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河西威权

这个时代情报总有延迟。玉门关胜负已决之日,高昌城外毗伽才刚刚听到一些“不利”的风声——“据说薛复已经领兵从楼兰古道绕往沙州,如今敦煌已经易主了!”

北庭回纥诸部无不大吃一惊,毗伽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马上请康隆过营议事!”他不是重视康隆的意见,而是想要将他看住,免得变生肘腋!

可毗伽不知道,早在他说这句话的三天前,康隆的使者就已经进入了高昌城,奚胜命人用筐子将他缒进去。

作为康隆的代表,康宝长得油头粉脸,一张嘴也是油滑得很,但又不是何春山那样能在敌国君臣面前纵横捭阖的才干,而只是穿堂入户的腔调,对这种人郑湘觉得有趣,郭汾却不喜欢,他喜欢的,是有铮铮铁骨的汉子,而不是康宝这样的纨绔子弟。

但郑渭等早有计议,郭汾便按耐住对康宝的讨厌,依照三人执政团的授意行事。

见面的地点是在一个临时医所的后面,张中略本来想安排得体体面面,郑渭却道:“不必,以我们的本色待他即可。”

康宝到达的时候,郭汾正领着几个妇女在照看立了战功的伤患,郑湘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吐得不亦乐乎,又全程捂住鼻子,被郭汾当面责骂她完全不懂得体惜受伤将士的心情,“你嫌弃他们?也不想想你能好好呆在这里就是靠着他们的奋战!”

这种不顾情面的数落把郑湘委屈得不得了,幸而这么久过去,她慢慢也就习惯了。其实她也不是没有爱心,只是家庭生活环境造就了一副大小姐脾气,后来看到一些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将士为了保护这座城市,心中怜悯起来,慢慢也开始不捂鼻子了,今天竟然动手帮一个十六岁的将士洗脓,这放在几个月前她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康宝来的时候,人报:“夫人,城外有使者求见。”

郭汾便知是怎么回事,命人:“在后面立一帷帐,我就在那里见他吧。”随手将手头的活儿交给薛珊雅,这些天里薛珊雅是最帮得上忙的了。

看看郭汾走向帐后,郑湘嘟嘴道:“又什么事情啊。”

薛珊雅笑道:“不知道,不过我看夫人今天的容色,应该是有喜事吧。”

帷帐之后,郭汾整了整头发衣衫,就在一张胡床上坐下,康宝素闻张门郭夫人的名号,这时一看,见她穿着粗布衣,头上颈上没有一件首饰,和自己心目中的贵妇人形象完全不同,虽只坐在一张胡床上,顾盼之际却甚有威严,引他进来的人道:“这位便是夫人了。”

康宝噗一下跪倒,爬到郭汾脚边,磕头道:“夫人在上,康宝给夫人请礼了。”

郭汾命郭鲁哥将他扶起,问道:“你是康隆的侄子?”

“是。”

“康隆派你来见我,是有什么事情?”

康宝拍了拍手掌,随他来的从人便献上许多礼物来,道:“这些,是我伯伯孝敬夫人的,请夫人笑纳。”却都是些名贵的金玉首饰,难得的水粉香料,以及新鲜的瓜果,郑湘在帐后扯开一条缝一看,对首饰、香粉也就罢了,看到那些新鲜瓜果却忍不住垂涎——围城以来,高昌城内最缺乏的就是这个,郑湘也不是要吃,而是准备拿来做美容之用。

但郭汾却半点不为所动,道:“我和康隆没什么交情,他送我这些东西干什么?”

康宝来之前康隆本嘱咐过如何应对,不过康隆也设想不到郭汾所有的反应,眼下的情景颇出他意料之外,康宝又是个草包,平日在女人堆里口若悬河,真遇着大事却殊乏应变之才,又跪下来,道:“我伯伯说了,只盼夫人能收下,从此我们康家就是夫人这边的人了,做牛做马也心甘。”这两句话说得露骨了,意思是这个意思,却哪里能这样说来?实在颇失康隆的身份。

郭汾却哈的一笑,看着康宝,康宝有些不好意思,道:“夫人,我们……我们是真心的。”郭汾道:“你是他的亲侄子?”

“是,”康宝道:“至亲的侄子,我伯伯和我爹是胞兄弟。归义军的规矩,大将出征,像我伯伯这样的,儿子都不能随军伺候,所以我就当了近卫,像儿子一样服侍我伯伯。”

郭汾点头道:“也就是说,在军中时,你就如他的儿子般了?”

“是的是的。”康宝说。“所以,夫人,这些东西你一定要笑纳,不然我办不好事,回去会被我伯伯责骂的。”

郭汾又是一笑,道:“好吧,看你有这份诚心,这礼物,我就收下了。”康宝大喜,郭汾让郭鲁哥家的:“这金玉首饰,胭脂水粉将去给大户人家,抵消点债据,至于这些瓜果,就将去后面,给伤患吃吧。刘三那孩子快不行了,将高昌瓜削几片让他尝个鲜,了了心愿。”

郭鲁哥家的应命后,郭汾命郭鲁哥将帷幕拉紧,然后才招康宝近前,低声道:“你伯伯让你来,他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就回去告诉他,好好为国效力,日后大都护论功行赏,有我在后面撑着他,不会让他落失的。”

康宝欢喜起来,郭汾道:“就这样吧,你且去军府那边,看看他们有什么话说,便可回去了。”

康宝随人下去后,郭师庸交给了他一封信,让他带给康隆,随即又将他缒下城去。康隆问起经过,康宝大吹大擂,说得天花乱坠,康隆深知这个侄儿的水平,平时惯着他,这时遇到涉及家族兴衰的大事,哪里还听他胡扯,将他骂了一段,然后才一句话一句话地掏,直将所有见面的情形弄清楚后,才大喜道:“妙极,妙极!”

康宝道:“有我出马,哪里还有不妙的。”

康隆呸了一声,道;“你懂什么!”顿了顿笑道:“我派你这个草包去,不是因为你有能耐,而是因为你是我的至亲。你说了那么些招人发笑的话,夫人竟然也不恼,看来她已经明白我的苦心。这下好了,有她的那句话,咱们可以放手来办事了。嘿嘿,想来他哥哥远在宁远,这边也是需要有人在外支撑的。”

至此才拿出郭师庸的那封信来,扫了一眼,赞道:“张大都护留下这么个人来,果然目光老辣!所见与我略同。”

康宝问道:“伯伯,他要我们干什么?”

康隆道:“他要我们继续假装攻城,其实抽调精锐,占定赤亭关,除此之外,就不要求我们做什么了。嗯,很好,很好,这确实是我们能够做到,而对他们来说又最为有利的提议了。”

——————————————————秋意渐浓,这是草原最后的旺季,过了这个季节,长草就会转枯转黄,右边,瓜州大泽的水量也开始减少,左边,玉门关的战斗也已经接近尾声。

张迈高坐在关城上,看着慕容春华开始清扫战场。

一个个的俘虏被押解到瓜州大泽旁,用一圈篱笆圈了起来,这些人将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被区隔对待,按照族系、强壮程度和功过分成方归兵源、遣散农夫与奴隶,但这个工作却甚繁重,必须等一切稳定下来以后才能进行。

至于尸首则就地掩埋,玉门关外,瓜州泽旁,一个个的大坑被挖了出来,掩埋超过一万具的尸首。有随行而来的僧侣慈悲心发,为之诵经超度。篱笆之内,听到那诵经声所有俘虏不是感到祥和,而是都畏惧地颤抖,这一战张迈已不是威震沙瓜那么简单,而是建立起了在沙瓜地面生死予夺的威权!

豹文山部也罢,百帐部也罢,回纥也罢,吐蕃也罢,安西唐军也罢,河西唐军也罢,胡也罢,汉也罢,只怕再无人敢对张迈的命令说一个不字。

玉门关各部已经轮流回驻地休息,只有薛云山和薛云飞还在泽北草原活动着,他们打着张迈的旗号,号令所在,草原各部无不望风景从,豹文山部的老弱全部躲入了深山等死,失去丈夫与父亲的妇女儿童则被薛云山带回了泽北,张迈听说这些妇孺孤苦无依,便命将儿童带回敦煌,以待将来交给安西军的军人家庭收养,妇女则赐配给有功将士,命其结为夫妇。

张中谋拟了一封报捷文书,是准备写给薛复的,张迈接过嫌弃太长。

“不用那么长,一句话就够了。”张迈道:“甘州回虏,业已戮尽!”

和报捷文书一起押送前往敦煌的还有狄银的囚车——有这句话,再加上狄银,其它的语言就都是多余的了。

报捷文书传到沙州之后,全境无不震惊,尽管之前也料到张大都护必能脱困,但谁也没想到大捷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张大都护居然连狄银都拿下了!”

当看到狄银的囚车呀呀驶入敦煌时,满城百姓都来观看!

“诺,诺,真的是甘州的那个可汗?”

“看,看,那是甘州回纥的可汗啊!”

“以前可是连曹令公都不敢得罪的河西霸主啊,现在居然也成了阶下囚。”

“张大都护,真是无敌啊!”

曹元深望着囚车也呆住了。

狄银,真的是狄银,曹议金用了绥靖政策抚略了二十年也没占上风的回纥雄主,就这样如一条狗般被押进了城内,在张迈的面前,这些往昔的强者好像忽然之间变得什么也不是了。

李膑似乎注意到了曹元深的反应,回到新设的政务厅后,建议从即日起放开沙州全境的半戒严状态。

“边境仍然要严防北方有余兵闯入,至于境内,就恢复到平常的开放。”

“恢复到平常?”张毅有些担心:“如今大局方定,这样会不会有些托大了?”

“不会有事的。”李膑道:“从囚车入城的那一刻起,沙州不会再有大的动乱了。”

薛复的见解,也和李膑所见略同,在囚车入城之后,他马上调集十府士兵,赶往沙瓜伊边境听命。马继荣在此请往玉门关与张迈相会,薛复也答应了。

马顺不解,问道:“之前胜负未定,大都护也还没有救出,将军只派出九府兵力前往玉门关,马太尉想要赶去玉门关,将军也不肯答应。如今胜负已决,为何却反而多派士兵?又许马太尉前往?”

薛复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日大都护被围困在玉门关,若要脱困,有一万援军足够了,若要谋求全胜,则必须有冥河大营的易帅,不是这边多派人马就能解决的。相反,沙州这边人心未定,归附的将士超过万人,军心也不稳,如果大军东赴,这边反而难保万全,所以我留下重兵与于阗友军,便是要压得沙州全境不出半点乱子。但如今胜负已决,只要边境不让外敌杀入,境内只要有数千人维持治安就够了,其他人马都可前往听从大都护调遣,以解决东方与北方的大事。”

马呼蒙、马顺、乌力吉等无不叹服。

————————李膑和薛复的预判是正确的,就在玉门关大战的消息传出没多久,沙、瓜、伊、肃、甘诸州偏远地方的各族酋长能来的都准备赶来玉门关朝拜,各处城池的投效文书也如雪片一般飞来!

沙州境内拥护曹氏的死硬派本来还在暗中活动,这时也彻底不敢动弹了,各地方势力都争相拥护新崛起的张氏政权,这个时候谁都想讨好新主子,浩浩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就连高昌那边,毗伽也收到了消息,北庭回纥惊诧之余,又感恐慌,有不少部落族长久战无功之下,惊闻玉门关之战后,几乎就想逃回天山北麓去,免得被张迈挺进高昌与郭师庸内外夹击,那时候毗伽说不定就得遭遇和狄银一样的下场!

“张迈,他随时都要来的啊!”

毗伽望着已有缺损却依然屹立不倒的高昌城,心中也冒起一阵寒意,可是他要他现在就走,却又不甘心!

“传令,封锁消息!”毗伽道:“绝对不能让城内的人知道这件事情!”

如果让高昌城内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那这城只怕就更难打了。

可毗伽却不知道,他的这种担心早已变成一种多余。

(未完待续)

第三零三章 龟兹学院丛林第二六八章 上京会战之三第九十五章 敦煌易主第三十一章 下马扬威第一百一十一章 横槊扫千军第六十二章 无名谷第二三七章 全灭第八十一章 西域纵横之三第二五零章 驱虎吞狼第二六一章 取之于敌 用之于民第二六九章 上京会战之四第一一三章 河西五都尉第二二零章 萌古、蒙古……历史不会重复第六十一章 谋落乌勒第九十章 党项人的去向第一二七章 向伏尔加河进发!第十五章 一让再让第一五九章 枭雄落日第五十一章 群狼的窥视第七十七章 狭路相逢之一第一二五章 东方的消息第一五五章 决坝第三十九章 四面袭扰之一第五十九章 契丹后族第一二八章 四大佛国第二五九章 范质入洛第二零七章 各方算计第一一九章 阵营第二零七章 各方算计第二六一章 取之于敌 用之于民第七十一章 烈焰陌刀之一第三十六章 佛门的情报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一一五章 交心第二十八章 北庭惊警第一三六章 饥民第一六二章 伐交之一第五十五章 空谷炽焰第一七零章 战书第一三七章 萧关第二二五章 兵议和议第一九二章 野守第一零八章 非我族类 不降者杀!第一四六章 大敌到齐第三十一章 下马扬威第一二六章 冰雪渠务第三一零章 大轮台第一一二章 粮食问题第三十章 莫敦门之战第六十七章 河西汉民第二五二章 三月赌约第十一章 围攻焉耆第二三四章 两手第三一五章 大代言第九十一章 河东有变!第一二五章 东方的消息第九十二章 南征之志第四十章 大唐真的没了第二 二 二章 危机降临第三十六章 佛门的情报第二二八章 国家的未来之二尾声 之 明天第一章 海市蜃楼第五十七章 狼牙初试之一第六十九章 换将第三十五章 龙鳞面具第三章 灯下谷第五十五章 借刀第二二九章 国家的未来之三第九十八章 如疯如狂第一一八章 秋风俱兰城第二十七章 拉票第七十九章 西域纵横之一第二零四章 战后外交之二第一四一章 迈之炼金术师第九十七章 唐军假扮唐寇第八章 下巴儿思之一 第三更 求票!第五十九章 春风北度玉门关第二零九章 度尽漠北第一七一章 班师疏勒第九十七章 回敦煌去!第一零四章 潜战第十一章 人肉大烧烤第一六三章 伐交之二第二五九章 范质入洛第七十三章 族不为己 天诛地灭第三零六章 大辽三派第一四七章 突破药沙河第四十一章 立信立城第六十二章 靠山第六十九章 回马枪第一一五章 龙战于野之三第二二七章 国家未来之一第三章 将与令公会猎于龟兹焉耆间第二零五章 宗教与贸易第一百一十一章 横槊扫千军第九十四章 西征开始第三零三章 最后的阴谋第三二零章 国防三弊第一三三章 四尺以上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