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群贤策集

曹昆心道:“若说到纪律严明,河西没一个势力能这样,刘广武更是拍马也赶不上。”

张迈站在点将台上,环扫一圈,这片被作为校场的天然空地没有一点人声,一些依附的百姓站在外围观看,也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杨易向张迈禀报说人已到齐,张迈这才开声,道:“根据探子最新的回报,狄银已经越过瓜肃边境,晋昌守军也已经有一部开出城外,伊州也派出了部队,过柔远,在瓜州、伊州的边界星罗峡布置了兵力,伊州那边不但有归义军的人马,而且据说还有胡人,总之现在三块兵力正如铁板一样正向这边推来!局势十分危急了。”

曹昆心头微震,他原来也料到归义军那边接下来一定会有动作,却也没想到动静会这么大,连伊州的兵力都动了。

“看来曹家这次是下定了决心要扼杀安西,却不知道张迈他会怎么样呢?”曹昆心想:“若他要逃走的话……”

“现在当务之急!”张迈的话打断了他的思忖:“就是如何保护百姓!”

薛云山、曹昆都是一怔,却听张迈继续道:“打仗是咱们军人的事!不能让百姓卷进来!泽北的牧民也好,泽南的农夫也好,都是因为相信我,相信大唐,所以才来依附,因此我有责任对他们负责!狄银也罢,曹议金也罢,他们要来就让他们来,我不怕,但第一步,我们要先设法让手无寸铁的牧民、农夫免遭池鱼之殃!”

曹昆听得有些呆了,除了三千精骑之外,新加入的牧骑、农兵也绝大多数有亲人在附近,张迈所说的“手无寸铁者”,就是他们的父母妻儿姐妹,听到张迈说要先保护他们,心中都生出感激来。

张迈道:“这次敌人四面夹击,西面、南面是归义军,东南是甘州回纥,这两部应该会首先进攻,伊州方面,兵力不如前两个方向,我料来会设堵,也就是说,很可能是南攻北堵的局面!因此我判断:只要我军尚存,瓜州大泽以北的荒漠草原地带就可以保全!狄银和曹议金这次的目标是我张迈,那么就让我张迈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曹昆又是一怔,听张迈不准备用百姓来做炮灰,而是要替百姓挡劫,那可是他万万料不到的事情了,便听张迈已经在施法号令了——“郭漳听令!”

“在。”郭漳出列。

“竖上我和杨易将军的大旗,让敌军清楚我的所在!”

“领命!”

“张中谋听命。”

“在。”

“你部署农兵,将所有辎重器械,带往旧玉门关,我们就在那里等候曹令公与狄银可汗大驾光临!”

“领命!”

“田浩,邱子骞!”

“在。”

“你们二人各带两营兵马,田浩在东,邱子骞在西。若遇到游骑靠近百姓队列则将之歼灭!”

“领命!”

“石拔!”

“在!”

“你带领一府兵马,行在全军中位,若有大军来袭,不管来的人有多强,都由你负责击退!若是让大部队冲近行伍,你就别来见我了!”

石拔半点也不犹豫:“领命!”

“姜山、薛云山、薛云飞、曹昆!”

曹昆没料到这么快就叫到自己,赶紧出列。

张迈道:“你们四人火速发动百姓撤入泽北,薛云山,薛云飞负责百姓行伍,姜山、曹昆负责防护,限五日之内最后一拨抵达玉门关,从瓜州大泽西南角绕过,十日之内全部进入泽北草原!进入草原之后,所有百姓化整为零,散入草原各处游牧,大军攻击我会在玉门关扛住,小股进犯,则由你们四人设法击退!”

姜山道:“大都护,如果我们内营、辅营都走了,剩下大都护孤军在玉门关,那不是很危险?”

张迈笑道:“危险?哈哈,哈哈!别担心,我自有破敌之计!如今正值夏季,水丰草长,众牧民退入泽北以后权且放牧自给,大家辛苦些,应该还能挨下去,待我击破了狄银、曹议金的围攻,那时候会分给大家良田美池、膏腴之地,大家一起过好日子!”

校场中牧骑、农兵甚多,听到最后的几句话都充满了期待,姜薛曹四人这才领命,张迈道:“好,情况紧急,大家各自行事吧!”

郭漳果然擎起张迈大旗,明示张迈之所在。

曹昆见了,心中感叹,在与薛云山碰头议事时低声道:“我看错他了!今天才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英雄豪杰效忠于他,才知安西铁骑为什么能横行西域!”

薛云山道:“那你还打算自备后路么?”

“这是什么话!”曹昆道:“张大都护为了保护咱们的父老兄弟、妻儿姐妹自陷陷,我们助他抗敌都来不及,还说什么自备后路!就是不知道他准备如何破敌。”

————————————薛云山是刘广武的女婿,早在刘广武统治时期,许多庶务就都是他在处理,这时接掌归附百姓的迁徙,在薛云飞的辅助之下料理得井井有条。

此时张迈的驻地位于瓜州大泽南畔的中段,张迈选定的第一个抗敌地点是位于瓜州大泽西南角上的旧玉门关。这时瓜北依附张迈的百姓主要有两部分,一部是留在泽北的百帐军百姓,另外一部则是袭退狄银之后泽南各地来归的牧民、农夫,这时需要迁徙的就是后者。

河西地区畜群甚多,光是马匹,除去战马之外就还有一万多头,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劣种马匹,百帐军以及瓜北牧场自产的优质战马不多,但代步却没问题,薛云山组织能力颇高,且杨易早将行伍里甲编完,指挥起来如臂使腕、如腕使指,加上百姓闻得张大都护自陷危地以救百姓的高义,行动起来都十分配合,只三日就到达玉门关,又两日尽数撤入泽北,动作十分迅速。

反观进攻方,狄银因为在张迈手头吃过大亏而显得十分谨慎,归义军那边要借胡自重也不肯冒险轻进,所以进军都十分缓慢。

张迈进入玉门关时,曹昆来见,道:“大都护,最后一拨百姓已经启程,只要沿着湖边走,数日后就能与泽北百帐军民部会合。”张迈连赞他办事神速,又道:“泽北草原能受到攻击的只有三个方向,一是来自东北的伊州军,二是来自北面的豹文山部,三是来自东南的甘州回纥。归义军这边要往泽北,一定得经过玉门,我只要不死就一定不会让他们过去,这个你们可以放心。伊州那边要同时背起面对北庭、面对高昌和围堵我军的负担,我料伊州守将也不可能派出大军深入,因此这个方向也不必担心。所以你们此去,主要是防范甘州回纥绕过瓜州大泽的东南角进攻泽北,还有就是得处理好和豹文山部的关系,别让他们南下趁火打劫。”

曹昆道:“大都护尽管放心,豹文山部与我们本有不成文的协议,彼此不相侵犯,至于甘州回纥那边更不用担心,泽北地方数百里,又是我们百帐军的地盘,如果狄银蠢到要派骑兵进入这里来捉我们,那就是在咱们的后院玩捉迷藏,根本就不用担忧。甘州回纥也是游牧出身,当知道分散兵力去捕捉如风如影的游牧者,远不如集中兵力攻打跑不掉的据点,所以玉门关这边才要担心,我所疑惑者,却是不知道大都护准备如何破敌。”

说到这里眼神显得十分诚恳,乃是希望张迈给他透露一点消息。

张迈沉吟着,道:“好,这事也要你们配合,我就与你说吧。以我麾下的三千兵力,要想同时击破归义军与甘州回纥的联手无异于痴人做梦,所以我在玉门关也只是勉力抵抗,真正决胜的,还是寄望于来自高昌三镇的大军。”

曹昆哦了一声,竟然没显露出多少惊讶来,问道:“那大都护派去报信人马没有?”

张迈道:“我已经派出五拨人马,携带加密文书,分别化装成乞丐、商人、游牧者、难民甚至归义军的逃兵,从各路潜往高昌。”

曹昆道:“敌人这次十分谨慎。大都护虽然派出了五拨人马,未必就都保证抵达,从这里去高昌,有一条隐秘小路,从长城旧址的北面经过,越过兴胡泊,进入荒漠之后,沿着楼兰山脉南麓南行,这条路十分难走,沿途有一些地方二三百里间难以寻到水源,而且又容易迷失方向,必须有充足的准备才可起行,但走此路却可以直抵渠离,乃是当初刘广武为了与骨咄私通而开辟的道路。我有一位叔叔名曹举,曾走此路三回,若大都护信得过我们叔侄,可否再拟一份密信,交给我叔带去。”

张迈大喜道:“有什么信不过的!”当即点出一队精锐来,带上充足的干粮、食水,以曹举为向导,即日出发。

这边杨易安排玉门关,那边薛云山从曹昆那里听说了张迈的计划后,也来寻他,道:“大都护,玉门关乃是旧关,荒置已久,曹议金在这里屯些老兵,老兵们为了自己生活方便,也添些砖加些瓦,作些小修补,但不是作为一座防御要塞来修补,墙垣下面到底还是否能耐得冲撞谁也说不准。而且大都护虽然将帅旗立于玉门关,但却不必将兵力收敛在关内,更不用死守等到曹家与狄银大军合围,大可以攻为守,发挥三千轻骑的特长,叫玉门关在敌人眼中变得可望不可即。”

张迈便问如何发挥轻骑的特长,薛云山道:“这座玉门关之所以被荒废,主要是冥河河水减少的缘故,关城附近数十里都荒漠掉了,所以玉门关不得不迁移。方圆七十里内,除去冥河之外,只剩下十四处水源。且这十四处水源,有八处乃是浊泉,只能饮畜,就像瓜州大泽的水一样,人喝多了受不了,剩下六处,又有两处在关城之内。所以我们只要以玉门关为心核,发派骑兵,在冥河下游以及以及四处水源不断袭扰出没,若有大军来则避开,若是小部人马则纵兵袭击,令彼之前锋难以立足,则彼之后继部队也将迁延踟蹰,如此足以使南来联军短期之内难以近前。”

张迈大喜道:“这玉门关我虽然来过,可没知道得似你这般详细,我们此来到河西本来没想到会打防御战,擅守之兵将都留在高昌,带到这边的只有田浩等寥寥数人,我本来正担心防守该如何开展呢,若依云山所言,那正好发挥我军的特长,有你此略,曹某和狄银何足道哉!”

薛云山见他采纳自己的策略,心中生出一股知己之感,又道:“此外,泽北牧民在草原上其实会自行避敌。我们只需要留下三千人在瓜州大泽北岸路中,防止狄银绕着北岸来夹击玉门关,剩下的兵马,则大可运用于玉门关附近的战场。还有那一千多农兵,也可调数百人入关城驻防。在这荒漠草原之中打仗,宜动不宜静,必须敌来我退,敌退我进,既然我们的目的是扛到援兵到来,那就没必要在这里和死撑!大都护如此为河西百姓着想,你若撤入泽北草原,我们百帐牧民就算杀种马,啃草根,也一定会支持大都护将这场仗打下去!”

张迈听薛云山最后一句话说到就算“杀种马、啃草根”都支持自己,握住他的手道:“若百帐军民有这样的决心,那我还何愁此战不胜!云山你让父老们放心,此战得胜之后,我们所得到的将会是暂时失去者的十倍!”当即依薛云山的建议,减少护卫泽北百姓的牧骑数量,调一千农兵进入玉门关城协助防备。

海印暗中度量军队的部署,这些军务他本插不上话,但也来寻张迈,说道:“大都护,你既然立此大旗帜,不可不叫沙瓜百姓知晓,必须拟成檄文,传檄河西,让沙瓜百姓知道大都护还在玉门关坚守汉统,让河西僧俗都知道钦差特使还没有放弃他们。”

张迈道:“檄文易拟,但如今各城戒严,如何传出去,却是件难事。”

海印道:“这个不难,大都护尽可拟了檄文来,然后交给贫僧就是。”

(未完待续)

第三一九章 辽国西侵第七十八章 五大留守第七十二章 信心没人品又欠债……第九十三章 我诈第一二二章 同床异梦之二第五十八章 阱城中暑请病假第二十二章 大都护军帐会议—中断!第三一九章 辽国西侵写在章节后第八十三章 车阵的威力第一九六章 渡渭奇袭第一一六章 秋收前夕第五十五章 借刀第五十八章 狼牙初试之二第二一一章 铁兽狰狞之二第三十四章 三计连环第一二六章 火烧浮屠城之一第二一零章 铁兽狰狞之一第三一零章 大轮台第十四章 天大地大老婆最大!第二十五章 转移第三零一章 腥风第三十二章 套问第一八二章 战争的理由之三第一七零章 战书第一六五章 火攻夜袭第二一六章 草原鬼面军之一第三二九章 最后的皮室第八十六章 大宛王族第五十六章 揭罗大战前夕第九十七章 回敦煌去!第一七三章 落水狗第六十一章 改造俘虏第一九五章 最后的陌刀?火龙舞第七十七章 狭路相逢之一第六十章 马贼第二九七章 阅兵前夕第二零七章 各方算计第七十一章 十万骑兵颂唐诗第七十九章 吞陇之志第五十一章 柴荣的初战第五十八章 火牛雷猪第四十七章 取水部队第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三更 求票第二一三章 先锋政略之一第三章 将与令公会猎于龟兹焉耆间第一二零章 百工至 百具随第三一零章 大轮台第二一七章 草原鬼面军之二第六十八章 人之将死第二五一章 谁的土地谁的家第一四五章 会战投笔岗 之二第五十一章 柴荣的初战第七十一章 烈焰陌刀之一第二九五章 海外的心第一五五章 决坝第二三七章 全灭第一四一章 东方的新变化第十五章 兵家无秘籍第一七四章 会师第十九章 郑渭第一五三章 中原板荡第一四零章 炼金术之二第四十八章 西征开始第三十一章 下马扬威第一六三章 伐交之二第七十二章 这里没有张大都护第四十三章 大杀而后大治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二五四章 合纵连横第六十五章 俱兰城第一回合第二二三章 鹰鸣破梦之一第二八三章 白马归心 下第一百章 夜袭者第一六四章 阿尔斯兰南下第二八九章 邺都易帜第一五三章 中原板荡第一九二章 野守第一一八章 隐户第一三一章 骑兵攻城第二十章 改姓汉人第十四章 汾阳兵典第二十三章 犒军礼单第一六五章 万里西域尽华族第二十九章 “焉耆大捷”第八十七章 汗血骑兵团之一第一七五章 污水第五十章 与子偕行第一二二章 论宪堂第一七一章 吐谷浑第五十一章 柴荣的初战第一零四章 火燎天原之一第八十四章 车阵的威力二第二一八章 优势与劣势第七章 龙骧营 第二更 求票!第三十四章 三计连环第三二八章 打援第一二四章 群龙动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