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七日,李世绩、郭孝恪到达长安,李渊对李世绩和郭孝恪二人千里归唐的行为大为加赏了一番,让两人的爵位保留不变,各拜为州总管。
李世绩听闻李隐仍在柏壁与宋金刚交战后,便主动请缨前往柏壁相助李隐,李渊同意了他的请求,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带兵数千北上支援李隐。
李隐自七月初至柏壁与宋金刚对峙,到现在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宋金刚几乎每天都去唐军营寨前挑衅寻战,但李隐都是闭营不出,任由宋金刚如何挑衅,都是拒不迎战,宋金刚也是无可奈何之极。
不过双方的主力虽没接战,但河东战场上的各种厮杀,却一点都不少,小队骑兵的绕后偷袭战、夏县的攻防、救援、伏击战,雁门关的侵扰围堵战……
另外,刘武周还几次三番的亲自率军进攻河西城,但都被李仲文给击退了,身边没了那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的束缚,李仲文指挥军队的水平,似乎一下子提升了不少,河西城仍能坚守至今,李仲文确实是功不可没。
在得知李世绩将要带兵前来柏壁的消息后,李隐顿时大喜过望,亲自带人出营十里,去将李世绩迎接了到了营寨中。
李隐与李世绩两人,自上次一别,又是一年多的时间未见了,此时再度相聚,又是共处同一阵营,心情都是大为畅怀。
为了给李世绩接风洗尘,李隐召集军中将佐,至其军帐中举行晚宴,一同热闹了一番。在李隐的军中,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都是不许喝酒的,为了庆贺李世绩的到来,李隐原本想破例允许大家喝果子酒的,但却被李世绩给严词拒绝。
晚宴中,李世绩便坐在李隐的下手位置,两人互相倾谈了许久,李隐意气风发的向李世绩道:“据探子传来的消息得知,宋金刚的兵粮已经快要见底了,此次二弟来到柏壁,正好与我一同破敌!”
李世绩欣然道:“如此甚好,我们兄弟终于可以一同在战场上杀敌卫国了!”
宋金刚的军队粮食,这时确实已快要吃光了。
造成其粮食短缺的原因,一为刘武周南侵之时,受所控制地盘的限制,本就没多少储粮,二是在成功的吞并了河东广大地区后,虽得粮不少,但军队扩充得也大,每天消耗的粮食不可胜数。
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李隐的屯兵柏壁后,那些不停的各种干扰之策了,这对宋金刚的军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极大的加快了宋金刚军队缺粮的时间。
此时的宋金刚大帐中,烛光昏暗,不知从何时开始双鬓已变得发白的宋金刚,这时正脸露愁容的听完了军需官的报告。
军需官走后,宋金刚踱步到了军帐门前,将门布掀起,一阵寒风猛的迎面吹来,让宋金刚不由的打了个冷颤。
“天也快要下雪了!”宋金刚口中喃喃说了一句。
“将军,小心受寒了!”护卫军帐的亲兵关切的说道。
宋金刚听后,默然不动,静静的在那站了许久,才返回军帐之中,然后强打起精神来,走到了河东战场的地图前面,心中不停的默念道:“一定还有扭转局势的转机的,转机处在哪?”
最终,宋金刚将目光定格在了河内郡与泽州(原长平郡)、潞州(原上党郡)三处地方,这三处地方现在的控制者,是当年名震天下的魏公李密。
李密已在河内郡蛰伏了一年多,因为有黄河天险,不易攻伐,且他仅有一郡之地,所以王世充便没将他放在心上,一心忙着称帝之事和攻占大唐的地盘,所以李密得以在河内郡站稳脚跟。
当河东局势糜烂,李密野心再起,在谁都不注意他的时候,忽然带兵出击,一举攻下了大唐的泽州和潞州,现在手上有着精兵两万,有影响河东局势的能力。
当李隐屯兵柏壁之时,宋金刚便派人去与李密联络,想与之结盟共抗李隐,然而李密对此既没反对,也没拒绝,态度着实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但是这时,宋金刚已到了败亡的边缘,宋金刚若败,仅凭李密他自己,肯定是无法保全的,若是让李隐抽出手来,李密也只能滚回河内郡去。
所以宋金刚觉得,李密此时定会出手相助自己,于是他挥笔写了一封书信,连夜派人送给李密。
在信中,宋金刚向李密坦言,他军中已无粮食,翌日便回撤军至仍有些许存粮的介休城,到时他将会在那与李隐决一死战,恳求李密务必前来相助,若是战胜李隐,他愿劝刘武周与李密平分河东,永结同盟!
武德二年十月十四日,宋金刚率军离开柏壁,以将军寻相殿后,自己则率主力开始向北逃窜,在柏壁屯兵多时的李隐,终于对战意盎然的众将士,下达了出击的命令,亲自带兵向宋金刚追击而去。
一路疾奔后,李隐在吕州(今霍县)的时候追上了寻相的军队,将他打得大败,接着继续乘胜追击逃敌,一昼夜走了二百多里,大小战役打了几十场。
当大军追至高壁岭(今灵石县东南二十五里,又名韩候岭)的时候,兵部尚书屈突通抓住李隐的马缰绳规劝道:“大王打败敌人,追击逃敌到了这里,功劳也足够了,不断深入,就不爱惜自己吗?况且士兵们饥饿疲惫,应当在此停留扎营,等到兵马粮草都齐备了,然后再进击也不晚。”
李隐摇头道:“宋金刚无计可施才逃跑,军心涣散;功劳难立,失败却很容易,机会难得,失去却很容易,一定要趁此机会消灭他。如果我们滞留不前,让他有时间考虑对策加强防备,就不可能轻易打败他了。本王尽心竭力效忠大唐,怎么能只顾惜自己的身体?”
于是不顾屈突通的劝阻,继续打马追击,将士们见此,也不敢再提饥饿与疲惫,紧紧追随着他继续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