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见闻所感

次日一早,便是大年初一,旁人还好说,李玄都却是寅时就已经起身,然后卯时左右便有人陆续登门拜年,多是李家子弟,也有府城中的其他士绅人物。

“道”字辈的族老们倒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了,可以在家里等着晚辈们登门拜年。

李玄都要在李家祖宅接待前来拜年之人,所以不能出去拜年,于是便由李太一代他出面,好在“如”字辈也算是大辈分,需要登门拜年的只有几家“道”字辈,倒也不算麻烦,只是李玄都怕他那个桀骜性子又生出什么事端,又好生交代了一番,自家人之间不同于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李太一性情桀骜却不是没有脑子,当年面对师父李道虚,他也是该服软时便服软,此时师兄如此耳提面命,他自然不会忤逆师兄的意思。

这年节也着实累人,李玄都在祖宅接待拜年之人,虽说没了“道”字辈的老人,但在祭祖时没有露面的“长”字辈孩子成了主力。

李玄都看着这些孙辈,小的还在襁褓之中,也就罢了,大的已经及冠成人,甚至已经婚配,却要毕恭毕敬地称呼他一声叔祖,心中多少有些好笑。

认真说起来,这要怪李道虚。从年纪上来说,李玄都应该是李道虚的徒孙辈,却被李道虚收为了弟子义子,本该是李玄都父辈的张海石与他成了师兄弟,甚至李玄都还与老丈人秦清同辈,若是各论各的,那可真是你叫我贤弟,我称你岳父了。

若是张海石在此,这声叔祖就丝毫不显突兀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家族中,白发老人与襁褓婴儿论兄弟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些“长”字辈的年轻人们在恭敬之余,也在偷偷打量这位同样年轻的叔祖。身为李家子弟,并非坐井观天之辈,对于各种大事都有耳闻,对于这位叔祖,可谓是闻名已久了。早年是紫府剑仙的经历便不说了,近些年来,先是接任了太平宗的宗主,后又得了地师传承,参与整合道门,玉虚斗剑中击败“魔刀”宋政赢下关键一局,在大荒北宫斗败了圣君澹台云,于大真人府强行击杀张静沉,最终在帝京城中从老宗主的手中接过了清微宗。

这段经历实在太过传奇,以至于这些年轻人都忽视了这位叔祖的真实年龄,毕竟驻颜有术之人不在少数,比如那位曾祖姑母,看上去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与须发雪白的曾祖姑丈站在一起,不像是夫妻,倒像是祖孙两代人。再加上李玄都这几年身上沾染了许多暮气,身居高位,执掌大权,威严日重,所以不少“长”字辈年轻人已经将李玄都视作是驻颜有术的老人,这倒是李玄都没有想到的。

这次拜年从卯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午时,李玄都终于是得了清闲,下午的时候穿了常服,带着拜年回来的李太一去了街上,陆雁冰和秦素这些女子另有事情,并不与李玄都等人在一起。

按照话本小说中的说法,这时候应该遇到些花花太岁当街调戏女子的故事,不过此时正值年节,却是没有此类事情发生。

至于路有冻死骨,倒也不至于,当年李谨宣在世时,专门在城中兴建了十几处普济堂,专门殊收容孤寡老人和弃婴,雇佣的都是城里的贫苦百姓,管事的是李家的嫡系弟子。虽然后来李道虚否定了自己义父兼师父的大部分决策,但这项还是保留了下来,对于李家而言,也用不了多少银钱,一年的花费还抵不上一船的货物。反而因为李玄都重视法度的缘故,还重重查办了几个中饱私囊的管事,不但抄没了家财,本人还被流放到偏远荒岛上做苦役。

不过李道虚没兴趣将这种善事推广开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救急不救穷,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早年时的李道虚还有过这方面的考虑,到了晚年的李玄都,因为厌世的缘故,已经彻底懈怠,这些事情变成了一切依照旧例,清微宗的发展也陷入到停滞之中。于是这些事情便落到了后来人李玄都的头上。

这让李玄都想起一个笑话,有个大善人放出话来:“别的地方我管不了,但在我住宅方圆二十里之内不能有穷人。”然后他派人把附近的穷人都赶走了,因为大善人心善,见不得穷人。

现在想来,一味去给钱给粮米,不过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解决问题,要真正像辽东那样,使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给百姓找出一条自食其力的活路来,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辽东地广人稀,有的是土地,可以大肆屯田,可是齐州不行,齐州发展多年,已经没有空余土地,那么对大户士绅下手,要么便要另寻出路开源。

为此,李玄都去见秦清的时候,翁婿两人还有过一次密谈,最终两人达成统一意见。对大户士绅下手,并非是要直接剿灭这些大户士绅然后夺取其土地,而是根据规矩法度,使其重新纳税,并且补缴过去多年免税欠下的税款,若是无力补缴,便以其名下田地冲抵欠税。除此之外,还要使大户们退还投献的田地、隐瞒的田地等等。

所谓投献土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世人所熟知的强行兼并,还有一种便是自愿献给士绅豪强,而自己也从百姓变为佃户奴仆,为的是躲避朝廷的赋税和徭役。所谓退还田地,便是将这些投献土地清理出来,退还给原本的主人,使其重新纳税。

所以李玄都和秦清的办法也很简单,先把投献的土地清理出来,重新登记在册,然后让士绅大户们补缴税款,补不上的欠税用其名下土地冲抵,然后剩下的土地便是大户们的合法所有土地,给予官方认可的凭证,从此依法纳税,仍旧不失为富家翁。

若是不从,以各种手段对抗,便强力镇压,将其家产悉数抄没,收入国库。

而且一律平等,李家和秦家也要清理田地和补缴税款,发挥带头作用。为此李玄都还专门询问过李如是,根据李如是的回答,李家的土地不多,也不接受投献,只要补缴税款就是,些许税款对于李家来说可谓是九牛一毛,所以李玄都真要推行此策,李家不会有人出来反对,只当族长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家的真正大头在于海贸,这才是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仅是一个李家那么简单,而是整个清微宗,这就要涉及到宗门的问题,乃至于上升到整个道门,即便是李玄都和秦清,也不敢轻动。

毕竟士绅大户们的依仗是儒门,没了儒门,他们便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可道门不一样,他们支持李玄都和秦清,是因为两人带领道门击败儒门,符合道门的利益,若是两人背叛了道门的利益,必然遭到道门的反噬,道门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士绅之流,造反是多年传承,真要逼急了眼,皇帝杀得,长生之人也不是不能杀。

换而言之,道门是李玄都的根基所在,越是根基,越是难以动摇,同时也越是难以改变。若是李玄都顺从道门,一个“玄圣”是跑不了的,会被视作道门中兴之主,万世颂扬。若是李玄都敢于忤逆道门,只怕要晚节不保,那就是功过参半、毁誉参半了。

道门不是某一个人,甚至不是太上道祖,而是一群人,这些人可能是李玄都的朋友、前辈、晚辈、属下、盟友,与李玄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玄都能够成事,少不得他们的鼎力支持。

李玄都敢于忤逆道门吗?

以后尚且不好说,最起码现在还是不敢的。

虽说没有冻死骨,但还是有些乞丐,不过李玄都看这些乞丐手脚完好,正值壮年,便知道他们应是丐帮之人,专门做些官府不乐意做的事情,比如疏通沟渠、看守义庄、搬运尸体等等,偶尔也会干些哭灵、打手的差事。

这丐帮之人,帝京城中不能杜绝,北海府的府城同样不能杜绝。而丐帮的头目却与普通大户士绅一般,也有婢女仆役伺候,出入坐轿骑马,穿戴绫罗绸缎,没有半分乞丐的影子。

官府的不作为,才让这些人和士绅坐大,成为地方上的豪强。

当年大魏太祖皇帝说大晋和金帐都是失之于宽,这里不是说宽政,而是说大晋和金帐对于地方士绅过于放纵,如今看来,大魏也步了后尘。

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一点,包括又不限于张肃卿、李道虚、秦清、徐无鬼、李玄都,也正是因为李玄都看到了这一点并决心改变,也有了张、李、徐、秦四人的青眼,所谓道同可谋,便是如此了。

李太一想的没有李玄都那么复杂,他的精力还是放在了自身的境界修为上头,他还如当年的李玄都一般,认为武力可以解决天下间所有的事情。殊不知,刀剑杀得了敌人,能杀得了自己人吗?

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蝉第五十五章 墓中洞天第一百六十章 夫妻重逢第八十六章 万笃门第一百九十章 高出三寸第九章 密谋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官第四十九章 玄都紫府第二百三十四章 离散复聚第一百零八章 天劫将至第九章 撑伞盲女第十七章 剑器近第七十九章 唐穆霸第一百九十三章 旧事第九十五章 宋政第二百二十八章 万事开头难第二百零六章 四时剑第二百三十五章 由盛而衰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帮第一百五十章 总督府外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拦第一百三十一章 罗青青番外五第一百零五章 南海来客第十六章 客栈激战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十一章 箫声再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论罪当诛第一百八十一章 拦路第十章 百花会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栈第九十六章 仙剑第一百零八章 颜如玉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海堂第十三章 二三事(三)第二十章 前夕第二十章 半个岳母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三十一章 赵姓公子第五十四章 尸墓初现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江湖秦素第一百章 山雨欲来第四十章 战船横江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十九章 激斗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踪重重第四十一章 杀与不杀第七十章 权谋之道第六章 假长生第三百零六章 死中求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毒真丹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人结盟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见孙鹄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三十九章 养尸地第八十二章 二度破阵第四十七章 大典第六十四章 往事成烟第一百二十章 缘是故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手第九十五章 局势第二百零三章 秦大小姐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说六扇门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拾残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故地重游第三十四章 道可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联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第二百零九章 点到为止第二十三章 故地游第二百零九章 尽管去杀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麻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宝瓶印第二十章 前夕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斗法第六十七章 对坐夜谈第一百六十五章 祸之所伏第一百零一章 当世五绝第一百六十章 传国玺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文波第一百八十四章 凤楼春第一百六十章 父子生死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惑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四十九章 张岱山第六十四章 人心可用第一百六十六章 行军丸第三十章 清平会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难行第二十七章 开口吞人第四十八章 图穷匕见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二百零四章 参差分两势第九十五章 吴振岳第一百四十四章 静心堂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