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拆城

大唐天策元年,西北的飘雪渐渐停了。

从攻占疏勒开始,唐军就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整顿城内的手工作坊,花了钱培训工匠,奴隶要想脱籍,除了军功之外的另外一条捷径就是成为熟练的工匠。在过去的两年中,疏勒既为安西军锻造了大批的军器,同时也为唐军训练出了数千工匠。这数千工匠的培训方法,与以往工匠的培训方法是不同的,简而言之,就是张迈吩咐主管工坊的官员将各种锻造工艺拆成若干个简单的工序,用流水线的办法来打造各种器械,所以新工匠们上手便相当的快,而且武器产能也大大提升了。正是疏勒的这个工坊,安西军的东进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的武器以及攻防器械,对安西的扩张起到了虽然无声却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攻占高昌以后,张迈就有意识地将疏勒的一些手工业——尤其是锻造业东迁,疏勒方面仍然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锻造工坊以维持西面的军事需要,但更多的工匠却在郑渭的安排下进入龟兹、高昌。但毗伽的进犯打断了这一进程,东迁的工匠大半滞留于龟兹,也有小半滞留于高昌。

高昌解围后,张迈在传唤郑渭的同时也马上要有司督促工匠东迁,这数千工匠留下了四成在焉耆地区,其余在甘州停了一停,跟着马上便进驻凉州。

大雪还没停,凉州城内已经遍响打铁声,河西地区几个大矿产地也陆陆续续出现了战奴的身影。作为大唐在西北的军政战略要地,这一带有着许多成熟的矿山,胡化以后或由于生产力急剧下降,或由于地区隔绝导致没有销路,矿产的开采变得断断续续、零零星星,直到这时才有规模、有计划地重新进行官方的开采。

开矿锻铁是一件最耗钱的事情,天策军在凉州的财政状况并不是很乐观,在没收了一些土豪的资产,又将一些顽逆者贬为战奴后,还是不够,于是张迈发了债券向商人筹钱,由于以往唐军已经有过好几次“有借有还”的事情,信用良好,加上郑济奈布等大商人起了带头作用,所以债券售出的数额竟比预期中还大了几倍。如今天策军如日方升,丝绸之路又重开在望,所有商人都看好张迈,靠着出售这批债券积聚起来的资财,总算让凉州的锻铁工坊顺利运作起来。

集聚于凉州西北部的流水线工坊,在正月初三如期开工,而城外,一辆辆的大马车以及一队队的负重马队,正运着各种矿产、煤炭、木炭、柴火等等开往城内,破落多年的凉州迅速地恢复着升级,李文谦等老凉州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

然而,凉州却还不是发展得最快的。尽管郑济、奈布等人都明白,凉州城将会在未来几年发展成为天策军在河西的首府,并成为天策军的东部重镇,但他们更加明白,这座城市的政治功能与军事功能会远远大于其经济功能。这里是他们与天策军高层结交的场所,他们当然会在这里派驻重要的部下,但是他们却也都晓得:凉州是他们花钱的地方,真正能让他们收回成本的,不是凉州,而是另外一座城市——兰州金城!

薛复刚刚收取金城的时候,这座规模宏大的城市满城都是马粪味,除了城内还有几座巍峨的建筑,除了坚固厚实的城墙还依然矗立之外,金城已经没有半点城市的味道了。

城中各坊被几个大部落所割据,有吐蕃,有回纥,还有党项,在薛复看来,这些人简直就是将这座前途无量的城市当做了一个大畜栏——这里是牧民以及羊儿马儿牛儿避风避雪的地方,除此之外,城市的功能都一概作废了。

可是短短两个月过去,这一切都不一样了。郑济在见过郑渭之后,带了一封亲笔书信来到金城,成为了薛复重建这座城市的幕僚。

在薛复的主持下,大部分的牛马都被赶到了城外,跟着除了几十座坚固堪用的房子之外,其它腐朽不堪的房子全部被推到,牧民的固定帐篷也被拔起,由于破破烂烂的建筑实在太多,大冬天的工作不便,因此薛复用起了一个最厉害的武器——火!

他下令军事划定要毁掉的破陋建筑,做好隔火措施,然后分头放火,用了几天的时间将那些建筑烧塌,然后引入马群,以万马狂奔之势将土地踏平。

经过他整理以后的兰州金城,变成了一个外有城墙,内里却一片平坦的无市之城,连续几天的大火以及万马奔腾的踩踏不但整平了城内的地势,而且连同那满城的粪便也在大火中烧成灰,在马蹄下变成粉末。

当从西面赶来的商人进入兰州金城时,他们看到的是一片片用石灰划好了的土地,每一块土地都不大,上面都是空的,但却都标明了价钱,谁想买,就到金城政务厅——立于城东的那个大帐篷里头登记交钱。

那些被商人雇为马夫、挑夫的本地牧民、农民,非常不理解他们所看到的一切:几百个商人争先恐后地往金城政务厅涌,用在这些牧民、农民看来高得离谱的价钱,买下了一块又一块寸草不生的土地。

“这些人都是疯子?还是傻子?竟然买这样一文不值的地皮。”

这些困处在兰州地面的牧民、农民自然不知道,在这第一批到达的商人的背后,在延绵万里的丝绸之路上,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市政、每一个绿洲都有着望东进发的骆驼队,今天花出去的每一个铜钱,在未来的几年中都不知道会翻多少倍。

当然,巨亏的风险也是有的,但是能够第一时间抵达金城的商人,自然都是敢于冒险且极度看好天策军的。

兰州金城之内开始大兴土木,房屋不是一日能够建成的,但生意却在房屋建成之前就已经开始做了!在天策军与后唐达成正式谅解之前,在正式的榷场尚未建立之前,走私已经在兰州金城内的第一个商业区——连一所房子都没有的炟志坊进行了。

薛复占据金城,最大的目的之一便是打通丝路,有人走私入境他无任欢迎,甚至还动用军方的力量为他们提供方便,比如肃清他控制下领地的强盗维持治安,甚至派骑兵护送商队直到后唐边境等等。不过薛复没想到的是,最先进入金城来走私的,竟不是后唐民间的商人,而是雄武节度使本人!

这件事情,是郑济告诉他的。雄武军节度使当然不是亮出旗号来搞走私,但郑济却打听得明白,第一支抵达金城的走私商队,首脑就是雄武军节度使的管家的小舅子,根据郑济的情报,雄武军节度使的管家本人很可能也在其中。

作为边境最前锋的最高军政大臣也如此,上梁不正下梁歪,没多久,秦州、义州乃至凤翔地区的军官与官吏也闻风而动,纷纷派出亲信带了货物到金城地区走私,雄武军官兵大多数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直接参与其中。

“腐烂!”薛复听到消息之后,冷冷地道:“一块烂肉!”

天策军的几个青年将官在看到这一切之后,甚至鼓动薛复进兵取雄武:“这样的官兵,哪里能够打仗,我们纵兵围城,必能一举破敌,尽取雄武、凤翔之地。”

对于这种建议,薛复当然只是一笑了之。他非但没有派一兵一卒越过边境,反而命幕僚替自己致信雄武、彰义、凤翔三军节度使,以示修好之意,并誓言天策战马绝不逾边境一步。

来自西域的商贾,疯狂地抛售来自西域的玉石、珊瑚、毛毡、葡萄酒等各种货物,又贪婪地购入所能买到的丝绸、陶瓷、茶叶以及各种丝织品、瓷制品、工艺品,第一轮的贸易种类不多,却已经有商队在入货之后就往回走了。

然而这一切还仅仅是一个开端。

金城以西,商人们听说丝路已开之后更加坚定了他们往东走的决心,而金城以东,第一批走私者的获利让消息迅速地向东传播开去。

尽管处于乱世之中,当相对来说仍然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中原的商人都蠢动了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生产腹地与消费腹地,其所能产生的经济力量,远远不是萨曼王朝所能比拟。

而能够抵达金城的另外一条道路——西南通往巴蜀的路也开来了一支马队。

后唐与后蜀之间的边界这几年来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成州的背叛与内附让李从珂大发雷霆,不过他也没有因此就立刻发动战争——正如赵季良所分析的,天策军对关中的威胁比蜀国大,而契丹以及后唐内部的问题又比天策军的威胁更重。在现实面前李从珂隐忍了下来——尽管蜀军在得到成州之后马上将兵锋进推到岷州、洮州,逼得后唐将布置在狄道的军力也回缩到了陇西城。

自此在陇西城、岷州城与兰州金城之间,形成了一个横跨三州的空白区域,后唐、后蜀、天策三个政权出于各自的考虑,暂时都没有派遣军队进驻这个地区,但走私商旅却在这里畅行无阻。

张迈和薛复都期待着洛阳方面派出使者设立榷场,不过他们却没有想到,第一个正式的商团不是来自洛阳,而来来自成都。

踏着大唐岷、洮故道,第一批蜀锦随着蜀国的使者进入了兰州境内。

丝绸之路的春天,到了。

(未完待续)

第八十七章 狙将挽狂澜!第二十章 岂有民弱而国能强!第一七五章 污水第九十五章 落荒东逃第七十三章 族不为己 天诛地灭第十三章 战后修炼第二二九章 国家的未来之三第七十三章 族不为己 天诛地灭第十九章 娘家人第一零一章 陌刀雷霆汗血风第四十七章 汉宣定胡碑之一第一四三章 戮胡十万成我名第七十二章 烈焰陌刀之二第九十八章 张迈再升官?第三十一章 唐蹄之下,何敌不克!第七十八章 新的计划第一三零章 血涂门之二第一二七章 换城之议第六十七章 不祥之兆第十一章 围攻焉耆第十章 借钱宴第五十九章 契丹后族第二零三章 战后外交第九章 阿羯田山第一七二章 马蹄之下无国界第一七一章 吐谷浑第八章 下巴儿思之一 第三更 求票!第二八六章 河北烽火第一八零章 战争的理由第二六五章 晋北余音第三十一章 献祭第一六四章 阿尔斯兰南下第五十七章 竹杠第一一五章 国贼与民贼第四十七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四夷平!第一七四章 会师第二十八章 北庭惊警第一三零章 血涂门之二第一二七章 换城之议第一九三章 强者之战第八十一章 烽火台上第一四零章 炼金术之二第九十六章 疏勒往事之二第二七八章 陌刀再现第九十二章 飞师围敦煌第七十九章 将不厌诈第二十章 岂有民弱而国能强!第四十九章 龙面英雌第一章 海市蜃楼第二七二章 上京会战之七第四十五章 湿沙第一七零章 战书第三零六章 大辽三派第一二七章 火烧浮屠城之二第一三五章 有冤抱冤有仇报仇!第二四六章 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 之四第一三六章 北庭分裂之二第五十四章 招魂第二三七章 全灭第十六章 第六代第六十二章 无名谷第三十三章 雄鹰再生第三二八章 打援第二三五章 饵无好饵第六十九章 回马枪第一零一章 从此兄弟不睨墙第五章 大战前夕第三十章 莫敦门之战第一七三章 扶持还是背叛——一念之间第一九零章 坚城第一百章 夜袭者第一零三章 云间哨堡第六十三章 接口第三一零章 大轮台第五十三章 敦煌张氏第一三七章 轩辕大会第二四六章 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 之四第一九零章 坚城第五十九章 契丹后族第五十八章 三封信第三一七章 东京政变之二第十三章 战者之仁第一七四章 开荒大元帅第四十一章 立信立城第九十九章 步步为营第一四四章 议亲第二七八章 陌刀再现第六十一章 谋落乌勒第二五六章 伏击第二零三章 战后外交第四十八章 抢妻第四十三章 大杀而后大治第九十八章 泽北最后一战第一八一章 战争的理由之二第八十八章 汗血骑兵团之二第十八章 俱兰城第五十九章 血矛铁印第二四三章 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 之二第一零八章 高昌城外第一四三章 东都宰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