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军功制度改革

李靖看到皇上不同意,也猜到了皇上有提拔年轻将领的心思,也就不再要求出征了。

李靖还没走,侯君集也来了,他说道:“皇上,吐蕃可是个大国,极难对付!臣想请命参战,请皇上恩准。”

李世民时代的这些老臣们,个个忠肝义胆,这份为国尽忠的心意,令李愔十分感动。他说道:

“侯大人,征讨吐蕃,对于大唐来说,还是一件小事情。你现在身为宰相,执掌中枢,像到前线作战的这样的小事情,还劳动你亲自出马,那可是大材小用了。

下一步,朝廷的推动军功制度改革和土地改革,这些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朝廷需要你来坐镇,这个时候,你怎么能够离开呢?”

侯君集一听打仗,心里就痒痒,可是看到皇上对自己如此器重,他心里温暖,就不再说什么了。

侯君集和李靖刚要告辞离开,李愔把他们叫住了,他说道:“大将军、候大人,关于军功制度改革的方案,你们看了没有,有什么想法?”

侯君集说道:“皇上,现在大战在即,似乎不是讨论军功制度改革的时候,搞不好会影响官兵们的士气。”

李愔说道:“正因为大战在即,才更要搞好军功制度的改革,否则的话,这一场大战下来,立功的人数,何止万千?按照以前的军功制度,朝廷要拿出大量的土地进行封赏。

现在朝廷的土地,已经开始紧张起来,这样下去,朝廷是无法负担的。”

侯君集说道:“打下吐蕃以后,把吐蕃的土地,分给那些有功的将士不就行了?”

李愔说道:“这不是办法,土地必须要集中在朝廷手中,你们想想看,历史上的这些门阀士族,都是怎么形成的?

它们的根源就是从分封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大批的有功之臣,不断的得到分封来的土地,当这些有功之臣,拥有了大批的土地以后,他们就减少了对朝廷的依赖,依靠这些土地就可以自给自足。

当这些人开始依赖土地的时候,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增加自己手中的土地,于是,又开始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土地兼并,逐渐又形成了新的依赖土地的门阀士族。

当门阀士族大批出现的事情,他们之间为了利益,又开始发生争斗,整个社会又会分崩离析,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因此,土地必须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个人可以拥有土地,但是土地的所有权必须是朝廷的,每个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也要严格限制,防止大地主阶层的形成。”

李靖点点头说道:“皇上考虑的对。像大唐这么大的国家,只有实行中央集权制,才是唯一能够使得政权长久稳固的方法。

历史上,无数强大的国家,都由于采用了分封制,使得中央集权分散,无法对各个分封势力进行控制,从而导致朝廷的灭亡。

老臣已经想过了,决定把朝廷赏赐给老臣的土地,除了宅基地以外,全部交还给朝廷。”

侯君集说道:“既然这样,臣也愿意将朝廷分给臣的土地,交还给朝廷。”

看到李靖和侯君集的态度,李愔感到十分满意。

接下来,李愔组织军方各阶层研讨会,甚至找来了一些基层士兵,征求他们的意见,最后形成了新的军功制度。

新的军功制度,在保留原有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主要的改进是:

一、评定军功,不再是长官个人说了算。军队连以上单位,都要组成军功评定小组,在评定军功的时候,要广泛征求士兵们的意见,最后由军功评定小组集体讨论决定。

这一条,深受广大基层官兵的拥护。

战场上,士兵们为了立功受奖,无畏艰险,不怕流血牺牲。但是,他们怕自己立了功,得不到肯定,甚至被别人冒领。

新的军功评定制度,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出现上述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做到公平公正。

二、官兵们立功受奖,不再奖励土地,而是给予金钱和实物奖励。如果士兵本人名下,原本没有土地,可以按照均田制的标准,相应的分给他土地。

随着大唐工商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对于土地的依赖,不再像以前那么严重。

新的军功制度颁布以后,在军中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广大官兵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算是平稳着陆了。

新的军功制度的实行,令朝廷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以往,每经过一场战争,朝廷需要拿出大量土地,奖励有功的将士,这个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现在改为实物和金钱奖励,虽然也有压力,但是比起奖励土地,就容易得多了。

为了激励将士们英勇作战,李愔提出,在这次征讨吐蕃的战争中,各个部队以师为单位,缴获的战利品,2/3归各个部队所有,由各个部队自行分配。余下的1/3战利品上交给朝廷。

以前,这个比例是倒过来的,2/3要上交给朝廷。

消息传到参战部队以后,将士们一阵欢呼。

魏征走在长安街头,看到街上的人们说说笑笑,丝毫没有受到与吐蕃战争的影响,不像十年前,人们一听到战争的消息,都是人心慌慌的。

这十年来,大唐的国力飞速发展,所有对外的战争,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人们都对朝廷充满了信心,战争的消息,不再是灾难和恐惧源头,已经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魏征的心头充满喜悦,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大唐,强大、富裕、和平安详。

魏征十分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大唐进入贞观时代以来,前半部分,李世民英明神武,带领大唐进入了一个和平稳定的时期。

李愔青出于蓝,带领大唐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魏征作为臣子,能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救国扶民的理想。这就是古之贤臣梦寐以求的朝堂环境。

魏征回到家中,吃过了晚饭,让仆人给他泡上了一杯浓茶,摊开纸笔,开始撰写题为“论朝廷土地制度改革的几点设想”的文章。

第二百零三章 海外情报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猖獗的匪患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排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网第一百九十九章 掏心战术第三百二十五章 武器的差距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狄仁杰第一百三十二章 霸道老爹第四百九十三章 猛将争功 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祷告第四百九十三章 猛将争功 三第九十六章 契苾公主的心思第七十一章 燃眉之急第四百一十一章 哈里发的礼物第五百三十一章 币制改革和银行第五百一十六章 告发第一百三十章 有钱的日子真好第四百五十四章 葛路镇第四百九十九章 电力和自行车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来世界这么大第三百二十二章 苦心第四十七章 科研所第五百零四章 李工程师(续)第八十八章 闷土豆第四百八十四章 突破口第一百九十七章 古城楼兰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漠甘露第十九章 狼图腾的传说第十一章 被弹劾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敢开炮第十八章 康乐坊第六十八章 香饽饽第二百二十六章 军规和军歌第四十三章 课堂风波第四十八章 名片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国战略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难解的危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能干的傻事第五百三十章第六章 年货第五百四十八章 玉虚洞第三百二十八章 考验第三百零七章 除夕夜第四百五十五章 各方反应第二百九十五章 玻璃与经济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残酷第三百九十四章 应变第八十四章 契苾公主第四百二十八章 恐怖的同化能力第四百零五章 征文第五百章 邪恶的哈罗德第二十九章 太子来访第五百零八章 舞林交锋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布局第三百一十四章 敲竹杠第三百三十八章 作死就成全第二百七十章 又耍无赖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敲竹杠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名行动第二百三十九章 薛仁贵还乡第三百六十八章 鸦片第五百一十一章 离开造船厂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外飞仙一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空军 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长孙无忌的突袭第五百一十一章 离开造船厂第三百八十九章 罢朝第二百四十七章 鬼门关第六十六章 丰收时刻第二百五十六章 其中有鬼第七十章 岑文本的主意第六十二章 基地大火第三百章 幸福时光第三百四十五章 指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军规和军歌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眼火铳第四十一章 雷人第七十章 岑文本的主意第五百三十四章 托孤第八十七章 新狼王计划第三百四十八章 复杂的局面第四百五十章 心灵港湾第三百一十章 霸气的王玄策第五百三十章第五百章 邪恶的哈罗德第三十三章 幸福的三害第二百八十九章 绝杀三第五十二章 明枪暗箭第二百四十二章 抽身避祸第七十六章 人妖第三百四十二章 秦淮河第三百八十一章 争吵第一把六十二章 截杀第一百二十八章 是朕的好儿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出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后的晚餐第三百七十四章 天火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作妖第三百二十七章 祸害倭国第二百六十六章 时机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