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火烧浮屠城之一

游牧民族本无城郭建设之习惯,但与汉民族交往既久,商路渐通,渐渐也有仿效,但汉土百数十里即有城郭,漠北却可能万里之遥才有都城。

北庭回纥游牧习性极重,本身并无城防建设之意识,境内即使有城池,大多也是鸠占鹊巢,占领被征服者的固有城市,且占领之后,便略无增筑,只是坐享其成,甚至有所损削。

毗伽所在的这一部回纥,百数十年来保持着两种生活习惯,冬天在高昌时尽情享受高昌本地居民所创造的物产与财富,到了夏天,则迁往天山北麓,在广袤凉爽的草原上逐水草驰骋,可汗结金帐,牧民竖毛毡,整个民族在夏季并无定居之习性。若毗伽与阿尔斯兰之间,也没有固定的边界线,只是两族约定,以某河某山为界,东边之牧场属毗伽,西边之牧场属阿尔斯兰,两族牧民各不国界,边界之上,并无堡垒碉城之类的防御工事。若遇外敌,则纵骑兵野战,战胜则追亡逐北,战败则后退深入草原,养好伤口,回头再战。

偌大一个庭州,如今较大的一座城池,乃是唐朝时留下的庭州州城,唐朝退出以后,占领该城的游牧民族因信仰佛教,便取了佛家一个用语,将之叫做浮屠城。

城市之优于农村,在于城市之中集中了各种方便的生活设施,使人可以不出市井便满足各种生活所需要。但城市之中的各种生活生产设施,却又需要所在区域的郊区有足够的手工与农产品的支撑,庭州在北庭回纥的统治下生产模式逐渐变成较为单一的游牧生产,因北庭、岭西两批回纥的隔断,丝路商人又不再走天山以北的道路,城市设施逐渐失去了城郊农业与城内手工业的基础,回纥人又不重视城防,因此设施日陋,城池日削,至于守城器具则数十年间几未碰过。

可以说,天山以北方圆千里就是一个巨大牧场,契丹人东来也是结帐而居,这一日,隶属于契丹西北路招讨司的契丹将军耶律勒泰骨接到消息,说有一队骑兵侵入庭州东南部的草原,耶律勒泰骨早知道毗伽战事不顺,心中冷笑,骂道:“这群回纥人,真是没用。”

契丹自崛起以后,对于昔日的老大回纥人就变得很看不起,觉得乃是一个没落而再无希望的民族。自古漠北强于西域,漠北的统治民族对西域民族有一种天然的心理优势,因此毗伽虽然连连受困于张迈,耶律勒泰骨也只是认为那是回纥人没用的缘故。

“不去管他!”耶律勒泰骨说道:“这必定是张迈的骚扰,毗伽不是留了他儿子颉利守土么,让他忙活去。”

契丹人在北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耶律勒泰骨平时并不介入毗伽对北庭的治理,但他在这里却有着像太上皇那样的地位,西北招讨司设立在庭州的统治点也在浮屠城内,但耶律勒泰骨却并不常住在城内,平日价也总是到处逐水草游牧,他的大帐所在,也就是他的官署所在,只是到寒风渐渐凛冽时,才入城避风。

浮屠城内房屋破落低矮,有些甚至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偌大的城池内部堆满了一个个巨大的草堆,草堆间插着无数排栏,排栏之内皆是羊马牲畜,马粪牛粪到处都是,整个城市便如同一个巨大的畜圈,在没有房屋的地方,若无人居时便空着,耶律勒泰骨入驻之后便在这些空地立起帐篷,在他来说,住帐篷可比住房屋舒适得多。

庭州城曾是大唐北庭都护府所在,城池的规模很是不小,由于缺少常住市民,夏天便成了一片城内草场,牧民们为了方便,便将西南角一处城墙垒断,引入金满河的河水入城以便饮马。

在北庭地区第一场小雪飘下的时候,东南方向所产生的骚乱升级了,原本只是一二百人的队伍间插出现,让人觉得只是骚扰,北庭的牧民见到有唐军来纷纷走避,颉利的副将葛览派出骑兵迎战时,对方却又避开。

但现在,在葛览第三次派出骑兵驱逐敌人的时候,那五百骑兵却有去无回!慕容归盈用兵之迅猛不如杨易,灵活程度却犹有过之,他从伊州进入庭州境内的时候,一开始用了疑兵使葛览以为对方只是骚扰,等待兵马到齐才猛然摆出,以将近二十倍之众设下埋伏,将葛览派出的迎战部队一口气吞了,竟使回纥军匹马不得返归!

这一战打得漂亮至极,同时也争取到了一个时间差,打赢此战之后九千骑兵快马加鞭,疾驰至浮屠城三十里外!

等到葛览反应过来,一批批的骑兵已经在浮屠城外来回驰骋。

“是大军!”城内军民都大吃一惊!

毗伽为攻取高昌几乎可以说是倾国而动,留在北庭的只剩下三四千骑兵以及全族老弱,那三四千众除了分布在四疆防范者,聚集在浮屠城内的就只剩下二千来人,牧民中的老弱妇女在过去几个月里辛苦劳作,割取了如山草料,本以为这个冬天能歇上一歇,又盼着父兄丈夫早日归来,不想等来却是忽然出现的唐军!

想到毗伽的主力还远在天山以南,想到城内城外几乎没有足够的兵力,想到方圆千里之内再无援军可以求告,所有老弱妇女都吓得哭了!

慕容春华驰马上了浮屠城外的一座高丘,举起千里镜窥探城内的情景,放声笑道:“这场大功跑不掉了。”

城内颉利却慌得坐立难安,猛地跳起,道:“整顿兵马,走!”

“走?”葛览问:“去哪里?”

“快去找父汗!”颉利道:“咱们才两千多人,根本斗不过对方!”

“王子,不能走!”葛览道:“一定要挺住啊。对方兵马将近一万,如果浮屠城失守,天山以北就任其纵横。到时候大汗南下的军马也会跟着成为丧家之犬。所以我们一定要将他们挡住!一定要将他们挡住!”

“可是……”颉利道:“我们斗不过对方啊!”

“王子,我们还有一支兵力可用的!”葛览道。

“你是说……”

“对,只能赶紧请耶律将军出兵了!”

耶律勒泰古也一早就注意到了城外的局势,他甚至还派了人出城侦探,颉利及其麾下兵将都仓皇失措,但契丹人却还很镇定,他们有三千之众,就兵力来说不如城外来犯兵马,但契丹之兵比西域之兵,千骑可扫万众,所以他们倒也并不害怕,葛览派出城外的侦查骑兵只敢远远一望,耶律勒泰古派出的十余骑却欺到了慕容春华登高窥敌之处。

慕容春华所在乃是大军核心,岂容敌人欺近?不等慕容春华下令,早有兵将纵马拦截,但那队契丹骑兵竟然等到数倍于己之众欺到三十步外这才退去,而且退兵之时还不忘回马放箭——这对侦查兵竟然也有驰马骑射的本事!且射且退,竟然全身回城。

慕容春华望见,稍微惊讶道:“浮屠城居然还有这样的劲旅?”

而耶律勒泰古在城头见到了唐军的行动之后也微为吃惊:“看来这个张迈确实有些本事,不是只靠运气而已。”

却就见颉利匆匆跑来,求耶律勒泰古出兵却敌。

耶律勒泰古能被委任为契丹在北庭方面的驻守将领,却也不是个不顾大局的人。平日价对颉利乃至毗伽颐指气使,这时来了大敌却沉住气,心道:“来的这伙兵马,来势不小,若让他们混一了天山南北,我契丹根本之地离此万有余里,再要西征可就难了。这次无论如何必须将之击退,不是为了毗伽,是为了我族!”

口中冷冷道:“当日我天皇帝攻克浮屠城,却饶过你们一族并未废立,你的祖父曾说愿为我大契丹之西藩,代我契丹驯服西域,使天山南北十数国永为契丹藩属,我天皇帝见你们有这样的气魄这才答应,结果今日你们不但不能为我契丹守土,还让敌人逼到了这浮屠城下,这样无能东西,我们还留你们做什么!”

颉利吓得连连顿首,道:“对方忽然来袭,我们是实在想不到,如果父汗在北庭的话,我们肯定不怕这区区万把人马,但现在却还得有赖将军虎威退敌,等到父汗回来,我一定将将军的恩义一一禀报,来年也一定向契丹皇帝陛下加倍进贡。”

耶律勒泰古哼了一声,道:“加倍进贡?你们回纥领土萎缩了几倍,还能加倍进贡?”

葛览站出一步说:“耶律将军,现在好像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吧,如果你真的不出兵的话,那我们只好引兵西撤了,要是让唐军得了浮屠城,我怕到时候契丹别说贡品,就要连藩篱都丢了!”

耶律勒泰古怒道:“你这是什么话,难道这还是我的错不成!”

颉利连忙拉了葛览一下,喝道:“葛览将军不得胡言乱语!”其实他们两个一个匍匐求告,一个暗示威胁,是早就商量好了的。

耶律勒泰古虽然不悦,却也知道葛览所言不差,哼了一声说:“你们这就去整顿兵马,准备出城迎战吧。”

葛览道:“现在?现在都快黄昏了。而且对方的兵力比我们多……”

“糊涂东西!”耶律勒泰古道:“兵力多又怎么样?他们忽然闯到这附近来,就是要对你们这群胆小鬼造成威压慑服的效果,但既是忽然出现,必然就是疾驰而来,既然是疾驰人马必然困倦,我们就是不能给对方休息的时间!”

葛览却道:“但对方既是疾驰而来,所带粮草肯定不多,所以如果我们能守住城池,支持得几日,他们粮尽之后就不得不退。”

耶律勒泰古冷笑道:“守城?守城岂是你我两族所长,再说……”他指了指二十步外一处城墙破口,破口附近有一个老牧民正在瑟瑟发抖,说:“你认为这样的城池,这样的老弱,可以守城吗?不必说了,整顿兵马,立刻出击!”顿了顿又道:“我冲他中军,你们在侧翼掩袭,不要拖我的后腿。”

葛览道:“是。”退了下去,颉利道:“真要出击么?”葛览道:“出击吧。契丹骑兵天下无敌,勒泰古既然提出他要冲中军,就是真的有心出力。而且他说的也对,我们的人并不擅长守城,而且浮屠城内也没什么器械可用。”

颉利恨恨道:“浮屠城城防失修,他们契丹人也有责任。”

葛览为之默然,契丹虽然曾经打败了北庭回纥,但由于距离太过遥远,阿保机甚至没办法留下太多本族兵马镇守,所以最后没有直接进行统治,而只是扶持其旧汗族统治间接统治这天山南北,然而耶律阿保机也好,述律平也好,对北庭回纥汗族也并不是完全信任,如果回纥人痛定思痛,在吃败仗之后卧薪尝胆,将浮屠城重新修建为一座易守难攻的要塞,再设法将契丹留守在北-疆的留守兵马驱逐,那契丹骑兵再要万里东来,胜败之数就难说了。

因此契丹人对北庭回纥的策略,就是要确保其天山以北没有能够抵御骑兵驰骋的高墙深池,让庭州千里之地都变成一片平旷的牧野,如此则万一有变,契丹人仍可西进北庭,在西域有了一个根据地以后,再要进兵山南就容易多了。

因此浮屠城城防之荒废,固与北庭回纥的习性有关,也与契丹的统治策略不无关系。

颉利对契丹人虽然不能无怨,这时大敌当前却也只能协力对外。

慕容春华指挥骑兵,正要设法从城防薄弱处突入,忽然发现对方竟然打开城门,出城排列骑兵阵势,竟然像不打算防守。

慕容春华微为吃惊:“我们才来,对方就要野战?”

眼看敌军一员大将跨着骏马,从容逡巡于大军之前,三千契丹骑兵随后而出,行动不急不慢,却自然而有一股杀伐气势,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唐军也毫无惧色,方兴未艾之契丹,毕竟非日暮西山的回纥可比!慕容春华一凛,心道:“这场功劳,看来也不好立!”

(未完待续)

第一百章 冥河易帅第一三八章 拥与赠第三零八章 一路向西第九十九章 步步为营第八十章 西域纵横之二第四十章 揭罗第六十五章 俱兰城第一回合第一六六章 司马归来第二十五章 两笔账之一第三章 搜兵第九章 腥风第十六章 第六代第三十七章 征途的此端关于课程调整以及更新调整第一五一章 毒烟战与反毒烟战第一三四章 疏勒血战夜第六十三 智取灭尔基第一零四章 潜战第一零九章 河西威权第一五一章 抵抗大唐第十九章 龟兹的春天第九十二章 飞师围敦煌第九十三章 我诈第九十八章 张迈再升官?第一三三章 擂鼓西进第三十四章 三计连环第一六七章 和平的威胁第一一四章 还第二章 新军大换血第二五八章 大会战前夕第一一八章 隐户第五十五章 昭山夜宴之一第三十一章 家畜之安第一二八章 龙向西第八十章 玉门攻防第一三七章 轩辕大会第十三章 战后修炼第五章 文武毕至第五十一章 柴荣的初战第三十一章 献祭第一七三章 落水狗第二四六章 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 之四第六十九章 换将第二七九章 白马银枪少年雄第二十六章 两笔账之二第三一八章 杨易入京第七十六章 议和使者之二第二八二章 白马归心第二十四章 招安第二十九章 “焉耆大捷”第九十六章 疏勒往事之二第一一八章 秋风俱兰城第一六五章 万里西域尽华族第四十九章 叛国者诛,奸-淫者杀!第二一一章 铁兽狰狞之二第二十四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第一五一章 抵抗大唐第三一零章 大轮台第三十章 莫敦门之战第二十五章 火炼银山第一三二章 血涂门之四第五十六章 昭山夜宴之二第十七章 宣战第二七五章 大战余绪第三零六章 大辽三派第四十章 第一日结束第二九九章 流放,已经是最大的仁慈第一七一章 班师疏勒第四十八章 抢妻第一六六章 司马归来第一一九章 阵营第二章 新军大换血第二七二章 上京会战之七第四十六章 安胡策第十八章 我们相信你第九十二章 南征之志第二六二章 惊破奇议第六十章 心悦诚服第一章 海市蜃楼第七十九章 西域纵横之一第一零三章 云间哨堡第四十五章 湿沙第七十八章 狭路相逢之二第一三零章 血涂门之二第一零四章 火燎天原之一第六十二章 无名谷第十六章 第六代第三零二章 辽阳动态第九章 下巴儿思之二第十八章 俱兰城第三十九章 四面袭扰之一第十一章 人肉大烧烤第一五七章 追亡逐北第八十章 猛将之志第十五章 一让再让第一九二章 野守第一九三章 强者之战第九十七章 唐军假扮唐寇第十六章 铁门关之会第五十二章 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