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避暑行宫

从龙门府府城往北八百里,有一个北芒县,距离三十二峰的北邙山已经不算太远,故而此处山势起伏,已然不是平原景象,再加上地处偏僻的缘故,平日里少有外人前来,不过最近却是忽然变得热闹起来,盖因“太阴尸”之事,引得各路江湖人士纷纷而至,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此时一名老道人由南向北,从石安县经弘农县来到北芒县,又经由北芒县进入北邙山的地界。

老道人看上去已经有花甲的年纪,头发斑白,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脚上是一双磨损厉害的平头布鞋,与鹤氅云履且度牒在身的道人相较,实在是天差地别,不过道人背后还负着一柄铜钱剑,倒是品相极佳,以七七四十九颗铜钱穿成,穿绳是金丝银线编织而成,钱则是武帝年间的五铢钱。钱经万人之手流转于天下之间,故而阳气最重,越是古钱就越是如此,所以这把铜钱剑是专门用来驱邪除鬼之用,寻常鬼物阴祟之流,只消轻轻打上一下,便立时烟消云散。

除此之外,老道人还斜挎着个破旧布包,腰间别了一个古旧铜铃,不过随着老道人迈步前行,这个铜铃竟然没有发出半点声响,好像是个“哑铃”。

老人忽然停下脚步,望向远处的起伏群山,喃喃道:“《撼龙经》有云:‘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如此重的阴气,不愧是号称天下帝陵占半数的北邙山,只是阴气中又藏有煞气,看来太阴尸的传闻不是空穴来风。”

说话间老人又从布兜中取出一个罗盘,盯着罗盘边走便看,同时口中还念念有词:“山形在地星在天,星气下感祸福依。真星顿起真形了,枝叶皆是破禄随。真星虽云有三吉,三吉之余有辅弼。不知三吉不常生,百处观来无一实。走旗拖尾是真形,若出尊星形变生……”

走了大概一个多时辰,老人猛地停下脚步,此时他已然来到一座不知名荒山的半山腰处,他环顾四周之后,脸上流露出凝重神色,道:“不是尸气,而是鬼气,难不成这里不是太阴尸出世之地,而是另有厉鬼凶物盘踞?”

想到这儿,老道人脸上不由露出无奈之色,“虽说老道是以捉鬼为生,平日里也做了些善事,可上次给布政使大人宅邸驱鬼的钱还没结算,说起来也是气人,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都是一州藩台了,还是如此小气,让老道白白赔上十几张符篆,虽说这些符纸都是老道自己写的,但是黄纸和朱砂也是要花钱的,活该你被织造局的几个宦官欺凌,怨得了谁?”

老道人就像个市井妇人一般唠唠叨叨说着注定无人去听的话语,继续往深处行去,兜兜转转,又是走出几十里的山路。此时老道人已经可以隐隐察觉到风中、脚下土地、甚至是树木花草中弥漫而出的淡淡阴气,但始终无法找到阴气的来源,而他手中的那块罗盘则开始时灵时不灵,指针经常会疯狂旋转,老道人心知这是来到了阴气极重之地,又添几分凝重。

再往前走出大概三里左右之后,突兀出现一片茂密树林,在这个深秋时节,这片树林却是郁郁葱葱,比起夏日时的普通树林还要茂盛许多,枝叶深绿近黑,有些渗人,巨大的树冠遮蔽了阳光,再加上林中弥散的幽幽雾气,竟是使得树林之中漆黑一片,好似深夜一般,一种又似有影影绰绰晃动,让人心生惧意。

老道人驻足于林外,饶是见惯了各种诡异景象,此时额头上也微微渗出汗珠,

玄女宗有一句极为有名的话语,叫做:“少阴入老阴,老阴生少阳,少阳化玉阳,玉阳归玉阴。”说的是阴阳相生之道,还有那妙真宗的“阳神大法”,归根究底也是阴极阳生,人体为阳,魂魄为阴,魂魄出窍为阴神,以阴神受至阳至刚的雷劫洗练,如此九重之后,阴极阳生,即是阳神,堪比天上仙人。

同理,阴气本是至阴之物,草木向阳而生,除去槐、柳等几种鬼木之外,两者并不相容,若是阴气能够影响草木,使其由阳转阴,那么便说明阴气极为浓郁,已经开始由阴化阳,其中多半会孕育出了不得的凶厉之物。

就在老道人犹豫的时候,天色骤然一暗,继而有淅淅沥沥的雨点落下,片刻之后,雨点越来越多,雨势绵绵,虽然不大,但让山间的阴气、寒气重了许多。

老道人如何不知,金木水火土,土为中庸,木、火属阳,水、金属阴,如今下起雨来,可不就是助涨了阴气么?再者说了,这场雨也来得蹊跷,难说没有什么古怪。

老道人又是思量片刻之后,自付道:“就算当年的鬼王陵贫道都去过,还怕你这一片小小的‘鬼林’不成?”他一咬牙,径直往林内走去。

入得林中,因为树冠茂密,倒是感受不到雨丝落下,不过迎面而来的就是落叶腐败之后生出的瘴气,不过老道人早有准备,闭气凝神的同时从袖中取出一道“破瘴符”,双指捻住,念念有词。然后就见这道符篆竟自行燃烧开来,却又不伤道人的双指分毫,接着听得“砰”的一声闷响,仿佛是拔出酒葫芦木塞的声音,周围的瘴气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散去。

老道人挥了挥手,散尽两指间的灰烬,然后沿着林间一条蜿蜒曲折的羊肠小径,往树林深处走去。

这条小径不知何人修建,以青石板铺就,只是因为已经太多年没有人踏足的缘故,路面已经长满了青苔,走在上面,难免有些打滑。

走了大概百余步,这条青石小径戛然而止,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断头路,也就是死路。

老道人停下脚步,扫视四周,然后在一片杂草中看到了一块半掩的破败石碑。石碑已经有些年头了,半边身子被埋在地下,老道人上前拨开杂草,露出一个半字,字迹血红。

之所以要说是一个半字,因为有半个字被埋在了泥里,不过也可以辨认出露在外面的这两个字是:“避”和“暑”。

连起来便是“避暑”二字。

老道人望着这两个字,陷入沉思。

当年那位明空女帝,倒是曾经在北邙山一代建造过一座避暑行宫,周围还有三座道家名观,分别是:上清宫、中清宫、下清宫,那时候的北邙山还不像今日这般阴气森森,每逢重阳佳节,上北邙游览者络绎不绝,素有“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的典故,邙山晚眺更被誉为八景之一,每当夕阳西下,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

可是在金帐汗国攻陷前朝大晋的半壁河山时,这座行宫连同几座宫观就已经毁于战火,再加上皂阁宗趁势在北邙山构筑大阵,引万鬼入北邙,蓄养尸兵鬼卒无数,使得好好一座风水宝地的北邙山变为阴气重重的阴森鬼域,就更不会有什么游人来此,几座侥幸残存的宫观也都陆续荒废,难不成这里就是当年的避暑行宫遗址?

想到这儿,老道踏罡步斗,伸手按住石碑的顶部,运转气机往上一提,大喝一声“起。”

原本寂静无声的密林中骤然发出巨大轰隆声响。

随着石碑向上缓缓升起,整座密林的雾气也随之消散,无数树木向两旁退去,显露出一片连绵殿阁,论规模尤胜亲王府邸,只是此时破败不堪,黑暗死寂,没有半分人气。

那座石碑此时已经完全升上地面,上面果然写着“避暑行宫”四字。

第一百二十一章 炼丹事宜第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五十章 一死两伤第八十二章 八部众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行其是第一百六十章 夫妻重逢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七十一章 一招败退第一百八十七章 兼修第一百六十八章 隐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玄第一第四十三章 冯家老店第一百五十二章 当年总督第一百四十六章 脱胎换骨第一百六十七章 湖畔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二十一章 当年今朝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帐疑云第一百六十四章 烟视媚行第一百八十三章 飞升之后第一百七十四章 龙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三十七章 明修栈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崔朔风第六十章 三魔化神丹第六十七章 青云第二十二章 青阳五鹿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谋划第四十章 斗殴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二百三十六章 退场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零八章 天师地师第十五章 月离别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二十一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人造化境第一百五十三章 官银疑云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问九式第一百四十六章 脱胎换骨第二十一章 山下山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启程辽东第二百零九章 点到为止第二百五十章 贵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棋局第一百一十章 江湖清浊第二百二十八章 担当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剑成阵第一百三十章 静禅寺第一百六十七章 湖畔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网第八十一章 观海楼上第七十三章 玉盈法师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隔空而言第九十二章 大贤良师第七十八章 一剑落九天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二百章 各有玄妙第四十二章 人仙第一百四十七章 齐王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掌握洞天第八十五章 铜甲尸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隐士第一百六十一章 应帝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间第一百三十一章 掳人而去第九十三章 来客登山第一百零三章 姑侄二人第二十三章 苏云媗第十七章 豪客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一百一十一章 两剑足矣第二百零七章 风高浪急第七十四章 青阳第八十四章 过手如登山第六十九章 何时忘记第三十一章 拉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怀千岁忧第二百三十五章 龙气浩荡第一百五十三章 领军北伐第九十七章 江湖侠气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离岛第八十七章 伤势第一百六十三章 幽冥帝宫第一百六十六章 钱能通神第一百五十八章 言语攻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第一百二十一章 论罪当诛第二十六章 招魂见鬼第五十八章 女子炉鼎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三十四章 不堪一击第四章 剑中藏剑第二百二十六章 封山避祸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