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厚积薄发

随着“汉岳弛道”的“不堪重负”,武汉的大工程的的确确就要上马,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张德带人几次论证过后,决定在鲁湖以南贴着“汉岳弛道”,再扩大一条堤坝。

此时的长江南岸和后世有点不同它几乎是贴着“汉岳弛道”,鲁湖下来,就是一片连绵极广的滩涂地,大量的芦苇、泥沼在这里成片。但是多年冲刷,江水已经逐渐走靠北的一方,泥沙淤积之后,逐渐形成了面积不小的沙洲。

而这块沙洲的中央,就是一条水道,水道的南侧,就是一片广大的水域,形状像个斧头。故而有称“斧头湖”的,但因为开了口子入江,也有称“斧口”。

张德这一次要做的大工程,是直接把沙洲用堤坝圈起来,让“斧头湖”彻底远离长江,再由长江分出来的狭窄水道,来联通鲁湖。

其实这几年已经陆续做了类似的前期工作,在“斧口”西南,陆续围了两个湖泊出来,清淤平沟之后,增加田亩二十余万,属于武汉地区最大的一块“农场地”。蒲圻县大户采买的粮食,这几年就是从“鲇渎农场”购入。

而这个鲇渎镇,就是武汉治理江夏湖泊、沼泽的西南重镇。从鲇渎镇开始,整个江堤的走向,都是尽力在沙洲上巩固,先向东,再向西北。这使得鲁湖以西长江段,鄂州有一块突出的沙洲滩涂,像一根舌头,在疯狂地舔着江北……

江南诸州县,都没有这个能力来发动这样巨大且难度系数极高的工程,唯独武汉具备这个资格。

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武汉方面可以发动的民夫,其数量质量,外界根本不能够理解。

按照武汉现在的人口输入速度,要不了十年,膨胀到两百万常驻,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当然在籍人口依然是非常的扯淡,不管汉阳还是江夏,在民部的案头,依然就是个上县。

能被称作“地上魔都”,自然也是具备了“都”的规模。

有些颇有家资的外地二世祖,如今最愿意干得一件事情,就是“腰缠十万贯,浪漫云梦洲”,这是一个可以让人浪的飞起的地方。

“鲇渎镇”的江堤巩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让下游靠近鲁湖一带的沙洲滩涂越来越肥厚,通过调动大自然的伟力,再增加几十万亩土地不成问题。

只是想要土地能够被开发,还需要时间的沉积,人力的投入。

但对武汉而言,把“斧口”彻底变成“斧头湖”,已经可以开工。

江汉观察使府的短期目标,就是把“鲇渎镇”扩大规模,依托“鲇渎农场”,在斧头湖封口的南部地区,也就是贴近“汉岳弛道”,直接建个市场。

而这个市场的规模,是一个县。

也就是说,江汉观察使府的目标,就是直接生造一个县出来,只是因为上报朝廷要走流程,暂时定位一个“市镇”。

如此以来,“汉岳弛道”的压力,可以得到极大释放,这个“市镇”的作用,除了调剂中转物流货贸之外,还能起到积蓄人口的用处。

饶是整个武汉官僚团队已经对未来进行了预判,规划上都是极大的超前,但因为时代的特殊性,加上掠夺人口的肆无忌惮,常驻人口的扩张速度,已然超过了城市扩张发展的速度。

若非武汉对中下层的管理极为严格,而不是“皇权不下乡”那种放养式管理,整个武汉地区按照历史惯例,早就开始了自爆,然后祸害整条扬子江。

张德最庆幸的一件事情,就是当年还没动身去长安之前,就开始了非主流人才的培养,到抵达长安之后开始挖帝国主义墙角,重点也一直在帝国教育权的裤裆里掏两把,并没有掺合到帝国高层的奇葩权力斗争中去。

“武汉系”官僚或者说人才的风格,在这个时代是如此的鲜明,但时至今日,老张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却也敢说一句,若论世家名门,他“武汉系”就是当世第一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武汉系”的大量官吏遴选人才库,压根就没有门第。朝廷还能从“寒门”中挑三拣四,但武汉若是要扩张到百万级人口的大都会,靠有门第的团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大部分情况都算是自我培养自我输血,这就导致“武汉系”不得不抱团,不管是抱团取暖还是抱团群殴,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武汉之外的天地,想要给他们施展抱负,只有两条路,一是自己家世好,不怕没有“知己”去帮自己行卷,二是全面跪舔,只求一官半职。

老张二十年辛苦,才折腾了这一坨那一坨的“上升渠道”,“自己人”自然也见不得外人空降过来“摘果子”,抱团的状况,自然也就越发加深。

但不管怎么说,整个武汉官场的活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针对大工程,各部门虽说“狗咬狗”现象时有发生,但故意“扯后腿”这种状况并不多见。毕竟武汉本地很多职位,理论上只算是“吏”,甚至只是观察使大人的“幕僚”,并没有直接从朝廷拿到官身。

一旦犯错,根本不需要经过吏部,府内稍作讨论,勾了也就是勾了。

这一次由“汉岳弛道”引发的事端,府内有司都是忙碌开来,虽说不知道府内高层到底定下了什么个章程,但市面上的动作,已经让不少人更加激动起来。

“居然要征发恁多民夫?”

“连工场也要按比例出人,这一次是按批次征发,头批民夫、脚力、大小工,居然有五万人之巨!”

“五万人……”

“已经开始划分片区,各分包干,大中小队长已经准备开始遴选,监工已经到位,‘斧口’那里已经多了不少房屋、物料。”

“‘斧口’东南的采石场已经辟了好大的一条路出来,这是要多大动静?”

正跟着“前辈”们实习的上官庭芝和李元祥在通告处一脸的疲惫,从震惊到麻木再到机械式的工作,连半年都没有。

换做从前,李元祥一听说上来就发动民夫五万,他肯定要吓一跳。五万是什么概念?这还是头一批,吃喝拉撒外加管理,那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来的。

但实际上在武汉并非如此,管理有别朝廷不说,“民夫”往往不是民夫,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武汉户口,并非是在籍人口。而这些人远比民夫好用好管理,只要划分好了包干区,从小队长、中队长到大队长,都是有条不紊,相当的熟悉这一套流程。

纵然有人划水摸鱼,但总体而言,还是相当的高效稳定。

这是朝廷其它地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事情。

李元祥来武汉时日太短,他无法想象当年武汉草创时期,究竟是经历了什么,才会自然而然发展到这种地步。

饶是已经开始了机械式的工作日产,但江王殿下偶然还会意淫一下,这五万人要是动员起来,直接冲着洛阳过去就是干一票,估摸着席卷江淮河南,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吧?

“这真是要建个‘市镇’?”

江王殿下面对当下工程的前期规模,感觉有点无处点评的样子。

第十九章 课业第十九章 认知变化第五十八章 胡思乱想第四十六章 教育大鳄第九十七章 态度第九十八章 讲究第九十六章 产业兴盛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三十四章 做文章第二十六章 这个破游戏第五十三章 杜斩仙第十一章 食肆见闻第六十四章 自有变化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觉第四十五章 大唐胡儿(求推荐票)第五章 轻装上阵第四十九章 燃烧第五十二章 设计定型第二十一章 新阶层第十二章 茶会第四十八章 精进第十五章 以李为礼第四十章 科学拍马第五十二章 祖孙闲谈第八十九章 迁徙(年初三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请客吃饭第八章 会做事第六十六章 拿来教学(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七章 国朝福利第八十五章 继续饮鸩止渴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点多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九十三章 “一视同仁”第九十三章 人瑞之断第五十七章 色变第八十九章 伤离别第三十四章 史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十四章 另外一个孩子第七十四章 女儿国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五十四章 认知之外第二十七章 好机会第七章 大舞台第五十八章 为了孔圣(第一更)第十七章 光第七十七章 荒诞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十九章 需求第十六章 熬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九十五章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三十六章 皇天不负苦心人第七十一章 稳第六十八章 钻营之道第八十四章 挑战来临第九十章 壮志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脑第五十章 信号第七十九章 杜断之断第三十二章 郑大娘子的焦虑第六章 哟第六十八章 现实和想象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四章 没想到的人第三十八章 最后指望第九章 安全出宫第二章 两朝勋贵第十九章 反转第二十七章 思路广第二十一章 就是这么直接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九十一章 众望所归第十八章 进献第三十章 人才第八十五章 大唐义士第三十六章 buff背后第六十九章 与人为善第十五章 念苍生第十六章 “老爷爷”第八十八章 让利第九十五章 威震华夏第九十一章 共同认知第八十六章 新式林场(大年初二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吃鱼不易第三十二章 暗斗第十二章 小圆脸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四十一章 杀了我第七十章 京城风华第九章 集体赶工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七章 令人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