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死胡同

哥萨克的伤并不碍事,只是舒尔卡那一脚踹得并不轻,这让他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

但也只是如此而已,这在战场上尤其是苏军中几乎就不能算是受伤。

更大的问题,桥面被敌人炮火封锁,几辆坦克开上去都被摧毁在路上,不一会儿桥面上就到处都是坦克残骸和苏军士兵的尸体。

扎哈卡维奇少校与加夫里洛夫少校从后方跑了上来,举着望远镜探出身去往对面望了一会儿,然后就退了回来。

他们在躲进一段废墟前叫上了舒尔卡。

“是装甲列车!”加夫里洛夫少校说。

“而且装备了88MM高射炮!”扎哈卡维奇少校补充道:“只有这种炮才能在三百米外击穿T34!”

装甲列车……舒尔卡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他一直没怎么把它放在心上。

因为舒尔卡知道这是种落后的装备,就像战列舰慢慢被淘汰一样。

原因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过于依赖铁路、而且过于庞大不易掩藏,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基本就是敌人空中力量的靶子。

战列舰差不多也是这样有状况……在航母出现之前,海战基本靠军舰本身,于是“大炮巨舰”的思维就是正确的。

但是,随着航母的发展海战已经变成敌我双方舰载机的争夺,战列舰的大炮已几乎用不上,厚重的装甲对于轰炸机来说也没多大差别,反而因为其体积及重量导致其很容易成为轰炸机的目标。

作为一个现代人,舒尔卡是习惯性的忽略那些将被淘汰的东西。

但是做为一名这时代的战士,舒尔卡发现无法忽视它们。

比如说现在,德军掌握着制空权,而且还用它守着桥面,于是这装甲列车就变成了一种利器。

“看清它有多少节了吗?”加夫里洛夫少校问了声。

“十二节!”扎哈卡维奇少校似乎对此有所研究,他打着手电做光源,然后一边画着一边介绍道:“像这种装甲列车一般会将动力车头放在中间,这样能降低被敌人攻击丧失动力的危险,在它旁边会加持一节煤水车厢,用来储存煤和水以及补给。再往外,会有指挥车厢,防空火力车厢和反装甲车厢。通常是两边对称以方便来回作战和指挥!”

最后一句较难理解,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两边对称的话,装甲列车往这头开还是往那头开都是一样的,战斗单位相同于是指挥起来就不会那么复杂。

“用炮火能否将其炸毁?”加夫里洛夫少校问。

“很困难!”扎哈卡维奇少校摇了摇头,说道:“它们都有装甲被覆,炮弹很难对其造成伤害不说……如果不是直接命中动力车厢,原则上它都是能开动!”

舒尔卡明白扎哈卡维奇少校这话的意思。

列车是由一节节车厢构成,其它车厢并不是要害,被击中甚至击穿都没关系,大不了就把整节厢丢掉其它车厢连在一起依旧还有战斗力,一样还能拦着坦克第四旅无法前进。

“更何况!”扎哈卡维奇少校接着说道:“装甲列车是机动单位,我们很难掌握它的位置并将其摧毁!”

加夫里洛夫少校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比如刚才他还没看清,装甲列车就在他眼皮下退回到建筑中去消失了。

这要是用炮火覆盖……就只能是没有目标的瞎打。

“扎哈卡维奇同志!”这时通讯兵报告道:“二号桥进攻受阻,他们发现敌人装甲列车!”

扎哈卡维奇少校与舒尔卡等人对望一眼,然后就说道:“这就是装甲列车的优势,它可以凭着自己的速度两线作战封锁两座桥!”

“如果我们两座桥同时进攻呢?”加夫里洛夫少校问。

扎哈卡维奇少校摇了摇头,说道:“除非我们能在几分钟之内突破敌人防线!”

几分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桥面狭窄只有二十几米宽,勉强能容下三辆坦克并排前进。

其实通常进攻时都不敢三辆坦克并排进攻,因为这很容易就会把桥面堵死给自己造成麻烦。

于是苏军进攻的冲击力明显不足。

其次,就是德军并非完全依靠装甲列车的88MM高射炮……他们在对岸的桥头肯定会布署许多反坦克炮,而且这些坦克炮是从各个方向对准桥面,坦克一开上岸这些反坦克炮就会集中火力将其击毁。

想了想,舒尔卡就说道:“如果摧毁装甲列车有困难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摧毁铁轨?”

众所周知的是装甲列车严重依赖铁轨,从铁轨入手就是打它的七寸。

但这个想法很快又被扎哈卡维奇少校否定了。

“摧毁铁轨的确可行!”扎哈卡维奇少校说:“问题在于德国人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肯定有备用铁轨,而且很可能不只一条!”

加夫人里洛夫少校赞同道:“可以想像,他们可能还备有工兵和建设铁轨的木材,在装甲列车用备用铁轨的同时工兵维修铁路,这样反复……我们会一直被封锁在这里直到天亮!”

天色一亮会发生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德国人的“斯图卡”轰炸机会一架架的俯冲下来将苏军的T34炸毁。

然后,扎哈卡维奇少校和舒尔卡等人想了一个个办法但很快又一个个被推翻。

比如扎哈卡维奇少校向罗科索夫斯基汇报了情况,希望第32军能夹击德军对他们造成压力。

但得到的回复却让所有人失望了。

“第32军已经在向敌人进攻!”罗科索夫斯基回答:“但他们的弹药已经不多了,很难突破敌人防线为你们提供帮助!”

在此之前第32军就无法突破敌人防线,现在当然更无法做到。

再比如加夫里洛夫少校建议搭建浮桥由别处抢攻……但不说时间不允许,浮桥也很容易被敌人炮火炸断。

不说浮桥被炮火炸断,从浮桥上渡坦克本身就十分危险,更不用说在架设浮桥时德军也可以将铁轨架到对面同样以装甲列车实施封锁。

于是战局就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围第一百三十六章 基辅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可夫第五百二十八章 最后第九十二章 汽油桶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坚守第七十六章 防线第一百一十七章 进攻第四百一十三章 误会第三百二十章 炮弹第三百五十七章 莫德尔第六百八十五章 踏上征途第六百九十五章 功劳第三百零八章 上校第三十九章 桥头堡第二百六十二章 里2第一百八十三章 自救木第五百五十章 勋章第六百五十五章 政委第五百二十一章 承认第三百二十六章 动员第七百零三章 为难第五百三十五章 夜间战斗机第一百零四章 食物第六十五章 包围第五百七十七章 学校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官证第五百五十八章 两栖登陆船第九十六章 炮火封锁第十五章 试探第四百三十一章 信息第一百九十章 诱敌深入第797章 兑现第七百零一章 阳奉阴违第一百九十七章 克林防线第八十九章 坦克肉搏战第七百二十一章 进攻计划第一百零四章 食物第三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五百五十五章 蟒蛇计划第二章 距离第一百二十九章 游击队第869章 建议第826章 投降第七百六十四章 连锁反应第五百一十一章 争夺第863章 问题第841章 火车站第四百五十一章 资料第六百六十六章 错误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击队第六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三百三十九章 巷战第791章 选择第三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五十六章 木屋第二百三十六章 掩护第二百八十五章 缺口第二百九十三章 近卫坦克第一旅第十八章 补给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决问题第三百零三章 医院第七十五章 成见第四十七章 斯大林防线第七百零二章 接敌第七百一十七章 补给第二百三十二章 指挥第六百九十四章 改型第798章 战略利益第五百七十七章 学校第六百九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五百五十四章 火炮第七十八章 撤退第五十八章 防御第852章 对立第二百零一章 阿列克大叔第五百六十二章 对手第八十九章 坦克肉搏战第二百四十六章 潜伏第一百一十七章 进攻第五百零五章 增援第九章 广播第五百一十五章 构筑阵地第一百三十章 重点第三百四十五章 燃烧瓶第二百六十四章 补充第839章 空降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路第二十八章 群体效应第六十九章 地雷第七百二十四章 计算第三章 火力准备第七百三十三章 汽油第798章 战略利益第五百七十九章 察里察河第三百零三章 医院第三百二十八章 “路标”第四百零九章 指示第五百三十四章 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