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李大哥

bookmark

保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都会不断地追求更加独特的别致的精巧的进一步享受。

然而因为技术上的掣肘,在拿破仑换上神装吊打周围一圈小朋友之前,东西方保鲜的仅有手段,最高大上的,无非就是冰鲜。至少制冰对于有钱的剥削阶级而言,这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所以说,如果梁丰县男突然掏出一根软木塞,把玻璃瓶一塞,然后说瓶子里的东西能放置个把月不坏不变质。这简直就是王炸中的王炸,对贞观年间的那些带兵将领而言,完全就是续费外挂!

李哥儿认为张贤弟肯定是疯了,这么不科学的事情,自己怎么会信呢?

但是,李震心中其实也很清楚,张贤弟能够让皇帝想法设法塞个闺女过去暖被窝,肯定必须得与众不同啊。

“且等上三五月,待沂州的事体安排妥当,吾再和兄长分说。”

老张笑了笑,也不辩解,李震更是心中暗道:莫非大郎真有这等妙法?若是真有,要是大人得了这等行军利器,岂不是少了无数民夫脚力?到时候鲜卑儿困守西吐谷浑,连个硬仗都不消打的,一战而定也未可知啊。

陇右道黜陟大使还是有点威慑力的,现在伏允又缩在鄯善****伤口,还死活不肯出来。前头还派了使者过来跪舔李董,说俺们土鳖没文化,冲撞了天可汗陛下您的天威,俺们知错啦。

可惜的是,李董现在觉得自己已经无敌了。别说民部那一撮又一撮的开元通宝,光内帑这几年攒下来的财货,就足够他一个人大枪匹马拉起一支敢打敢冲的队伍来。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李董在大朝会上,再次把商贾地位放低,王珪拟了一个商贾不得穿同色鞋履,不着苏丝蜀锦的案子,递给了温彦博。温彦博看了看,嗯了一声,点点头,圈阅后写下一句:基本同意。

然后因为房乔人不在长安,目前由杜如晦帮忙看家的尚书省,给礼部下达了行政命令,再三强调:关于商贾贱业不事生产倒买倒卖等不正之风的若干决议。

根据大唐帝国主义的精神指导,礼部走狗们纷纷表示:商人,贱,非常的贱。

总之,远在山东的老张知道这项宰辅公推议案的时候,面无表情内心想笑:李董这特么是会玩的。

不过好在这种议案不会伤害到像张操之这样,有着梁丰县男马甲的有良心帝国主义四有青年。至于胡商会不会被权贵们进一步瓜分拿来做白手套,那完全就得看民间的呼声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无视这项议案的牛人,比如说尉迟家,他们接手了程家的一个碾米坊,然后公开放话:你特么有种来打我啊。

有御史知道这事儿后,就去李董那边告状,说尉迟家公然操持商贾贱业对抗中央决策,简直是无法无天目无法纪,这特么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然后秉承公理正义的李董,就把御史给革职轰回老家了。

至于李董有没有咬牙切齿骂那个御史“就你屁话多”,这得问长孙皇后。

社会风气稍稍地刹车了一下,但张德很清楚,靠行政命令来阻挡人心欲望,这根本就不科学。再说了,这种行政命令,宰辅们都很清楚就是一张擦屁股纸,不过是联手拍李董马屁,然后把关中地区拾掇拾掇,差不多能做样板工程就行了。

如今又不是战国,大唐也不是齐国,要玩收买人心,上千万人,收买得过来吗?

退一万步讲,所有宰辅里面,只有起草这项议案的王珪算是个正经君子。可就算是王珪,他儿子还在李泰那里看书学习呢。李泰那么多封地,不搞点土特产发卖,能养得活这么多满腹经纶的文学青年?一场笔友会的酒水开销,那就得百几十贯。

当然事实上,李董知道自己干的事情宰辅们是在敷衍,李董也知道宰辅们知道他知道宰辅们在敷衍,宰辅们也知道李董知道他们在敷衍李董……总之,做游戏得有人带,不然不好玩。

所以老张自打离开了京城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错。管你什么大开杀戒还是大赦天下,与他无关,反正挖帝国主义墙角这项事业,需要的是滋滋不断地努力。远离皇帝陛下的视线,离的远远的,然后淡出一群神经病的视线。这样才能从一群饿疯了的饕餮嘴边跑开,然后为小霸王学习机而奋斗。

“操之,操之,可不是妄言?”

李震回过味来,绝对张贤弟这么给力的小伙伴,怎么可能会骗他呢?再说了,李震是见识过老张干赢尉迟恭的,而且还赢了那匹黑风骝,差点让李勣和老魔头打起来。

“兄长放心就是,德自有把握。”

“当真?!”

“当真。”

“好!”

李震猛地站了起来,“操之,给吾一个时限,吾今日便回京中,同大人说了此事。操之有所不知,如今平灭吐谷浑,行军总管一职,悬而未决。原本是药师公,可去岁你也是知道的,便是让豳州尚书搅浑了水。如今么,大人倒是有了机会。”

陇右用兵,必须是皇帝信任的人。李靖已经超越了信任的层次,在军方有着超然的地位。可是作为职业皇帝,李董必须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去怀疑李靖。所以侯君集出来搞大新闻,有些家伙跑的比谁都快,说出来的话也不想负责,但李董还是没有说什么。

毕竟到时候,行军总归谁去当,不还是李董来决定?到时候作为中央绝对领导,决定了让谁去,谁也不能谦虚。

不过不管是谁做总管,弄死伏允根本不是问题,只是战果到底有多大。灭国之战对唐朝来说,玩的次数不少,很有经验。但吐谷浑人也不想专门作为背景和野怪被唐朝名将来回刷,他们更不想亡国灭种,虽然已经走上亡国灭种的道路。

但是,作为正常的人类,反抗一下又不会怀孕对不对?

因此在战果扩大上,就是主帅要做的事情。弄死吐谷浑不算本事,能够以低成本高产出高回报高收益弄死吐谷浑,才是争个高低的关键。

李靖几千大兵薅羊毛就打下东吐谷浑,顺带还帮后续辎兵修建高原邬堡到青海以南,功不可没,非常厉害。

红景天生意也是那时候做起来的,目前一个邬堡一百五十人到五百人不等,偶尔还夹带一些高原别种,小部落也会围绕邬堡来生存交易。毕竟,唐朝人买卖牲口,他给钱啊。

开元通宝就是这么的好用,西突厥爱用,日本百济高句丽也爱用,吐蕃自然也不会例外。

李震自幼受父亲影响,虽说马槊玩的没有程处弼溜,可到底也是有些手段的。加上眼界也不似寻常人家那么逼仄,这会儿听了张德的话,满脑子都是保险罐头大杀四方,自己的候补天王爸爸一战破敌,二战破城,三战灭国,牛逼牛逼好牛逼……

别人五千人马要三万辎兵民夫脚力,他李勣不要,五千人马也只要五千辎兵民夫脚力,没错,就是这么厉害!

随后李震又转念一想,这要是能够自己生产罐头,到时候征辽,十几万大军,数十万民夫辎兵,这得多少罐头?这些罐头,要是都是自己生产的,这得多少钱?

想到这里,李大哥不由得有些眼睛湿润浑身燥热。

“不瞒兄长,这手段倒也算不得精妙,只是个精巧法儿。不外是用上木塞子蜂蜡还有玻璃瓶,只这玻璃瓶,却是要做个制式,还有那木塞子,须软木塞。这也不是甚么难做的,寻常坊里人家,多能做到。”

“也就是说,只要瓶子木塞蜂蜡管够,岂不是多多益善?”

“只这食材口味,就说不得如何了。不拘是放些盐巴之类,最多塞两片香叶,只这味道,也只是能吃,却不是甚么可口之物。”

“武夫厮杀,管甚口味,只先活命要紧。有了这等物事,大人定然是大杀四方。莫说这吐谷浑,就是平獠,也更加便当了。”

老张于是小声道:“只这消息,不可说了别家去听。”

“兄弟说的甚么话,我哪里是嘴边开缝的糊涂虫,且放心就是。再说,这事关大人的事业,焉能失了先手。”

言罢,李震连忙起身,摩拳擦掌:“这事体不能和奴婢们说,得我亲自和大人细细商议,大郎,等我京中消息。”

然后李震就赶紧带着小弟们,朝长安赶路,连个送别饭都没吃。

第二十九章 朕有点乏了(求推荐票)第二十二章 为何加班第四十六章 饕餮第十四章 有条不紊第六十九章 薛书记第一章 放手第九十七章 这节奏不对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七十三章 时机第四十七章 决心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五十四章 一个答案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点热第九十三章 判断第三十章 大新闻的背后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十八章 陆师兄求助第六十八章 安排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七十九章 风一样的男子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六十三章 轻松第十五章 成交第七十六章 自重第五十六章 老规矩(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业余爱好第六十章 朝会一本道(票呢?)第十四章 鸡汤有毒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四十八章 见者有份(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这他娘的第二十一章 总制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四十一章 孰为南都第八十三章 阉人不易第六十八章 印证第八十章 帮闲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三十八章 校书郎(一更求推荐票)第四十四章 辗转反侧张叔叔(求推荐票)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六十三章 不止于此第三章 三观问题第十二章 人物第四十章 探底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三十三章 灵车漂移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汉第九十章 眼界第四十二章 准备还价第三十四章 恶趣味第七十八章 塞北义商第九十七章 造纸第五十二章 程处弼又来了(一更)第七章 靠山第七十一章 稳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三十四章 日常惊喜第十六章 土狗的阴损第三十九章 一时无言第三十三章 耍心机第三十五章 来个buff第四十八章 见者有份(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礼法第十九章 认知变化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六十七章 太谷县令(一更)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八十四章 不会这么做第十章 毒啊第六章 哟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们(第三更)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二十九章 见一面第三十几章 怪癖第八十三章 另辟蹊径第三十三章 弄潮儿第三十一章 前程难料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十一章 轻重不知第八十一章 秋战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一章 微妙的变化第七十章 变化第七十章 分析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五十四章 伤别离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会团体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八十五章 激动的杨都督(二更求票)第七十六章 质变第六十三章 双壁才女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