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朝议世家告钟文

他李大亮虽为凉州都督,此次驻守于鄯城,说来也是为了防止土谷浑狗急跳墙。

此时的土谷浑,在今年中慕容世允死后,这才立了慕容世允的儿子慕容顺为可汗。

这慕容顺刚坐了这土谷浑可汗的宝座没多久,就向李世民投诚,归附于唐国,成为唐国的附属国。

可没想到,慕容顺这可汗之位还没坐热,就被自己的部下所杀。

而如今,土谷浑的可汗也只是一个年幼的慕容诺曷钵,朝臣争权,部落之间也是纷争不断。

可以说,此时钟文带着部下进入土谷浑,确实不是好时机。

“乱也得去,我利州最近缺盐,而且是全境缺盐,可耽搁不得。”钟文哪里会停下脚步。

就算是他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可利州的几十万百姓却是等不了。

如果自己不从外面带盐回利州,利州必乱。

“嘶~”李大亮听钟文所说,这利州全境缺盐,倒吸了一口凉气问道:“钟少保,利州缺盐?这是怎么一回事啊?依道理来讲,再缺盐也不会缺食用的盐吧?你利州不会要用盐做什么吧?”

“我利州……”钟文开始诉说起关于利州的事情来。

渐渐的,李大亮这才明白了利州缺盐的原由。

“这王家与郑家你可得小心了,你做下这等事,这郑王两家肯定会报复的,朝堂上估计也免不了。”李大亮听后震惊不已。

他可是知道钟文每做一件事,必然震动天下。

扶桑事件,吐蕃事件,到前段时间发生的孔家事件。

每一件都是大事,而且都能引动全唐国上下。

如今,又把利州郑王两家的人全给砍了,这已然不是小事,而是天大的事情了。

李大亮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个本事,也没那个胆量。

虽说,他李大亮也是一个刚正不诃之人,被百姓奉为好官。

可他依然也不敢做下如此轰动的大事来,至少,他有自知之明,可不像钟文这般杀伐果断,狠辣绝厉,一惹事就是天大的事情。

话说长安城。

“那钟小儿如此欺我王家,真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长安城某座府邸内,一位年轻人正怒摔着碗瓶一类的东西,嘴里还怒斥着钟文。

一听之下,就知道此人正是王家人了。

不过,他不过是王家的一位子嗣而已,而且话事人也非他。

此人名为王颂,乃王家族长的二孙子,同时,也是长安的话事人,更是王氏盐行的话事人。

其上,他有一位兄长王裴,以及一个弟弟王锦,只不过,他的这位兄长却不在长安,而在远离着长安近千里之遥的老家晋阳城(太原)。

而且,他的这位兄长,与他还有他的那个弟弟一直处在争权夺利当中,为的就是在以后能掌控王家。

只不过,自古以来,嫡长为大,他王颂也只能笼络旁系,打压他的兄长和弟弟。

况且,王家族长王申也着实喜爱这个二孙子,这才派了他来长安主持他王家的事情,顺便联络朝中各官吏。

“小郎君你可不能气坏身体了,那钟家小儿本就毒辣狠厉,我们可得小心应对啊。”管家王允见王颂如此生气,赶紧劝阻道。

“钟小儿,你敢杀我王家人,我定要让你挫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王颂当然知道钟文是一个难以招惹之人,可这气却是堵在心里,难受得紧。

稍后,冷静下来后,开始想着对策。

“管家,可有信送往晋阳?”王颂向着管家王允问道。

“回小郎君,信已经传回晋阳了,想来此时族长应该收到了。”王允赶紧回应道。

“那就好,你现在赶紧去请王廷过来。”王颂听了管家的话后,思索了一会儿后,向着管家王允交待道。

“好的,那我这就去把王廷请过来。”管家得了王颂的指示,急步离去。

时过两刻钟后,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来到了王家府邸。

……

第二日清晨。

宫城太极殿,正如期举行朔日望日的大朝议。

今天正好是十月初一,同时也是朔日。

朔日为每月的初一,而望日就是每月的十五了。

朔日与望日是大朝议的日子,在长安九品以上的官员,如无紧要之事,均得参加。

各官员早已是入了宫城太极殿等候着李世民的到来。

而此时,所有官员加起来真可谓是文武百官,可不像平日那般的少。

官员从太极殿一直排到了太极殿外,到处都站得满满当当的,所有官员加起来,少说也得有数百人了。

官员如此之多,这防卫自然也就要比以往要严格了许多。

禁卫加亲卫,数百人站在周边以及太极殿内警惕着。

就连禁军也都在太极殿广场两侧待命,只要一有动静,他们必然会围杀过来。

并非李世民不相信这些官员,而是曾经有类似刺杀的事情发生过。

而且,当时刺杀的官员,还是一位从七品的官员。

要不然,这防卫也不会有如此之严格。

放在平日里的五品以上官员所参与的小朝议来说,这防卫着实严了数倍之巨,毕竟,五品以上的官员议事,也都是李世民所相信之人。

虽说,李世民的记忆甚好,在长安城的每一个官员的名字,他都能叫得出来,可当人数一多,谁又知道下面的官员当中是否有存有异心之人呢?

“圣上到。”没过多久,一声尖锐的声音传来。

随着这一声尖锐的声音过后,李世民穿龙袍轻慢的入了太极殿。

“众位爱卿,今日正值朔日,乃大朝议,有事启禀者可以上呈了。”从官员行礼过后,李世民落了坐,沉声向着官员们喊道。

“启禀圣上,臣……”李世民的话这才一落,巨鹿郡公魏徵就站了出来启禀着他要呈递之事。

随后,又是不少的官员启奏着他们的事情。

“众位爱卿,可还有要事要禀?如没有了的话,那就可以散朝了。”议事持续了两个时辰,李世民已是有些乏累。

“启禀圣上,臣有一事要禀。”此时,一位御史站了出来,向着李世民上禀道。

“何事?禀来。”李世民见大事早已是结束,本来计划当中,到了此时,这大朝议也该结束了。

话说最近他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身体越发的不好了,李世民还想着散朝之后赶紧回去陪一部自己的妻子。

可是,他却是没想到,还有一位御史站了出来要启禀,心中顿生不喜。

“启禀圣上,臣要状告太子少保,利州刺史钟文,此人在一个月前,封禁利州各县,抓捕郑氏以及王氏盐行、米行、布行、货栈等所有人员,并且还进行了公审处决,数百人头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砍,臣要告钟文罔顾我唐国律法,私设刑堂,草菅人命,藐视国法,藐视皇权……”

那御史的话一开,就如口若悬河一般停不下来。

而他更是把钟文的罪名罗列出了十多条之多,每一条都可以说是罪大恶极。

如真要依着唐国律法来审判的话,钟文的头都不知道要砍多少回了。

这名御史,正是昨日王家的王颂所请的王廷。

同时,王廷也是王家旁系子嗣,他站出来说话,自然是为他王郑两家说话了,而且,他对钟文所罗列出来的罪名,可谓是包罗万象,就连霸占他人孙女之事都给列举了出来。

“轰”的一声,整个朝堂开始有些乱了起来。

王廷的话,那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

这么一件大事,他们都没有得到消息,而这王廷却是得了消息,这使得他们如蒙在鼓里一般。

听见王廷所述之事,众官员顿时议论纷纷了起来。

就连坐在宝座上的李世民也都惊得站了起来。

ωωω ✿ттκan ✿℃ O

李世民也没想到,这王御史所状告的钟文,会在利州犯下这等事情,这使得他莫名的不解。

利州的情况,他李世民每一个月就能收到关于利州情况的密信,自然是清楚的很。

利州百姓安居乐业,又有着利州官府为百姓谋福,还有着利州商团为百姓挣钱,真要如此下去,利州的富裕程度绝对会超过江南一带了。

可是,他李世民却是真没想到,钟文这才刚回去,就对郑王两个世家动了手,而且一动就是清除了整个利州。

“启禀圣上,臣也要状告钟文,刚才王御史所言确有其事,昨日臣收到利州所传来的信件,郑王两家所有店铺的人员皆数被杀,当时的场面可谓是血流成河,把利州的百姓吓得体无完肤,臣也要告钟文独断专行,欺民霸市,砸店毁物……”

当这王廷的话刚落下没多久,又有一位官员站了出来要状告钟文。

而此人,正是郑家的一位官员。

此人名为郑鼎生,不过他非郑家子嗣,也非郑家旁系,只不过投诚于郑家罢了。

话说,郑鼎生出身一般,来长安投靠无门,最终是郑家收下了他。

后来,郑鼎生在士族的举荐之下,才得了一个小官。

再后来,郑鼎生慢慢的也爬了上来,到了如今成了这礼部膳部司的员外郎,也算一个从六品下又有着不小职权的官员了。

而他昨天,也如同那王廷一样,得了主家的消息,在共商过后,这才敢在大朝议之时状告钟文。

王廷与郑鼎生二人,代表着的是郑王两个世家,在场的人谁都心知肚明。

可是,这二人所述之事,听在所有人的耳中,也知道这是天大的事情。

数百人人头落地,这是何等场景。

在场的文武百官,除了武将之外,文臣当中又有多少人见过这等场面呢?

况且,就在去年,李世民还颁布了只要处决罪犯,均得呈章至他的案头,由着他来审阅批奏才能执行。

可如今,利州却是背道而驰,罔顾唐国律法妄自审判处决,这已然是再一次的触犯了唐国律法了。

而利州更是别具一格一般,根本连信报都未传回长安,这不是对唐国律法的藐视吗?这不是对唐国皇帝的藐视吗?这不是对众官员的藐视吗?

“臣也要状告钟文……”

“臣也要状告钟文……”

“……”

王郑二人的状告,引得众官员开始如数发起状告之风。

几个月前,他们状告钟文不得,还使他们落了下乘。

而今,这算是逮着了一个最好的机会了。

只要对钟文不喜的官员,如数站了出来对钟文开始攻击状告。

不过,这些状告之人,基本还是那些文官,至于武将那边,基本没人站出来附和。

第五百一十三章 钟文亲往产盐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山民第一百六十七章 被救第六百八十章 师出天地下天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路遇沉船急救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地下城窟隐秘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双方对峙险大战第一百七十二章 青木第九百二十四章   一人敌八灭苯教第四百一十八章 小花拳大砂钵大第六十三章 教授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子嘴中探先天第七百零九章 拜山结束九弟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喜事第八章 惊险一幕第八百四十五章   闻如心悲话天折第四百五十二章 长安勋贵多不喜第七百零二章 父子二人终相见第七百三十六章 一触即发边境困第二十四章 重伤的李道长第六百六十四章 惊天大事冯盎怒第六百六十一章 鬼手之言惊枯木第三章 李道长第一百五十二章 事了离去第四百七十六章 沾点口水去告状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家三口夕阳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曼清重伤求上门第五百一十八章 双方合作奔盐湖第六百一十二章 宝枪初成现龙吟第八百四十八章   二荒再探三人死第五十四章 半年第八百六十四章   天地二荒到太一第八百七十五章   长老之名侍女出第一百零七章 传闻 [每天求票票]第一百零九章 提纵术第四百四十九章 偶遇郭琳小花乐第五百六十三章 先天之上越级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进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至长安墨离惊第七百四十九章 深山密林墨家地第七百一十八章 三魂七魄闭关悟第六百八十五章 潜水入岛待遇差第四百八十五章 反转之下请辞官第八百二十九章   伍弟到观拜师礼第一百四十二章 审案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地宗门遭围攻第六百五十四章 扶桑银至长安动第二章 金手指呢?第四百五十七章 礼仪先行一月半第九百零九章   江湖之变墨家至第一百七十四章 灰暗之气,将死之人第二十八章 困难重重第三十七章 一个想法第八百七十二章   江湖传闻满天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愤怒纠结之行动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家初入长安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低调开业迎来客第八百九十七章    九儿游玩见识多第八十章 剑术第二百五十三章 先天高手再现第一百五十二章 事了离去第四百五十三章 惊闻太乙现灵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回轮印魂话灵转第六百八十四章 初至东极江湖路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六十二章 追杀令第三十四章 忍第四十章 神通之术第六百六十一章 鬼手之言惊枯木第九百零九章   江湖之变墨家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哪里跑!第七百五十七章 墨乙心慌寻女儿第九十二章 悟道第七十一章 大胃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青木第五百二十四章 对峙之时抛诱饵第二百八十三章 失声之症苦寻法第五十六章 李道陵回来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域高手频频现第五百六十五章 惊现一剑救师傅第三百三十八章 踏雪无痕梯云纵第七十一章 大胃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外祖母家逢巨变第一百一十四章 进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事毕回家隐龙泉第六百四十三章 李祐抵达钟文离第四百九十九章 返回利州多晚辈第一百三十九章 挂单 [求订阅求票求赏]第三百八十一章 拦下长孙阻文武第五百七十七章 灵宝之门恩怨事第八百三十七章  初见九儿心意通第二百章 兄妹第八百一十章 一碗清汤梦中见第四百九十七章 半夜惊叫百姓乱第八百零五章 皇榜一出文官哭第二百八十六章 影子蒙面阻太乙第五百零二章 李山返京陈丰破第二百零九章 考较第七百六十八章 半夜返观墨幽现第三百二十一章 刺史救人惜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