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各方动态

等到李愔恢复过来,武瞾谈了一件事,说自己在审问李淳风的时候,得知李孝恭的儿子李明曾经问过李愔的情况。

李愔寻思了一会儿,说道:“你不要管这件事情,涉及王叔的事情,有凝儿和李旦,你的精力放在其他人那里吧。

还有一件事,凡是涉及了你的姐妹们,必须通过太明自己来解决,在她们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能够帮助她们来解决。”

武瞾含泪答应了。

武瞾回到长安,首先来找杜荷。

“六嫂”,杜荷叫道。

武瞾在李愔的女人中年纪排在第六位。

“杜司令,我刚刚从大哥哥那里来,有些事情需要你办一下。”

“我大哥他怎么样了?”杜荷关切地问道。

武瞾说道:“他没有什么事情,不过,他闭关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次我去了,他交代了一些事情,需要你来配合。”

“你尽管吩咐。”杜荷说道。

武瞾低语了一阵,杜荷频频点头,听到最后,他伸手挠着脑袋,为难的说道:

“六嫂,这也太难了吧。这火候如何把握?这我可掌握不了啊。”

武瞾说道:“到时候你就听我的,行了吧。”

杜荷说道:“行,一切听从六嫂安排。”

长孙无忌的府上。

高士廉人老成精,他在来长孙无忌府上的路上,似乎感到有人在跟踪自己。不过,他根本不在乎,他是一个堂堂的国公爷,来看望自己生病的外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见到长孙无忌后,说了一下这件事情。长孙无忌也不在乎。

如果李愔真的死了,他扶持李治是光明正大的事情,没有什么可避讳的。

他问道:“舅舅,你猜他们是什么人?”

шшш⊙ тt kΛn⊙ ¢○

高士廉说道:“不用问,和皇后的人有关。主要是因为你回到了长安,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长孙无忌笑道:“无所谓,随他们去吧。

不过,舅舅,李治这孩子受到皇上的影响很深,要说服他恐怕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高士廉说道:“这件事也不是问题,时机很不成熟,到了确定了皇上的真实情况以后,不仅仅是咱们,恐怕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的。

到那个时候,李治的想法也许就会变了。

这还不是关键。你说说看,在大唐谁对他的影响力最大?”

长孙无忌笑了,他说道:“舅舅说的对。李治是个孝顺的孩子,我妹妹的话,他一定肯听的。

再说了,我这些年离开了长安,在朝廷上的影响力,不比从前了。仅仅靠着咱们俩人,是无法影响整个朝局的,还得太后出面才行啊。”

高士廉说道:“你从西域回来,你先去说的话,太敏感了。我抽空先探探你妹妹的口风再说。”

长孙无忌说道:“如此最好了。”

侯君集府上。

侯君集在海棠的劝说下,打消了扶持自己的外孙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可是,那是在李愔健在的情况下。

李愔离开长安很久了,关于李愔可能出事的传闻,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的了。

他也派人去了李淳风的府上,却发现李淳风已经离开了长安,说是去了泰山。

长孙无忌突然回到长安。

这些事情说明,如果李愔死了,围绕着皇位的争夺,恐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李愔在世,海棠很受宠爱,他侯君集是堂堂的国丈,地位尊崇。可是如果别人上位了,自己的地位必然受到影响。这令他很难受。

他也开始打起了扶持外孙的主意。

侯君集在担任吏部尚书期间,提拔了大批的自己的嫡系人马,现在在朝堂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在军中,他的影响力更大。尤其是,他还有很多义子,比如侯英杰等人,散布在军中的各个位置,实力不可小觑。

侯英杰自从战争结束以后,调任了总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

这天,他接到侯君集的传召,来到了侯君集的府上。

侯君集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侯英杰。

侯英杰说道:“义父,这件事情要慎重,首先要准确地弄清楚皇上的确切消息,如果皇上能够回来,咱们做什么都没用。

我建议,还是首先弄清楚情况再说。”

侯君集说道:“你说的不错。可是现在的情况是,谁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是什么情况。

种种景象表明,皇上恐怕已经真的出事了。皇后等人掩盖消息,就是为了扶持太子上位进行准备。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咱们再准备就完了。”

侯英杰说道:“义父,还是慎重一些为好,暂时看看风头。

有您这种想法的人恐怕不在少数,不妨让他们先斗起来再说。”

侯英杰了解侯君集,生怕他冲动,万一皇上真的回来了。以皇上的影响力和能力,谁也不是他的对手,到时候,事情做出来了,就不好交代了。

侯君集点点头说道:“那就再看看,不过,你要和军中的嫡系联系一下,事情先不要说透,但是心里要有数,在这期间,都不要离开部队,准备应变。”

侯英杰说道:“这样好。咱们随时关注皇上的动态,也可以看看那些人的动态,心中有数,看情况再说。

义父,您还是多到海棠皇妃那里走走,看看能够得到什么消息。”

侯君集对自己的这个义子很满意,侯英杰文武双全,很得他的信任。

哈罗德来到长安,感受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味道,李愔离开长安,状况不明。长安城里暗流涌动,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唐朝内部如果发生分裂,对于阿拉伯人来说,就是一个崛起的机会。

哈罗德最初也考虑了扶持希娜的儿子上位。可是他仔细想过了,希娜在唐朝的实力太弱,再加上有阿拉伯人的背景,她的儿子被唐朝人接受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即使如此,只要唐朝内部动荡,他都乐见其成。他决定留在长安,有可能的话,就推波助澜。

他现在也常来东宫,打探李愔的消息。

时近深秋,天空阴云密布,这也许是入冬前的最后一场雨了。

可是,谁知道会下得多大呢?

契苾乌云望着天空,感到深深的压抑。

第一百二十七章 紧急磋商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见班超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质争夺战第三百六十九章 死局第四十九章 四轮马车第一百九十七章 古城楼兰第五百三十四章 托孤第二百四十九章 残酷第四十三章 课堂风波第六十章 杨妃的无奈第一百七十六章 争霸之路第四十九章 四轮马车第三十七章 唱戏第一百九十四章 黑风暴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露第二百二十八章 兴奋的孔颖达第三百五十七章 嚣张第一百六十三章 危急时刻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二幕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初战第四百六十七章 灾难第四百八十章 序幕拉开了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空军 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离开造船厂第一百三十七章 儿孙的铁饭碗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史那晴第二章 黑心淘宝系统第四百三十八章 暗示第二百一十三章 邂逅少年武则天第四百三十七章 变故第一百八十八章 先发制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怪斗法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亚夜郎国第三百二十一章 祷告第二百四十八章 开始作死第五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动第五百零四章 李工程师(续)第九十章 朝堂混战第七十五章 出行第四十六章 少年太子党第一百三十四章 带皮没毛的猪肉第一百二十五章 媳妇妹妹第四百九十九章 电力和自行车第四百零八章 乞讨有罪第三百一十三章 装逼的代价第二百零一章 红旗报捷第十二章 态度第五十六章 工业学校第一百八十二章 阅兵式 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朝堂辩论第三百四十五章 指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爱子心切的李世民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第三百二十九章 忽悠第二百六十五章 刺杀第九十九章 激战第三百二十五章 武器的差距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绝杀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走自己的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十二章 态度第三百二十七章 祸害倭国第四百二十六章 假想敌部队第三百三十五章 风暴第二百六十二章 试探第二百九十章 绝杀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爱子心切的李世民第四百一十一章 哈里发的礼物第二百二十四章 接掌飞虎军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质争夺战第五百一十八章 条件第三百八十一章 争吵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利王庭开发第一百三十一章 扬眉吐气的工部尚书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变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二幕第二百五十八章 血战龙德城第六十三章 全面弹劾第四百四十章 薛仁贵和高仙芝第四百六十章 蒸汽机与铁路第六十七章 忠厚的太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武者对决第七十九章 唐家庄第一百四十章 背后捅刀子 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序幕三第三百零六章 你知道夷男怎么死的吗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敢开炮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敢开炮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三十三章 云州来客第四百零五章 征文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唐华尔兹 一第一百零八章 大唐的难题第二百八十四章 杀子传弟第五百章 邪恶的哈罗德第一百四十五章 难解的危局第八十五章 路见美女拔刀相助第十二章 态度第二百六十九章 马周来访第三百三十七章 朝堂辩论