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叛国者死

从参观琥珀造船厂到出来的时候,波罗科夫局长一直没有说话。作为亚纳耶夫一手提拔起来的苏联造船局局长,波罗科夫这几年在岗位上的兢兢业业让亚纳耶夫非常的放心。他就像苏联海军机器上一颗不可或缺的齿轮,忠实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可以说苏联的舰艇想要发展,除了过亚纳耶夫那一道坎之外,波罗科夫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亚纳耶夫总书记的重心并不在这里吧?虽然一开始的访问就选择了琥珀造船厂,但是波罗的海舰队已经不是当年准备从北欧进攻,占领德国的进攻型舰队了。现在更想保住的是波罗的海的地盘,不是吗?所以这些年来波罗的海舰队并没有得到太长足的发展。”

波罗科夫说话比任何人都要一针见血,这位沉默不言的局长实际上比亚纳耶夫想象中还要聪明得多,聪明到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什么时候该闭嘴。

“主要你下达的那份调令,将黑海舰队的光荣级前往太平洋舰队就可以看出亚纳耶夫总书记是否开始转移重心了?毕竟欧洲现在忙着内乱,好为苏联争取发展的机遇。”

“并不算是,我们始终提防着欧洲,绝对不会松懈。只不过这几年来欧洲转守为攻而已。”

亚纳耶夫笑着摇摇头,波罗科夫其实不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吗?现在自己身上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欧洲想要锁死自己的战略意图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亚纳耶夫现在心里还有别的想法,关于远东的开发问题。而且亚纳耶夫现在需要发展经济,再没有钱的情况下,亚纳耶夫想到了关于远东的发展。

远东拥有着193亿吨煤储量、180亿吨石油、2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2000亿立方米木材储量,远东所拥有的资源令人垂涎,也难怪西欧国家会酸溜溜的说苏联就是一个大号的沙特。

然而地广人稀,基础设施缺乏,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是困扰着远东大开发战略的决定性因素。地区工业生产不发达,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加工工业落后。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日本的四分之一、美国的六分之一、澳大利亚的五分之一,同时也低于全俄平均水平。

因社会环境欠佳、居民收入严重落后于俄中心地区,从1991年起,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的人口大量向外迁徙。该地区的人口密度仅相当于俄罗斯平均人口密度的七分之一。

交通网络不发达,运输服务水平较低。虽然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的面积占俄罗斯国土总面积的45%强,但是铁路的运营里程仅占俄罗斯铁路运营总里程的13.8%,公路里程占9.5%,内河通航里程占28.7%。加之道路、交通设施和机车车辆陈旧等因素,难以形成有效的物流系统。

远东的贫穷,早在斯大林时代就埋下了伏笔。

之前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新推出的国家计划最重要的缺失就是来自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偏弱。即便地方预算也列入其中,与所需数额也相差很远。

如果亚纳耶夫想要发展,就必须对远东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而这笔改善基础设施的投资预算估计要达到十万亿卢布。

如果在1991年让亚纳耶夫拿出十万亿卢布,他会选择跟对方拼命。

现在让亚纳耶夫拿出十万亿卢布,

远东大开发在亚纳耶夫心里已经成为了定局,唯一要考虑的就是资源的贩卖问题。这时候加强太平洋舰队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是为了今后政治博弈中增添一道筹码。

利用远东作为强心针,再一次让苏联经济迸发出活力,成为世界经济体之一。

亚纳耶夫的目光已经考虑到了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横跨大陆的苏联在进行投资,除了经济保障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军事力量保障,也正因为如此,亚纳耶夫才会在大开发战略开始之前,增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

亚纳耶夫的目光已经考虑到了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横跨大陆的苏联在进行投资,除了经济保障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军事力量保障,也正因为如此,亚纳耶夫才会在大开发战略开始之前,增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

“黑海造船厂正在建造新型大型反潜舰的事情,波罗科夫同志知道吗?”亚纳耶夫冷不丁的问道。

“我知道。”波罗科夫点点头,“为了加强黑海舰队的反潜作战能力,我只是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连退役的舰艇也重新拿出来进行现代化改装?”

亚纳耶夫解释说道,“正是因为我们要加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黑海那种地方,一艘改装的卡拉级反潜舰已经足够了,但是太平洋这么广袤,一艘可远远不够,起码要增添到三艘,为远东地区增添一道保障。远东再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经济重点发展地区。”

波罗科夫深吸了一口冷气,他没想到亚纳耶夫的想法已经考虑的这么深远,如果总书记所说的话是真的,那么将来的远东必定会成为一个经济重点地区。

亚纳耶夫也就稍稍透露了一些信息,至于其他的详细情节一直守口如瓶。他正在深谋远虑一步棋,远东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到东亚局势的改变。所以亚纳耶夫要考虑的东西远远比想象中还要多的多。

“我们还需要4艘暴徒级护卫舰,为太平洋舰队增添筹码。以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为主的航母战斗群也是时候应该增添新的成员了。”亚纳耶夫一句话甚至影响了整个太平洋舰队的发展,在他眼中,军队必须先为政治服务。哪怕其他海军将领据理力争北方舰队的重要性,亚纳耶夫也能一口拒绝。

别再想着彼得大帝的遗嘱了,对于现在的苏联来讲,经济发展才是第一要素。苏联不能再成为畸形臃肿的巨人,拥有健壮的手臂却无法行走。

未来不是掌握在垂垂老去的欧洲,也不是掌握在动乱不堪的中东,只有东亚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所有人感受到了东方巨龙腾飞的压力,但是没有人会想到这头巨龙会在将来成为挑衅美国霸权的重要屏障。所以亚纳耶夫宁愿抛弃东欧那些不成气候的家伙,也要加入到东亚俱乐部来。

何况亚纳耶夫远东发展战略的目标,就是相中了中日韩三个国家。与经济新生体的合作远比西欧那些扶不起来的家伙们好得多。

不过波罗科夫毕竟不会考虑到经济层面的问题,他在军备发展上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但是亚纳耶夫总书记,我们不是一直在强调海军应该节约发展吗?在短时间内新增这么多舰艇,而且都将重心放到了太平洋舰队的身上,我怕其他的舰队会……”

“心有不满就让他们心有不满去吧,苏联的未来又不在东欧,只是我们的博弈重点在那里而已。”亚纳耶夫不屑的说道。

斯拉夫人几百年来一直将莫斯科视为政治和经济的骄傲,但是在亚纳耶夫眼中,却没有这种看法。能为俄罗斯带来巨大财富的地区就是战略要地,而亚纳耶夫所要做的,就是在这片地区发掘出金融的金矿。

亚纳耶夫指着东方的位置,虽然他在波罗的海三国,但是亚纳耶夫的着眼点却一直在东方,甚至可以说东方,才是苏联摆脱自身困局的未来。

亚纳耶夫将筹码压在了这里,他已经将这片地区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呈现在的天然气和石油还能保持高昂的势头走向。

“苏联的未来在那里,在远东的资源上。”(。)

第374章 棱镜第414章 班加西的秘密士兵(4)第607章 正式落入圈套第10章 大清洗第865章 往后撤退不算番外的番外29服从最高意志第697章 钢铁的普鲁士第214章 袭击船只第427章 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第814章 科尔贝格的怪物准备血洗东德第969章 今晚,亚佐夫将加入狩猎第771章 德意志的斯大林第907章 画上句号的终章(3)不算番外的番外28第二道保险第624章 清醒过来第380章 塞尔维亚谈判第692章 引爆柏林的导火线第661章 大英要完第669章 雪中送炭第802章 邪恶轴心美利坚第444章 对韩军售第819章 波恩难民袭击事件第206章 日本挑衅第97章 到底谁才是独裁者?第725章 你别搞事我跟你讲第780章 代理人计划第122章 第一次的电话谈判第293章 红色火海第149章 红色暴君第948章 我就是谈判代表不算番外的番外6赴死赴死赴死第93章 公共知识分子的末日(3)第684章 愤怒的人民,冰冷的武器第132章 整治叛徒第79章 从地狱归来的苏维埃不算番外的番外108苏维埃巨熊美利坚白头鹰第740章 红海军的荣光第29章 踏出的第一步尝试第479章 巨浪级两栖攻击舰第753章 胜负的关键第98章 乐极生悲第129章 亲自上阵第960章 倒计时开始了第932章 肢解乌克兰第124章 胜利的红旗在飘扬第64章 欢迎回家(5)第123章 燃烧的火狱第719章 普鲁士的觉醒第380章 塞尔维亚谈判第585章 石油管道铺设第673章 你没有退路了第193章 我们的价格很良心第248章 军工计划第7章 烟火盛宴第557章 希腊与苏联的交易第489章 为自由而战第423章 全方面升级第558章 爱琴海危机(1)不算番外的番外20苏维埃归来不算番外的番外50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第907章 画上句号的终章(3)第849章 你背叛了理想第894章 分道扬镳第505章 阴谋的冰山一角第290章 毛熊的霸气宣言不算番外的番外2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第326章 突然袭击第160章 别斯兰事件(1)第770章 经济的陷阱第188章 改变时间线的美国红脖子(下)不算番外的番外72我们苏维埃将惩戒世界第677章 苏宣部的舆论轰炸机第767章 第二笔交易第526章 盘根错节的利益第86章 黑暗终将散去第964章 愚人节的玩笑不算番外的番外42库可夫真正的打算不算番外的番外102总统之死第526章 盘根错节的利益第678章 震惊欧洲的宣传第852章 支离破碎的新东方政策第405章 铁幕重临东欧第245章 协议一致第692章 引爆柏林的导火线第444章 对韩军售第80章 你们的意志,我们来继承第893章 我们说了算第812章 变相的庞氏骗局第150章 波黑战争疑云(上)第292章 不留活口第784章 恶性党争第988章 第二号人选第699章 人民永垂不朽!第846章 德苏军火交易不算后续的后续他们回来了第171章 内讧第294章 救援行动第192章 戈尔什科夫号改装计划不算番外的番外102总统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