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战争转折

“韩世谔是你的表弟?”李隐惊讶的道,这一点他是真不知道。

李靖点了点头,“先新义郡公擒虎,正是鄙人的亲舅舅,他仅有韩世谔这么一个独子,我实在不忍看着他韩家绝后,这才厚颜来求,郎将如果能网开一面,李靖定永记恩情!”

李隐听后,没有立即回答他,眉头紧锁的沉思了许久,然后眼露精光的看着李靖:“你来为犯了谋反大罪的人求情,就不怕我将你也绑了?”

李靖神色如常的道:“我听闻李郎将曾在陛下面前,以自己的战功,为三万隋军将士乞命,便知郎将是位有仁者之心的人,所以笃定你不会贪图功劳而害我。”

李隐不置可否的哈哈一笑,随后说道:“今晚将会有‘敌人’偷袭我这营寨,韩世谔会在那时趁乱逃走,你看怎样?”

李靖道:“善!,如此多谢郎将了!”

两个人随后又交流了一会,李隐发现李靖其实是个闷葫芦,不苟言笑的,跟他说话实在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李隐咂了口茶后,看着地图道:“李郡丞怎么看现在的杨玄感?”

李靖道:“杨玄感冢中枯骨而已,败亡是迟早的事情,可惜老楚国公一世英名,竟毁在其子手上,可悲可谈。”

李靖是见过杨素的,当年他与杨素一番交谈后,杨素指着自己的坐榻对他道:“你终将会坐上我这个位置!”

那时李靖刚二十出头,受杨素的这番激励,兴奋了许久,然而二十年过去了,他却仍只是一个边塞之地的郡丞而已。

李靖每说完一句话后,便闭口不言,李隐这时又问:“李郡丞,你是如何看待当今天下之势的?”

李靖道:“如果陛下能向天下人承诺不再征辽,再开仓济民,剿灭各地反叛,而后休养生息,一切都还可为。”

李隐再问:“要是陛下还要征辽呢?”

李靖怔了一下,有些迟疑的道:“国家糜烂至此,陛下应该不会再征辽了吧。”他随即又叹道:“要是陛下还要征辽,那我等食君之禄,也就只能忠君之事了。”

李隐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他原本还期望李靖能说出个类似“隆中对”、“卧榻策”之类的话来的,谁知这李靖竟是一个大大的忠臣,这就有些尴尬了。

李隐这时也忽然想起一件关于李靖的事情:马邑郡与太原郡同属河东之地,在原本的历史上,李靖在得知作为太原留守的李渊想要造反后,竟想要千里迢迢的去给远在江南的杨广告密……

怀着些许的遗憾,李隐将李靖送出了营寨,他原本还想问问李靖的老婆是不是叫红拂女的,但觉得实在是不礼貌,所以最后还是忍下了没说。

当晚他也信守承诺的将韩世谔给放了,这韩世谔在这之后披发入山,扬言不再出世了。

……

卫文升之所以将要扒了杨素的坟,是要以此向士卒们表明自己必死的决心。之后他便率军出了潼关,有人向卫文升建言,前面的崤函地界恐怕会有杨玄感的伏兵,所以建议卫文升从陕县的沿水东下,直驱洛阳北部要地河阳,以击杨玄感军的背部。

卫文升不以为然,“以我看来,这早设伏兵之计,不是那个竖子能做到的。”于是继续让大军击鼓而行,果然如他猜测那样,平安无事的过了函谷,卫文升也因此对杨玄感更轻视了几分。

之后,卫文升以虎贲郎将张俊为疑军,自南道向东而行,而他自己则率剩余的军队直驱到了洛阳城北面,想要依靠邙山的地利来攻杨玄感。

杨玄感为报掘墓挫骨之仇,亲率六万大军前去迎战,两军对峙了半日,就人数来说,当然是杨玄感军占优势,但卫文升所部都是关中精锐府兵,是杨广特意留守长安的。

所以卫文升军人数虽少,但面对杨玄感军一点都不虚,最后率先出击,双方军队厮杀了一会,杨玄感假意不敌,且战且退。

卫文升军则且战且进,之后屯于金谷(今洛阳西北),卫文升为了激励士气,命人扫地而祭高祖文皇帝,祭词抑扬顿挫,三军听后莫不涕咽。

随后卫文升以步骑二万,从浅水之处渡过瀍、涧二河迎击杨玄感军。

然而,杨玄感早已依李密之计,在这附近设下三万伏兵,这时杀喊着忽然冲了出来,卫文升军中伏,渡河前军全部被灭。

这一败,使得卫文升好不容易在金谷激励起来的士气,瞬间跌落到了谷底。

数日之后,之前作为疑军的虎贲郎将张俊所部,前来与卫文升部汇合,使得卫文升军士气稍有振作,于是卫文升再次出兵与杨玄感交战。

双方军队在涧水边上厮杀起来,一度陷入胶着,杨玄感依李子雄之计,令人在军前大呼道:“官军已得玄感矣。”

这话对杨玄感自己的军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但卫文升军听后,以为胜负已定,于是稍有懈怠。

杨玄感随即亲自率领数千骑从侧翼出击,他骁勇多力,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挡之人莫不震慑,都以为是项羽再世。

杨玄感又善抚驭,赢得将士效命,于是这数千骑无人可挡,使得卫文升军大溃,拥八千人而去。

之后,卫文升在北邙山扎下营寨,收拢溃兵,虽然所部士气极低,但因为所带粮食不多,所以仍是每天出营与杨玄感军决战。

一日之间,双方激战十余次,都是卫文升军败而杨玄感军胜,但是杨玄感之弟杨玄挺却一时有些得意忘形,中流矢而毙,杨玄感悲恸之际,攻势稍缓。

这日,杨玄感正在营中将其弟杨玄挺的尸体火化了,以便携带,择日再下葬,这时,忽然有探马来报,又有大批隋军来援。

原来这时,从辽东战场返回的屈突通已率军到了河阳,而宇文述则率军跟随其后,东都留守樊子盖,也随之率了一支大军出了洛阳城,渡海而来的来护儿,也即将达到洛阳附近,总兵力超过十五万。

杨玄感得知这个情况后,不由的慌了神,于是问计于李子雄。杨玄感对李子雄十分信任,遇事首先必向他询问,李子雄不能答时,才会转问李密。

第115章 秋风起第209章 长安醉仙楼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九十二章 马匪来袭第九十六章 阿朵儿第175章稽胡反第九十二章 马匪来袭第263章天策上将第256章 攻伐第122章 窦建德第130章劝父造反第245章 北海第七十一章 兵败第104章 太原论事第六十三章 交锋第四十二章 萨水惨败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129章钱粮第229章 愿今后,勿生帝王家第二十六章 采莲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262章入主中原第123章 自立为主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113章 苏威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191章 离间之计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247章 尉迟恭VS李元吉第八十章 河东第四十五章 进宫面圣第136章 李密乱中原第197章 军中贪墨第132章 突厥再南下第五十八章 济水之战第229章 愿今后,勿生帝王家第133章 大败突厥第七章 转变之始第198章 还师长安第108章 天下纷乱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228章 裴氏父子来归唐第六十五章 洛阳城外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七十五章 当有李氏为天子第124章 太原留守第258章凌敬建言第263章天策上将第266章 告发第116章 雁门被围(上)第七十九章虎将第196章 不降唐第八十三章别用心思第四十二章 萨水惨败第235章 劝尉迟第106章 刘文静之言第101章 楼烦郡第101章 楼烦郡第136章 李密乱中原第218章 传国玉玺第180章 杀戮继续第六十五章 洛阳城外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九十七章 部落冲突第九十六章 阿朵儿第145章 战略吹捧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150章 地盘抢夺第157章 晋国公第二十六章 采莲第七十五章 当有李氏为天子第九十七章 部落冲突第五十二章 离与聚第202章 王大哥?第218章 传国玉玺第九章 都城洛阳第141章 太原起兵第196章 不降唐第225章 弃城而逃第169章 魅雪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长成第122章 窦建德第215章 玄甲军第七十六章 女儿情第177章 烟花三月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163章 河东郡攻防战(下)第106章 刘文静之言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132章 突厥再南下第255章 窦建德饮恨蓟城第五十三章 贼寇来袭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长成第254章 洛阳八要地第193章 李隐平陇右(上)第五十五章 再升官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