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考试

“广平县方有文,初娶结发妻室龚氏,生男如锦、如绣。中年不幸,龚氏死亡,幼子如绣相继而死。长子如锦,年方十九,读书守制,尚未纳媳。家下中馈,无人主持。事不得已,复娶欧阳氏娇女名曰玄娘者为继室。玄娘性子甚是凶悍妒忌,屡屡抗夫虐子,且时时搬运家财养赡自己兄弟。有文得知,每以良言反覆晓谕,玄娘始终偏私执拗,比前馈送更加殷勤,不顾家中有无,一一顾念兄弟为事,曾无忌惮。有文见知,不胜忿争,夫妇遂相殴打。玄娘一时发起凶性,手持利刀,一把将有文登时杀死于地。如锦痛父被杀,奋不顾身,遂夺玄娘手中利刀,亦将玄娘一刀砍死。次日传闻于玄娘母家,其兄大显即往方家来看,见有文与玄娘杀倒于地,极骂如锦一场,遂写状入县告之。求问如锦该判何罪?”

这是长孙无忌的问题。

不过相对于宰相大人文绉绉的问话,晋阳公主的提问却更加大白话,“我有二十六座学堂,十座田庄,每座学堂的人员分布和农庄可生产的数目都已经如下,请问如果在不再投入资金的情况下,靠着这十座田庄养活学校,我该如何经营这十座田庄?如果我想要再建立学校,那田庄的经营模式又该如何?”

除了长孙无忌和晋阳公主,难的是江夏王李道宗也提问了,“府兵乃我大唐军备之根基,但是近年来府兵质量比立国之初时大大下降,服役者多半是老弱,人疲马乏,朝廷当如何处之?”

“近年来北方干旱,南方多雨,田地连年欠收,该如何是好?”这是户部某侍郎的问题。

“工部做出了许多筒车耧车,若是使用,可以让百姓每亩增加五成以上的收入,但是百姓却迟迟不愿使用,这是何故?”这是某位司农的问题。

“这两年长安城中异族越来越多,与百姓时常发生纠纷,该如何处置?”这是长安县尹的问题。

“长安久旱,文武百官常就食洛阳,为何不干脆直接迁都洛阳?”这是某个不敢具名的官员的问题。

“……”

这一场殿试的结果,比长孙颖想象的要好多了。

确切的说,这几乎不算是一场考试,而是一场面试。

被面试者,是大唐所有可能进入官僚机构的士子,而面试者,则是大唐整个上层机构。

是的,当长孙颖建议李治可以多找几个考官问些比较“专业”的问题是,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李治将着这个做到了极致。

他先是找了长孙无忌和李靖这一文一武来提问,然后又找了宗室中名望和功绩最高的李道宗来坐镇,并不说是考试,只说是应皇子们的孺慕之情,召着进士们来口谈一局,测测那些人的分量。

因为李治并没有直接摆出干涉科考结果的姿态,而加上已经隐退的李靖与李道宗,于是长孙无忌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应允了。

这个时候,晋阳公主来插一脚,看着是意料之外,但是既然宴会的规格订在了私宴的格调上,那晋阳公主要出席,也不是不可以的了。于是第五个考官,便成了晋阳公主。

人选选定之后,接下来便是问题。李治强令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必须提一个问题上交,名单上可以不署名,用信封封着,介时再打开。各部尚书,卿,都必须提一个跟本部有关的问题。

这样一来,他便收集了好几十个问题,这些都有御匣封着,等与会时再打开。而长孙无忌等考官,可以选择从匣中抽出问题问,也可以选择自己发问。

这样一来,堂中虽然坐的只有五个人,可是这五个人背后,却差不多集中了整个朝廷的问题。

李治当然没有指望这帮考生能回答出什么震聋发聩的良策,他要做的,只是观察,看出每个人的特长而已。

李治规定了这次问答用抢答时,问题问完之后,第一个站起来的人会获得回答的权利,你可以选择口述,也可以领了纸笔去一旁写作。这不仅要考反应力,才学,更考验一个人的胆量。

而且,这个过程还十分有趣。

吵架本来就是容易让人忘记身份的,何况这些天之骄子们又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哪怕长孙无忌开始是抱着捣乱的心态来,后面也不得不认了真。

毕竟以他的身份,辩倒一个小书生不算功绩,但是被那些小书生们问倒,却是十分跌份儿,于是不知不觉就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而对这些学子而言,就算是没办法考中科举,当官的途径也很多。但是不管是去自荐还是被人推荐,第一个就是要有名,而有什么是比打败大boss们更容易刷荣誉值的?于是除了晋阳公主之外,另外四个人非常受欢迎,不仅是他们的问题一堆人抢着答,更有一些人回答完问题,争辩过后还会提问,一时场面热闹非常。

对于晋阳公主来说,没有人主动来她这里回答问题,她索性直接点人。因为她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实际生活中用到的问题,很多都是与教育经营相关的,所以一时间倒是她那里被难住的人最多,倒是帮着其他人分散了火力。

李治原本是打算在甘露殿举办这场殿试的,但最终因为参加的人太多,最后举行在了太极殿。早上是两百人,经过抢答,答卷等方式,筛选出了五十位。那一百五十位在午饭时出宫,而剩下的这些不但被赐宴,而且还在下午继续进行答辩,一直举行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

这天李治晚上回殿的时候,已经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了,但是脸上却是满满的笑容,显然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连带还夸了李忠几句。

长孙颖给着他擦脸擦手的时候,心情也十分之好。因为今天的殿试用了不少她的点子,所以真正进行时,李治特例允许她坐在屏风后面旁听,她想问的问题,也偷偷写了下去,从晋阳公主那边问了过去。

今天见到那些士子们,基本上都是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但是除了一些死读书的之外,他们其他许多人还是极其有才华的。

我天朝泱泱大国,怎可能没有人才,不过是大多数没有出头的机会罢了。长孙颖在后面记下了人名,然后默默的想到,或者是今年,或者是过几年,她会一直注意这些人,在着合适的时候,把他们推一把的。

除此之外,既然李治对着李忠已经有了些好感,那么李忠那边也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第23章 高阳第169章 作死第144章 出生第216章 异状第61章 胶着第49章 添堵第191章 裂痕第50章 脸大第210章 心灰第35章 兄长第190章 螳螂第2章 成亲第117章 授计第81章 说客第210章 心灰第108章 吃糖第194章 秘密第20章 如意第102章第170章 退让第89章 畏惧第76章 温柔221 探望第191章 裂痕第64章 夫妻第43章 成长第75章 回宫第196章 谎言第73章 哄第201章 殿试第214章 坑人第104章 应变第144章 出生第2章 成亲第24章 长子第60章 变天第192章 神探第160章 碰面第170章 退让第21章 拜访第145章 笼络第154章 礼物第53章 误会第93章 吃瘪第40章 看病第8章 图穷223 作死第35章 兄长第166章 黑手第63章 恻隐第32章 见面第154章 礼物第37章 嫉妒第186章 守株第214章 坑人第136章 不安第21章 拜访第45章 太子第27章 隐忧第100章第64章 夫妻第58章 孕事第37章 嫉妒第188章 推波第212章 婚姻第88章 生气第215章 出征第212章 婚姻第166章 黑手第157章 好人第208章 回归第1章 意外第228章 欢迎回家第64章 夫妻第167章 剩女第216章 异状第68章 送别第196章 谎言120 日常第191章 裂痕第214章 坑人第102章第111章 孩子第25章 媚上第144章 出生第199章第34章 上朝第79章 解忧第114章 自信第191章 裂痕第166章 黑手第214章 坑人第81章 说客第156章 回家第102章第38章 赚钱第98章 难为第142章 帮忙第79章 解忧第60章 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