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去掉两个字

第170章 去掉两个字

“我发现了一本杂志,路遥竟然在上面发表了随笔。”

冯明煞有介事地把《女友》摆在于东桌上时,于东正在看陀氏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他非常喜欢,没事就会拿出来看看。

陀氏也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家,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能仅次于契诃夫和卡夫卡。

于东将目光从书上移开,看向桌上的那本《女友》。

这本杂志他知道,是一部女性杂志。

于东抬头看冯明,“这是你从吴老师那边拿来的吧。”

冯明撇嘴道:“这是重点么,重点是路遥的作品在上面发表了。”

“那又怎么样?”

冯明激动道,“怎么样?这可是一部女性杂志,跟主流文学距离十万八千里。这证明主流文学界容不下路遥,容不下一个矛盾文学奖得主。”

看到冯明义愤填膺的样子,于东觉得挺有意思的,主流文学界看不上路遥,那不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情么?

当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被《当代》拒稿,好在《花城》收容了它。

但是后来第二部就没有杂志要了。

到了第三部,也只是发在了《黄河》上。

要不是路遥得了矛盾文学奖,估计《女友》都不会要他的稿子。

没有得到于东的回应,冯明摇了摇头,叹息道:“我看了这篇《早晨从中午开始》,感觉路遥的病恐怕已经非常重了。”

已经快不行了,于东也在心里叹了一句。

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早晨从中午开始》完结后的这一年,路遥就去世了。

有人说路遥是为了《平凡的世界》拼尽了生命,于东并不完全同意。

路遥主要还是生活作息太差了,每天两包烟,半夜睡觉,中午起床,这样的作息怎么都不会好。

他即便不为《平凡的世界》耗尽生命,也会因为其他作品走向一样的结果。

终归是可惜了。

“你把杂志留下来吧,我看看。”

“你看吧,看完给我。”冯明说了一句,摇着脑袋走出了于东的宿舍。

于东看完《早晨从中午开始》后,给路遥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表达了自己的关心。

他原本想要去看看路遥,不过又觉得自己跟他不认识,贸然过去实在不太合适,而且见了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倒不如不见。

……

十月二十一日,于东的新书《最后的城》正式发售。

第一波的市场反馈良好,一个礼拜就卖出去近一万本。

但是后续关于这本书的评价却出现了两极分化。

于东的忠实书迷们,表示这本书非常好,为国内科幻注入了一股新的潮流,生物朋克这个国内科幻极少提到的概念却被于东营造出一种新体系即将诞生的感觉。

但是不喜欢的人却认为这本书过度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完全脱离了科幻小说的本质,而且小说中的生物朋克一点都不先进,反而像是一个破落末世,故意退化社会结构。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小说里面对西方国家丑化太多,把中国写得太厉害,属于夜郎自大的自嗨情节。而且这部分人还大多不是普通人,都是知识分子。

他们认为于东蜷缩在国内写科幻,不能放眼世界,眼界太小,认不清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也不了解国外的民主优势,这样肆意地臆想会给受众错误的引导。

这些人还说得振振有辞:一个国家想要发展,一个民族想要发展,首先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不能抱着嫉妒心意图用虚构的劣质文学来消除自己的自卑。

这话说得还真没错。

但是却用错了地方。

于东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突然关注起科幻小说来,不过有了他们的关注,反而对小说的销量很有益处。

被他们骂着骂着,书倒是越来越好卖了。

不但这本书越来越好卖,科幻小说也一下子出圈了。

好多人买了书之后,还都要骂上一句,这些人不仅仅骂于东的科幻,连于东的其他作品也都骂上了。

说于东在主流文学界不停地搞批判,揭露社会黑暗,到了科幻界却开始讨好政府了,妄图用科幻小说走红色文学道路,是个不折不扣的两面派。

又有人把《第二世界》扒了出来,说这本书里面其实就有媚上的苗头了,因为小说里面经常若有若无地提到中国的科技发展最为迅速。

其实于东也没预料到这次引起的反响这么强烈,因为他已经在《最后的城》里弱化了中国的力量。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这么多人看不惯。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自卑心已经超过了于东的想象。

搞笑的是,新一期的《读者文摘》里面刊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最后的城市》,而且作者笔名叫干东。

这篇文章里面说了好多美国那边的优势,列举了不少“证据”,证明美国是民主国家,被跨国公司掌控绝对是无稽之谈。

不过这还不是最搞笑的,最搞笑的是,这一期的《读者文摘》刚发布没两天,于东就收到他们编辑部的来信跟他约稿。

而且邀稿理由冠冕堂皇,说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兼容并蓄,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一起提出来大家相互学习。

于东觉得挺有趣的,你《读者文摘》什么层次的杂志,也好意思谈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跟你沾得上边么?

连干东和《最后的城市》都出现在他们杂志上,这个杂志还有底线和立场可言么?

后世有人说《读者》是公知聚集地,杂志的意识形态有问题,这可冤枉他们了。公知不公知的,跟《读者》关系不大,他们只不过看什么流行就刊登什么,只是恰好某段时间国内外信息不平等,国内民众对国外好奇,所以随便编个国外的段子都很吃香。

于东还给他们回了封信,“委婉地”拒绝了他们。

“贵刊致信与我邀稿,无奈才疏学浅,恐难胜任,故此拒绝。不过我倒是可以为贵刊提供其他帮助,贵刊最近因为刊名官司缠身,我看官司不用打,贵刊肯定先投降,不如我先为贵刊想个名字,去掉文摘两个字,单叫《读者》,贵刊如果觉得可行,直管采用,本人不收取任何费用。”

(本章完)

第33章 工艺和美术(加更)第472章 我们出钱,他们出作品(第一更)第482章 世界名曲致爱丽丝第801章 维塔数码第821章 瓦力第243章 薄醉第681章 玻璃罩子第834章 夏天的风第277章 推理游戏第195章 给组织汇报情况第294章 分账大片(万更求订阅,求月票)第591章 深空音乐的问题(第二更)第926章 明基商店第579章 辐射(第一更)第347章 第三更第992章 清明上河图第373章 游戏签售第473章 双管齐下(第二更)第134章 何洪伟第951章 一百个名额番外:于家巷(一)第21章 你就是于东第639章 再等什么(康)第788章 危机提前第11章 谭锴第450章 梦幻联动第131章 当作家都屈才第20章 传出来了第780章 回马枪第180章第428章 不用纠结,两部一起(第一更)第82章 《收获》第459章 你特别有名第622章 张成工(第二更)第915章 安迪·鲁宾第557章 才大气粗(第二更)第889章 深空的损招第845章 表现主义以及第九区第14章 朦胧诗派第763章 你这也叫烧钱?第980章 全面封杀第263章 主要是想跟你们聚聚第433章 主动出击(第一更)第270章 交流会第936章 一点小问题第217章 冷酷的张先,温柔的于东第648章 超现实主义第119章 一坑未平,一坑又来(二合一)第919章 一篇新稿子第133章 还有你的第495章 礼物第96章 给你加点担子第378章 看看录像(第一更)第895章 两个网站第567章 题外话(第二更)第234章 随笔集(求月票)第930章 Android和walle第888章头疼第650章 Y——U第334章 “豪赌”第12章 补天第718章 这是个老手吧第821章 瓦力第430章 要开始了(第一更)第415章 青蛙熟了第529章 旧书开售第26章 金马碧鸡老兵第349章 你不当门卫,可惜了(第二更)第77章 古林公园第281章 一次怎么行第1018章第884章 大虾第992章 清明上河图第810章 需要的,想要的第824章 神秘的年轻人第816章 你认识于东?第1024章 亚特兰大第953章 一种属性第553章 又是一桩麻烦事(第二更)第455章 落款第279章 游戏的开始第297章 答案就在手中第192章 着辅导员派头挺大(求月票)第9章 王安意(求月票呀)第592章 没白忙活(第一更)第195章 给组织汇报情况第927章 出乎意料的数据第189章 一碗第497章 写得真好请假第863章第287章 火星真火(加更,求订阅,求月票)第322章 我就想知道中国字怎么写的第178章 门生第681章 玻璃罩子头疼第399章 话里有话(求订阅)第470章 文学节(第一更)第474章 人畜无害的吉米(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