六十五回 赵王雄踞龙虎关 周喜霸占鸳鸯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