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有孕

御膳房位于太极殿西北,是整个一个建筑群,最为显眼的是随处可见的铜皮包裹的大缸,里面盛满了水。

今日宫中夜宴,御膳房上上下下全都崩紧了神经,不等到宫中圣人睡下,今天的事儿就不能算完。躲在门外偷偷打磕睡的小太监,突然远远的看着两排灯笼向着御膳房缓缓过来,本来有些迷糊的他,猛得惊醒,用手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并没有看错,连忙跑进屋内,“师傅,师傅,有人过来。”

同样在打着瞌睡的大太监,本来也半闭着眼养神,听到小太监的话,猛的起身,“谁来了?”他神情紧崩,生怕是今天宴上那道菜惹得贵人心烦,着人来找御膳房的麻烦。

小太监摇了摇头,“我就远远的看着好多亮着灯笼往这边走,具体是谁不知道。”

“你……”大太监也没心思跟小太监计较,连忙出了门,往门伸长了脖子往前看,果然看许多太监宫女,大约数去足有四十多人,手中的灯烛把路上照得通亮。正在心里猜测,来的人是谁,便看到太极宫贾总管的小徒弟,神情颠颠的跑了过来,神情有些倨傲的说:“太子妃驾到,叫御膳房的人都出来迎接。”

太子妃?大太监整个人都是蒙的,本能点头哈腰,“小的马上就去。”

“嗯。”小太监扬着下巴,冷淡的应了一声,紧接着就往来路迎去。

大太监深一脚浅一脚的往总管厨房跑去,今天,御膳房总管肯定在厨房。

这边,贾喜半弯着腰,亲自掌灯引路,还不如细心而轻声的提醒,“太子妃,小心脚下。”

苏颜笑道:“贾总管,凡你告诉御膳房的人,大晚上的,不必兴师动众的出来。前面宴席未完,他们各自都有责任在,不好让他们离岗。你只着人问清楚,长寿面该在哪里煮就好。”

贾喜连忙点头,“老奴明白了。”他都没多话,只对着一个年轻的太监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刻就先走了。

之前的小太监兴冲冲的往回走,正碰上这个。“李哥哥,你这是作什么去?”小太监殷勤的凑了过来,亲热的问道。

“太子妃有吩咐,带我去御膳房。”李太监端着架子。

小太监面上热情的引路,其时心里恨不得李太监敢快去死,省得挡了自己的路。

御膳房的人,本来听说太子妃要过来,全员整理衣袍,打算出迎。接着就来了个人,说是太子妃来下碗长寿面,其余人的各守其位,不许随意走动。

等到苏颜过来时,便只见到了御膳房的总管和管着白案的徐大厨,两人被小太监带到苏颜面前,按头便拜,“见过太子妃。”

“平身。”苏颜温和道:“父皇薄有酒意,本宫想给父皇下碗长寿面。敢问总管,应该在去哪里?”

“这边,请殿下随老奴来。”御膳房总管连忙在前引路,这可是在贵人面前表现的机会,必须得抓住了。

苏颜厨艺寻常,好在只是下碗长寿面,不需要太过高深的技巧。厨房里,制作各种面食的面都已和好,都放在一边醒着。

按照御膳房总管的想法,太子妃只要在一边看动动嘴就行了,其余的都可以用徐大厨来。

苏颜摇了摇头,“应该有熬好的骨头汤吧?”

“有,有,猪骨、牛骨和整鸡熬的好汤,用文火整整熬了十二个时辰,保证清而至鲜。”

有好汤,这面就成了一半。自有宫女过来伺候苏颜挽袖洗手,然后跟所有人一起,看着太子妃揉面、擀面,再做出只有一根的面条。大锅中的水早已烧开,面条下进去,只几个翻滚就已熟了。苏颜连忙捞出,先过一次冷水,才放入老汤中,切上一些细细的香葱叶,撒入面中,一碗简单的长寿面就制成了。

只有皇帝的还不成,还得给自己丈夫也做上一碗,不同于做寿的皇帝,太子那碗里,就是平常的刀切面。同样的汤,同样的香葱叶,最后再点上些香油、陈醋,放入食盒,交由宫女提着,回转太极殿。

皇帝和太子已经等了好久,见到苏颜回来,都眼巴巴的看着她。苏颜亲自动手,端出两碗鲜香扑鼻的热汤面,放在两人面前,不大好意思的说:“汤是御膳房熬好的,面也是人家和好的,我只负责煮熟了。”

“那也是七娘亲手做的么。”皇帝满足的咬了一口,连声夸赞:“好,好,好。”

太子更是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他家卿卿的面有多好吃。苏颜有些脸红,“是御膳房的人手艺好,跟我没大关系。”

皇帝一碗热汤面下肚,之前的恼怒全都飞到了九宵云外,“御膳房今天伺候的不错,赏。”

太子瞪着他爹,“颜颜呢?”

皇帝想了想,才开口道:“前几日永昌府进上了些玉石,看着到也不错,都给七娘拿去做些摆件玩吧。”

大夏跟前朝一般,玉中最贵者便是和田白玉,其余则是黄玉、青玉、墨玉等,永昌府进上的翡翠,算不上多高档的东西,只因为颜色多,到可以做些摆件、盘、碗等物。

不过,永昌府地处偏远,又多是山间林地,多毒虫,很少有商人会过去。再加上好玉难得,翡翠虽然比不上羊脂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名贵的东西。也只有皇帝,才有这个底气,拿着极品的翡翠,送给儿媳妇,让她随意雕些东西来玩。

太子见他爹心情转好,又因为吃了热面,肚饱困意生,两眼都眯了起来,他就想借机带着苏颜回东宫去。话还没说出口,就见贾喜咧着嘴,满脸喜意的进来,“老奴给圣人道喜了。”

皇帝道:“喜从何来?”

“适才太医给赵王妃、吴王妃请过脉,确认两位王妃都已身怀六甲。”作为皇帝的贴身太监,贾喜知道皇帝有多盼着孙子。

这可真是喜事,老皇帝听完了,脸上也绽开了一朵菊花,用力一拍大腿,“这可真是好事!”很可能又有两个孙子要出生了,能不是好事么。

被太医诊出喜脉的魏六娘和苏容都被各自的婆婆珍而重之的护了起来。刚刚还面有责怪之意的淑妃和徐昭媛,如今乐得合不拢嘴,看向儿媳的目光柔和极了。

相比吴王难掩喜意的俊脸,赵王看上去整个人都是懵的。直到徐昭媛推了儿子的一把,“五郎,你这回可得好生待你媳妇,再跟她吵架,我可不依。”

“啊……哦。”赵王点了点头,看向魏六娘的目光依然复杂难言。别人不了解,赵王自己知道。自从之前害得魏六娘流产,他又护着魏八娘,两人之间的关系就降到冰点。平常在府里都是王不见王,不得已要共坐在一处时,也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印象里,他这几个月好像就有一次酒醉后,在王妃房里睡了一觉之外,两人就没在一起过。难不成他这个媳妇很宜子?赵王心情略复杂。虽然他已经有一个儿子了,但毕竟是妾室所出,又是七个月早产,看起来病秧秧的,很不健康。若是王妃给他生个健康的嫡子,两人的关系也未尝不可休复。

赵王这里盘算着要对魏六娘好一些,得到消息的皇帝迈着大步走了进来,红光满面的大笑道:“今天真是喜事不断。”一眼看到赵王,想到自己的长孙,再有赵王妃又有孕了,顿觉这个儿子不错,他顺手拍拍赵王的肩膀,夸了句:“五郎不错。”

赵王顿时喜上眉稍,父皇居然当着众兄弟的面儿,夸他了!这可是平常只有太子或吴王才有的待遇。

赵王的喜悦一直持续到晚间回府,他就被本应在做月子的魏八娘拦了下来。才拼死生下一个儿子的魏八娘,面色苍白,颤微微的跪在他面前,泪眼盈盈的哭诉:“王爷,妾身早产都是有人所害!”

赵王一听,当时就怒了,怒喝一声:“是谁!”

魏八娘捂着脸就是哭,任凭赵王怎么问,就是不肯回话。赵王气得一指魏八娘的体贴丫鬟,“你说,怎么回事。”

那丫鬟连忙跪下,“王爷,奴不敢说。”

魏八娘和丫鬟如此作态,赵王就是再蠢,也该知道找谁了。何况,他并不蠢,在某些问题上,很聪明。

“是王妃?”

魏八娘抬起泪痕斑斑的脸,“王爷,妾身微贱,纵一死也不足惜。可是大郎,是殿下的亲骨肉,如今看他如此瘦弱,妾恨不能以死相替。”

赵王怒意过后,及时想到他的王妃身怀有孕,若不是证据确凿,不能过去质问。他闭了闭眼,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方才盯着魏八娘的眼睛问:“你说是王妃害你早产,可有证据。”

“有。”魏八娘肯定的说。

“说说看。”赵王道。

他的话音未落,就听见有个魏六娘清脆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王爷不必多问了,就是我让人做的。”

赵王腾的一下站起身,恶狠狠的盯着魏六娘,“你说什么?”

魏六娘扶着丫鬟的手,吟着笑,慢慢在赵王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轻笑道:“若不是臣妾,王爷怎么会有个跟圣人同一天生辰的庶长子呢。”

赵王张口结舌的指着魏六娘,“你,你,你是说……”

魏六娘了然的点了点头,“我就是故意让人下药,好让孩子在今天出生。”她瞄了一眼抬头眼睛冒火的盯着自己的魏八娘,理了理自己的袖口,慢条斯理的道:“王爷放心,臣妾下药之前,都已经在好几个人身上做过试验了,完全可以确保魏孺人母子平安。现在大郎就是看着弱,好好养上一段时间,就跟正常的孩子了一般无二了。”

听着魏六娘轻描淡写的说着自己拿孕妇做实验的那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赵王背后出了一身冷汗,甚至身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怎么,王爷怕了?”魏六娘眼带讽刺的问。

赵王下意识的挺直脊梁,“谁说本王怕了。”

魏六娘扫了一眼魏八娘,“臣妾过来,是有一事要跟王爷说。”

赵王问道:“何事?”虽说魏六娘下了药让魏八娘早产,可正像她说的,若没有她用出这等手段,如何能得到一个跟父皇同日所出的皇长孙!权衡之下,他默认了这件事。

魏六娘道:“大郎即是王爷的长子,又是父皇的长孙,身份贵重,让一个妾养大可不像话。”

魏八娘用力掐着自己的掌心,可怜巴巴的看向赵王,她如今在赵王府里地位,根本不足以跟魏六娘抗衡,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赵王身上。

赵王攒眉沉思,好半天才在泪眼盈盈的魏八娘的期盼中点了头,“那大郎就有劳王妃费心照顾了。”

魏八娘不敢置信的看向赵王,只得了他温和的一句:“八娘回去好好养身体,你才生了孩子,可不能这么任性。”不只如此,赵王甚至把魏八娘身边的人都换了一遍,把她关在屋里坐月子,谁也不许探望。

这种刻意控制孩子的出生,以求在皇帝面前邀宠的行为,越少人知道越好。

那一夜,赵王府里无声无息的死去了不少人,在随后的几天里,被人从后门运出府里,拉到城外的庄子上掩埋。

又一次败在了魏六娘手下的魏八娘,恨得眼睛冒火。她只能告诉自己,慢慢等,慢慢来,早晚有一天她会报了这个仇的。好在赵王对她有愧,到是日日都来看他,无形之中,让魏八娘在赵王府里的地位上升了不少。

这一次赵王妃和吴王妃同时在皇帝的寿宴上暴出有孕,让周王妃朱氏和齐王妃刘氏都有些不是滋味。

同样是王妃,安王妃已经替安王生育了一女,虽说不是儿子,好歹也是生了孩子的,先开花后结果的事,可是有很多。然后赵王妃,才流产没多久,就又怀了一个孩子。吴王妃也是在新婚一年内,就有了身孕,还好运的在皇帝有寿宴上暴出来,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大家都是女人,同样嫁入皇室,怎么自己的肚子就没什么动静呢?

不只是她们自己着急,周王和齐王的亲娘也着急。做为一个婆婆,担心儿子的子嗣问题,最先想到的,用得最顺手的一招,永远都是给儿子送女人。

周王府和齐王府先后得到了来自德妃和李修容赐下的四名宫女,周王妃满怀感激的进宫谢恩,当天晚上就安排宫女去伺候周王。齐王妃呢,根本就没顾忌李修容,直接把四个宫女安排在自己身边伺候,也不要她们做什么,就是站在室里当花瓶,一站就是一天。齐王也不多言,随着齐王妃折腾。

皇帝那里眼看着五儿子和六儿子都有要孩子了,自己的爱子那里,才只有一个太子妃,想着都略惨。当日想给儿子多送几个妾室的想法,再一次清晰起来。

鉴于苏颜这个儿媳妇,皇帝很是喜欢,他也不想让儿子的后宅不稳,所以给儿子挑起小老婆来,格外的小心。每挑出一个人来,总是考虑了又考虑。

皇帝不只是给太子挑小老婆,私下里还总给儿子作指导,时时督促,想让太子妃早日有孕。

太子被他爹烦得不行,“阿爹,儿臣和颜颜都年轻,早晚会有孩子的,您着什么急啊!”

“延绵子嗣,这可是大事,朕多问问怎么了?”皇帝瞪着眼睛说。

太子正色道:“就因为是大事,才要慎重。”

皇帝有点没弄明白,“慎重什么?”不就是多睡女人,然后就会有好多孩子么。

太子斜了他爹一眼,“儿臣这段时间读了许多医书,言说父母身体如何,影响着孩子的身体。是以儿子和颜颜最近一直在调养,争取以后生下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他和颜颜的孩子,都要精意求精,才不要跟他爹一般,随便什么样的蠢女人都睡,然后生出一堆又蠢又难看还麻烦的孩子来,讨厌死了!

皇帝居然被儿子说服了,无奈的道:“行,算你有理。”

虽然被说服了,小老婆还得接着选。看他儿子疼媳妇的模样,大约不会舍得太子妃生很多孩子,这时候就需要小老婆了。花了一辈子的老皇帝,完全没有考虑过他儿子不要的问题。

事实上,皇帝赐给太子的孺人,太子也好,苏颜也罢,都没有多少感觉。无非是东宫里多了几个女人,给她们找个地方一放就行了。

皇帝着人送进东宫的三个孺人并十个新进宫的良家子,苏颜的反应还没有她身边伺候的人大。

几个孺人和良家子进入东宫时,她正带着人在酿秋露寒,听了宫女的话,不过随意应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甚至还很平静的吩咐了一句:“让李平把她们带到掖廷宫,找个地方住下。”

半夏这个着急,跺脚道:“娘子,那可是圣人给殿下的女人,您就不担心么?”

苏颜奇怪的反问:“我有什么好担心的?”要容貌她有,要才华她有,要家世她有,要丈夫的爱慕和死心踏地她还有,什么都有的她,对几个小妾,有必要在意么?

“您不怕殿下被那几个狐狸精勾走!”半夏赌气问道。

苏颜挑了挑眉,“用什么勾走?比我丑得多的脸么?”

因为担心而匆匆赶回来的太子,正好听到爱妻的这句话,他整个心都像泡在了热水中,暖得厉害,伸手推门进来,直接粘到苏颜 身边,搂着娇|妻不肯放手:“还是卿卿了解我。”

苏颜仰头对着丈夫甜甜的一笑,“七郎,今日怎么回来的这样早?”

太子抱着她晃了晃,老实的说:“我怕卿卿伤心。”

苏颜“扑哧”一笑,眉眼弯弯的说:“不过是几个女人而已。我已经让李平把她们都送到掖廷宫去了,等她们安置好了,再让陆司闺去教导一下,平日里无诏不许随意出掖廷宫。”

太子连忙点头,“就该这样,我可不想跟卿卿逛园子时,突然冒出个女人来请安。”

“好了,这里让她们动手,咱们出去吧。”苏颜挣脱太子的胳膊,亲热的挽上丈夫的胳膊,笑吟吟的问:“七郎今日回来的早,咱们去园中烤肉吧。”秋季野物正肥,皇帝特别有劲头隔几天就带人去行猎,打回的猎物,总会着人送到东宫一些。正巧,刚刚随着几个女子一道来的,还有两头鹿和几只野鸡、兔子。

太子欣然点头,“好。”

太子和苏颜甜甜蜜蜜的去玩烧烤,三个不知道是好运还是霉运的被皇帝选中的孺人,心怀甜蜜和忐忑的进了东宫,还没等见到太子和太子妃,就被一道命令送进了掖廷宫。

太子妃身边的太监总管端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冷冷对几人说:“几位孺人,这就是掖廷宫,选好你们今后要住的地方后,无殿下和娘子传诏,不许随意出掖廷宫门。”那十个良家子,是没有什么名份的,直接被李平分给三个孺人当侍女。

十个人三人平分,还多出一个。李平想都没想,直接一指余下的那个,“你就去伺候杜孺人吧。”太子母族出来的杜五娘,李平还是照顾了一下。只是这个是真的照顾还是别的什么,就要好好想想了。

李平干脆利落的安置好这些人,转身就打算走,杜五娘胆子大些,连忙开口,“公公慢些走,不知太子妃何时会召见我们?”她明着说是太子妃,其时在指太子。

李平扯了扯嘴角,要笑不笑的道:“这个,老奴也不清楚,总得看娘子的心情。”

十三个姑娘面面相觑,她们没理解错吧,若是太子妃没有见她们的心情,她们岂不是一辈子都在这掖廷里枯坐?

第138章第五十五章 秋狩(四)第七十八章 提亲第145章第23章 牡丹宴(五)第八十二章 换人第116章 晚宴第38章 端倪第七十二章 上元节(二)第九十章 大婚第28章 宴前第135章 傻爷爷第33章 机会第五十四章 秋狩(三)第八十五章 报复第44章 赏花宴(二)第120章 夜袭第一百零八章 神药第17章 路上第七十二章 上元节(二)第25章 苦心第13章 乐人第八十九章 交锋第118章 迷信第99章 拒绝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第七十四章 升迁第八十三章 无题第4章 升迁第102章 无题第97章 机锋第8章 八卦第126章 无题第29章 有约第39章 变化第125章 归家第10章 原故第121章 事起第22章 牡丹宴(四)第45章 赏花宴(三)第九十五章 新婚(四)第133章 喜第116章 晚宴第5章 偏心第一百零七章 波澜起第八十五章 报复第34章 错缘第16章 长宁郡君第40章 讨好第131章 心塞第13章 乐人第九十一章 晨起第50章 画裙第116章 晚宴第130章 惊喜?第39章 变化第135章 傻爷爷第30章 未见第146章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第六十一章 算计第36章 算帐第140章第七十四章 升迁第48章 过虑第35章 偶遇第151章第24章第6章 疑惑第八十四章 不同第104章 父子第37章 寻鹰第23章 牡丹宴(五)第26章 新友第9章 宴上第39章 变化第141章第135章 傻爷爷第六十二章 无题第40章 讨好第12章 初谈婚事第22章 牡丹宴(四)第102章 无题第23章 牡丹宴(五)第六十一章 算计第六十一章 算计第五十二章 秋狩(一)第八十九章 交锋第155章第10章 原故第八十五章 报复第31章 荷露第141章第14章 画第八十章 受邀第七十八章 提亲第111章 小皇子第155章第23章 牡丹宴(五)第11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