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茫然热闹

二十家“皇唐系”大学的诞生,如果说是教育界九鼎齐鸣的大事件。那么弘文阁随后发布的《专营法》,则是给持续很久的大宗物资寡头专卖,进行了一场“地龙翻身”,震级强度无上限的那种。

除了“专营”本身这个概念之外,弘文阁仿佛有了“立法权”,当然这个权力来自哪里,朝野内外都是心知肚明。

只不过没人愿意去深挖,毕竟七部甚至八部大佬之下,还有一堆的徒子徒孙,他们也是有野心也是有理想的。

难道没人想要做弘文阁学士?

以前“入阁”毫无亮点,但是现在……真香!

即便只是纠缠于细枝末节上,还是让人心惊胆颤。因为《专营法》将会逐步扩大地方对于大宗物资的营销权力,但是,针对大宗物资,尤其是矿产资源,基本上还是由朝廷掌控源头。

究其原因,朝廷缺钱了。

按照既定的规划路线,加上这几年的“债票”以及各种贷款,朝廷必须在五年之后还要保证财政良好。

未雨绸缪这是必然的政府素质,更何况,贞观二十六年的当下,专业的技术官僚,并非只有工程狗、农业狗。王学子弟的算盘,打得也是像模像样了。

受钦定征税司衙门的启发,朝廷在针对收税上,原先的直接税、实物税,其效率低下又不能满足“超级朝廷”的需要。

这时候,想要进一步提高“收入”,拉高税率的意义不大,做大征税市场,却是行之有效。

薅羊毛没必要把羊薅秃,这一只薅一点,那一只也薅一点,积少成多,数量反而相当的可观。

在贞观二十六年之前,收税真正收得多又不费力的,只有“印花税”。其余盐税之类的,都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风险极高。

但随着大建的兴起,不管是板轨、弛道、铁道、港口、关口甚至是大型联营客舍,都能够聚集起一个“超级市场”。

只要有商品在这里流通,那么官方要掌控的,就是这个年代为数不多的“节点”。

一次海上贸易的发起和终结,大概率就是在苏州、扬州、杭州、泉州、广州、交州等等大型港口,那么,朝廷只需要在这些港口设置征税衙门即可。

并不能保证百分之一百的商船都会缴税,但是,哪怕只有十分之一,按照一条船的商品销售总额来征税,整个帝国的“收入”,将会以几十倍的增量暴涨!

这笔账,朝野之间的算学高手都算过。

在地方豪门和关陇军头彻底退场之前,想要这样搞,难度大得惊人。但是现在,北起太原,南到广州,举凡大型世家,都遭受了重创。

为数不多保全自身的,只有岭南冯氏、冼氏。而后者实际上在谋求“南都”地位的时候,就已经表明了态度,愿意“缴械投降”,中央让怎么干就怎么干。

当然冯氏内部可能会出现反对的声音,但贞观二十六的当下,尤其是像冯智戴、冯智彧之流,跟扬子江两岸妖孽都打过交道。可以说,帝国最强的两大官商集团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谁在冯氏内部唱反调,都会被冯氏嫡系子弟彻底绞杀。

正如吴县陆氏当代家主陆飞白干过的那样!

《专营法》出台之后,对中低阶层的友好度是非常不错的。原本的底层冒险家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勇气或者头脑,在原本管控专卖的市场中前去拼杀。

比如白糖,原本只是朝廷和地方巨头的“私人物品”,现在就可以正式出现行脚商从某个白糖商那里批发,然后前往各处贩卖。

原本管控的流程、工艺、渠道、市场、货源……都开放了口子。

当然让人享受这种便利的方式,自然也是交易,“冒险家”们要缴税,他们在某个关卡或者津渡甚至是客舍卖出去一百文的白糖,那么自己就要上缴五文钱的税。

只不过行脚商们大概是不想这么干的,不过对于有了门店的商人们而言,销售税成了必然,今后要考虑的,是如何避税甚至是逃税。

朝野之间,都明确了一个概念:流通。

基于这个共同的概念,自然会从共同的价值中,诞生共同的“理念”。随之而来的,就是当进入这个“体制”之后,不管愿不愿意,都要维护一下。

当然从私心出发,自己能够成为弘文阁学士,那肯定是希望后来者早点死。但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并且为了保证自己已经到手的利益可以稳固流传,“立法”成文,自然就是加强“共识”或者“理念”的工具。

原本这个工具,是帝王的。

但现在帝王让渡了那么一丢丢出来,社稷神器的滋味,显然是让人尝试一次就欲罢不能。

弘文阁带来的这一波“地龙翻身”,并非只有跃跃欲试的食肉者们以及他们的徒子徒孙在那里狂欢。

那些旧时代中的“清****英”们,同样没有闲着。

有人怀疑皇帝是不是老糊涂了;有人怀疑皇帝被长孙皇后“篡权”“幽禁”了;还有人要“天诛国贼”张操之,尽起卫士战个痛……

甚至在张德准备南下之前的宴会上,还有一个不知道哪里蹿出来的侍御史,要跟张德同归于尽。

堂堂帝国的六品“高官”,最后的一点点挣扎,却是他们曾经最不屑的“匹夫一怒”。

可惜,老张连展现自己相当不错的撸铁成果都没有机会,两条粗壮的麒麟臂,在当时还想扭断那个想要行刺他的侍御史。

人们惊异于朝廷的巨大变化,但有识之士却早就发现,这不过是武汉、湖北乃至扬子江两岸早就有过的“试点”成果罢了。只是这一回,由着弘文阁牵头撒欢,而皇帝老子居然暗地里推了一把,仿佛这江山社稷,烧了埋了也可以不管不顾。

什么太子皇后,这一刻,都无甚要紧了。

只是,对市井之间的小老百姓而言,《专营法》到底有什么名堂,他们是不在意的。他们在意的,只是今年似乎煤饼的价钱减了一些,而且口袋里的那点小钱,似乎可以买上一包糖了。

倘使再要让他们在意一些,大概就是坊内突然改了一家校舍,校舍居然请了先生,先生居然还挺有学问的。

而这个校舍,貌似自家的子女,都能进去溜达溜达。

贵族们在忙不迭地把自己的儿子女儿都重新包装一下,那些个女郎们,原本精于女红大概就是相当不错的技能。

但贞观二十六年,仿佛不去就读“皇唐女子大学”,便成不了什么“良家女子”,又或是什么“上品良媛”。

长孙皇后的塑像,又多了不少,人们津津乐道着这一切,既觉得这帝国的统治者遥不可及,又觉得仿佛无处不在。

只是不管如何,贞观二十六年的雄州百姓,似乎觉得赚钱更“容易”了一些,市场更“繁荣”了一些,口袋里的开元通宝,也更“值钱”了一些。

官府说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他们大概是听不懂的,即便听懂了,也觉得遥不可及。

唯有说生孩子给补贴少收税的光景,便觉得贞观皇帝着实是个好皇帝,再有更多的评价,那改就是这官府好黑啊……居然还收老子的税,莫不是瞒着皇帝老子,偷偷干得么?

他们原本是不会有这样想法的,即便有,也大概是不会说的。

然而贞观二十六年的雄州市井之间,似乎多了不少茶楼酒肆。此间兴起的热闹,固然还是有胡姬的吹拉弹唱,还是有说书匠们的嬉笑怒骂,但肚子里有几滴墨水的穷酸措大们,他们念叨报纸内容的时候,说到精妙之处,这些个茶馆酒肆中凑热闹的,也会拍桌子叫一声好。

也不知道是皇帝疯了还是做臣子的疯了,总之,贞观二十六年的一场大朝会之后,苦哈哈穷开心的市井之徒们,仿佛嗓门是要大了不少。

第六十六章 熟烂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八章 人地论第十八章 传信第四十五章 精英阶层第九十七章 态度第八十七章 劫营第六十五章 不争一时第八十四章 江湖险恶第八十二章 贞观禽兽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七十章 死人活人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四十六章 事涉禅宗第七十九章 风一样的男子第五十三章 赞第三十五章 灵醒做事第六十章 聚餐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钱第六章 “责任感”之外第六十几章 化郁闷为食欲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四十七章 传说第十章 江枫渔火对愁眠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八十四章 家业(一更求票)第十章 撒手锏第七章 大舞台第九十一章 众望所归第七十一章 要做鸡头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会(三更求推荐票)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三章 求荣第八十九章 巧取豪夺(二更)第十三章 很满意第三十七章 不杀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来的石头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八十七章 劫营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变第五十三章 宝贝第三十八章 吃鱼不易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第九十三章 炮击第五十六章 蚂蚁们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八十一章 张德赠书第九十章 功劳靠捡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四十一章 不在第三章 新的发现第一章 放手第四十章 发达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八十几章 关洛人事第五十九章 冷静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七十八章 极品飞马2(三更)第十八章 既然舍得死第五十六章 烧烤现形记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二十二章 拉投资第九十三章 炮击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楼第四十五章 人杰第八十六章 刺蛇和飞龙第二十章 科学规划第九十七章 赶巧第八章 狂欢和震惊第七十几章 生命第六十二章 古语有云第八十七章 小盘算(年初二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迹第四十三章 内奸就是爽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六章 河中风雪第三十章 进学(求推荐票)第二十一章 总制第八十三章 一桩“富贵”第三十章 这一届熊孩子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十章 名额第三十六章 登场第七十二章 办事第二十三章 西游记第七十章 旧年缘分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图第四十章 自发性第二十三章 西游记第四十五章 结果注定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二章 心理变态第九十三章 茌平马周第五十三章 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