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过

“启禀主公,杨行愍的船队已经顺利出海,即墨城也被我军拿下。”暗卫急匆匆将消息送到薛洋跟前的时候,实际上距离即墨的那场混战已经过去一天一夜了。而且卢静当时在听出水师发出信号,讯问是否加入战斗的时候,也没有同意这一举动,这才导致杨行愍和田家两部组成的多达两百多艘大小战船和商船组成的庞大船队能够从即墨外海逃出,顺利消失。

“何胜做的不错,派出船队继续跟随监视,看看杨行愍能不能带着这一帮人抵达三韩半岛。”薛洋微微沉吟之后同意了何胜在战报中的意见,抽调往燕北输送物资的水师战船组成一支舰队,尾随杨行愍其后,准备看着对方进入三韩。

“主公,杨行愍带走数千工匠,只怕还真有可能在高丽那边发展出一支水师出来。”袁袭和李振仔细研究了这份战报,随后还询问了当时负责收拢工匠的暗卫,转而朝着薛洋苦笑道:“这下真的有可能放虎归山了。”

“那也不是什么坏事,给水师创造一个对手而已。”薛洋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数千名工匠加上跟随杨行愍去了三韩半岛的田家,确实可以帮助对方发展水师,甚至于有可能复制出当年出征白江口的大唐水师的盛况。但是这对于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天策军水师而言,却并没有太大的威胁,顶多算是制造出来一个值得出战的对手,甚至于在自己率先搞出来火炮和开花弹之后,如果杨行愍脚步稍慢,这甚至于当作对手的资格都没有。

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唐依旧是全世界的技术和科技中心,没有之一,自己嫁接过来的火炮技术和理念只要延续下去,穷一代人之功促使百姓和朝廷养成习惯,那么历史在此时必然会走上另外一条岔路。伴随着水师纵横四海,中原的脚步终究会蔓延到海外。

实际上在薛洋前世那个时代,很多人都说古代中国放弃了太多机会殖民海外,放弃了在社会和时代转型的时候,继续领导世界潮流的机会,并最终被昔日看不上眼的西方打落尘埃。但是这在薛洋看来,与其是说中国放弃了机会,还不如说,是没有这样的需求。在自然经济持续发展甚至于到最后发展到极致都未曾孕育出资本和技术因素的时代,中原出产的东西就足以满足一切需求,百姓和当局者又如何会看得上海外的蛮夷蛮荒之地?又如何会知道,在后世,那些地方到底有多重要?

他将李克用驱赶进入草原,放纵杨行愍进入三韩半岛,与其是说给将来自己收复这些地方寻找一个理由和借口,还不如说是为后世之人竖立一个对手。也只有如此,才能够迫使恢复元气的中原王朝能够在外在敌人的逼迫之下继续保持积极开拓进取的姿态。也只有这种承继大唐开放,兼收并蓄的胸怀,被后世所抛弃的科学技术才有可能有一片生根发芽,乃至于茁壮成长的土壤。毕竟,在对外战争中,检验战争胜负的,这些科学技术能够发挥出足够的作用,也足够被人重视,从而潜移默化,形成全民习惯。

这也是他明明记得,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火药的其实是朱全忠的部下庞师古,但是却并没有采取什么动作,甚至于在庞师古被杀之后,朱全忠依旧搞出来火药的时候,也听之任之。只有自己的对手强大了,才能逼迫后世之人跟着继续前进发展,从而压倒对手,在科技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所以,他没有袁袭那样的担忧,甚至于对于杨行愍最后关头带走工匠的行为还感到庆幸。对方得到了朱全忠赠送的火药配方,加上造船工匠在手,那么就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就说明,在不远的将来,对方要想回中原,就必然会竭尽所能在造船和航海的道路上不断远行,发展出更强大的战舰和水师船队。

而三韩和中原彼此相连,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出现在东北方向,必然促使中原王朝争锋相对,那么自己利用战乱时期打造出来的水师船队和航海远航的这种理念才不至于断绝,从而在陆上有李克用父子整合草原各部,加大威胁的时候,海洋上再出现一个强大的对手。逼迫中原的后世之人时刻不敢放松。只有重压之下,才会有动力继续前进,从而迫使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在盛世天朝的迷梦中快速苏醒,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发展。

“是非功过,后世之人会明白的。”薛洋微微一笑,转而朝着袁袭点头道:“杨行愍若是不带走这些工匠,我们的水师船队又岂会有对手?也只有有了对手,我们才能够发展出更大更强的战舰,让我大唐子民的脚步走的更远,从而最终走到极天际地,走到天下的尽头。”

这一刻薛洋的话或许还让袁袭有些不解,但是等到这句话传到水师各部将领的耳中之后,却迅速点燃了他们所有的热情。虽然自从南境被收复之后,水师的地位就越来越弱,大规模的大战之中,水师除了运送物资,增援步军,就很好有专属于自己的战场。但是薛洋这番话却无疑表明,对于水师有着更大的期待。

所以这也造就了在随后,不光光是水师继续发展往前,民间的海上船队也不断出没各地,将大唐昔日的海上丝绸之路重新接驳起来,并且更进一步,让大唐的商队在海上走的更远。

这虽然是后话,但是一切却都是从这一刻开始埋下了种子,当外敌逃出,中原虽平,但是隐忧犹在的时候,要想维持水陆两支庞大的军队,就必须给他们找到合适的长期的对手,不光光是让军队感受到威胁,还要让百姓也能感同身受,从而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集体忧患意识,而不是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繁华迷梦当中。

有了这种忧患意识,薛洋才没有白白来此一遭,才能够扭转类似于两宋时代开始,逐渐的将科学技术普及发展的大门彻底堵死,并使其失去用武之地的境况,让科技不仅仅有发展,而且还要有需求,如此才能真正的谈到孕育出新的变革契机。

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战独松岭(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来(上)第六章 夤夜遇袭(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发难第七十二章 雷泽水战(上)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东都(下)第一百章 破局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发长安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财童子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战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运和漕运第四百一十一章 里应外合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诺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东都枢纽第五百一十八章 连锁反应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战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天一柱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卢明月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九章 穷途末路(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占隋唐第七十七章 出战庐州(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盐铁之争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选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袭临武(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盐铁之争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断南北第九百六十二章 子午谷奇谋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进浈阳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天寿的宝藏第九百八十二章 偷袭长安(下)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化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蛮族参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气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八百一十一章 周德威的后手第九百四十九章 御驾亲征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袭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开府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网开一面第三百六十八章 围三阙一(下)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二十六章 处置战俘第八十九章 润州之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寿州落幕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八百五十七章 席卷天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后夹击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气第二百二十二章 来自帝都的交易(下)第五十三章 连环计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袭眉县(中)第八百五十二章 横扫千军第六百七十四章 争锋相对(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决胜负(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巨额财富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烧行宫第十一章 敢问郎君之志第七百八十二章 乐温之战第九百一十三章 骑战无双第九十六章 波涛汹涌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计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对峙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四十章 古刹交锋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占岘山第一百一十章 一战定蕲黄第三百七十六章 魂断交州(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击战(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荆州大战(下)第八章 虎口脱险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开一道口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战术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继位第三百二十四章 发难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卺交杯(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争执第六百八十六章 东都大典(下)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历风雨(十)第九百一十七章 旋涡中心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报第二百三十九章 穷途末路(上)第八百二十二章 云台山之战(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黄巢之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众叛亲离(中)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袭(下)第八百六十章 变局之关键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军哗变(上)第四百章 收复广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五百章 最后的决战(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