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章 演练

虽然让人费解,但是在解`放`军中间,反而是看起来土里土气的陆军最先完成的信息化升级改造。可以说,中国陆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机械化和信息化同步完成的军队。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在某一年的上合军演中,中国参演部队的sh-1型卡车炮,在俄罗斯军队还在装订射击诸元的时候,他们已经打完目标,收车走人了。当时有人这样形容中国的数字化炮兵——你打我的炮弹还在飞行,我反击的炮弹已经出膛了。

而在54旅合成一营试装备的2026式轻型主战坦克,就是中国陆军十几年来,深入研究美军信息化成果,结合本身条件和红蓝对抗模拟而提出的“层级无缝数字化战场”的一个节点。而这个概念,又因为一开始提出时是受“云计算”影响,所有,又被称为“云战场”。

传统的,以美军为代表的陆军数字化战场,是以e-8联合星地面指挥与控制机为核心,各级指挥单位和战术车辆单元为终端的信息化战场。911以后,由于美军的反恐需要,美军不停的压缩指挥层级,让战场扁平化。美国陆军指挥人员恨不得看到每一个数字化士兵视野里的东西。而这种战场构成方式,在对手只是一些民兵游击队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军的数字化战场就像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任何一个节点的颤抖,都会让这个网瞬间收缩,将猎物包围,歼灭。

但是,中国在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却发现这种构成方式,有两个漏洞。

第一,如果对手不是游击队,而是和差距不大,甚至旗鼓相当的对手,那么靠前指挥的e-8就会成为数字化战场的最大软肋。一旦被击落,而后继机没能迅速补充的话,整个数字化战场将变的一盘散沙,难以为继。?? 太阳的距离100

第二,如果对手有足够多的兵力,并且双方进入贴身缠斗和乱战的情况。一旦战场姿态超出e-8和指挥机构的调度能力,数字化战场将退化成为普通战场。虽然信息获取依然通畅,但无法形成合力。

因此,中国陆军在构建自己的数字化战场时,并没有盲目的减少指挥层级,而是分成了战役级,战术级,以及战斗级。以y-9地面侦查与控制机为例,它虽然也是要靠前,但是却和e-8的指挥核心不同,它更像一个高等级的信息获取与中转,发放单位。从侦直-19,各装甲侦查车辆,前出的侦查兵等各个节点获取的信息,再汇总它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所扫描到的数据信息,汇总,筛选以后,发送到各个指挥节点。而集团军级指挥单位,也由它的信息来判断总体方向。

而旅/团级单位,则根据信息,围绕自己的战役目标,做出指挥部署。更下面的营/连级则制定战术目标和攻击方法。

如果,y-9被打掉了,那么,这个数字化战场的中转层级立刻下放,由集团军级转换为旅/团级,整个战场变为数个互相联系的旅/团级数字化战场。虽然效率下降,但是,在战术层面,依然犀利。哪怕进入贴身乱战,我营/连级战斗单位依然可以形成合力。

在确山军演中,首先完成“云战场”改造的202数字化机械步兵旅,以水银泻地般的攻势把数字化战场的威力体现的淋漓尽致。它的营/连级战术单位在数字化战场的支援下,打出了赏心悦目的配合。从这个层面上讲,已经快赶上解放战争结束时,那些主力纵队的基层指挥员了。

解放战争后期和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是和一大批强悍的基层指挥人员是分不开的。他们身经百战,有着野兽般的战场嗅觉。他们的配合好像心有灵犀一般,他们胆大包天又心细如发。他们每一次迅猛的穿插和犹如神来之笔的奇袭,都能引起敌方战役战术层面的崩溃。

——————————分割线————————

中国,阿克塞钦典角村附近。

一架印度斯坦公司生产的“印度豹”直升机(法国的美洲驼直升机授权生产型)正吭哧吭哧的在印控一侧飞行。这种老飞机印度每年都要摔上一两架,所以看起来飞的很小心,总怕自己会变成那个倒霉蛋。

这是这种飞机在边境上的例行巡逻飞行。按理说现在是冬天,不管是噶喇昆仑走廊还是红其拉甫口岸都处于封闭状态,中国人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搞什么动作。但是为了监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倒霉的印度飞行员不得不挑拣些天气好的日子去飞一圈,毕竟巴基斯坦人的地势高,观察自己是一清二楚。自己这边不靠直升机就跟瞎子一样。

其实,这些年随着中国对阿里地区不断的投资,其基础设施建设早已不能和以前同日而语,不仅仅新藏公路在阿克塞钦通过,连铁路都修通了。凭借在永久冻土带上修铁路的本事,阿克塞钦的公路等级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密。而那些开矿开上瘾的中国人,已经开始露天开采云母和锂辉矿藏了。所谓的季节阻挡中国人进军路线的说法早已过时,只不过印度国防部拒绝承认,而中印边境的印度山地军人们,也不愿意自找麻烦而已。

时间进入冬季后,典角村就会显的很荒凉。这几年阿里地区的公路修的越来越好,牧民们很早就备下牲畜过冬用的饲料,也不用冒着寒风去弄干草什么的。这个时间,年青人们会带着许多土特产乘火车去内地做些小买卖,留在典角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孩子,还有一部分妇女。从噶喇昆仑山口吹来的朔风,经常吹的小石子和沙粒,杂草团什么的满地乱滚。除了有时会有边防的驻军会例行巡逻外,就算是大白天也很少能看见人的影子。

那架老旧的“印度豹”小心翼翼的飞着,尽量待在开阔的空域,避让不时吹来的侧风。

“拉琴德,中国人有多长时间没有出现了?我都记不清他们的巡逻规律了。”副驾驶座位上的巴姆拿着一架望远镜,往北方地面看着。

“那种事情随便编一个就好,巴姆!还是说你希望见到那些中国人?”

“不,一点也不,我总觉得他们会用rpg把我们干掉的。”巴姆继续观察着。这架直升飞机上的观测设备很糟糕,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的眼睛。

“闭嘴,你这个乌鸦嘴!中国人对付我们才不会用rpg,他们是用叫‘飞弩’的一种导弹,就像那些‘毒刺’一样。”

“啊,你记忆的真清楚,拉琴德,我现在也无法说出那个东西的发音。”巴姆絮絮叨叨的说着,一边小声的嘟囔,“石头,石头,还是石头。”

“好啦!中国人那边除了石头什么都没有!你这个笨蛋现在把注意力给我转向西方!去观察那些异教徒!我要专心驾驶啦!”?? 太阳的距离100

就在典角村附近的一片乱石丘的附近,一个物体忽然转动了一下。这个东西白,褐,灰相间,上面还粘着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看起来就像一块长满了杂草的大石头。

这块石头上,一块看起来小一点的“石头”慢慢的被掀开了,一个脸膛黑红,明显带有藏族特征的脸露了出来。如果不是看见,谁也不会想到下面的人会有这么大的力气。而知道内幕的,则清楚,那块“石头”只不过是一块用来做伪装的“珍珠岩”而已。

索朗平措左右瞧了瞧,他清楚自己左侧50多米的地方,二排长龙强生的211号坦克正在那里。可他从潜望镜里看了半天,就发现了一片土丘,根本就没发现那辆坦克在哪。虽然自己的陆军战术数据链上,清楚的显示它就在那里趴着。

“艹,一点也不给我这个连长面子。”索朗平措悻悻的嘟囔一句,又缩回了坦克里。二排长的211号是营里的金牌车组,不仅仅是战术动作,连伪装都是一流的。二排长龙强生平时沉默寡言,对抗演习时比谁手都黑。炮长安卡林长的白白净净,还有个女里女气的外号叫计算姬,但是射术在集团军里都挂了号。

“洞两,洞三,确认目标!”索朗平措的车作为连级云战场的核心,通过数据链向左前方和后方的车组发出了命令。

“洞三明白。”

“洞两明白。”

“洞两与本车一起攻击目标,洞三随时补射。”

“明白。”x2。

“天燕一枚。”从数据链上输入完命令,索朗平措向自己的炮长下达了作战任务,而随动车长的激光压制系统则最先指向了渐渐远去的直升机。

“天燕90一枚,装填完毕,目标跟踪正常。”201车组的炮长在选择炮射导弹的按键上虚按了一下,估算完装填时间后,向索朗平措汇报。同时,同样的动作也在211和202车组上进行着。

安卡林眼睛微微的眯着,平静的注视着目镜里,从第四代制冷型红外焦平面热像仪上传来的图像。天空很干净,就好像一个污点的直升机在白光通道里非常清晰,但是安卡林还是调成了热成像模式,注视着在干冷空气中,就像探照灯一样明显的直升机发动机排气口。

2026式轻型主战坦克和最新的99g三期改进型作战管理方面最大的不同是没有装备用来反装甲的激光驾驭炮射导弹,而是整合进了天燕90改进型反直升机导弹。

在中国装甲力量中,虽然很早就实现了炮射导弹的瞄导合一,但是无论是96a/b还是99,都是拿它当辅助武器用,哪怕具备了攻顶能力依然如此。对于这些飞的慢吞吞的导弹,中国的坦克手们更信赖自己的高速穿甲弹。

2026式则更彻底,直接放弃了这个能力,而是将天燕90装了上去。和重装军随时有伴随的35高炮,红旗17,弹炮合一系统不一样,在崎岖的山地进行作战的2026式会经常遇到伴随的防空火力脱节,或者高炮,导弹没有射击窗口的问题。而陆航的武直-10a和侦直-19不见得就一直在你头上。遂行反直升机作战的k-8或者强-5也不见得就能立刻赶到。这个时候,一个坦克排为单位的天燕90,就很可能是给反坦克直升机的一个意外惊喜。

懵懂的印度直升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两发天燕90瞄准(其实对于这种脑补,谁也发现不了。),很快两车都满足了发射条件。

“天燕一发,放!”

“放!”

在等待了近7-8秒中后,车载计算机给出了模拟结果——对方被击落。当然,印度豹这种直升机对于天燕90这种对直升机特化导弹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我说你们有劲吗?”就在一帮人在数据链里用文字欢呼时,在后面车上压阵的指导员老白的声音插了进来。模拟结束了,老白也不怕使用语音通道占用带宽。

“唉?老白,你不地道啊,拿敌人当磨刀石可是你提出来的。”索朗平措挤兑自己的搭档。

“我那么一说,你真跑这地方实验新装备来啊,让人发现了怎么办,真揍下来?”?? 太阳的距离100

“嗨~,就他们那点破技术,只要厂家的人没吹牛吹破天,咱就有信心。再说,这也算是咱们连接收新装备之后的一次贴近实战条件下的合练吗。对了,老白,回去让炊事班加餐……”

计算着对方直升机的巡逻时间,几辆坦克启动了主机,就像来的时候一样,悄悄的撤出了典角村。呼啸的风声掩盖了1000马力增压柴油机的声音,在他们撤出后不久,连最后一丝痕迹都被掩盖了。

第40章 后勤先行第2章 第二章 大考第14章 泰国政变(续)第11章 第十一章 “电力——人民币”体系第5章 第五章 斡旋和老兵第115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解决的契机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双鬼第44章 机遇(四)第56章 科德吉反击战(七)第106章 印度洋航线第15章 第十五章 交换第1章 第一章 非洲方向第116章 突然严肃起来的中东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危机边缘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卖队友第108章 水下的猎手第5章 第五章 地缘政治第67章 出击命令第3章 第三章 安哥拉上空第113章 西线战役准备第20章 第二十章 妄第19章 第十九章 人祸第156章 雅各布阿巴德(五)第75章 反直升机作战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有些嘴不能偷第164章 终于安宁的南亚第97章 余波荡漾第32章 穿插战术第18章 第十八章 上合+东盟第19章 第十九章 人祸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反击目标第15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6章 第六章 五分之四地狱,五分之一天堂第8章 第八章 出访东南亚第10章 第十章 演练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滑稽戏第15章 第十五章 动摇的基石第20章 第二十章 备战第60章 先遣支队第9章 第九章 风雨如晦第50章 科德吉反击战(一)第122章 薛慕白的坚持与包和一的判断第88章 飞跃巅峰(三)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无题第16章 第十六章 “亲华派”日本人第35章 装甲战不是赞美诗第133章 不劳而获第95章 最后的su-50第17章 第十七章 绿色争端第49章 死亡螺旋第20章 第二十章 备战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无题第17章 第十七章 绿色争端第125章 余勇判断失误第18章 第十八章 超级大国的底蕴第32章 穿插战术第52章 科德吉反击战(三)第78章 轮回第98章 仰望天堂第109章 钢铁的咆哮第14章 泰国政变(续)第31章 政治准备第53章 科德吉反击战(四)第53章 科德吉反击战(四)第107章 一触即发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老兵韩荣涛第3章 第三章 归途第32章 穿插战术第15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12章 第十二章 燃烧的翁吉瓦(五)第106章 印度洋航线第4章 第四章 有明白人第19章 第十九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3章 金大雷的往事(三)第145章 泄密第31章 政治准备第161章 穷途末路第93章 飞跃巅峰(八)第11章 第十一章 无可奈何第12章 第十二章 冲突以后(续)第36章 装甲战不是赞美诗(续)第16章 第十六章 外行看热闹,总有一得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预判第5章 第五章 地缘政治第14章 第十四章 某人的幸福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图穷匕首现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停战的前奏第133章 不劳而获第132章 逃出生天第90章 飞跃巅峰(五)第42章 机遇(二)第155章 雅各布阿巴德(四)第71章 战役总结第160章 牺牲的权利第80章 告一断落第16章 第十六章 “亲华派”日本人第19章 第十九章 关于未来,现在和nasa第102章 我还活着第13章 第十三章 战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